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散文 > 《大上海》经典影评10篇
2020
12-22

《大上海》经典影评10篇

  《大上海》是一部由王晶执导,周润 发 / 黄晓明 / 洪金宝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类型 的电影 ,文章吧 小编精心 整理的一些观众 的影评 ,希望 对大家能有帮助 。   《大上海》影评(一):黄晓明与周润发一样 成大器 两代许文强的“非正面对决”   1990年代 中期,王晶、文隽与刘伟强组成的“最佳拍档”组合,以江湖 黑帮片《古惑仔》系列 等红极一时 ,为当时已经开始 走下坡路 的香港电影保留了最后的辉煌 。多年以后,这一对组合重新携手,打造一部黑帮题材 的《大上海》,自然 是令人期待 。近些年来王晶在“北上”的过程 中有得有失 ,此次重拾自己 擅长的黑帮题材,以上个世纪 上半期的大上海为主题 ,重新打造一部黑帮传奇 ,由香港和内地两代许文强联合打造上海滩至尊大佬成大器的形象 ,而成大器便是杜月笙。   自从19世纪中期开埠以来,直到1949年人民 解放军解放大上海,上海滩始终是冒险者的乐园 ,所谓人本来是万物 之逆旅,灯红酒绿 醉生梦死光怪陆离 ,上海黑帮无法无天 ,天生是纵横上海的一股巨大 的势力 。然而草头王的日子 ,忽而阳光 灿烂 ,忽而愁云惨淡,说不尽的江湖故事 ,道不完的恩怨 情仇 。重组的最佳拍档,再来讲又一个关于上海滩的故事,其中自然少不了 面与胆、情与义、背叛 与复仇,横亘在各个角色 之间的是梦想 和利益 ,以生命 为代价 ,来赌一场未来 。   浪奔,浪流,滔滔不尽的是永恒 的黄浦江。铁打的上海滩,流水 的砂粒,往来的南北客,于十里洋场而言,不过是匆匆之过客 ,甚至不如沙粒之重要 ,所谓大浪淘沙 ,剩下的要么是英雄 ,要么是枭雄,或者是狗熊,活下去并不一定精彩 ,半路而亡或许更是诸多好汉的结果 。   山东人马永贞和江苏人成大器都说,上海有他的梦想要实现 。但是在上海这一龙潭虎穴里,又多多少人的梦想成为幻影泡沫 ?   无数内地观众,通过周润发版的《上海滩》认识 了黑社会 ,原来民国 时代 风起云涌 的上海是这个样子 ,此后又通过众多香港影视作品 充分 观摩了香港、上海以及中国 古代、现代的江湖世界 。对于上海滩、江湖和黑道人物 ,我们拥有 了深入 的了解 而同情 ,从欣赏 和传播的有效 率来看,上海黑帮是当下中国人 最重要的集体 记忆 之一,于是在我们探讨究竟是周润发还是黄晓明哪一个许文强更帅更潇洒 ,已经难以分辨真实 和虚构的限界,就如同《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和诸葛亮,事实上 ,作为大众 的一份子,将自我掩藏在乌合之众 的趣味 里更加安全 。   当然,这部影片 最令人关注 的便是两代“许文强”的表演 。在之前两部《上海滩》中,出演旧版中许文强的周润发和新版中的黄晓明的“对决”成为这部影片最令人感兴趣 的地方 。尤其是“许文强”这个角色身上所带有浓重 时代与属性 符号 也非常符合这部《大上海》中人物的定位 。当然,看过影片之后,很多观众才发现 所谓的“两代许文强对决”只不过仅仅是一个噱头而言,因为周润发和黄晓明在片中饰演同一个角色的不同 时代,因此根本 不可能 有“对手 戏”存在 。但是,这部并不妨碍两人在戏中的表演依旧带有较强的“比拼”色彩 ,尤其是在“两人合饰一角 ”的情况 下,两位演员 前后对于同一角色的演绎自然而言在观众心目 中就具有一定的对比 意义 。而且,对于演员而言,除了要表现 出自身对于角色的理解 之外,还要注意 另外一位演员在这一角色的另一时期 的特点 ,以做到角色的连续性,不给观众以割裂的感觉 。   