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散文 > 《伟人邓小平》白金才
2020
10-18

《伟人邓小平》白金才

邓小平,1904年生于四川广安。学名邓希贤。5岁读私塾,16岁去法国;在法国为生存,他当轧钢工,跑堂子。还当锅炉工;20岁参加中国共产党,26岁去莫斯科读书。1927年为安全改名邓小平。

曾在陈独秀中央当秘书,曾在瞿秋白中央任秘书长;百色起义失败后,他到毛泽东根据地,余部编入中央红军中。跟随毛泽东二万五,又当中央委员会秘书长;

1937年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1938年调入刘伯承129师当政委;1939年与卓琳结良缘,直到1997年他逝世。

1945年回延安,参加党的七中全会,第一次被选为中央委员。

1945年9月,刘邓大军攻打阎锡山得胜利。执行反攻任务渡黄河占南京;曾与白崇禧20万军队周旋大别山;1948年参加淮海战役任前敌委书记;解放大西南立大功,任命为西南局第一任书记。接着,建立法律秩序,进行土地改革,促进经济复苏。

1952年修成西南第一条成渝铁路,同年同月被调北京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后来又任财政部部长。

“八大”被选为总书记和政治局常委,作修改党章的报告,强调决议: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祖国工业化。毛泽东派他与苏联领导人大辩论,胜利归来时,毛泽东亲自迎接他。

1962年他说,常搞运动行不通。提出: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观点。

“文革”中被打成“走资派”,下放江西南昌去劳动。劳动之余认真学马列,国家大事常挂心。

1973年毛泽东恢复他副总理职务,1975年元月又让他担任两个副主席,第一副总理和参谋长。他主持开会再三强调: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四人帮”诬蔑他搞“右倾翻案风”,又想再次打倒他。毛泽东说他是人民内部矛盾,只搞外事,其他职务免。

霹雳一声春雷响, “四人帮”打倒了,全国上下皆欢庆。

1977年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的工作,1978年7月恢复了邓小平党政军职务。他在三中全会前后领导和支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成为我党历史的真正转折点;否认了“两个凡是”的观点;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彻底批判了“文化大革命”,消除了发展经济的障碍;确立了把四个现代化列为“全党工作的重点”;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开始形成,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

1979年中央领导请荣毅仁出山搞经济。他成立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打开了;中信已经成为具有几百亿资产的国际大企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面旗帜。

小岗村人包产到户结出硕果。1979年农村包产到户的改革在全国全面铺开了。

1982年已经完成了:冤假错案的平反,“右派”“走资派”摘帽子,昔日地主资本家已成为公民。团结一致搞建设。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十二大目标:20世纪末达到小康。从此,改革开放在全国全面展开了。

1984年工业、商业实行计划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发深圳、珠海为经济特区,成为“经济开放政策”的试验地。

统购统销政策被取消,农民有了自由选择的种养权。

1987年采用“一国两制”的方法,成功完成了港澳的回归。

实现中美、中苏关系正常化;维护世界和平立大功。

1986年裁军100万,再为世界和平作贡献。

邓小平逐年退出领导岗位,全面实现了政治体制改革。

1992年初,邓小平到深圳珠海去考察。他看到了:昔日的水田、鱼塘现在变成了如林的高楼大厦,成为一个新型的城市;昔日的羊肠小道,已成为纵横交错,宽阔的公路;他见证了,用现代化高科技建成的现代化企业的极大经济效益;验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他验收了在旧仓库石房中崛起的现代化企业,生产的88%的产品进入了国际市场;他听到了人均收入从600元到2000元的故事;他们目睹了年轻科技工作者们闯出了企业的腾飞;他满意地笑了。他发出了“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大一点”的大智大勇的号召。他吹响了加快改革开放的冲锋号,全国人民在他的号声中迈出了巨人的步伐,在改革开放越来越宽阔的金光大道上不停地飞跑……

三十多年来,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大胆地、创造性、不断地奔跑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现在,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军事科研综合国力世界第二名,成为世界经济的第三领航员。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历尽千辛万苦,探索出的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被历史证明,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免责声明:文章《《伟人邓小平》白金才》来至网络,文章表达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站长处理!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