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心计》是一部由梅小青执导,佘诗曼 / 杨怡 / 米雪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
,文章吧
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
对大家能有帮助。
《宫心计》观后感(一):7分都不到?!不科学
这部剧居然不到7分,太不科学了。那我就夸一夸吧。
要夸的地方
太多了,但我最想夸的是剧中的服饰。当年就是被剧中的装扮吸引,可能
那时候
太小2333觉得剧里的古装扮相都好美,宫殿也很漂亮
。其次是剧情,除了不喜欢
三好和高显扬的爱情
线,其他的勾心斗角
看得还挺爽。我一开始以为刘三好最后会和皇上在一起,结果
...这也是我不给5星的原因
。再者,现在想来,里面几个坏角色是真演得好,尤其是杨怡,那个时候是特别特别讨厌姚金铃,看得我咬牙切齿。而刘三好这个人
物现在看来就有点“圣母”了,永远
都给人灌鸡汤
:“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最后居然拆了我的cp和高显扬在一起[摊手]
总而言之,在我心里,这部古装剧一直排在前列。听说在拍第二部了,挺期待
播出的。
《宫心计》观后感(二):我的童年
1。我叫姚金玲。 我有个好姬友叫刘三好 我对她一个人好但是她对所有人都好。 我把她娘害死了。 我还把太后害死了。 还有一些被我害死的,我记不清
了。 我的口头禅是“蠢钝如猪” 我本来可以成全剧MVP但是差一点。 2。我叫刘三好 我有个好姬友叫姚金玲 我把她当姬友,她却想在我上面。
皇上喜欢我
。我不喜欢
他
皇上的基友喜欢我。我很喜欢
他
我做过司珍,做过德妃,还做过一段时间
女皇帝。
我的口头禅是“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
我是有主角光环,逢凶都能化吉。我是mvp。
3。
我是皇上。
后来当上的
之前我装傻子装了10多年,可以拿奥斯卡
但我还在tvb混。
我喜欢
刘三好
更喜欢
吃三好给的糖莲子
我愿为天下
舍江山。
后来我放三好走了,自己
在宫里做永恒
钻石单身
狗。
虽然我有妃子。
我的口头禅是:“苦中一点甜”
我是一代明君。我为自己代言。
4。
我是一个皇帝亲身侍卫
我和皇帝感情
♂深厚,他有的也分我一点。
包括后来他喜欢
的姑娘
,他全给我了。
后来我下线了一段时间
他帮我照顾老婆
,放她出宫。
我觉得这个时候可以上线了。
就去扬州捡了个现成,一大一小我好赚啊哈哈。
5。
我叫吉祥
我是太监,不是宫女。
我做了很多好事。
我和钟尚宫是cp。
因为我太好了,然后领了盒饭。
还加了个鸡腿呢。
《宫心计》观后感(三):最大的败笔
宫心计不如宫心计的巡礼,而且和这个剧名完全
不相符合
浪费了,惠英红,佘诗曼,其他演员还行
我觉得这么说是因为虽然也浪费了米雪和关菊英
不过她们占据了整部戏的大量戏份也算有剧情
谢雪心韩马利都算是整部剧最出彩的2个太后了
李诗韵也算比较出彩的,杨怡的表现还不错
惠英红影后级人物
,演那个角色太浪费实力了
不过惠英红和程可为演的那一段很感人
这部剧得最大诟病就是演员太多,全是好演员
所以很难分配不过也都算得上精彩
为什么这部剧的口碑没有普通
的宫斗剧那么好呢?????
