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散文 > 《蝴蝶梦》经典影评10篇
2020
12-23

《蝴蝶梦》经典影评10篇

  《蝴蝶 梦》是一部由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执导,劳伦斯·奥利弗 / 琼·芳登 / 乔治·桑德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类型的电影 ,文章吧 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 对大家能有帮助 。   《蝴蝶梦》影评(一):一场梦   Rebecca,这个名字 真的很美。看过那么多希区柯克的电影,我已经习惯 于去猜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悬疑故事 。   开始 的那么几十分钟,我甚至以为它就是个纯粹的爱情故事 ,后来我忍不住去查剧情,百度百科有这样的词汇——年轻 的女子 以及阴魂,于是我想到了简爱。后来,我看到阴森的女管家丹弗斯夫人,我还以为庄园的人都不喜欢 这个新来的夫人,故意营造丽贝卡的阴魂不散的恐怖 气氛 ,想把女主人 给杀死。虽然丹弗斯夫人是想把新夫人给杀死,但这毕竟不是主线。   我看到有人说女主蠢,是有点,蠢说好听了就是天真 善良 。如果不是她的天真善良,德温特先生 不会爱上她(对,我认为他是爱她的),或许德温特已经在那场审判中大发雷霆 说出了一切。她深爱着他,她改变 自己 的着装和发型,只为了融进丈夫 的世界 ;当她快乐 地提出办化妆晚会的时候 ,她说我不会让你丢脸的;她在海边的小屋里听到了那些惊悚的过去,但是她一刻也没有讨厌她。她就像一个随时会受惊的小动物 ,但是德温特先生并没有好好地保护她,这一点令我很失望 ,他总是沉浸在自己的痛苦 里,暴躁易怒,一点不遂心意就对妻子 发火,他总是觉得要让妻子去搞定麻烦 的女管家和自己的姐姐 ,我知道这是为了妻子好,但是我始终无法接受他在这场婚姻 最初时候的责任 的缺失。   关于丹弗斯夫人,这真是一个令我厌恶至极的角色 ,一个自以为是 的个人 崇拜的狂热者。恐怖的黑衣,盘的紧紧的头发 ,眼睛 下可怕 的皱纹 ,比起丽贝卡,她更像一个现实 存在 的幽灵。我很讨厌她,作为一个女管家,她有什么权利 去压制新女主人,她有什么权利去做那些逾越她身份 的事。还有最后,她凭什么去烧了德温特家族 的庄园?只因为她所崇拜的人竟是如此的不堪?只因为她的梦破灭了?她没有权利去做这些事,即使这一把火把所有痛苦的回忆 都带走了。   写到这里,我好像有点能理解 为什么中文名要翻译成蝴蝶梦了,德温特和丽贝卡的闪电婚姻是一场梦,梦很快就醒了,婚姻破裂了;丽贝卡的花花人生 是一场梦,她享受 了金钱 名利 ,可是命运 让她不能再继续;女管家的个人崇拜也是一场梦,但她发现这一切都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美好 ,所以她亲手毁了这一切。我不知道她和他的幸福 美满是不是一场梦,我还是希望他们幸福。   《蝴蝶梦》影评(二):他们的时代   琼芳汀的角色无疑是很惹我关注的。虽然她算不上主角。我认为这部电影其实没有主角。大概要烘托的只是那种感觉 。所以表达的意思 对于看惯悬疑片的现代观众也算不上出彩。   但是还是四星,因为那些扎实的,通常的关注点之外的东西 。   首先是开车的场景 。想到之前看的《雨果》,那些很假很假的布景,升天的火箭扎中了月亮 爷爷 的眼睛。导演开心的 样子 ,因为孩童一样 的梦想 。这些开车时很假很假的镜头我是第一次看到,觉得新鲜 。并且我想象着他们拍摄时的样子,这件事情 做起来就像男左女右一样习惯自然 ,那是他们的时代。