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歌大全 > ”沫末记忆中的乡村不会消失
2020
10-19

”沫末记忆中的乡村不会消失

坝上沽源之名,来自沽河源头,发源于坝缘大马群山脉的丹花岭下,养育这方高原土地,生长出羊草、披碱草、无芒雀草、苜蓿、芨芨草、马兰、金莲花等几百种植物,大部分是优质牧草和开花本草。这是游牧狩猎的极佳地带,也是开垦耕种的优良田地。难怪过去山东、河北南部,山西北部逃荒农民迁徏而来,定居谋生。张沫末的姥爷也是从赤域县仓上堡带着她母亲姐妹三人,寻找早先的亲戚沿白河而上来到沽源。而且,赤沽两地的至亲不断北上南下,“赶着牛车、驴车沿着关门口、旧站堡、独石口、椴木梁,一路嗅着沽水的气息到沽源走亲、换米、贩木头(《沽水情韵》。)”张家口通往沽源县城最长最久远的一条公路经过沫末的出生地,近旁是乌兰图牧场。一个小村,承载了她童年全部的故事。她作为兄妹中最小的妹妹,自然是娇惯呵护,三岁时还没有断奶。母亲得了肺气肿,躺在炕头不能劳动,父亲在沿炕下的泥炉子上给母亲煎中药。她“再也不能粘在母亲的身上撒娇,离开母亲的奶水和怀抱,饥饿和一种莫名的恐惧在我小小的心头滋生开来(《雪浴麦香》)。” 母亲的病让家里塌了半边天,加重了父亲的农活,好在姑夫帮父亲春播秋收干农活,姑姑常过来做饭,断了奶的沫末就常以开水泡软绵的馒头充饥,虽然肤发也是绵软柔弱,但经过大半年成长,可以跟在康复的母亲后面随她干活儿做家务,有时还能为母亲摁牢面盆,让她好和面。当喷香的馒头出锅,悠悠地散发着新麦的香甜沁入肺腑,即可大饱口福。然后分享给姑姑家,送到地里给干活儿的父亲。闲时傍晚,她们姊妹就听奶奶讲些离奇古怪的故事。长大上学后,母亲把馒头切成片烤干,为她做干粮。也是每年初秋,父亲同村人们去六十多里外的锡林郭勒草原地界打草的食品。故乡村南是山坡,父亲牵大黑牛耕地,她给父亲送母亲用莜面山药做的?累。父亲还经常到太仆寺旗放牧牛羊,倒场到阿旗。他让更多人知道村外的世界。逢年过节还为村人写春联,有时也帮人看风水。在她成长的年月里,文学和音乐一直是家里气氛的主导,她没有丢弃一直热爱的书籍。在《生命的河流》长诗中,沫末写道,“动乱”年代,她父亲挨批斗,由国家干部变成农民,“我也成了农民的后代/许多年来,我一直在想,其实/做农民没什么不好,至少,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那么一块,能让我任意亲近/。读沫末这首致母亲的长诗,让我想起日本作家德富芦花在《独语》中的一段话,“农民是神的直属臣民,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大自然的统治之下,农民是化为人的大自然。与神同劳动,与神共享乐。”沫末把乡村土地作为自己的灵魂依托,以一种温柔的目光和爱 的情怀,说出生命中最热切的情感。 多年之后父亲去世了,母亲搬迁到了县城居住,“我也像漂泊的风筝一样,沿着亲情的牵绊回到了故乡,回到了母亲身边”(《飘在风中的乡愁》)。很多作家都能以回忆自己童年时代与故乡,自然的深刻联系的感觉写出优美的文字,沫末有了孩提时代在故乡的生活经历,成年后便在创作活动中将其作为创造力和创作冲动的源头更新自我,觉得自己与故乡山水草原有一种充满活力的关系。她在诗文中表现了融入大地草原,伸展于草花树中,有很多东西溢满她的心,从中找到人心中的永恒与价值。 故乡是张沫末灵魂的故居,是她情感的、精神的、心灵的出发点,和永恒的怀想之处。她的根在那里,她的前辈、最早为她在山坡,草地种下希望和渗入血脉的诸多亲人长眠在那个小村落。加上奶奶的奇怪故事,父亲的文化教育,诗书歌乐的浸润,奠定了她文学的基础和诗人的品质。土地与血缘交融支撑起她生命的原点,先人的行为话语养育出她的“初心”“根本”。