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散文 > 《人生如诗》王金柱
2020
10-18

《人生如诗》王金柱

小瘦老来福二春,都说(俺)不像耄耋人。

1935年,我出生于山东省夏津县一个含辛茹苦的小村落。当时家徒四壁,可谓房无一间,地无一大垄——穷则思变:父去延安路病故/母子童媳度歉年/兵荒马乱无宁日/背井离乡庙避难/要饭讨生啃汉字/拾柴烧火诗考干/常做落叶归根梦/两小无猜盼月圆······

解放后,是中国共产党带给我们新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带给我们新的生命。在党的领导下,我也积极投身到建设祖国的热潮中去,先后当过儿童团长,村、乡团支部书记,带头扫盲。

1953年7月1日我在艾庄小乡岳集大庙里宣誓入党。历历往事,犹在眼前,记得那一天阳光明媚,接二连三的喜事临门: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在大庙里创办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大庙里区党委书记张子贤为我和青梅竹马的童养媳举行了婚礼;在大庙里新娘新郎面前朗诵了《前哨》(《山东文学》的前身)创刊号上我发表的处女诗作《入社之后》。县委宣传科科长宋云庆召开了全县文艺创作座谈会,让俺作了典型发言。当时的心情好像在做梦——梦想成真的滋味用语言无法形容。

从那时起,我就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产生了发自内心地信服,理真气壮地敬仰,满腔热情地高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也没有我们‘金婚银梦’的好生活”——人生如影:

上世纪60年代,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以歌颂农村妇女敢于与封建礼教作斗争,争取婚姻自由的电影《刘巧儿》轰动了全国。我的老伴原名叫刘桂英,乳名叫刘巧儿,4岁丧母由姑姑抚养成为我的童养媳。影片的主人公与老伴的身世姓氏何其相似乃尔。

现在的柱儿已是子孙满堂,风雨同舟的老伴先后将两个儿子送到部队,一个在老山前线火线入党,成为保家卫国的英雄;一个当兵入伍成为武警部队光荣的警官。两个孙子大学毕业后也先后送到部队,先后加入党组织。孙女大学毕业后当上总经理,非军人不嫁传为佳话,我们由衷地感到光荣与自豪。

我的人生,事业为重,爱诗如命,诗如生活,写作是我晚年的精神支柱,总想用诗把一生对党的感激之情抒发出来;老伴自幼心灵手巧,爱好剪纸,精于雕刻,总想用一技之长铭刻对党的一片忠心:

老伴去世未刻完,含泪赋诗作纪念。

祖籍夏津小苦井,水深火热受熬煎。

渴望天降大救星,盼党推倒“三大山”。

父去延安路病故,母子童媳度歉年。

兵荒马乱无宁日,背井离乡庙避难。

天劈惊雷云舒卷,神州遍地换新颜。

马列毛著字字读,句句细嚼慢慢咽。

我学诗书诉真情,你习根雕井冈山。

镰刀收割列前茅,斧头救命马后台。

初创信合农耕展,夫妻微笑存贷款。

“情系三农”青未了,扶贫终成百强县。

庄户人家梦成真,华夏苦井水变甜。

谁不说俺家乡美,棉田如海花似山。

江山多娇银夏津,泽国水乡鱼米鲜。

民安国泰“三代表”,小平理论往下传。

温饱小康社会好,家家幸福又美满。

宝典红歌唱人生,夕阳红纸剪华诞。

为党捧出茅台酒,炎黄子孙举杯干。

免责声明:文章《《人生如诗》王金柱》来至网络,文章表达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站长处理!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