先辈不用在意后辈的眼光 ,他们只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事情,是这样子的,那么我们的忧虑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其次是交流 。处处流露出和观众交流的意识 ,因为如此的在乎观众,所以电影看起来才会显得这么舒服 吧。   然后还是演员。奥利弗长得太合我意了,从今以后他就是我男神!!   最后才是我自己的想象。像丽贝卡这样的女人 ,无疑是失败 的,她获得了攻击他人的能力 ,但是与之相应的代价 ,显得不那么高明。不管怎么样,就我而言,攻击他人的能力只是为了保卫自己,而不是为了攻击他人。   《蝴蝶梦》影评(三):(二)年少 时爱过的希区柯克   1940年的片子,应该是我目前为止看过的最老的片子了。希区柯克导演,本来也就是冲着他才看这片的。记得小学 的时候,我就从路边的一家盗版书专卖书店里淘到了一本希区柯克的悬疑故事集,那本书里面有很多错字,甚至一个故事 就讲了一半后一半都没有,不过依然给我很深刻 的印象 。搬过一次家,所有儿时的书都早已不在,那本书里的故事我也早已一个都记不起来了,但是希区柯克的悬疑小说 风格确实记忆犹新 ,这部片子完全 就是当年看过的小说的电影翻版,唉,岁月不饶人 啊。   这部片子讲的是女主和男主一见钟情 并闪电结婚 ,男主有一个很大的庄园叫曼德利,男主有一个前妻叫rebecca(就是电影的名字),前妻一个人驾船出海时遇难。当他们回到曼德利之后,女主发现这里到处都是rebecca的影子 ,女管家超级可怕(那张死人脸看着真难受 ),女主以为男主一直对前妻念念不忘 ,心里面很伤心 ,结果 一次偶然的事故,让女主的沉船被发现了,男主才跟女主讲了事情的真相,原来男主和前妻并不是跟人们 所想象的那样恩爱 ,rebecca是一个非常恶毒浪荡的女人,跟她表哥厮混,有一群狐朋狗友 ,男主为了家族荣誉才一直没有离婚 ,女主被查出来患了癌症晚期,时日不多,还想着刺激男主逼他杀了她,结果她最近意外死亡,男主害怕说不清楚 ,就把她拖到了帆船上,伪造了翻船事故。最终心理 变态的女管家放火烧了曼德利,男主女主最终还是幸福快乐的生活 在了一起(当然,这是我根据剧情合理yy的)。   很喜欢 女主,Joan Fontaine,很漂亮 很可爱 的角色,演技非常赞,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是13年才去世的。   作为1940年的古董级电影,站在当时的角度 ,这部电影已经远远超过了那个时代的电影的平均水平 。毕竟希区柯克啊,不枉我年少时爱一场。当然,站在现在的角度,作为悬疑片,悬疑地不够 厉害 ,最后十几分钟信息 量太大,有点承受不住啊。   粗略浏览过top250的片子,发现了还有一部1940年的片子,飘。此前唯一看过的外语黑白片就属罗马假日了吧。经典 ,待后续。   《蝴蝶梦》影评(四):喜欢 中文版的译名,只是蝴蝶一梦   英国导演希区柯克赴美后拍的第一部影片,《蝴蝶梦》是他向好莱坞显示自己独特 才能的见面礼。与此同时 ,这样的一部电影获得的荣誉颇多,获得了1940年奥斯卡的诸多奖项。作为一部氛围黑暗 诡异的悬疑文艺片,这部电影也成为了满是希区柯克烙印的代表 作品 之一。   电影剧情是根据英国作家 达夫妮•杜穆里埃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少女 嫁入豪门后的不平凡 故事:少女和曼德利主人德文特在悬崖边相遇,随后迅速 坠入爱河,少女成为了这位丧偶曼德利主人的新夫人。本以为生活会是无限光明 幸福得像童话 一样,可是,前任曼德拉女主人的阴影却毫不留情 地覆盖在少女的内心 。