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150字古诗改写?
作品原文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⒃。临:来到,有游览的意思。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沧:通“苍”,青绿色。海:渤海。何:多么。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竦 峙(sǒng zhì):耸立。竦 ,通耸,高。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日月:太阳和月亮。若:如同.好像是。星汉:银河,天河。幸:庆幸。甚:极点。至:非常。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乐府歌结束用语,不影响全诗内容与感情。意为(我)十分庆幸来到这里,用诗歌(即观沧海)来歌吟心志。幸,庆幸。甚,十分。至,极点。观沧海白话译文(我)向东来到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文学赏析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把观沧海改写成叙事散文300字左右谢谢?
建安12年九月时,我带兵北征乌恒消灭了袁绍最后的残余兵力,胜利归国。
途中,我路遇碣石山,这正是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我们远道而来,登上了碣石山顶。向东眺望茫茫沧海。只见那浩淼无际的海面上突出了几座奇石耸立的山岛,煞是壮观。这时已是秋季,风已经有了寒意,刮在脸上,似冰刀刺刻。山上草木本该凋零,可是,我环视四周,却是树木繁茂,百草碧绿。又是一阵萧瑟刺骨的海风,我望向远方,波涛汹涌,惊涛拍岸,树叶也沙沙作响。我想,即使是那太阳、月亮、银河、星辰也没有太多勇气与此匹敌。我陶醉不已,在这如诗如画的情境中,我也只好选择用歌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10391.html
- 转载请注明: 散文网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