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地处偏僻,人迹罕至,历代封建王朝惩处朝廷嫌犯的流放所在,故而成为人们谈虎色变的恐怖之地。近年来,与世隔绝了500多年的新疆喀纳斯冲破重重阻隔,进入公众视野,气度超凡,一鸣惊人,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竞相探秘。喀纳斯位于祖国公鸡状版图中鸡尾巴的最高点,这里恰巧处于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四国交界的宝地,已成为全球唯一的最后一片“人类净土”。乙未年盛夏,艳阳高照,暑气蒸人。一群志同道合的文友相约从北京、上海、江苏等九州大地追蜂逐蝶,一路北上,冒着酷暑翻山越岭千里迢迢,朝着心仪已久的喀纳斯、朝着享誉海内外的人间仙境,义无反顾地前进、前进!去那里领略西北边陲的家国情怀、感受世间仅存原始状态的风俗情趣。揭开神秘面纱文友们讲信誉,信誓旦旦在喀纳斯机场不见不散。为了确保践约,本人提前一天从乌鲁木齐飞抵喀纳斯机场,已是晚间22:30,此时的神州大地已是黑幕笼罩,梦乡酣睡。而此刻的喀纳斯却是另番景象,一轮大而圆的斜阳悬挂在西天,仍在忠实地履行着神圣的职责,毫不吝啬地将那金色的光带倾泻在机场周边的青山草原上,三五成群的马牛羊仍披着金晖贪婪地啃吃着葱绿的嫩草。一走下飞机即融入妙不可言的山水画的怀抱中,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使我们产生了异域他乡的幻觉,难道飞机把我们送到了另一个星球。玉宇澄清,万籁俱寂,自然界不时传来鸟儿们、虫儿们的低吟浅唱,还有那天籁之音伴随凉风充塞耳际,旅途劳顿烟消云散。飞机场建在山坳中间一块10多平方公里的平地上,这是一座仅有一条跑道的景区机场,每年仅开放4个月时间。一轮满月亦已悬挂在碧蓝如洗的东天,似在与即将西垂的太阳在机场上空举行着交接班仪式。带着几分寒意的冷风阵阵袭来,气流中弥漫着沁人肺腑的淡雅芬芳,使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而又可爱。我情不自禁地伸开双臂欲同时拉拉太阳和月亮的手,非常珍惜这在内地无缘邂逅的际遇。一觉醒来已是上午9时许,据宾馆服务员解释此时正是喀纳斯的清晨。火红的太阳悬挂在浩瀚似海的蓝天上,和煦的阳光一往情深地倾泻在山水草木上。起床后,我穿着春秋衫也抵挡不住清晨的寒意,幸亏招待所每个房间里都备有棉大衣,确保旅客有备无患。温文尔雅的太阳好像对我们特别关爱,给我们送来阵阵暖意。阵阵凉风略带寒意扑面而来,同时送来百花草甸浅浅的芳香,充塞了整个空间,使人身心愉悦,心驰神往。喀纳斯东道主热情好客,为我们安排了极其丰盛的早餐,有奶茶、奶酪、手抓羊肉、大盘鸡及拌面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早餐,调动我们强烈的食欲,真令人垂涎三尺。早餐后即登车从酒店出发向一道湾接待站进发。极目远眺,连绵不断的群山披着青衣绿袍,像威武健壮的卫士非常警惕地护卫着古老的民族、护卫着美丽的庄园。苍劲的树木与如茵的草地比邻相间,很有规则。原始森林里的五针松、云杉、冷杉、红松等成了精的老树达数百种之多,幽深而茂密。树木的苍翠、草场的葱绿堪称天下第一,无与伦比。这里气温比较特殊,最低温度为零下5°,最高可达C35°,温差竟达C80°以上。到了夏季,却是“早穿棉袄中穿纱,怀抱火盆吃西瓜”。 太阳在这里绝对超负荷工作,早晨5时即冉冉升起,晚上10:30~11:00才落山下班,日照竟达16个多小时,绝无仅有。特定的气候条件为自然界植物的生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山坡上、山脚下,散落着三两处蒙古包,马牛羊三五成群地分散在草地上低头觅食,即使我们进入其领地,它们仍然旁若无人地穿行在公路两侧,照常活动,那悠闲自在处变不惊的憨态好不让人羡慕。据管委会接待处雷主任介绍,所有这一切都源于自然,没有丝毫人工雕饰痕迹。偌大的喀纳斯静谧得如同无声的世界,这里的人们居住在清一色的木屋里,门不上锁,更无城市里比比皆是的防盗门、防盗窗。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浮华,原始状态朴实无华。在图瓦村走访居住户期间,几乎没有住户养狗、养猫,成人们忙忙碌碌,孩子们嬉笑玩耍无忧无虑,仿佛一幅朴实无华的远古写真画卷!喀纳斯风光旖旎举世无双,潜藏深山大川数百年,时代进入21世纪方显出冰山一角。