从管家丹佛斯太太对前任女主人瑞贝卡的念念不忘,到德文特提起瑞贝卡的紧张 神色,再到曼德利庄园内无处不见的瑞贝卡纹章,一切的一切都给少女带来了彷徨 无措之感,她想要触及这一样庄园秘密 背后的真相。   可以说,小说原作就已经带来了处处粘稠的压抑 之感,但是希区柯克通过电影,通过对书本文字 的立体呈现,将那种独特的感官体验更加生动的展现开来。琼•芳登所扮演的少女时时处处所露出的或疑惑、或惊恐的表情 ,辅之电影恰到好处 的弦乐配乐,就足以将原作精髓的悬疑展现出来。同时,希区柯克对于镜头的运用也对电影所要展现的压抑着的疯狂 有了独到的诠释。全篇电影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段镜头,就是在海边的小屋中,德文特对着少女说出真相,说出瑞贝卡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人时的那一段。伴随着德文特的叙述,镜头从床上开始上移,随之缓缓向左移动,虽然完全没有拍到实体的那个“人”,但是在观影者的心中,仿佛就看见“魔女”瑞贝卡带着疯狂的笑容 缓缓站起,用不疾不徐的步子慢慢这瞪视着镜头。虽未见其人,但是这样的想象反而扩大了每一个观影者心中的不安 。这也是希区柯克最为让我着迷的地方 。即使采取的是电影这种比小说更加直观的表现 方式 ,但是每一个观影者并没有脑海 一片空白地抛弃想象的羽毛。   这样一部电影作品的深刻内涵,不得不说对于当代的各位也有诸多的启示 。能够钓上金龟婿,开始一段轻松 的别样人生倒是很多女性 的梦想。但是就像电影所展开的那样,这样的一个富家子弟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事情根本 就没有人会知道。劳伦斯•奥利弗那样贵族气质 的男人 只要是一个女性,就根本难以抗拒。于是傻女孩 们才会卷入一个又一个疯狂的伤感 故事中。电影中的“瑞贝卡”就只是一个象征,象征着疯狂、黑暗和恐怖的秘密。她会无处不在 的影响 着你当时因为一时脑子 冲动 欠考虑的决定 ,破坏它、毁灭它甚至让你背负它终生。不是每一段这样的故事都会向着《蝴蝶梦》最后的大火一样将恐惧 魂飞破散,不是每一段感情 最后都能像男女 主角那样因为真爱 而化解一切。现实中的悲剧永远 大过影视作品中,就像生理 痛,就像黑白电影没有拍出的红色 “R”字,醒目地烙印在每个冲动的人们身体 上。   英文原版电影的名字就是那个醒目的 《Rebecca》,那是贯穿整个电影的真正主角,虽未露面,但是毫无疑问她的出境最高 。她高傲、魅力 ,无需过多的粉饰,痛苦疯狂却又抚媚撩人。她就是魔女,她的名字刻在电影上就让我感受 到无尽的脱力。好在中文翻译时把电影名称翻译成了《蝴蝶梦》。挣扎 着一生 的痛苦,只是一个华美的梦境。   噩梦结束,我还能继续更好的生活。   《蝴蝶梦》影评(五):无所不在 的阴影,其实只是偏见和不自信   女主人公,麦克西姆的第二任妻子是一位单纯 善良,不谙世事 的可爱姑娘 。她父母 早亡,身份卑微 ,寄身法国南部,后来与麦克西姆订婚并进驻曼陀丽。或许大家都觉得这是她命运的转折点,从此她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但是她在曼陀丽的生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出身卑微的她完全不能适应上流社会 的点点滴滴 ,送往迎来,施号发令,都让她感到为难。再加上曼陀丽的每个角落 ,花瓶,雨衣,手帕,宠物,花园······似乎都有已故女主人吕蓓卡的影子。年轻的女士 无法从这些不适应的阴影中走出来,甚至觉得周围的所有人都对她怀有敌意,在拿她与吕蓓卡做比较。