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 不是草却像草
2020
10-20

不是草却像草

“兄台也是不弱,年纪轻轻,水龙吟却已练得了七八成!既然兄弟会水龙吟,必然与我雪凌哥哥相熟,烦劳引见!”虽然他已经知道了离天九寸山的大概位置,可他也听说,冯雪凌并不是想见就能见的,且不说他功夫了得,神踪难觅,有时候就算他就在身边,你也未必认得。经常会有病人上山请他治病,可如果去的还有闲人,那么,也许在山间驻杖缓行的白发老翁就是他冯雪凌。

确实,无论是早春还是盛夏,是初秋还是严冬,西湖的青山绿水,无不使人临之心旷神怡,思之缱绻眷恋。

那时候人都穷,过了年,就盼着稻谷成熟,好有顿饱饭可吃。因此,每年在稻穗灌浆后谷粒黄面时,一村人就要共同选个吉利的日子来过“尝新”节,庆祝青黄已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黄教格鲁派的教义修练经宗喀巴改革完善,十分慎密严谨,但卷帐浩繁,细致深广,如九个“住心”、胜观、观修、发修菩提心、知母、念报恩、悦意慈、大悲、增上意乐、正修等等。而最高境界就是宗喀巴彻底完全的利他主义伦理观念,是从善如流美德,感召世人的人格力量。这可借助毛泽东思想的“为人民服务”精神去理解,是一种以天下苍生为已任的崇高精神和宽阔襟怀,为人类共有的永恒价值尺度。这种由繁复升华为致高简单的境界,极少有真正修持达到的。

家有一园竹,子孙万年福。这是常常挂在村民嘴上的一句话。但在村民们眼里,竹不仅仅具有经济价值,它还深入到人的灵魂成了客家文化的一种符号。竹子说木头不是木头,说草不是草,但它们不是木却像木,不是草却像草。木头能做的它们做得了,草能做的它们同样也做得了。而它们的生命力却是这个世界是最顽强的。你看它们的根那么发达,地下茎、竹根,鞭根和竹秆盘在一起,把整块地都盘成一个疙瘩,分不清哪是它们的头哪是它们的尾。竹笋生出来,四五十天就成了老竹,一个昼夜能长米把长。它们放到水肥的地方它们能生长,把它们放到枯包上它们同样能生长。它们的美和无私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博大的。它们挺起来比屋檐还高,洒脱得很,高雅得很。它们一年四季常青,不凋落。古人就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它们是真正地雅到家了。可是它们从来不因为它们的雅而自鸣得意,而是把它们的雅给了别人。它们跟山相连,山因为它们更清秀了,它们与水相傍,水因为它们更清亮了。它们走到哪里就超凡脱俗带到那里。我们的祖先把它们与梅花、兰草和菊花并列在一起,称为“四君子”。其实梅花、兰草和菊花怎么能与它们比呢它们的心是空的,虚的;它们的身体是柔弱的,缠绵的。空即满。虚即实,柔即刚,弱即强,缠绵即正直。这才是真正的最高境界呀。正是因为空、虚、柔弱和缠绵,它们才挺拔,才刚正,才四季常青,才蓬蓬勃勃,才潇潇洒洒,才超凡脱俗。

也是由市民和一些单位捐资建造的。更有一对老夫妻用了几年时间,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每天挖山不止,终于在半山腰处开劈出一条新路,并定名为“鸳鸯路”,而成为登山者的美谈。

免责声明:文章《不是草却像草》来至网络,文章表达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站长处理!

[img]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