而出嫁到张北海留图村,是故乡的一种延伸,“楞是紧紧地切入我的生活”(《故乡,在远方》)。许多人为温饱,不得已在80年代初就到张家口、宣化、北京、山东、东北打工,很多房子都是空的。她因文学关系回归了这个理论上的故乡。两个故乡便“慢慢地侵占了我生活的全部”(《故乡,在远方》)。 质朴而真实的故乡故事,是沫末散文与诗歌的底蕴,她从这里出发,深刻切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视觉世界,展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存状态,形象地记录了“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优良传统;同时揭示出深埋在乡土间的脉络温情,联缀起属于每个中国人的文化记忆。她在《飘在风中的乡愁》一文中写道“……草场上的芨芨草、马莲花,村落前弯弯的小河还有那悠悠长长的田间小路,如夏日里渐渐舒缓的风,一直在血管里轻轻舒展、延伸……”也在她的诗文中闪烁发光。 高考落榜后,沫末闲居在家,表舅劝她嫁到表姐所在的只有三户人家的偏远草原,是母亲用眼泪留住了她。她写道,鸡蛋的金黄一定是汲取了足够的阳光和五谷的精华;素日里腻腻歪歪的肥猪肉被黑土地上的五谷杂粮喂养后,肥美而不油腻。还有猪狗鸡鸭自由散步,于无限春光中;猫怀着绝对优雅的姿态弃一桌美食于不屑……这是沫末在《最是一年春好处》一文中对村庄生活的描述。后来,姐姐将她从“寒风酷暑的街头摊贩队伍中打捞出来”,进入一家公司下属的副产品加工企业做财务会计,但她觉得“这个世界某些方面的复杂与诡异是我难以融入的”是书籍使她在短暂的不适应后将“怪异与言说转换为云烟”,又一次找到文学这个伙伴,在边读边写中开始了某些人眼里的另类人生。夏季杨树浓密的绿荫遮掩了办公楼塔的孤寂与空阔,也将轰隆隆的机器声与人心的喧嚣隔在尘世之外。她小心翼翼的呵护着从窗户进入室内书籍之间的小飘虫。“那间空阔的办公室带给我的不仅是灵魂的涅槃,还有心灵的皈依”。她作为职工中的一份子,与具有最淳朴和善良的情怀与习性的普通女士们结下深厚情谊,丰满着她“文学世界里持续鲜活的细胞,是穿透所有世俗云烟之后的永久留存的沉静与大美”。她认真仔细地为工人核对出勤和工资,生怕弄错亏待了他们用血汗换来的报酬,同时不让个别偷尖耍滑者弄虚作假。在日久天长的耐心工作中,不经意间收获到了一份最沉甸甸的友情和爱戴。之后,那些女工们的形象一直存留在她的记忆中,个别人陪伴她的文字,是他作品里温暖的注脚,为她发表作品和获奖加油祝福。在诸多缺少诗意而必须顽强诗意生存的日子里,“我告诉自己,只有站在最低处/才能看到/天空的蓝与辽阔”。(《在薄凉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沫末对故乡往事的回忆和美丽景色的书写,父母兄妹和农牧民的感情,构成她散文和一些诗歌的主要画面,一篇篇关于故乡的诗文,串起一段段历史轶事、人物故事、生活细节,充分展现了沽源人的淳朴风情与质朴风貌。生动鲜活的坝上沽源形象跃然纸上。家乡沽源是承载着诗与远方的自然缩影,田园家园的“明信片”,在文化层面,又是安放心灵与眷恋的乡愁“圣地”。她在《雪浴麦香》一文中说,“故乡融合着父亲的希望,母亲的笑容,融合着我,我们兄妹幸福、温暖、美好的童年往事;更融合着一代又一代邻人们在这块土地上用汗水和辛劳酿制的缕缕麦香!”“带着故乡留在心里的印记和思念长大、变老、而我们的故乡却在实际意义上渐行渐远”。沫末在《无处可逃》的散文中写道,“我日日书写的故乡,夜夜重复的乡愁......”其实已成了一记如乡村医生种牛痘时留在我们臂膀上的符号。