觉得周围的人,尤其是麦克西姆和丹弗斯太太还有麦克西姆的奶奶 ,他们忘不了吕蓓卡,吕蓓卡在他们心目中是完美 的,神一样的存在。她觉得特别 痛苦,自己徒有德温特太太的虚名,却得不到德温特先生的爱。这个过程 就是跨越阶层后的适应过程。在曼陀丽,她处处显得谦卑谨慎,甚至好多仆人也瞧不起她,再加上她觉得温德尔先生忘不了吕蓓卡而不爱自己 ,在精神 上饱受曼德丽这座心灵 枷锁 的折磨。   电影后半部分 画风突变,吕蓓卡的真相突然 被揭露。原来,吕蓓卡根本不是她想象的那样完美。在不知情的人们眼中,吕蓓卡是一个温柔 美丽 ,精明能干 的女人,而其实,她放荡不羁 ,不忠于自己的丈夫,在外面胡作非为 ,还露骨地挑衅麦克西姆的尊严 。麦克西姆终于忍无可忍 ,杀死了吕蓓卡。年轻的姑娘终于听到了真相,听到了她心爱的男人 对她诉衷肠,所有的误会都在此刻化解了。她终于明白 ,过去关于吕蓓卡的一切都是自己假象出来的。此时年轻的姑娘才意识到过去的自己是多么的愚蠢 ,曾经 她以为只要事事顺着麦克西姆,穿他喜欢 的衣服 ,梳他喜欢的发型,努力 地融入他的圈子 ,不在他面前提到吕蓓卡,甚至不提到与水与船有关的字眼,让麦克西姆忘记过去,就是爱他,就能得到他的爱。可实际 上,她并不懂得麦克西姆,她假象出一个完美的吕蓓卡,和死去的人做斗争,苦苦地折磨自己。其实,最终的敌人 是自己。当她坦诚 地向麦克西姆讲出自己想法 的时候,她就胜利 了。沟通的力量 是伟大 的,是沟通架起了两颗相爱的心之间的桥梁。   最后一把火摧毁了过去,摧毁了阴影,当然最重要 的是她迎来了自己的成长 ,坦荡的和爱人 在一起。   《蝴蝶梦》影评(六):音容犹存,曼德利堡阴翳一片!   先来个题外话~那天校园 内网刚装好,心血来潮 想看这部在内网里被列入“奥斯卡大片”分栏里的电影。看的时候正是十二月十五号零时。刚才来到这里的时候无意中点击女主的资料时候,发现九十六岁高龄的她竟然就在十五号那天去世了!!!这是天意吗?然后去搜男猪脚的资料,发现他居然是费雯丽的老公 !!!我的女神的老公啊!!!   第一眼看到男猪脚就觉得好老,成熟 大叔型的男士,而对方 居然只是个看上去有点乳臭未干 的女子。故事就在一个海崖边展开了。女主涉世过浅,终究拜倒在男主的魅力之下。男主传奇 地把她带回去,于是她摇身一变 为温特夫人。   但是这个夫人当得不容易 。曼德利庄园阔如东海,加上温特先生经常外出,温特夫人就得耐受空旷、寂寞 、狗吠、杂事,还有一个幽灵般的女管家。仿佛自己的到来就是为了替补逝去的前夫人,以保证曼德利一切的正常运行。终日生活在与另一个已死的女人的比较之下,新温特夫人失望过,挣扎过。终于在之后,已逝夫人丽贝卡的真面目还是被她看清了(这方面的剧情急转直下得有点快,要一下子理清温特在小屋阐述的话有点小难度)   丽贝卡,“打败她的不是另外一个男人或女人,而是大海。”但她就是如此强悍,能在精神层面对其他人进行掌控,而且还是在她死后。桌子上的书簿、盒子都带着个R字,仿佛就是她施展魔法的符号。音容犹存,悬疑与惊悚的气氛就是这样出来的。希区柯克在这部片里下了很大的功夫营造这种具有个人特色的环境,从形式上的黑白到内容上长长的铺垫、层层的深入。但爱是无法阻挡的,”我爱你胜过一切“(I love you more than anything),爱情 终究战胜了丽贝卡的幽魂!   男主角劳伦斯奥利弗虽在莎翁戏剧上做了极大贡献,但在此剧的表现也不凡,只是觉得还是有点小瑕疵。剧里男主角优柔阴郁,神经兮兮,但奥利弗还是凭借自己迷人的英伦外在赢得观众芳心!其实他那撇小胡子和小忧郁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虽然让他看起来真的像很老一样。   对于女主角琼.芳汀,一直有种说法就是此人现实里拘谨,冥冥中给人一种紧张感,就连个人的角色也都是谨慎、羞涩、多疑的女性角色,从业三十年来一直如此。