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家乡——湖北省黄梅县小池镇的人民不仅较快地过上了近似“小市民”的生活,而且镇里还被树为全县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文范区!!!去年的清明节,我特意专程回故乡过清明节。当我虔诚地跪在老祖宗的坟前,烧纸、磕头、敬香、插花纪念祖人时,从远处顺风传来了挖掘机发出悦耳的响声——家乡亲人告诉我:这是在本省、市、县三级领导关爱、支持下,家乡人民在“拓宽高速公路,建设湖北大道!”,当我临别家乡,踏上家乡门前新置的中巴车前,家乡人特意要我上村委会“网络教育”教室和展览厅参观了一番。村领导告诉我,家乡前面的莲籽糊,早由荒湖变成了米粮仓。如今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已新辟一块面积为“湖北省莲籽湖生态旅游开发区”,并已将远影规划图公布于众。目前初步建设规模已成定局;当我回到油城,打开家乡亲朋好友馈送我的“礼物”时,我大惊失色地、自言自语地讲:“农乡人民手头比以前宽裕多了,我送他(她)们一百元,他(她)们大多回送我两百元。而且是‘悄悄’送的……”回家的当天晚上,80多岁的老母亲特别兴奋——为什么呢她老人家再一次地告诉我:在她出嫁的那一年(1948年),因家里穷,没有什么陪嫁之物,连一件新棉袄也做不起。无奈,外婆只好将自己棉袄外套反过来,简单地缝了缝后送给母亲作为嫁衣……不仅如此,母亲还曾告诉我,她小时候还同外婆要过饭(因几亩湖田靠天收)。长大后寒冬腊月里还划着小木船下莲籽湖捕过鱼。解放后,1954年家乡发洪水,我们家在政府的引导下,在九江市做生意,还登记了城市户口,于是生活有了着落。可15岁的舅舅上家乡对岸的九江市卖鱼,回江北小池的家不敢划小木船过长江,还是我母亲亲自操桨送他回家的(去的时候坐别人家的渔船过江的)。我听后心灵再次受到震撼!不一会儿,我又理直气壮地说:“妈,你若身体好,可以再回去转转。家乡邻近的九江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早就通车了。不仅如此,而且九江二桥也快竣工了,桥头就在家乡的附近。家乡的亲戚朋友大多过了街上居民的生活。可以这样讲:如今家乡村村通汽车;家家盖新楼;家乡无处不飞歌;家家户户做清明。若是祖人活着在天堂,准是乐得笑翻天……”老母亲听后,高兴得黯然落泪。过了一会儿,她把家乡亲戚朋友反馈我的“礼金”1000元钱重重地塞在我的手心,并郑重其事地说:“你这不是行贿受贿吗!”我严肃地说:“这只能说家乡人民特重感情!我在回乡之前,给几位主要亲戚家都分别寄去了几百元聊表心意。但没想到他(她)们在我回油田之前悄悄地将钱塞在包里或鞋里。以后我将要设法加倍地偿还给他(她)们!!”老母亲听到这里,方才放心地回到她的卧室。蹊跷的是,我睡到半夜,却发现母亲老人家站在我的床前,在给我重新盖好被子——小时候有这样的事,但她到油田30余年后,夜间给我重新盖好被子,这还是第一次!我想,母亲老人家准是高兴至极后来关心我。希望我不要辜负了家乡人民的深情厚爱,更不要辜负了党和国家对我多年的精心培养……当晚,母亲老人家走出我的房间后,我发现她又悄悄地走进我儿子的卧室。只是她在为孙子重新盖好被子,后还将孙子房间的电脑桌面抹拭了一遍又一遍,将其洗干净的衣服叠好后整整齐齐地放至孙子的床前抽屉里……这就是我的家庭!这就是我的“祖国”——母亲!!!这就是曾生过我,养过我的鄂东重镇小池之春!这就是今日中国“改革、开放”换新颜后的一个缩影!免责声明:文章《《“祖国”啊 母亲》江平》来至网络,文章表达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站长处理!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