江湖是一个流动 的、流行 的文化 符号,我们从中寄托 了很多在现实 中无法实现的意念 ,它已经跨越各种领域 成为一个自主的符码。在很大程度 上,我们早就不再用单纯 的道德 来衡量它的存在,因为在虚构作品中往往存在着快意恩仇平步青云 、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等等豪气冲天的男儿 本色 。从语义构成上看,一个江湖至少要有大佬、女人 和小弟才能 自足。缺少了任何一类,江湖便黯然失色 。江湖是庙堂的翻版,在庙堂上只有一个最高 统治者。其实江湖远比庙堂残酷 ,它更加不讲究 规则 ,暴起暴落,倏忽率意,注定最终的胜利 者只有一个,而终局往往是悲情 的,无论《上海滩》还是《黑社会》、《大上海》都是如此。   江湖/黑社会用虚拟的血亲关系 来加强道德上的管理 ,以来自《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四海 之内皆兄弟 ”的古典榜样 来求得未证自明的模糊 友谊 和情义 ,成大器拜师洪寿亭,正如杜月笙拜师黄金 荣,而现实中黄晓明也拜师周润发,当然他们教学 相长的是演戏。   黄晓明饰演的年轻 时代的成大器,兼具热血 与豪情 ,柔情 与侠义并重,可谓典型 的将一个上升时期的“枭雄”角色演绎了出来。他依靠 血腥的搏杀上位,却对于师傅 洪寿亭及师娘尊重 有加;他对于叶知秋一往情深 ,却依旧不辜负阿宝;他看起来是江湖份子,却在国家 大义面前毫不退让 ……年轻时代的成大器,正处于感情 与事业 的多变期,义、勇、谋、情等等各方面 都要全面 展现,对于演员的要求 也就相对较高。而黄晓明在处理 这一个年轻时代的枭雄就完全 体现 了这个角色的各个方面,而且都能给观众留下较为深刻 的印象 。片中他冒着生命危险 进军营救洪寿亭一场戏就非常能够体现黄晓明对于这个角色的义、勇、谋等多方面的把握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部影片的一大亮点 就是在不同人物塑造一个角色时丝毫没有给观众突兀之感。前面的黄晓明与后面的周润发之间的衔接非常自然,加上黄晓明为周润发的配音,整部影片的这一个角色基本上俨然如一体 ,没有割裂感,也丝毫不影响 观众的观影感受 。而这,两位演员,尤其是黄晓明功不可没 。   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代 新人 换旧人,不过是暗示一个老大 死去,又一些老大站起来,我不禁想到了曹操的喟叹:江湖又何尝不是,义字并不能说明一切。马永贞的拳头 够硬,许文强的智谋够足,成大器文武双全 黄赌毒不碰又能怎样?鲜血 是刀锋的密友,刀锋发出冷光,然后舔过娇嫩的肌肤 ;贯穿是枪膛的至交,枪膛发出弹头,然后刺痛健康 的肢体 ;死神 是上帝 的伙伴 ,只需上帝打一个响指,它就飞越整个世界。哪里有什么意外?江湖中的大佬爱美 丽,他们踌躇满志 于自己的未来,也许他们有明天。不过,我知道过去的江湖已经过去,有传说 、有苍茫、有辉煌,已然成为一种记忆。《大上海》里的江湖,终于要在政治 和战争 的直接威胁 下,杀身成仁,所谓黑社会也有爱国 的。   《大上海》影评(二):君许妾十年,妾等君百年   一直爱着那个热血,疯狂 ,奢靡的年代。爱着那个大上海。   开头黄晓明那张好看 的脸是硬伤,完全镇不住吴镇宇,林坏倒像是他的大哥 了。后半部分 渐入佳境 。不得不说我是真的看见了我最爱的那个大上海,看到了我最爱的杜月笙,爱得疯狂。   成大器爱了叶知秋一辈子,一句程夫人 ,是对叶知秋最深沉 的爱,他爱她,那么便成全她要的安稳 。