整部片中,特别是和温特先生在一起的时候,她还是那么紧张兮兮,以至于连温特先生都说她”与他不够亲近“。在管家面前更是一点气场也没有。有点像小学生害怕老师一样,琼.芳汀在片中给人的感觉也是如此。但正因此她对这个角色拿捏得蛮到位。看完琼.芳汀的生平后觉得她在戏里戏外也很不容易,况且和男主相处得一般般,因此影片中出现了有人说的”两个人关系疏离“,但正是影片所需。要说女主角不漂亮也不是,可能很多人会不喜欢她演的那个角色吧,但我是觉得她和男主角一样,随着剧情发展越来越耐看。 可能奥利弗喜欢的是费雯丽那种惊艳的女子吧,但我个人看来,琼.芳汀文秀清新的面孔也为我带来了视觉的享受。   最后,大爱这部黑白电影,还有,对琼.芳汀致敬!   《蝴蝶梦》影评(七):脱节   《蝴蝶梦》我接触到的第一部希胖的电影,但这部电影跟希胖成熟时期的作品相比,手法还十分稚嫩,但也有一些值得一提的亮点。   电影的英文名是Rebecca,这是一位已死去的角色的姓名。电影中让人兴奋的是,这位Rebecca完全没出现在在影片之中,所有关于她的形象都由其他角色在对话中进行刻画。电影真正在她本人所花费的笔墨其实不多,但却让电影处处都笼罩着Rebecca的阴影。这一切都让Rebecca变得神秘,同时也其成为电影中所有悬念的来源。电影在氛围上的处理如四两拨千斤、无招胜有招。   方登在电影中的表演是无懈可击,其饰演一位心地善良的平凡 女子。按一般情况而言,飞上枝头变凤凰本是一件美事,但对方登而言却是一场折磨,华丽的豪宅变成了一片庞大的阴影,让故事变得越来越悬疑。方登的性格是其中的关键,其平凡的个性让她在豪宅之中显得格格不入,也陷入坐立不安的状态之中。在这样不安的基础上,电影重点突出无处不在的Rebecca的元素,但又缄默不谈Rebecca的过去,这让电影的悬念绷得越来越紧,让观众对女主角的命运愈加担心。   可以说,悬念的营造十分出色。到以上的情节进展,重点描述女主的状态变化,并逐步掀开谜团是电影发展的流畅方式。但电影并未按此思路发展下去,而是主动将谜团展露,让男主主动言明真相,于是这让电影的焦点从女主转移到了男主,让观众的注意力转为担心男主角的命运,也让女主角在电影前半段的出色表演沦为情节的过渡,这可谓是电影败笔。   在编导如此处理下,电影从结构上明显分成了两段,其中后半段则变成了揭露真相,拯救男主命运。那女主呢?沦为了后半段的花瓶,那既然如此发展,又何必在前半段花费如此多的心机呢?于是电影安排Rebecca得了癌症,让Rebecca的信徒管家毁灭了这一切,如此潦草的收尾在手法上实在过于简单粗暴了。   《蝴蝶梦》影评(八):尾戒   如果说人生是一段有因再有果的旅行,电影则是一段由果来叙因的风景。   遵循剧情发展的视角是观影,然而当我们的角度开始变成反观导演为什么要这样来表现时,一些其他的东西浮出水面。   初识,当她面前流下眼泪,他递过去手绢说,“撸撸鼻涕吧”。   他说他想要忘记,忌讳提及。屋中随处可见的“R”与Rebecca的油画。   大结局时刻,Doctor Bake说出真相时,他眼里不是嫌疑洗脱的如释重负,而是大厦忽倾的一脸死灰。   以及,他贯穿全剧的,尾戒。   《蝴蝶梦》影评(九):你以为的真相   影片的情节十分精巧,一开始,一个单纯平凡的女孩和一个上层社会的绅士坠入爱河,然后结婚。童话故事到这里就可以结束,然而故事才刚刚开始。两人交往中,可以看到“女主我”的羞怯、不自信 以及对男主德文特小心翼翼的爱。但德文特的感情鲜有流露,从别人的叙述和他的表现来看,只能说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婚后处处充斥着Rebecca的影子:不再使用的房间、黑色的狗、印着R的记事本、态度阴冷的女仆、海边的小屋......