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文章 > 《听雨》邓有民
2020
10-18

《听雨》邓有民

过去住在乡间老屋,我最爱听雨。不论是疏雨淅沥,还是骤雨倾盆,那落到屋瓦上、树丛中、菜地里、田野间、河面上的雨点所击打出的声响,有时疏可走马,有时密不透风,我都喜欢细细地听。不过听雨的感受会因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不同。比如家中听雨安全闲适,野外听雨自然奔放;乡间听雨多些野趣,城市听雨少了刺激;至于春雨无声,夏雨倾盆,秋雨缠绵,而冬雨凄冷。正是这种种不同的感受才让我更爱听雨。

我记忆最深的是野外山间遇雨。先是天气闷热,黑云低压,万物如凝固般寂静。继之风起,俄顷狂风大作,但见满坡的茅草被风掀得如波浪般翻滚汹涌。这时有飞沙走石,有电闪雷鸣,有野风狂啸,时值正午却如同傍晚一样昏暗。然后有大的雨稀稀落落地砸在地上,从青石板上可见铜钱般大小的黑黑的圆点。顷刻间便风雨加骤,击打得四周一片声响。这时除了雷、雨、风的声音,便再也听不到其他声响了。许多年后,我住在城市用钢筋水泥建起的坚固的高楼里听雨,再没有了这种风雨飘摇的感受,也失去了许多惊心动魄的刺激。但我依然爱听雨,爱独坐窗前一边听雨一边读书。

不过,那时爱听雨只是出于对大自然亲近的天性而已,确实没有想到过什么诗的意境来。后来读唐诗,有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就觉得特别好特别有意境。每逢下雨,想起这句诗来,觉得再自然贴切不过了。才知道原来古人也是喜欢听雨的。古人不单喜欢听雨,关于雨的文章也做得特别多。唐代诗人杜甫就写过一首关于雨的脍炙人口的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雨无声,润育万物,受惠的是天下的黎民苍生,诗人内心的喜悦自然溢于言表。这无声的雨,不仅诗人听到了,且普天下的老百姓都听到了,因为这雨落到了人们的心田里。但同样是雨,有喜人的雨,也有恼人的雨,诗人也曾遭遇过这样一场恼人的雨。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痛苦地写道:“床前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然而,即使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中,也不能改变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心怀天下的胸襟。他于是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由此我又想起另一位古人来,那就是苏轼。他写过一篇散文《喜雨亭记》,文中描写人们久旱逢雨时的喜悦心情:“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于是他设问:“‘五日无雨可乎’曰:‘五日无雨则无麦。’‘十日无雨可乎’曰:‘十日无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这充分表达了作者重农、重民的儒家仁政思想。

同样是听雨,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感受。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就填过一阕《声声慢》的词,词中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可以说,这是自古以来最低沉最伤感的关于听雨的文字。于是我又想起她的另一阕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里虽然活泼明朗些,但也终究脱离不了她怜香惜玉以及顾影自怜的低沉情调。因此,无论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伤感,还是“一舸弄烟雨”的洒脱,或是“听风听雨过清明”的闲适,是终究比不上杜诗苏文中心怀天下的思想境界的。

明代东林党人顾宪成撰写过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种把读书与关心政治相结合,把自然风雨与政治风雨相联系的治学思想,更加丰富了“听雨”的内涵。于是我想到了俄国大文豪高尔基在《海燕之歌》中所塑造的一个异常鲜明的文学形象—海燕。“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可以说,海燕才是一个真正的听雨者,因为它勇猛、沉着,充满了对暴风雨的渴望。

听雨,有喜有忧;有人伤感,有人激奋;有人恐惧胆怯,有人沉着勇猛。这正是:四时之听雨不同,城乡之听雨有差,而各人之听雨其感受殊异也。

免责声明:文章《《听雨》邓有民》来至网络,文章表达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站长处理!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