他爱她,那么便永远 在她身后守护着她。而自始至终,我最爱的莫不过宝儿,宝儿爱了他一生 ,成全他对叶知秋的爱,为了他委身他人,为了他丢了性命 。“我从十七岁就跟着你”,从稚嫩 羞涩 会赧然地微笑 ,到眼眸 间尽是风采 ,宝儿爱着他,爱着他枪林弹雨 的生活 ,爱着他的一切。   最后的时候 ,宝儿到底为了他丢了自己的性命,她只问了一句:“我还是不是你的女人?”他说:“你是我一生最爱的女人。”   叶知秋哭得那么伤悲,我们都知道,并且坚信,最后的最后,成大器爱的是宝儿,至少,我这么坚信着。哪怕他爱了叶知秋大半辈子,至少在他人生 的最后,他爱的一定是宝儿,那个十七岁就把他救她时砸坏的凳子 抱回家的傻姑娘 。   若是让我选,我定不要选那他爱了一生的叶知秋,我要做宝儿,哪怕他只是在人生的最后爱上她,哪怕那只是安慰 或者歉疚,哪怕最后只是死在他的怀里,哪怕为了他委身他人。我也要用尽全身 的气力去爱这样的一个人 。   即使千万枪口对着他,他也能从容 地抱着她逐渐冷却的躯体 ,对出生入死 的兄弟,问一句,准备 好了么?不理会那狗一样的人的叫嚣与威胁。抱着她,告诉手下,走吧。即使最后死在乱枪流弹里,嘴角 也是淡淡的微笑。满满的美好 。   一个成大器,还原我一个杜月笙。   最爱莫过如此,重情重义,哪里来那么多的家国天下 ,只有一片忠肝义胆,只有一份侠义情长。   爱极了的人,爱极了的年代,爱到了骨子 里去。我知道此生无缘与你相见,我们终究活在不同的时空 里,这样的爱是怎样的绝望 ,我不知道前世我是否曾为你唱过一出你爱的戏,不知道你是否曾在那枪林弹雨里护过我周全,此生我竟会如此痴恋于你。也不知道今生你是什么模样 ,我能否与你相遇,是否曾与你擦肩,即便是相遇,我怕也认不出你来。这便是最大的悲哀 ,现今年龄 时空早已无法阻止人们 相爱,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都依旧可以在一起,依旧可以相恋,相望天涯 也总有相聚的时候,而我的爱情 却热烈 而绝望。   若有来生,请许我来生一个十年,十年就好。君若许我一个十年,妾愿等君百年,为你唱十年的戏,哪怕淋着弹雨枪林。   《大上海》影评(三):《大上海》:没有尿点,只有泪点和Hight点!   《大上海》:没有尿点,只有泪点和Hight点!   看完《大上海》,回家已经半夜,洗了个澡居然还没平复心情 ,于是在半夜一点半发了条“《大上海》观影贴士十三点”的微博 ,内容 如下 :   今年贺岁档真幸福 !泰囧爆了、十二生肖 好看、我没想到《大上海》也如此精彩。为了便于大家获得更佳的观赏乐趣 ,我在这里给大家一些小贴士,给还没看的同学 吃颗定心丸。绝无剧透,放心阅读 :   1、没有尿点,只有泪点和Hight点,开映之前你该清理都清理了,千万别看得爽快 憋得闹心!   2、别买爆米花和零食 了,Hight点太多,数十年没见过周润发如此精湛的表演:大哥中的大佬,枭雄中的霸王。自始至终你的嘴巴 都会张得大大的!   3、见过中国电影玩黑帮吗?见过中国电影在贺岁档出现 黑帮吗?   4、白衣 短枪、“酒胆、色胆、忠肝义胆”……所有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记忆纷至沓来 。   5、不要化妆、千万记得带上纸巾 。莫小棋两次让我哭了,袁泉袁莉都让人感动 到心扉 ,女观众哭得稀哩哗啦那是不用想的!   6、爱情 桥段让人哭了正常 ,可高虎跟周润发死别那段,我TM又哭了!我又不搞基!   7、当你看到成大器卧薪尝胆 君子 报仇十年不晚,你就明白 ,啥叫中国人的血性!   8、我眼中的黄晓明就没有这么帅过,关键 会演戏了!   9、我眼中的吴镇宇够坏了,尼玛这次比卖切糕的还坏!   