因为这部剧最不好
最差的就是佘诗曼这个
完全没有深度,这个角色基本上是没任何变化
的
就为了突出做好事,存好心,但说实话
也没什么
事情
特别突出她们存好心,故事
找的不好如果中间
穿插什么很复杂刻苦铭心的事,让人难以忍受
的事发生在刘三好身上
刘三好依旧忍耐
以德服人那样就够精彩了,
这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这句话
剧情里没有发生特别精彩的故事
让人把这九个字刻苦铭心的记下来
其实就算真的要一个奸妃一个圣母
也可以双条线发展
,就算当圣母我觉得无头东宫里
陈妙瑛的圣母这个角色写剧本的人
就写的很可怜,当然还有陈妙瑛的演技
佘诗曼绝对有这个演技的,这样的话两位女主角都有线可以看就精彩多了
佘诗曼的演技可以说是一级的了什么角色都拿捏得了
给她这么个破角色,因为刘三好是主线
姚金玲虽然出彩但说实话还是这部剧的女二号
就因为刘三好这个人物刻画的太普通了
没有深度,说她冰雪聪明
或者懂的灵活应变都很一般牵强
总之是浪费佘诗曼了,就因为这角色编剧构造的不好
拖垮了整部戏的精彩程度
《宫心计》观后感(四):那些年看过的剧2333
其实我觉得宫心计开拍前的那个花絮的内容
比现在真实
拍出来的要精彩的多,现在拍出来的,斗争其实并不多,大家仔细看就知道了,是不是说三好的好多过说女人
之间的斗争,三好这个人描写的太不实际了,在后宫中有这样的人 ,他能长寿吗?只有金铃这样的人才
能生存,开始看到花絮的时候我超期待这部戏的,但是开拍后,虽然每天还是在守候着,也觉得还不错,但远远不如花絮里拍的那些内容.哎,还是有点小小失望
的.
我觉得有的地方编剧有点幼稚
据说编剧还给皇上戴绿帽子 呵呵 应该斩 不过我还是很喜欢看的 喜欢里面金铃 讨厌三号 喜欢钟雪霞 讨厌翠云 我觉得 里面的美妆设计太棒了 无论是发式 还是服装或是妆容都把里面的美女
刻画的很细致 我觉得场景真的很华丽 比满城尽带黄金甲那个烂烂烂烂烂的美100000000倍 总之宫心计我喜欢
《宫心计》观后感(五):Hurting U。
其實整體看下來噠感覺就是壞人壞噠太明顯。
好人好噠太明顯。
其實每個人都有兩面噠立體性。
就算是馬元贄也應該有他優秀噠一面。
姚金鈴和馬元贄噠狂妄大笑實在是太假叻。
反倒是之前噠賢妃萬寳賢讓我更為喜歡。
鐘雪霞和阮翠雲其實耍噠都是小聰明。
蔡仲屏才是眞正深藏不漏噠老狐狸啊。
重點說說顯揚和三好吧。
這兩個傻好人。
三好不是沒心眼兒啊。
三好是裝傻到沒邊児啊。
不過說好話做好事兒存好心到是的
的確確是個眞理。
李怡也是個極其聰明噠人。
裝傻那麼多年。
是個不可多得
鬥心髙手。
而郭太后和鄭太后是上一輩噠恩怨吧。
如果萬寳賢不知悔改。
估計她就是未來噠郭太后叻。
鄭太后心地到是善良
。
但她噠眼光還沒阮翠雲來噠敏銳。
最可憐噠要算糖蓮子吧……
頭一次聽說烏龜還能活活給摔死呢……
髙耀安和布吉祥始終是我覺得特心疼噠兩個人。
其他零零散散噠角色也都給這部戲填叻色。
但要說喜歡。
我還是更傾向於《金枝欲孽》。
那不是簡單噠宮鬥。
那是虐心。
每看一次這種宮廷戲都像是上課一樣。
不管妳怎麼鬥。
一定要記住。
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
把心計用在對噠地方。
而不是去害人。
《宫心计》观后感(六):圣母做久了心会很累的
我只能给出很中肯的建议。
大致上来说,这部剧是很能反应宫廷中后宫的争斗,后宫三千,如果没有些手段这尼玛被临幸一次就是一生
了。开始的时候会很喜欢刘三好这个角色,后宫中恶人实在太多,有这等女子
实在是难能可贵
啊!可是到后面之后就尼玛觉得这天真
善良真的能秉持着过一生嘛!在那个社会
环境
下。于是,转投杨怡,杨怡的坏人演的真是到位啊!
说是一部宫心计,也深刻
反应出TVB的现状了,我好喜欢坏人奸角。关于圣母这个问题
,真的有点头痛,圣母心是可以有的,大大的可以有,但是一直做圣母,带着光坏也会很累很累的,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是不得不的勉强了,还是算了吧,时时圣母,那才是SB吧!
