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不少于600字,不能写成读后感?
《合欢树》读后感
《合欢树》是史铁生的一篇散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作者以最真诚的语言谱写了一篇追忆母爱之曲。
文章的前半部分随着回忆,以时间为序,信笔而书,笔触所至。无不渗透深情,行文如水流成溪,质朴中显风采,平淡中藏深味。想起了我的母亲在我10岁、20岁的一些往事。10岁那年,作者的作文获奖,母亲很高兴,说自己当年的作文还要好,我当时很不服气,年幼的作者没有读懂当时母亲的喜悦和自豪。母亲过世以后,作者回想起这件事,内心充满了对母亲深深的眷恋。20岁腿残废后,母亲为了能够让我重新站起来,用心良苦,所有的心事都放在了为我求医的事情上。在医院、甚至连作者自己都放弃了之后,母亲也没有放弃。天下父母心,任何父母,对待自己的子女,何尝不是这样呢?而当作者30岁的时候,他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读到这里,真是让人感到深深的遗憾。作者母亲在儿子双腿瘫痪了后,尽力为儿子寻医,无论何时何地,母亲都是儿子的坚定的支持者。当母亲发现作者写小说时,就帮助儿子借书,顶着雨冒着雪推着儿子去看电影。给受重创的儿子点燃了希望之火。作者作品的发表,正是对母亲最大、最好的安慰,可是母亲却没能见到,连分享儿女成功的喜悦也常常被无情的生命剥夺。
在作者人生的三个重要的时间段里,母亲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当作者30岁时,母亲已经逝世,但是,作者的成功,母亲的付出必不可少。正因为如此,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才会更浓重,也可以说有一思的遗憾。因此,在来到以前居住的地方,得知母亲种植的合欢树还活着的时候,作者心理一阵抖。这个抖字,形象的写出了作者想念母亲,想见合欢树,而又不敢见,怕难以承受悲伤的矛盾心理。合欢树是母亲亲手栽下的,是母亲亲自料理过的,它的身上有着母亲的影子,凝聚着深沉的母爱。母亲虽已逝去,而合欢树仍在健康生长,“年年都开花,长得跟房子一样高了”,暗喻着母爱长青,母爱永恒。
文章的语言淡雅、朴素,娓娓道来深切母爱,犹如一杯清茶,回味无穷。
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
《我与地坛》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凄凉和沧桑。它在无形之中,浓缩了人世种种无常,有一种缩命的味道。史铁生身处荒芜的古园,即地坛。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然而,有许多思索似乎是多余的,因为“一个人出生了,从他开始泣哭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将会死去。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目”。但人总归要活着,而且是一如既往的活着,无论上天注定了什么样的结果,无论上天给予了什么样的归宿,既然已给予了生存,就必须思索如何生存,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人世的情,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总染着无奈的色彩,有人老别世的,有相遇陌生的,有聚散匆匆的等等。这或许是老天的安排,也或许人世本如是,不可言说。 母亲最伟大,同时也最痛苦,尤其是作为一个被“命运击昏了头”的儿子的母亲。她面对一个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儿子,她总在期待,期待自己的儿子最终的幸福。甚至,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在心灵上有一份宽慰和自由,她不惜自己承受心灵上的“痛苦”与“惊恐”。其中的味道,也只有天底下的母亲最明白。伟大是一种无私的爱无私的承受。可,造化总在弄人,人世的无奈正在此。在史铁生第一次获奖的日子里,在希望能给母亲一个安慰的日子里,他是多么希望母亲还活着,用自己的成绩给她一个小小的安慰,那怕是让她有一个微笑,但是她却熬不住了,人世艰难,事与人违。 多少的日子里,四季的风,四季的雨,从没有停过。无论春夏秋冬,总有些凄凉之意。春夜有淅淅沥沥的雨,夏日有黄昏入暮的斜阳,秋夜有纷纷凋零的落叶,而冬天则有漫无边际的大雪。 但是无论怎样,只能独自慢慢地品味,慢慢地感受。苦也好,酸也好,随它去吧,人生就是这样。 眼前,落日的黄昏,永恒与变迁的对比,使爱情更无常了些。夕阳下携手同行的老人,也不知道曾经有过多少的日日夜夜,度过多少的风风雨雨,人老了,情深了。那种素朴的,风雨无阻的真情,不会随时光流逝,但时光却把人从中年送到了暮年。 相遇无奈,友谊无常,在人生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的人本就陌生,陌生地相遇,又陌生地离去。而其中总有些味儿,奈人寻觅,或许是甜的,或许是苦的。 行文匆匆,人世也匆匆,在时光的流逝中,有些随意,如老人家喝酒的闲适;有些消散,如鸟儿不知何去何从。总之,事事匆匆,物是人非。在光阴如飞的日子里,给自己留些幻想,留些平静的安逸。或许更好。 人生总逃不过无奈,岁月飞逝,孩提时代的无忧无虑一去不复返,面临的是人世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无谓的哀号,永不如无言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因为无言的背后,有一个人世的无常,默默地忍受一切。没有人把这个世界想个明白。 在这个世界上,人生好像一出戏,各有各的角色。然而,扮演何种角色,“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人世“有时候是轻松快乐的,有时候是沉郁苦闷的,有时候优哉游哉,有时候惶惶落寞,有时候平静自信,有时候又软弱又迷茫”,他的话不难令人想到叔本华的悲剧哲学,所谓人生是一个悲剧,更何况无常。然而,人生的悲剧却是美的,因为,人总是面对它,并且给自己生的勇气,给自己思索的空间,所以才有活着是为了什么,为了什么而活着的遐想。 人生的事不能一一说尽,所以人生的关键还是用心灵品味人生的美。 死亡是崇高的美,降临则是新生的美。而人生是从降临之时就走向了死亡,或许有一天“跑出来玩得太久了,便想起了它”,或许不必想,自然而然,该来的总会来。 命运的神秘、深奥,时常以无常的形式让人感到困惑迷茫。然而,命运却也洁白如水,时常感到一切本如是,不必多想,自寻烦恼,远不如漫步夕阳下来的美。