10、结尾居然是张学友的天籁 之音。   11、官匪殊途,命运 跌宕起伏 ,最后篇章 感情翻涌,犹如过山车!   12、大场面 动感十足,刘伟强果然不是盖的。   13、你大爷 的王晶,早该改掉嬉闹不正经的恶习了!这是王晶最佳作品。   上边十三点将我喜欢 的地方全都说了出来,当然也有不中意之处,比如说 有个年轻女演员的选择 ,就不和 我口味 ,但是《大上海》无法不让人想起港片辉煌时期的风光 无限,当你看到上海街头白衣短枪,当你听到“酒胆、色胆、忠肝义胆”,所有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记忆纷至沓来,尤其这还是大哥中的大佬,枭雄中的霸王——周润发。   港片粉会对本片有些许面熟,那部十年前麦氏出品的《上海皇帝 》,也正是经典 的同类 题材,却被吕良伟更为人 知的跛豪、丁力淹没。关于杜月笙,无论吕良伟旧版,还是如今《大上海》中周润发的刻画,都不再是一个简单 的黑帮大佬,三十年代的上海,经历 军阀、列强租界、国民党 、日本军等不同势力碾压,黑帮生涯 不得不与政治为伴,《大上海》中的成大器,正是对准了三十年代上海青帮大佬(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官匪殊途,不断游离政治之中,命运跌宕起伏,最能入画的部分被呈现在银幕之上。   《大上海》居然摈弃了王晶多年来拍非喜剧 也嬉闹不正经的恶习,难得的严肃 。片中周润发、洪金宝、吴镇宇选角非常到位,甚至有些对白令人叫绝。周润发如今演这类角色,已经不单单光靠演技 ,一个眼神 一个动作 ,举手投足 之间都得让人感觉 王者 之气扑面而来 ,因此我也能体会 为何当成大器还是愣头青时候,找黄晓明出演了。居然要演枭雄,除了演技,还有一点是说话,一方面是语调语气 与气度 ,什么地位 的人该说什么话;再一方面是能力 ,有的话一些演员说出来也到不了那个地位。甚至有人直接说,即便就是周润发片尾抱着莫小棋那段演出 ,就值80块票价了!   女演员就不说了,那几个成年 后的女性 角色,统统把人感动了 !另外,高虎也是亮点。   《大上海》影评(四):满满的都是嘈点啊!!!!!!!(有剧透慎入)   好吧,我们开始吧,看见刘伟强监制,多少还有点放心。   故事开始了,多年前向往 做角儿的女主角 与水果 店收银员男主 角相遇了!   然后女主 角因为追求 理想 被父亲 家暴!家暴之后男主角安慰她,在屋顶给她洗脚,按摩伤口,第一个嘈点开始了!   黄晓明亲吻女主角的脚啊!!!!虽然是夕阳下屋瓦上,但亲吻脚啊!!!!我怀疑导演有恋足癖,突然回想起是王晶导演,恍然了!!!!!   接着上演基督山恩仇录,与水果店一同抓奸的明哥,被诬陷为凶手含冤入狱,在狱中遇见军部大佬!!!军部大佬这么好遇见啊!!!!然后杀了第一个人,从此走上不归路。   第二个嘈点来了!   明哥到了大上海,镜头一转,我们亲身体验明哥震撼的群殴场面,明哥一伙人拿西瓜刀,对面抢地盘的敌人气势汹汹来了,一看!!!尼玛拿木棍啊!!!!!木棍。。。木。。。。然后敌人的老大狠狠地说,砍!!!!!   雷得外焦里嫩啊有木有!!!!木棍!!砍!!!木棍怎么砍!!!最犀利的是帮众小弟们真的砍了!!!!!!   砍了。。。。   然后迅速故事发展,昔日小混混拜入上海最有势力洪金宝大叔门下,一步登天!群殴顺便收了个打手小弟,跳过升级路线,直接转职。   第三个嘈点来了!!!!   昔日恋人因为现在丈夫是地下党员被日本人追杀,在街头被十几个黑衣人围攻,这时候明哥的小弟出来救人了!!!   剪刀!!!!!!   拿着一柄水果刀就瞬间秒杀十几个黑衣人!!!剪刀手爱德华啊!!!!!!!!!!!!!   剪刀手爱德华来了啊!!!!!!!!!   