传说,她的姗姗来迟,是那玉皇大帝将天堂里皇家花园藏到了人间,恐留在天堂扰了天蓬元帅之流的文武大臣们的心志,喀纳斯远离凡尘,民众憨厚,民风淳朴,将天堂花园密藏于此,交由图瓦人、哈萨克斯坦人维护管理再恰当不过了。试想,玉帝是否后悔过,当年如将弼马温孙行者安排到这里来养马,绝不会发生大闹天宫事件了!每到冬季,西伯利亚寒流常常显示威力,凶猛南犯。一旦露出苗头,喀纳斯总是勇敢地挺身而出,以其虽不健壮的身躯却有股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勇敢地抗击寒流,给其迎头痛击,使寒流受挫后只能灰溜溜地南下九州。山水草木皆有情喀纳斯的山山水水皆显得无比神奇,一草一木皆是鲜活的神灵,脉脉含情,有着超越人类一切的巨大力量,护佑着自然界的一切,当然包括人类在内。难怪图瓦人每年春节、敖巴节、邹鲁节等三大节日中,有一个极其隆重的节日——敖巴节。每年的这个节日来临,图瓦人都将沐浴更衣,以极其隆重的仪式,倾其所有,虔诚地举行祭天、祭山、祭湖、祭树、祭火、祭鱼,以及祭祀大自然的各路神灵们,希冀诸位神仙忠诚地保佑各家各户安康幸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我们乘坐的中巴车驶过一道山脊便进入到群山环抱之中,眼睛为之一亮,简直进入了电影、电视剧的外景拍摄场地,浑然天成的山水画渐渐地将我们融入其中。群山相连且排成远近高低的队列,山坡上森林与草地交相辉映,古老的森林与葱绿的草原交替间隔,显得有张有弛。蔚蓝的天空是鸟儿们的天堂,苍鹰、布谷鸟、喜鹊等悠闲地在空中翱翔,时而攀高,时而滑翔,时而拍向草地捕食地鼠,时而拍向河面捕食鱼儿,吓得传说的喀纳斯湖中“湖怪”绝不敢抛头露面。澄碧清澈的湖面上没有一丝漂浮物,平滑如镜的河面望不见一只船舶,湖的四周及河流两岸望不见一个垂钓的人,鱼儿们及众多的水生动物安闲自在,无忧无虑。一望无际的草原是马牛羊的乐园,成日成夜游荡在草原上甚至夜不归宿,低着头专心致志地吃着“冬虫夏草”,喝着甘甜可口的“矿泉水”。并不多见的蒙古包分散在草原上,最多三、四个聚在一起,大都单户独居在山脚下。这里的孩童无法成趟,所见也就三、二个在草地间嬉戏,见到我们的车子经过十分礼貌地向我们招手致意。车子沿着黑色路面的省道不紧不慢地行驶,在山道上或高或低,转来弯去,不知转了多少弯,转到了与喀纳斯河并行的山路上。喀纳斯河流与我们相向而行,泛着细碎的白色浪花欢快地流淌着,时急时缓,对我们的到来十分欢迎,不停地发出“哗哗”的笑声,到了落差较大处还会发出“轰隆隆”的掌声。喀纳斯湖被当地人称为“变色湖”,发源于阿尔泰山峰最大冰川中心,论湖的面积不到江苏省洪泽湖的五十分之一,而湖水实际容量竟相当于两个洪泽湖。现喀纳斯深不可测与喀纳斯河交汇的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通向北冰洋的河流。没有任何约束的马牛羊漫山遍野在草原上啃吃着嫩绿的虫草,时不时在道路两侧来回穿越,非常自在。包括那庞然大物的骆驼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偶尔碰到布谷鸟般的鸟儿成双作对地在公路上悠闲地散步,汽车司机怕惊扰它们偃旗息鼓一声不吭。鸟儿也很自觉,当发现自己挡了车子的道也会礼让三分先缓缓撤离。令人叹为观止一个现象,喀纳斯开辟了不少游览景区,可是景区内却没有一条通行道路,游客们可以通过栈道去往自己意欲观赏的任意一个景点。据当地人介绍,大地也有七情六欲,我们不能随意对她进行挖掘,那样会伤了大地的肌肤,如果那样定将遭到报应。故而,不能伤及地皮,只能在地面上敷设栈道。远古民族,“林中百姓”来到喀纳斯方知道,在我国已知的56个民族之外还存在一个鲜为人知的民族——图瓦族,关于其前世今生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一种解释,图瓦人祖先于500年前从西伯利亚迁来,与现在图瓦共和国同属一个民族;又一解释,从蒙古迁来,是蒙古族一个古老的分支。俄罗斯学者阐述图瓦人是印第安人的祖先等等,暂无定论。由于图瓦人长期生活在喀纳斯这片几乎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里,不为人知,充满神秘色彩,故而又被当地人称为“林中百姓”。由于对该民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政府暂将其归类为蒙古族,在国内仅有不到3000人,主要分布在喀纳斯村、禾木村、白哈巴村。图瓦人从远古走来,洁身自好,与世隔绝,自给自足,自娱自乐。