甚至是德文特为“我”擦泪的手帕,都有R的印记。女主与Rebecca不曾谋面,却时时感受到她的存在。一方面,传说中的Rebecca集“美丽、智慧、才华”于一身,与文森特先生伉俪情深;另一方面,文森特的脾气令人捉摸不定,涉及Rebecca时,不知道何时就会碰触到他的敏感神经。她不想在Rebecca的阴影下处处显出不足,又要小心翼翼地维护和文森特的感情。女主的压力可想而知。但真相一层层揭开,文森特并不爱Rebecca,所谓的爱慕不过是为了维护尊严和荣誉的障眼法。文森特的忧郁不是因为爱慕Rebecca,而是对误杀Rebecca的不安。但更令人大吃一惊的是,原来一切只是Rebecca的圈套,已患绝症的Rebecca妄图让自己的死成为文森特挥之不去的阴影。三层情节,十分精彩。   从人物形象来看,其实有些不够立体。女主初入曼陀丽的怯懦不安和对自我的怀疑、爱情中的小心翼翼及知道真相后的坚定都演绎得很好,但人设和内容有点想《简爱》的简、罗伯特先生和前妻的故事,总感觉有一点女性作家的幻想夹杂其中。男主一直沉浸在自己的痛苦和不安当中,他爱女主,但没有给她足够的安全感,甚至这种爱,也很有些控制和优越的成分。反倒是Rebecca,从今天的角度看可能并不是一个十足的坏人。甚至从某种程度说,她才是曼陀丽庄园的魂。曼陀丽庄园因他而声名鹊起,也因她的离去彻底毁灭。她可能虚有其表、放浪荒唐、阴险狡诈,但也有可能这一切只是一种世俗的(或者说德文特的)偏见,她只是一个迷失的灵魂,一个与德文特的保守和绅士风度格格不入的生动的女人,不惜利用死亡为德文特的下半生打下烙印。毕竟,影片更多地是从德文特的角度来揭露Rebecca所谓的“真面目”,而支持Rebecca的人主要是反面人物女仆费弗尔,其他的人只是称赞Rebecca 的美貌。对于一个无法辩白的人来说,这种所谓的“真面目”难道不存在有失偏颇的可能吗?   《蝴蝶梦》影评(十):无法停止对Rebecca的幻想   或许许多年轻的女孩子都像是“我”,在寻求自我的同时,对象征着金钱、权利以及男性意志的存在感到敬畏并无法控制的屈从。   “我”就是这样的典型。   “我”是不是真正的爱上了先生并不要紧,在他浑身所散发出的地位与权力的气味中,没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会说不。这并不是什么屈辱又或者值得讽刺侮辱的事,这是种必然。   “我”接受了这种必然,并将它努力融入“我”未来的生活中。“我”盼望着自己能够顺应这个时代的趋势,享受上流的生活。或许“我”也是爱着丈夫的,但爱并不是那么重要的。   但在“我”之前,有Rebecca。   她是那么美,那么有才华,或许上百上千的女子加在一起也比不上她一个。她被讽刺为浪荡女子,并且有着可怜的死法,但这一切合并在一起,却让她变成了一种美的概念。   于“我”这样的女孩看来,她短短的人生毫无意外的享受了多少女人无法享受的事。她又是用着怎样坚毅而勇敢的气势吞没着男人们,将自己的人生与所有骄傲凌驾于所有人之上?   这样的女人的人生无法想象,也令人生畏。   毫无疑问Danvers太太会崇拜她崇拜的五体投地。   是什么样的意志才能让一个女人不去软弱的投靠向男人,寻求一些类似于柔弱的爱情来弥补脆弱的内心,以及对死亡的恐惧?   “我”不明白,我也不明白。   她残留在这所偌大的房子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甚至不用去努力证明自己的存在,她的存在本身就是种超出自然规律的,短暂的恐怖的插曲。   但恐怖的同时,又怎么能不去有所幻想。   如果我有半分Rebecca的勇气——   或许永远都不会有“后悔”这个词出现在生命里。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