笑到正在吃柳橙的我一口橙汁差点喷到屏幕了啊!!!!!!   老姘头相遇,明哥忧郁地回忆起过往。   当年他在上海混出点人样了,去北京接女朋友了。在教堂里,他举起手对着西方耶和华发誓!!!!!!“我。。。。否则五雷轰顶!”   五雷轰顶。。。。在教堂。。。。你以为是道教么!!!!!   这时候第四个嘈点来了!   无数黑衣人来杀人灭口,明哥一枪一个,毫不手软!   黑衣人出场方式堪称华丽!!!破窗而入啊!!!!!尼玛破窗而入自己都被玻璃扎得半死了!!!!破窗破到一半就被明哥一枪解决!!!!   走的都是牺牲路线啊!!!!有门不进要破窗啊!!!!   兄弟们啊,能换个方式安全点进场么!!!!华丽得让我再次捧腹!!!!!!!   (看到这里,一会再继续写)   《大上海》影评(五):阿宝   初见,   你在戏台上,凤眼如勾,   哼唱着一曲艳歌,嗓音带着江南女子独有的婉转羞涩;   那时你还不到16岁,   大辫子黝黑发亮,垂在脑后,回身的时候,发尾牵动着情思悠长。   你就这样爱上了他,   你说,“第一次见你,我就希望是你的女人”。   终是凄凉 ,   他一定不知道你爱他这样深。   他宠你,疼你,心底却念念不忘另一个名字,   你无嗔无怒,不埋怨,不嫉妒,只是温柔地给予他笑脸,   在他无法抉择的时候,纤手搭在他的肩   “让我,去跟茅载吧!”   你看到他的为难,义不容辞,大义凛然   这样沉甸甸的形容词其实都不足以描绘出你的勇气,   当然,你也不会稀罕。   一切付出,所为的,不过只是这一个人   你的年少,你的青春,你的爱恋,你的一生的梦幻。   于是你陪在了魔鬼身边,   朝朝强作欢颜,   唇色依旧红艳艳,配着眼角弯弯,风情万千。   大上海的奢华迷乱,总能让人恍惚,忘记一些惦念   你却清醒坚定,一日日,一年年,   恨不能抽取从他身边夺走你的这个人的血,啜饮以飨昨天。   你对他的爱有多刻骨,对魔鬼的恨,大概就有多铭心   最后的一幕   你在他营救初恋的时候出现,丝毫不考虑自己会不会危险   开枪,没有犹豫,受伤,也不过一瞬间。   他可以活了,他的初恋可以活了,你却要死了。   你卧在他的怀里,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却害怕他嫌弃,所以没有问“你爱不爱我”   而是   “我还是你的女人吗?”   低到尘埃里,卑微又热切   还好,他已明了自己的心,还好,你离去前听得到:   “你永远是我最爱的女人”   对你来说,再没有比这更动人的情话了,是吗?   心愿已了。是你的,也是他的吧。   他抱着你赴死,始终带着微笑,   仿佛在回忆所有与你的往事,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你看,你终究成为了他心口的朱砂痣。   “阿宝”   《大上海》影评(六):旧上海,那是一支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叶知秋成了程太太,丈夫却不是成大器。   再见时,知秋已为人妻。与她牵手的,是多年前在报纸上看到过的男子,温文儒雅。一起坐电梯,看着她的背影,成大器却再也不能伸过手。此时知秋心里早已波涛汹涌。回到旅店,程摘梅问知秋是否认识成大器,知秋撒谎,程摘梅却说“我看他看你的眼神 有点不一样”。是啊,这辈子只有看她的时候,成大器才是这样的眼神。当茅载提起叶知秋时,成大器只是淡淡说了一句“是呀,叶知秋名气很大”。我不知道当成大器笑着对知秋说“我与程太太素不相识,哪有什么过去”的时候,叶知秋是怎样的想法,我只知道叶知秋在日本人轰炸上海的时候,给成大器打了那个电话。