《宫心计》观后感(七):金铃,反映了现实
生活中
的人
宫心计重点在心计,宫内的斗争的确是非常精彩。各种不同
的手段,各种性格
,一般人,好人,坏人,用的手段各不相同。这种勾心斗角和大家在职场生涯中很相似。现在的我们心太过浮躁,生活
太过忙碌,没能用心
去感受,其实仔细想想,生活中还是善良的人占多数的,只是大多时候为善不与人知罢了,呵呵,相信
善还是有善报的,让我们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吧。金铃,却是事实
的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金玲来得自然
,人物形象也更为丰满。她的手段,让我佩服,而她的演技,更让我佩服。她可以让我们看戏的人对她恨之入骨
,觉得她很坏,这说明她已经融入了角色。而三好却没有演的金铃这么好,她有难的时候,她哭的时候,并没有让我觉得想哭,通过今天看了的戏,我知道了:我们生活的世界
是复杂的,不管是金铃还是三好,现实生活中都有。但在生活中我们不要为了达到自已的目的
,而不惜一切代价,而去走不属于我们的道路
。
《宫心计》观后感(八):心疼金玲
全剧最大的一个bug,就是大家都讨厌金玲,这不科学啊,难道像三好这样的烂好人才适合生存在
宫廷里吗?这更加不科学了。。。
《金枝欲孽》为啥当初这么招观众待见,看得那叫一个过瘾啊,事实证明同胞们最爱看得永远是你斗我斗大家斗的群戏,看那深闺怨妇们为了屁大点的事搞个三两集甭提多带劲了,所以圣母要不得
,玛利亚要不得!腹黑才是王道! 腹黑不是随便一黑糊弄咱们了事,总归坏也得坏的出彩,坏得不那么明显,到最后“挖塞,这老娘们太坏了”这样才对味,比如《金枝欲孽》里的坏坏BOSS陈秀珠,才是腹黑中的鼻祖,腹黑中的战斗机。而《宫心计》里的坏蛋们统统提前显身,人物角色严重脸谱化。谢雪心演的皇太后应该是蛮摆地,那插得一头的镰刀和鸡毛掸子(其实是发簪。。囧),举手投足
散发出强大的气场,损人于无形中她也做得蛮到位。可叹她老人
家每次策划的阴谋最后都以赤果果的“阳谋”告终,这么一刁钻阴险
的老太太连洗脚太妃和她假扮痴呆扮得这么不专业
的儿子
都搞不定?编剧你信,我还不信哩。所以老太后啊,你死得贼冤了,你不是被陈豪和他娘气死的,你绝对是被自己智商和情商
给气死的。 李国麟演的马元贽很贱很强大,权欲薰心,奸诈狡猾,支配欲强,爱弄权术,行事狠辣,见风使舵~~~反正怎么着坏的词儿用他身上都不过分,但李大叔演过的坏角比此番坏得有型有款得多得多了,随便抓个《天龙八部》里的鸠摩智都贱得比马太监有味儿。 至于什么萧正楠演的皇帝,众多争宠的皇妃、互相窝里斗
的掌珍们更是过家家
酒。陈琪演得程颖芳挺美的,可惜这么早就挂掉了,还被个又老又丑的内侍监给整挂掉,忒悲哀
了点。不过她整人那些个玩意儿太没新意了,不是绊人跌交就是拿热水泼人。拜托!黑心巫婆的坏招儿小朋友们
都看腻味了好不好。
《宫心计》观后感(九):宫斗
三好随母 入宫为奴唐朝晚期,唐宪宗驾崩,郭贵妃得大宦官马元贽帮助,拥立其子李宥为帝,是为唐穆宗。刘三好父亲
因支持唐宪宗立二子李恽为帝,被唐穆宗秋后算帐,充军塞外。其妻江采琼与七岁女儿
三好和家婢姚金铃被没入宫中为奴。江氏历代做首饰闻名,采琼幼受庭训,练得一双巧手,被编入的司珍房,负责郭太后的凤凰珠钗最后工序,以夜明珠作鳯目。初春赏花,郭太后以炉火取暖,突然