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
中学时看的好多文章,时隔多年之后再去翻阅,总能生出许多激荡人心的感受。或许是因为生活不可避免地,在我们身上打磨下了印记。以前未曾体味到而文章中却早已提及的,成为了当时感知上的空白。例如这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已记不清当时作何感想,只知道后续所做的一切分析和解读都是为了应付矗立在眼前大大小小的考试。学业的繁重,让我无暇捕捉游荡在字里行间的万千思绪,至多是生出对其不幸经历的同情,以及对其逆境重生的敬佩,却未曾深入体悟到文章里沉甸甸的人生思考。
如今再看《我与地坛》,固然钦佩和同情再添一分,但我渐渐明白,任何一个身残志坚、坚韧不屈的灵魂,比起同情来,更需要的是周围人发自心底的尊重和认可。
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被上帝毫不怜悯地废去了双腿,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煎熬着他的身体和灵魂,足以让他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周围人的同情,并不能减轻他一丝一毫的痛苦。因为很多时候有些事,既然帮不上忙,就不要开口提及。廉价的同情和关心更多只是为了让自己心安而已。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双腿已经残废,那如何才能抚平自己内心无休止的愤怒、不安和痛苦?旁人难以相助,幸好史铁生的灵魂足够坚强,足以支撑到他思索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并把答案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此之前,上帝给他安排了一个灵魂休憩的场所――地坛,这无疑成为了他日后的心魂萦绕之地。在这个荒芜并不衰败,迸发着勃勃生机的地坛中,从天而降的折磨让他开始思考生与死的问题。这份心思让看的人添了几分沉重。喧嚣尘世中忙忙碌碌的我们哪会思考这种“无聊”的问题?四肢健全的普通人更希望去追逐自己的欲望,而不是生与死的答案。所以说上帝把不同的人安排在了不同的位置,去扮演不同的角色。上帝既然想让你思考生死,想让他奔波名利,那就听其安排。他肯定会给你一个迫不得已的理由,一份无法更改的事实,使你的下一步必定要踏到那里。而当你终于化解了这份理由,更改了这份事实时,无须上帝指引,你不得不再次思考自己灵魂的走向。这才是最最难以躲避的事情。
对于生与死的问题,史铁生想得比我们大多数人都透彻。生是一件不容辩驳既定存在的事实,而死却是一个不必急于求成、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话说得通透,饱含着常人不可及的智慧。既然生不容辩驳,那就无须纠结,洒脱看待才是;既然死必会降临,那好好活着,无须着急。在生与死面前,上帝绝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既然生死已看明白,后面却还有更难的问题需要我们作出解答。
那就是,怎样活?
这个问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史铁生在地坛一晃就是十五年。这十五年里,地坛陪伴他走过了十五次的春夏秋冬,看过了各种各样的人生片段,终于,他开始慢慢想明白: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要怎样活?上帝早给了你一个开头,却要你自己来定结尾。
因为残疾,明白了健全的重要;因为丑陋,晓得了美丽的魅力;因为软弱,知道了英雄的可贵。世界是需要有差别的,千篇一律的人生就像枯燥乏味的戏剧,不忍卒读,上帝看得也不会过瘾。于是总要有人去背负沉重的苦难,有人去享受甜蜜的幸福。这种选择,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当你不幸拾得悲苦的角色,只能鼓舞自己,去开辟一条救赎之路。
史铁生便是那悲苦的角色之一,所幸的是他终于从写作中逐渐窥探到生命的本来面目。写作是为了活着,或者活着是为了写作,这两件事在史铁生的人生中逐渐融为一体,已分不清谁先谁后。但需承认,这份活着开始有了意义,有了寄托。人本身就是欲望的集合。若无欲望,活着的意义就变成了杯寡淡无味的白开水。孜孜不倦地写作给了史铁生一个怎样活的答案,使其得以表露心底诚挚而厚重的情感,使其给予我们更多透彻通达的人生思考。这不是别的,这既是罪孽,也是福祉。
地坛见证了太多风霜雨雪四季变幻,时光匆匆间落下的那份美景、那份温柔、那份无法言语的存在,直到夕阳西下、余晖落幕时,将我们潜藏心底的欲望重新唤醒。纵使醒来之后,摆在眼前的仍是苦难,也不能阻止我们停下追寻的脚步。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60888.html
- 转载请注明: 访客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