可能叶知秋不知道他在空闲的时候都会听她的戏,她只是希望成大器时时刻刻都平安,她曾经以为他们这辈子都不会再见,可这辈子她也不会忘了这个曾经跟她说“我这辈子都不会跟你说一句谎话”的男人。   成大器说“总有一天,我要站在那个楼顶上,把大上海踩在脚下”,当然,转眼间,他已把大上海踩在脚下。那是他拿命换来的。闯上海的时候,是林坏一直风雨相伴,最后,林坏用命见证了这段兄弟情义。林坏说”死,我从来不怕,怕的是,死得没有价值“,他身绑炸弹炸死了日本人,救了成大器,永别了,大先生。   从老家到上海,小胖就一直跟在成大器身边,初到上海,他俩照的那组照片,成大器捏着小胖的脸,还是两个没有见过霓虹灯的年轻人,结尾,成大器依然捏了小胖的脸,小胖笑了,这一次,两人虽未同生,却同死。   成大器还是娶了阿宝,那个爱了他一生的女人,从街头卖艺到舞女,后跟成大器享荣华。那把成大器当年为了她打架的椅子就从来没舍得扔掉。尽管她知道成大器这辈子心里都有叶知秋,她还是为了不让成大器为难而跟了茅载,最后成大器抱妻而死,我想,他总算没有辜负阿宝。   成大器说”我和我师父就上海滩俩流氓“,可他却炸了日本人基地。日本人请他看戏,他对日本人说”我成大器这辈子有什么不敢,唯一不敢的,就是当汉奸。“   旧上海,那是一支歌,唱了多少人的国恨家仇,悲欢离合。   《大上海》影评(七):前女友就是他妈的阴魂不散的鬼   这是一部由片名就可以直接剧透的电影。成大器在上海滩呼风唤雨,却一直忘不了初恋情人叶知秋。(毛个初恋,就是在屋顶上亲个脸洗个脚不晓得算哪门子的初恋情人)。多年后一见所谓的前女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立马颠覆。没事派人暗中保护,有事就在战火硝烟抱着不撒手,把脱身上海的机会给前女友,把自己的老婆给仇人,把自己的使命给解救地下工作者,把自己的命给日本人。可怜成大器的老婆阿宝确实太溺爱自己的老公,居然说老公你带叶知秋走,我去陪仇人。你这个曲线救国也太曲线了,曲线的都绕不回来了。所以,当阿宝被枪击中,成大器抱住阿宝说你是我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叶知秋在边上一副气不打一出来的时候,我反复吐槽着同一句:前女友就是他妈的阴魂不散的鬼!   王晶导演说其实请动发哥并不难,只要剧本好就可以了。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俗套的故事,或许打动发哥的就是成大器有他的影子。发哥也是经历了几段轰轰烈烈的感情,生命中也有“叶知秋”,但最后选择了一个冷静理性、爱他护他的发嫂,才收获了安稳实在的幸福。发嫂不正是活脱脱的升级版的阿宝嘛。强烈建议各位用婚姻保卫站的角度来这部戏,这部戏告诉我们的人生真谛是:听老婆的话,升官又发财;正室见前任,斩草要除根;跟着前女友,自己变死狗~   (PS:剪辑很好,节奏感强,黄晓明已经不二了)   《大上海》影评(八):成大器最爱的女人究竟是谁?周润发:对每个女人都要有交待   几乎每个看过《大上海》的人都会提出同一个问题:“成大器最爱的女人究竟是谁?是知秋还是阿宝?若爱知秋,为何最后又要陪阿宝去死?若爱阿宝,为何又拼尽全力成全知秋活下去?”甚至有影迷从这个疑问衍生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诸如“究竟是当大哥身边的女人重要,还是当大哥心里的女人重要”,还有更犀利的女同胞向男朋友提出了继“女友和妈掉河里先救哪一个”之后更为纠结难解的问题:“老婆和初恋女友同时 掉河里,你先救谁?”   对此,发哥坦言,这个问题也困扰了他很久,“我觉得成大器是两个女人都爱,但又不是脚踩两只船,他选择让知秋活,然后陪阿宝一起死,因为他爱两个女人的方式不一样,所以就注定了他要以不同的方式对每个女人都有一个交待。