身旁宫婢赫见凤目竟滴出红蜡,惊呼凤凰泣血,采琼被杖打,司珍亦被革职。采琼伤重,加上感染风寒,重病垂危,临终想再闻故乡
花香,小三好为圆其愿,走至花园中琼花树下,捡起一朵琼花。徐妈妈
经过,未有细问就以三好私摘宫花,加以掌掴,唐穆宗十三弟小李怡看见,得知三好心意,念其孝心,这时刚好一朵花飘到小李怡手里,小李怡便把它送给小三好归来将花献上,采琼欣慰。弥留之际,叮嘱三好要谨守做人
宗旨:“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
女人心
事 掀起斗争
尚宫蔡仲屏 擢升掌珍阮翠云接任司珍,司制钟雪霞极力反对,认为阮司设陷害司珍和采琼,钟图谋失败
,阮成功
升做司珍,与钟平起平坐
。三好、金铃与其他女孩
接受配房之考试,金铃如愿被编入司珍房,反而拥有
一双巧手的三好却被选入司制房,原来钟与阮相斗多年,知阮赏识三好,拗气的使手段夺去三好。金铃不服气因为钟与阮的私怨而连累自己与三好被拆散,唐气语他日要掌权作首,不再被人摆布,二年后,皇朝更迭,由唐敬宗、唐文宗至本朝唐武宗,三好与金铃分别为司制房、司珍房女史,各有所成,时采女何秋惠年近二十五,为求得到唐武宗宠幸,遂以红包疏通宫婢制华服、造珠钗,王贵妃 得知,从中破坏,三好与金铃同情
何,将磷光粉抹于珠钗上,令其大放光芒,何如愿的被唐武宗宠幸,并封为惠妃,王贵妃凤颜大怒,问责下来,钟司制直指是阮疏忽管教,让女史金铃插手相助,三好不愿连累金铃,一力承担磷光粉是自己主意。王贵妃欲留难三好,谁知郭皇太后赏识三好手艺,由上压下,三好因祸得福,被调往司珍房任掌珍,阮疼惜三好是一个人才,加以栽培,金铃本以为可升任掌珍,却被三好空降,渐生妒忌之心。
三好相救 显扬脱险
唐太宗爱对弈,安排宫人习棋,沿袭至今,令三好得以结识棋博士高显扬,显扬父高耀安亦为棋博士,一心子承父业,惟显扬爱刀枪剑戟,考取棋博士一职亦志不在棋,只想借此入宫便于向太监布公公查看武学典籍,时值日本棋士前来大唐挑战,耀安眼见立功好时机,即向马元贽力荐显扬出赛,马被丞相李德裕打压,失势多时,亦想借此重得帝主欢心,二人一拍即合,谁知日本棋士连连战胜,唐武宗龙颜大怒,下令显扬要全力以赴,败则人头落地,时三好知日本棋士受头风之苦,赠药关怀,更于日本棋士危急之时,救其脱险,三好感叹对弈本是陶冶性情,何必生死相搏,日本棋士有所感悟,于比赛关键时刻故意让显扬,显扬得知是三好间接帮忙,对其善心更是欣赏,情愫暗生。
武宗被弑 李怡登基
一次三好遇险,幸得李怡镇定营救,三好此时才得悉李怡假扮愚钝避险多年,大表同情,李怡被三好的善心仁行所打动,暗生好感,宫中非久留之地,李怡设计假装与郑太妃同染瘟疫,获准离宫。谁知武宗恶梦频生,为策万全,还是斩草除根,暗下派人出宫追杀李怡母子。三好得知,求显扬出宫相救,另边厢,马元贽亦想趁此时机独揽大权,弑杀武宗、伪造遗诏,拥立李怡继位为帝,显扬救驾有功,封为近身侍卫。李怡登基后,显露其才干,马恍然被瞒骗多年,虽甚不满,惟在新主面前,仍表现恭敬。马知道三好及显扬一早洞悉李怡非痴儿,为泄心头不快,派人刺杀显扬,虽然失败,但马仍砌词三好不贞,重惩三好往暴室干粗活,期间,三好被人陷害致右手重创,李怡藉词,提早恩准三好刑满出外医治,幸得金铃相助,三好得保巧手。其后,三好与显扬相恋,李怡成人之美,暗中安排二人离宫,但眼见李怡在宫中势孤力弱,二人终决折返回宫相助李怡,暂且放下儿女私情。
