凤凰古镇也叫凤镇,位于商洛市柞水县东南部大山深处,距县城45公里。凤镇的鲜明标识是一座高耸、华美的牌坊式大门。门内一百米处一小小的石拱桥,桥栏板上雕刻有姿态不同的凤凰图案。过完石拱桥,便是古镇入口。满眼的老房子,呈放射状渐次向内排列。中心街道像一个大大的“S”,中途向左右分叉,引出另两条街,使得古镇整体形状像只展翅的凤凰。古镇确实古老,石板铺地,房子全是清代和民国时期建筑,砖木结构居多,顶覆黑瓦,撩檐如花似画,正面饰以木质雕花,镂花木窗、木板壁、木楼板比比皆是。民居毗邻,商铺相连。有的房舍门户高大,有的商号挺拔轩昂。有的徽式山墙耸起,有的敦厚平实。有的配以回廊,笔直的廊柱稳稳立在石鼓上。无论民房,还是店铺钱庄,墙壁都端直向上,房顶高起,屋檐平直整齐,于古色古香中隐隐显露刚强和骨气。各户宗地面积大,进深长,布局为前堂后院。前堂做商号门脸,贸易营业,后院为住宿休闲场所。几个挂着百年老招牌的店子,保存完好,店门由一块块活动木板构成,早上开张卸木板,晚上歇业上木板,和电影电视里反映的清朝、民国初期市井一模一样。店堂楼板、墙壁糊着构皮纸,柱头轮廓清晰可见。有的店里摆着服装百货,有的摆着木耳、香菇、核桃、栗子、熏腊肉、干豆豉、香豆干等土特产,杂货铺里吊着草鞋,搁着簸箕、笸篮、竹篮、荆木筐,玉石铺外摆着传统手工熬制的芝麻苕糖、玉米苕糖。镇上唯一一家卖酒的,堂内摆着陶制大酒缸,红底黑字的“酒”标签格外显眼。“同兴和”等餐馆大堂里摆着老式大方桌、长条板凳,处处沿袭过去的风格。街中一对炸麻花的夫妻,沿用老式柴桌子、老灶,烧着木瓣柴。他们旁边的简易案子上摆着当地铁匠铺人工打制的刀斧镰锄。少数民居檐下顺横挂着金灿灿的玉米穗,房头挂着辣椒串、蒜辫子。大红门联诉说着吉祥如意,渲示着温馨、和美。凤凰镇在社川河、皂河、水滴沟河三水交汇的三角洲上,镇南有一座山,名为凤凰山。据当地史料记载,该镇在唐代就开始有集市。清顺治年初,河南、湖北、四川等地的商人看中了此处水运交通便利的优势,纷纷来到凤凰镇经商并安居下来。清末民初,各类商埠字号、店铺钱庄遍布街巷,市井繁荣,贸易频繁,形成了32个大的商号。凤凰镇由此成为秦岭以南连接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重要商贸集镇,有柞水“小上海”之称。北方的山货土特产经马帮和人力驮转至此,再经水路沿汉江运到汉口,江南的丝绸、稻米也经水路运来,而后从旱路翻越秦岭直抵长安。在最繁荣的时期,每天有二百多家货物在码头中转。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后,随着水运的枯缩和公路交通的改善,凤凰镇失去了昔日的转口贸易作用,被遗忘在深山里。
正因为深藏大山,所以古镇保存比较完整,民风淳朴,把现代商业城市的喧嚣、利欲、躁动抵挡在山外。我来的时候,游客不多。店家安闲地坐着,看人的表情自然平和。岁月风尘已经遮蔽了古镇的风华,人间烟火已经把古镇熏出很深的底色,袅袅烟气日日飘荡着古镇的生气和人情味儿。慢节奏的生活,不招徕的生意,使古镇更加敦睦、安静、实在。杨孝琴,陕西省旬阳县人大常委会干部,安康市作协会员。业余爱练笔,有古诗《觅迹》获第十届“中华颂”一等奖,散文《小村》获全国首届“美文天下。情感大赛”二等奖,《秋访王愚老家》获首届全国旅游散文大赛三等奖。免责声明:文章《《凤凰古镇》杨孝琴》来至网络,文章表达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站长处理!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