不光是她们两个,还有他的大嫂,那是他的恩人,也是对他有意的女人,他也一样给了她一个交待。这都没那么容易做到,如果你做不到,我劝你还是老老实实爱一个女人比较好。”   《大上海》影评(九):全方位抨击豆瓣里的部分影评人!!!!欢迎吐槽!大上海不错!   首先说一下!   这是本人第一次在豆瓣上写影评!   之前不是不会写,只是爱看这里的文艺愤青影评人的文采!   不过我今天必须开口了,刺激下这里90%装懂电影的影评人们!希望朋友们吐槽、共勉!   一、先用混乱又草根的语言、逻辑来吐槽一下!!   什么是导演?   导演就是用自身的素质及艺术修养,将剧本上的文字通过演员表演用影像技术呈现于屏幕上!   不管你知道不知道什么是导演,我都得先说!往下看!   好了,   每一部能让你们破口大骂的片子,是不是就是在骂导演?无论一部片子你爱看不爱看,请记住!都是你自愿看的!没人逼你!别找借口说你不知道谁导、谁演的才看的!电影开篇都有导演的名字!你来的及走!别勉强接着看了!要是说怕浪费钱才不走,咱这境界就是个普通观众,您也就别回家费事打字评价了……   如果你说你是职业影评人,工作原因不得不看,结果看完之后让你痛不欲生、不骂不解恨……我劝你,还是换个工作吧!   为什么?别急!今天我好好说说!   什么是职业影评人?   就是用自己的谎言来评价别人的谎言!根本不足矣以此工作为荣!只是替不懂影视的栏目编辑们当个枪手而已!所以,写影评的专家大师们,就更不应该动不动骂谁贬谁!你们不配!你们就是在用人家创作出高于生活的影像艺术上,加以自己的主观评论!所有影视作品不仅众口难调,而且就是丰富业余生活用的非刚需消遣品,谁给你们的权利当上帝当佛祖?你就非得在大家都没看到这个片子的时候就冠以烂片的称号!你去导啊?放心吧!你有那本事你就不评论了!但如你非要当救世主,不让你吐槽能憋死的话……你就评论新闻去吧!!!老百姓需要你!!!   只要是上了院线的片子,从剧本到拍摄器材、演员、及审批上,咱广电局早替咱把关了!再烂的片子,也不会不值您花的那几十块钱吧?除非是有人逼迫你掏钱看的!   我看到好多影评,把某部片子贬得一文不值!而且还是好多好多人起哄!都说被骗了!依我说,这些人选出个发言人,去广电局、公安局抒发下自己的想法吧!以为你们是受害者!你们自愿的被“电”强奸了!因为必须有“电”你们才能看到放映机投到影院幕布上的影像吧?跟导演有什么关系?跟演员有什么关系?跟票价有什么关系?   如果你要说你从网上看的……那你就不是被“电”强奸了!   而是你强奸了那部片子的导演了!你就更别写影评了!如果非写?好吧!你根本就不懂电影!   除非你家观影条件够级别!在家看蓝光或是网上的正版!不然连影院都不舍得去或是咱去不起,咱就别看!因为你自身肯定是个对电影各种类型不挑剔、没谱的人!只有这样,你才看了一部明知道不喜欢 的导演的片子,然后跟着一帮爱骂街又不懂电影就想影评的伪文艺2B小青年们一块起哄!   二、系统性的总结   1、影评人就是作家!建立在某部电影上进行的文学性评论!   除非您是电影学院的老师,看的是自己学生的考试作品,您的批评对学生都是激励和帮助!再者,如您是所谩骂导演的这部电影的投资方或其中负责人,您觉得不好您随意,谁做了亏本买卖不上火!如果您是电影节或影视比赛的评委,您的话可以犀利、尖酸,但也不可以说导演的艺术造诣是错误的,仁者见仁……   2、言论是自由的!但不是指向性、煽动性的!   真正懂电影的大师!绝对不轻易评价别人电影,更不会侮辱!因为每个导演导出的片子都不一样,都是自己认为满意的,就好比两个孩子都说自己父母做饭好吃,一个爱吃菜,一个爱吃肉……每个人最爱吃的永远是家里的饭菜,无论好坏,那是每个人的情怀!