金铃诬陷 三好判死
胡司设因害阮不成而自杀,职位悬空,蔡尚宫欲将阮调往司设房为两房之首,并暗示阮有机会当尚宫。其实蔡是要腾空司珍之位,让三好上位,希望三好感恩图报,向郑太后求情,令自己得以离宫安享晚年。谭司膳恼恨蔡食言,没有提拔她当尚宫,毅然道出当日阮敏感出疹、钟被插赃架祸的真相,最后,蔡黯然离宫,钟与阮冰释前嫌,再续姐妹情。惟后来钟误会阮杀害布公公,二人再次势成水火,钟更施计骗阮,以得知其亲生子下落而要胁阮放弃尚宫之位。贤妃有孕,马元贽狼子野心,密谋贤妃诞下太子之时,就是弑君之日,此事为郑太后得知,为保李怡,忍痛牺牲亲孙,欲逼贤妃滑胎。金铃见机不可失,竟借刀杀人,李怡欲除去马元贽这个大奸佞,命显扬出宫联络,惟被马元贽知悉,显扬中伏堕崖,生死未卜,三好伤心欲绝。李怡为保三好性命,将三好封为德妃,金铃以为三好要与自己争宠,姐妹情裂,时李怡为保大唐江山不致落入马元贽奸佞手中,决与马元贽作最后一战,邀马元贽同行出宫,伺机杀害,惜计划失败。三好心知一切乃马元贽阴谋,将计就计,以李怡临行交托,监国之任由自己担当。金铃眼见三好势大,竟向马元贽靠拢,狼狈为奸,诬陷三好杀害郑太后,证据确凿要判三好死罪,阮、钟和谭痛惜三好,向飞燕求真相,却一同被收押待决,三好求助无门,面前就只有死路一。
《宫心计》观后感(十):宫心计:小人物的悲哀一生
也许是现在的人们口味变了,或是人们潜在作恶的思想在作怪,不管是小说,电影,或是电视剧,不管是男角还是女角,观众大多会喜欢反派,而对塑造的那种完美人格的角色烦不胜烦。通常,好人都是主角,反派都是配角,但是往往抢尽风头的就是这些反面的小配角。而通常这些小配角都能让演员一炮而红,男演员的比例特别高,成就了不少经典的角色。
比如说完颜小王爷杨康,不晓得有多少的粉丝,个个都说,嫁人要嫁小王爷。相反是侠之大者的郭靖没得几个人喜欢,有人喜欢也是年纪偏大,而且是被人说成老土的。不过想想,小王爷长得俊,教养好,有前途,会享受生活,有情趣,会哄女人开心还很专一,而郭靖穷了不说,而且还是个没得情趣的弱智男人。
最近几年还有人喜欢欧阳克,认为黄蓉当年选错了人,嫁欧阳克绝对比嫁郭靖好,还有人写文章
分析说,世界上其实最爱黄蓉,能给她幸福的不是郭靖而是欧阳少庄主。
再者,还有《皇太子秘史》里面的雍正,赵鸿飞演这个而迷倒一大票人,包括我,而演太子的那个马哥哥却被人骂得要死。
在《宫心计》里面,圣母型的三好被人骂成恶心,烦人,而坏得有些颠狂的金铃却有一帮子粉丝。
但是电视剧永远都是当好人的主角笑到最后,这些被人喜欢的配角奸角大多在成功的衬托出主角的高尚后,被无情的搞死了,这也算是一种功成身退吧。
现在的港剧喜欢抄韩剧的那一套路,就是典型的《大长今》套路,还有《金三顺》,《巴黎恋人》这一类的,女主无非都是来自草根阶级, 被许多有钱或是有权有地位的男人们喜欢,而且都不止一个,所有的有钱男人都对她情有独钟,而这些有钱的男人不是好朋友
,就是亲兄弟。
女主都有共同的特征,就是神经大条,性格迷糊,不拘小节,很泼辣,很搞笑,像金三顺,像姜苔玲。或是很温柔,很体贴,像大长今像刘三好。善良是必须的,乐观也是很必要的。据说最吸引男人的就是那种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能笑着面对生活,不屈不挠的斗志。
我一直都不明白,难道这些就是灰姑娘吸引白马王子的必杀绝技?连漂亮衣服和水晶鞋都不需要?