每次回家祭祖,除了眼泪之外便是愈来愈凝重的心情,田地荒芜,野草枯竭,“这现代的商业化的田园没有牧歌亦已疏离了炊烟”,“故乡,一点点在心里矮下去,.......天地之大,而故乡却如父亲的坟茔般凝缩成一个孤零零的黑点”。“那条废弃的老道旁边的......村落,则像失去母亲的孩子,在消失的麦田和土豆花的背影里,黯然啜泣。”我们的社会基本伦理价值,依然维系在几千年乡村文明的基础之上。今天,城市模式、城镇化逐步变为我们生活的主体,乡村反过来却显得稀缺新鲜,甚至需要我们去回顾追寻,去通过旅游来体验。沫末在《三月,故乡》中说:“一年之中,我总会在不经意间回到故乡......只希望一年之中,风儿能带着我多回几次故乡。”在《芒种》诗中感慨:“柔软或无助都不需要/我们,是黑土地上长大的孩子/在年复一年的漂泊中/灵魂一点点向着大地贴近”。这种回归,正是海德格尔所谓的“诗人的天职,”也是荷尔德林认为的依靠艺术和诗歌返乡。但她又是双向的,正如鲁迅所说,“对自己的故乡,是在抒情中叹息,在赞美中批判。”沫末记忆中的乡村不会消失,因为它是文化的起源,与心灵悠然相关。甚至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我在重走西口路寻访“口外”的很多老村镇时,发现各种文化在外地迁入过程中与沽源的情形差不多,大部分是与本土生活结合,其中,也有二人台在几百个小村庄里飘荡。《走西口》从山西北部产生,流传于晋、冀、陕等地,也与“东口”外的坝上结下不解之缘,反映了流浪、离别与爱情的普通人性在异域荒蛮中艰难扎根成长结果。张沫末记述的东西口迁徏文化及生活风情的相通演变,正是中华乡村文明不断根脉的真实样态。大二号村地处河北、内蒙古的张家口、承德、锡盟交汇处,由东中西三个村组成。清乾隆19年,多伦王府属地牧场对外招垦,山西籍商人任某等来到二号放垦地,见这里生机盎然,百花盛开,河水清澈 ,北上通多伦草原,南下连京城商道,宜农善牧可商,便买下这块地方。后来居民渐多,商铺云集,成为仅次于多伦的方圆百余里内最大集镇。民国初年,官方编制二号为多伦一个镇。咸丰同治时期,大二号有商号一百多家。最具盛名的有源盛魁,德茂昌、永和泉、富盛永等字号。到清朝中晚期,成为一个农、商、工俱全的大集镇。建国后大二号划归沽源县。大二号由村落变为汉、回、满、蒙古等多民族聚居镇,多种文化融汇,各种宗教信仰、晋剧、河北梆子、评剧、二人台百花齐放,私塾学校设立教学,民俗风情五花八门。我们可以看到,沫末描写的大二号,是中国乡村的缩影,集中反映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农本商富”的中华文化精神,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有经验的又有文化的。故乡承载的文化、地理、自然、历史、人物等已深入心灵。小中见大,处处落实着地,既展现存在的实体,又站到宏观的高处,视域超拔,眼光远大,没有被生活琐碎淹没,体现了社会变迁与时代特质。她笔下的故乡、他乡、家与国,双向多边的渗透转化,写出时代精神,揭示了乡村个人、家庭、集体、国家所共通联系的一些特质,让我们看到了故乡的存在、演变、缺失、转型和重组,对当今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具有借鉴启迪作用。莫言在谈到福克纳、马尔克斯等西方大家的影响时说:“他们开辟天地的豪迈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明白了一个作家必须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从鲁迅笔下的绍兴,萧红的呼兰河,沈从文的湘西凤凰,赵树理的晋东南,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商州,梁鸿的梁庄,鲍尔吉原野的内蒙古草原,都表现出鲜明的原乡意识。