怎么衡量啊?可是就是有人想当两个孩子的评委,评个好坏……所以!想写影评的朋友!您就抒发你看过的感想,不要夹杂任何攻击或煽动别人!除非你根本不懂礼貌、不懂电影、不懂我以上的话、及不认识字!   3、不客观的影评,会让中国电影遭受重创!   国人的现状有目共睹,盲从性是快媒体时代最显著的特点!能写出长篇阔论真正影评的有几个?绝大部分就是用很少的字评价,普通人就想知道片子好不好看?看点再哪?如果看到评论说这片子坑爹坑钱,肯定就会放弃自己的判断权,盲目的顺势而趋……正因为这点,才造就了票房相差十几倍的情况!如果有一天,每个电影都选择网络营销口碑,那就惨了!水军遍地,那就成了恶性循环……抬高自己,抨击别人,那么以后看的是什么?是艺术还是娱乐还是深度还是……?爱看电影的朋友都知道,往往随意的看了一部几年前至今不愿意看的类型片,可忽然发现电影很棒,后悔至今才看!所以,无论大师级还是草根级的电影人,需要的是公正、良好的艺术评论环境,才能不断进步,而不是恶意打压攻击。本来如今就是明星效应,都靠大牌,又遇到如此冰冷的评论环境,新晋电影人如何崛起?除非也是靠大牌、炒舆论……那还是我们想看到电影吗?   4、如果以上觉得有道理,建议取消每一部电影的评星、评分   综上所述!评星、评分是影迷第一直观感受,都是挑分数最高的看!按照目前国内观众观影成熟度,还远远达不到国外,所以建议取消!让一切公平,不要贴上指向性标签!   以上均属个人观点,无针对某人,因为……说了也白说,2B伪艺术家太多了!!(都打困了……不然还写)   哦!大上海不错!用四个字评论……“爱和承诺”!具体您自己看吧!   《大上海》影评(十):金庸原作笑傲江湖与现实与信仰   我出生那年薛岳还不抗日,后来抗了,后来又不抗了。   那年流氓也不抗日,后来抗了。   那年资本家也不抗日,后来抗了。   现在谁谁谁也不抗日,但我已经习惯了,因为我知道狼来了的故事。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旁边出来打酱油的大学士感叹:“唉,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没有责任感的民族,不知道奉献的民族,是多么大的一个悲剧啊。想我秦皇在世时,人人信仰天子,天下三税其二,遇上人祸一样的天灾,涂有饿殍,易子而食,尚无怨言,且忠心奉献。人心不古啊,倘若人人如此卖炭愚翁,我堂堂华夏何谈复兴。我们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要为中华民族之伟大之复兴奉献一生啊。”   笑傲江湖讲的是信仰的崩塌,60年代的金庸预言了整个80后。80后的信仰有没崩塌的,但只是时间问题。不是没有信仰,而是有过,可惜是个荒诞不经的信仰。没有信仰可不可悲不好说,但至少比有个假信仰强。   我不喜欢李宇春,然而有天,看到作文选上一个讽刺玉米讽刺的有点过分的论断,我在想,一个小小的李宇春,不过一个优伶,不至于搅得周天寒彻,国将不国。李宇春再坏也没发动玉米去砸三孔,也没发动玉米去批斗他们父母。   文科老师总说你们理工科的大学生要多读读历史,要有多深多深的文化功底。不懂历史再可悲,也不如对你能读到的历史了如指掌更可悲,这个历史有时候像人彘一样的,有时候又像海市蜃楼一样的,这个历史连你自己也不知道何时就会天翻地覆。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其实现实也是,其实万事万物都是。但历史可以不是,万事万物也可以不是。只不过有些万物之灵选择了跪下。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