最近可能实在闲得无聊了,把《僵尸》看了七八遍后,台词都可以背下来了,实在没得看了,就开始追TVB的《宫心计》,每天都追,一直到结局。
开始的时候都是当笑话来看的,一直到看到最后,竟然流了眼泪,只为了一句普普通通的台词。
金铃疯了以后,两个刚入宫的小学婢迷路了走到了她的面前,问她是谁,她说她是皇帝的德妃娘娘,名子叫刘三好,就是要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
两个孩子走了老远了,她还在后边很贤惠的喊到:你们姐妹两个在宫里一定要守望扶持啊……
看到别人哭得哗哗的,我一个人乐得直笑,看到这么搞笑的地方,我却觉得心酸。
想想这个故事,无非是讲两个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女孩怎么样在吃人的皇宫里一步步走来的。女主是刘三好,占尽了一切的风头,所有的人都围着她转,夸奖她,赞美她,她就像个完美的三圣母,不动声色,却赢得彻底。从皇上到皇太后到皇宫里的太监宫女,女官,每一个人都把她当成良朋知已,把她捧得像天仙一样。而她也装一副卫道者的模样,大义凛然的成天把那句听到我就想吐的: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放在嘴里念叨,每一剧都要念叨个好几遍。
所有的女人都以跟她结交朋友为荣,好像跟她做了朋友就成了好人;所有的男人,包括本国的皇帝、外国的皇子、还有皇帝的朋友都对她情有独钟,对她无条件的好,保护她,她让皇帝娶谁当老婆,皇帝就娶谁,她让皇帝宠爱哪个妃子,皇帝就宠爱哪个,为了她,皇帝可以不要皇位,不要自己的妃子,得不到她的情况下,会郁郁终身……
所以我很同情金铃,虽然我不喜欢她丧心病狂一样莫名其妙的像个疯狗一样见人就咬,没事就瞪大个眼睛恶狠狠的装心理变态。
但是事实上她是一个很可怜可悲的人物。她没有什么错,错就错在一辈子都活在刘三好的阴影下,到疯都没有翻身。
她从小就是刘家的丫环,不知道父母是谁,被卖入刘府给刘三好当丫头。刘三好的爸爸获罪后,她也跟刘三好的妈还有刘三好一块被送入宫里当奴才。和好姐妹刘三好相比,她怎么用功努力,干活的手艺都不如刘三好,不讨尚宫大人喜欢;和她老公的另一个老婆相比,她不懂琴棋书画,没得学问,经常被人耻笑。
后来就不用说了,不管是工作、生活甚至爱情都是在刘三好的阴影下,事事不如刘三好,好不容易自己做了皇帝的妃子,但是自己的老公原来心里也记挂着刘三好,看着刘三好的面子才纳她为妃的。
因为没有家世,所以被别人看不起,处处羞辱,所以她像个疯狗一样,见人就想咬,更何况那些咬过她的人,她当然不会放过。对她不好的人,她一个不放过,她对好的人,她照杀不误,就像个神经病一样,恨不得把全世界的人全部杀光,所有的人都是她的仇人。
很雷人的是,她亲手把皇帝的妈杀了,还要帮助别人篡位,皇帝最后还是没有杀她,当然是三圣母很伟大的向皇帝求情了。
她疯了。
疯了后的她成天生活在自己的臆想里,她幻想自己是那个贤惠的刘三好,是个宫里人人都捧在手心的刘三好。
可能从小时候开始,她都希望自己要是刘三好该有多好。也许她认为,如果她是刘三好,或是有刘三好一样的爹娘,她的命运也会不同。
可惜她不是刘三好。
她一辈子也没有学会的就是摆脱刘三好的阴影,做自己。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