沫末从这些新文学强大的支脉中汲取了乡土文学的营养,加之她儿时读的中国四大名著,《岳飞传》等经典,形成了现实主义传统和她的沽源地域传统文化气息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风格,塑造出真实多彩的坝上故乡图景。她在《在路上》一文中写道:“生命和诗歌相逢,灵魂很远......我的诗歌(包括散文)在故乡的半径里,静静的享受花开花落。”她的散文是另一种激情荡漾的诗。“如何会没有风景呢?从故乡到异乡,似乎只有每一次远行,我才更能感受到对家、对故乡的眷恋......因为那种无根的漂泊,因为心与爱的距离太远,我最终又选择了回到故乡。生活在故乡的每一个日子都是踏实的。”生活,通过柴米油盐散布一种温暖的原始质朴和绿色元气,迷人而动情。读沫末的散文,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这是她应用新散文的一种气场,在自然、书卷、生活、生命四个层面刷新认知,让语言、格式、布局等有一种整合性空间。她将旧物、书卷、生活化为与人生密集浑然一体,根脉相承的情缘,通过时间、细节缓缓渗入人心。她同情草根底层,把生活场景放到富有 生命力的层次,生命与成长融为一体,自我感受也是自然的生命场的彰显,抵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消除了等级化与孤立的东西。弘扬正能量,趋向光明。

十几个小村落合成了一个行政村,父亲任村长。村长无薪水,就是会议多。父亲顶烦。一烦就想喝酒。一次去卓庙乡开会。他从会场溜到外边喝酒。本地所有人都晓得这一警句:喝酒吃柿子——急死无路。他说该死躲不掉,不该死阎王爷见了你也躲着走。二两老烧就着二斤软柿子下肚,脸红得像关公。周围的人惊呆了,个个伸颈抬眼,愣愣地看着他这个不怕死的。看他怎样一步步倒下,因此亡命。可他站起身拍拍胸脯挥挥拳,没事!

2018年4月22日星期日 晴8一20度 今天8点出发,前往吐尔根杏花沟景区观赏。 一条宽阔平坦笔直的柏油大道在伊犁河谷平原上伸展,大巴载着我们40多人的湖南旅游团队在一幅幅油画中飞驰。 我好奇地观赏着窗外的美景。近处是刚好有点绿意的草原,还不能用“浅草才能没马蹄”来形容。但有羊群或牛群或马群不时进入视野,令人惊喜,有的游客甚至发出了惊叫:快看,快看,好多的羊啊!好多的牛啊!好多的马啊! 大概有几百只或上千只一群,只见好大一片,在还是枯黄色的草地上使劲地啃草,给草原带来无限生机和诗意。 远处是天山山脉,雪白的雪峰连绵不断,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我们是湖南长株潭的游客,冬天是很少见到大雪的,现在已是四月下旬,新疆的天山的高峰上依然白雪皑皑,千里冰封,使我们感到格外新鲜、神奇,这里的太阳很厉害,日照时间也很长,但那些雪山上的冰雪却不会融化,尽情地彰显着大自然的无穷奥秘和威力!也给伊犁这塞外江南带来丰富的色彩和源源不断的雪水! 从伊宁到吐尔根杏子沟有四五个小时的车程,尽管窗外的美景不断涌现,不断变化,不断让我们兴奋,导游还是怕我们疲劳、枯燥、单调,于是拿起话筒,跟我们聊天,跟我们说些有关新疆的故事和知识。 导游说,我们为什么要出外去旅游?因为旅游的目的是去外地看不同,吃不同,买不同。旅游的长度是要用体力去完成的,旅游的宽度是要用眼晴去完成的,而旅游的深度是要用心灵去完成的。 导游说,旅游要做到“三不计较”:一不计较条件,二不计较团费,三不计较小事。 导游说,旅游要做到“三忘记”:一要忘记年龄,二要忘记身份,三要忘记烦恼 导游说,旅游要做到“三花”:一要花心(会浪漫),二要花俏(会打扮),三要花钱(该出手时就出手) 。 