他们基本居住在山地之间的盆地和河谷中,保持着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他们居住在原木搭建的木屋中。图瓦人智慧勤劳,心灵手巧,他们从原始森林中采伐出原木,将原木横着交叉打隼叠起围成高约2米许四方形墙体,屋面呈人字形,屋顶尖尖坡度较陡,木与木之间搭接处采用藓苔草衬垫,使整个木屋密不透风。木屋形状恰似电视中播放的欧式建筑情调。目前,在政府扶持下80%以上的图瓦人基本定居,不再过那种追水逐草的游牧生活。每家的前屋后都设置了1米多高的木栅栏,以便马牛羊晚间归宿,可见,他们仍擅长饲养牲畜,基本不从事农业种植。此外,仍有少部分图瓦人还生活在蒙古包中,过着较为宽松的游牧生活。蒙古包前停放着铮亮的轿车、摩托车足以说明条件已得到大大改善。图瓦人居住在人烟稀少的环境里,地大物博,可是,他们决不奢侈占用土地,建房完全按照使用功能需要建房。一般家庭不超过四间房,每间约20㎡左右,其中:2间住人,1间贮藏室,1间带半地下住房,用作御寒过冬。冬天时间长达7个月,户外活动基本停止。孩子们一旦结婚成家便搬进新建木屋,另立门户独立生活,一般人家2~3个孩子。图瓦人、哈萨克人自觉地维护和执行自然法则,采伐资源以适用为原则,决不浪费,他们坚信,任意滥伐资源必将遭到神灵惩罚。图瓦人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音乐,美妙绝伦。喀纳斯管委会特意安排我们去图瓦人居住的木屋进行采访。图瓦人的古道热肠使笔者产生了相见恨晚的感觉。图瓦人讲究卫生和文明的程度,可算是国内一流,甚至是世界一流。当我们走到他们的木屋门前,惊讶不已,抬步又止,欲罢不能。屋内金碧辉煌,一尘不染,20多㎡的木屋简直就是一间精美的工艺品陈列室。墙壁四周挂着手工刺绣的壁毯,还有已经风干的兽皮,腌制风干的牛羊肉,手工制作的马皮雪橇等等,这就是图瓦人家庭必备的贮藏室。此外还有手工缝制的蒙古袍服蓝色的、红色的,这是他们珍藏品,遇有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方才着装,载歌载舞。图瓦人待客至诚,使人受宠若惊。客厅里低矮的座柜前摆放着高一点柜子,上面果盘里放满了奶酪、酥糖、酸奶等图瓦人手工制作的特色糕点。他们拿出家中最珍贵的食品,招待我们这些不速之客,甚至诚惶诚恐,唯恐接待不周怠慢了客人。耳闻不如一见,在这户图瓦人木屋中,我们有幸欣赏了图瓦人奇妙无比的独特的乐器。这户人兄弟4人是村里出名的图瓦人独特乐器的演奏者,其中除1人击鼓敲锣外,其余3人各持乐器,如马头琴、三弦、呼麦、楚儿等,那激越悠扬音波,自然流畅,振聋发聩!尤其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吹奏的“楚儿”,外形酷似竖笛,中下部有三个孔,吹出的曲调浑厚深沉,哀婉凄楚,如泣如诉。据演奏者介绍:这是蒙古族的传统乐器,即为汉代的胡笳。现仅有个别人会演奏,已经陷入后继无人的状况,再不采取抢救措施将要失传。8岁女孩的骑马舞,富有稚气的歌喉,娴熟优美的舞姿,将我们猛地拉回到40多年前“文革”舞台上。图瓦人非常喜好喝酒,从其喝酒的风范亦能显示出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图瓦人家家都会酿酒,奶酒飘香,引人入胜。每次喝酒之前,他们必然先敬天地诸神,再敬自然界万物和诸位亲朋好友,最后才轮到自己上场喝酒。每当亲朋好友相聚,必然一醉方休。但是,他们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有效抵御酒对人体的伤害。晚上喝酒过量,沉睡至次日清晨,早饭必喝奶茶,据说奶茶分解乙醇的功效十分显著,立竿见影。到了中午吃饭,一盘拌面入肚后,基本又恢复正常了。那天,太阳照耀我们吃过早餐即去禾木村摄影基地领略高原风光。岂知,天公不作美,半途中星星洒洒地下起了蒙蒙细雨,且雨点越来越大、越来越急,没有丝毫打住的迹象,我们携带的雨伞根本无济于事。于是责怪气象预报不灵验。为我们开车的司机是“兵团”的后代,极为热情好客,他告诉我们,山里风云变幻无常,故而阴晴难以捉摸。平时雨水并不多见,只有贵客来了才下雨。这种解释是安慰,还是事实真相,不得而知,但是,确实让我们挥去了雨水带来的愁绪!喀纳斯,人间仙境,让人流连忘返,魂牵梦绕……免责声明:文章《《 走进喀纳斯》 张绍力》来至网络,文章表达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站长处理!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