导游说,伊犁是哈萨克族自治州。哈萨克族是世界上走路最多的民族。因为他们是游牧民族。他们的牧场是不固定的,有春夏秋冬四处牧场,每年要4次转场。每次转场要走几百里或几千里。他们一般以家庭为单位放牧,每户可以有几千亩牧草地。 导游说,哈萨克族是没有弃婴和没有气丐的民族。男人没肺病,女人没妇科病。住的是白色毡房,喜欢白色,吃的羊奶、牛奶,都是白色的。因为天鹅是白色的,所以他们崇拜白天鹅,以白天鹅为图腾。所以他们的衣服和帽子上有白色羽毛。导游说,哈萨克族是最敬老的民族。媳妇早晨笫一碗奶茶一定是送给公公婆婆喝的。长子长女生的第一个子女要送回来给父母当儿女,孝敬父母。送回来的儿女与他们的亲生父母以兄弟姊妹相称。 导游说,哈萨克族迎宾的最高礼节不是吃烤全羊,而是杀马。 导游说,不到新疆,不知新疆之大,不知中国之大。新疆的旅游景点,不像南方挨得近,远的地方也要不了一两个小时,而新疆的景点跑四五个小时是算近的,有的要跑十多个小时。我们这次是游北疆,主要也就是游伊犁、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地区的著名景点。南疆比北疆地域更广阔,没办法能游到。 新疆的地形概括起来叫“三山夹两盆”。北部有大山脉叫阿尔泰山,中部有大山脉叫天山,南部有大山脉叫昆仑山,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夹着准葛尔盆地,天山与昆仑山之间夹着塔里木盆地。我们现在走的伊犁河谷就是属于准葛尔盆地。 导游说,新疆是瓜果之乡,有葡桃,有红枣,有核桃,有青稞,有哈蜜瓜,有无花果等。特别是伊犁地区,是新疆降雨量最多的地方,气候最温和的地方,土地最肥沃的地方,所以是产瓜果最多的地方。 新疆是宝藏之乡,阿尔泰山的金矿,天山的雪莲,昆仑山的玉石。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会跟大家具体介绍。 新疆是歌舞之乡。新疆人会走路就会唱歌,会唱歌就会跳舞。导游乘兴跳起了哈萨克舞,车厢里顿时炸开了,掌声、笑声、欢呼声,挤出了车外。 大巴载着欢声笑语飞驰。但我的眼球总被车窗外的景色所吸引。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公路两边尽是高高挺立的白杨树,一排排的紧紧地挨在一起,形成一道宽宽的白杨树林的景观带。白杨树的主干很粗大,已绿叶满枝,枝条一律向上,紧紧地抱住主干,像一个个碧绿的尖锥,直指蓝天。我突然想起高中时读过的课文——茅盾的《白杨礼赞》。我立刻用手机百度找到了我当年不知背诵过多少遍的课文。其中有这样的文字: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今天,在这遥远的大西北的新疆,看到这么多高大挺拔的白杨树,联想起现代著名作家矛盾笔下的白杨树,对眼前的白杨树油然而生敬意! 白杨树外,看到的仍然是无穷无尽的河谷平原,是哈萨克牧民发家致富的草原。草原上时不时有羊群或牛群或马群点缀在广宽的草原上,它们在4月的暖阳下悠闲地啃草或嬉戏。现在草原还未完全退去枯黄的冬装,还只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微绿,但开始了生机勃发的信息。 左边远处仍然是白色的雪山,绵延不断;但右边远处却没有了雪山,尽是灰黄色或黑褐色的高大石山,没有树木,也没有花草,没有生机,显摆着它们雄壮伟岸的纯天然本色;中间地带仍然是伊犁河谷,是绿色的遍布牛羊的充满生机的平川;黑色石山、绿色平川和白色雪山,它们巧妙地构成了一幅有色彩的有层次的的辽阔的诗意画卷,这就是自然美,生态美,新疆美! 不知不觉坐了4个多小时,中午我们在新源县城吃午饭。饭后我们便去游览吐尔根杏花沟风景区。吐尔根杏花沟风景区位于新疆伊犁新源县吐尔根乡,这片杏花沟是一片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最大的原始野生杏树林,数千万株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古杏树,集中分布在这一带山坡和沟谷,占地有3万多亩,是我国野生杏林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 我们来到山下,便步行登山观赏。眼前见到的并不是杏树林,二是没有任何杂草树木的纯牧草的巨大山坡和山峰,这山坡线条清晰精美而柔和。牧草还刚刚苏醒,愿望有点绿意,近看确是黑色的柔软沙土。一条几百米的宽阔的卵石坡道直通到登山的木板栈道口。几公里长的木板栈道在山坡上曲曲折折地往山顶上攀升。爬到半山腰上,栈道仍在不断上升,游客却在不断地感叹,不断地拷问自己的信心:是上还是下? 到了半山腰,我们才与杏树林有了亲密接触。巨大苍老的野生杏树,像人工栽培的一样,不疏不密地分布在山坡上,从山腰开始,向山顶延伸。每一株杏树,都像一把人工加工过的绿色的巨伞,许多游客坐在树下享受那爽爽的阴凉。 可惜我们来时,杏花期刚刚过去,树枝上已长出嫩绿的新叶,新叶中仍然可见许多花蒂。让我联想顿生,要是早10多天来此,那满山满坡满沟的古杏树,满树都争相绽放红艳艳的杏花,像红霞飘落人间;几天之后,艳红褪成粉红或淡白,像彩云飘浮升腾;再过几天,杏花变成一片雪白,如“千树万树梨花开”了。 每年的4月初旬开始,中旬达到高潮,这里的山坡上山沟里的大杏树给人间送上几万亩的杏花花海,何等壮观,何等色彩,何等锦绣,何等芳香!由此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如约而至,不仅可以放眼观赏满山满坡的杏花花海,陶醉在杏花的芳香海洋之中,而且可以在这柔润如馒头如面包的山坡上,走在纯然一色的、不生任何杂草树木的牧草草地上,尽情体味踏春踏青的美妙感觉。你会情不自禁地赞叹:新疆的杏花沟,果然是风光绝佳的人间仙境!(549.76 KB, 下载次数: 0)下载附件2018-5-9 22:13 上传 我想起唐代诗人罗隐的《杏花》诗句: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罗隐科举屡试不第,仕途无望,虽才华横溢,但怀才不遇,所以他眼里的“半开半落”的杏花,便是“何异荣枯世上人”了。 由此想起古人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令人信然。 集合时间快到了,我依依不舍地从山顶下来。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旅游新城——那拉提镇。 今晚梦入杏花沟。

仲夏七月,大地一派葱郁,宛如盛装的妙龄女郎。斜阳下,青山若眉黛,碧水似“秋波”。偷眼望去,真是丰姿绰约,秀气惹人。清风过处,野田禾稻恰如舞女的裙幅,摇曳飘逸。这时,西天橘红色的云霞,犹如彩练当空,也来凑热闹,伴舞助兴!

心 中 的 风 景(58) 黑龙江八月树

头一次食堂帮厨很偶然,食堂拉不开栓,当时宿舍里打牌的洗衣服的,就是我闲着。去了分给的活是择韭菜,择韭菜类似和尚敲木鱼,是一个可修心养性的机械单调功课。

免责声明:文章《”沫末记忆中的乡村不会消失》来至网络,文章表达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站长处理!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