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区》是一部由尼尔·布洛姆坎普执导,沙尔托·科普雷 / 詹森·库伯 / 娜塔莉·博尔特主演的一部动作
/ 剧情 / 科幻 / 惊悚类型的电影
,文章吧
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
对大家能有帮助
。
《第九区》影评(一):如果你也将生活
在第九区.
这部纪录片式的电影,仿佛就像一个真实
的故事
发生在距我们不远的时空。这是高2那年,躲在被窝里看的也许会是我认为最棒的外星人题材的科幻电影,那个晚上也是无数次梦到电影情节。
昨天,跟恰好也正在读高二的妹妹
看了一遍,推荐
她看我觉得最好的科幻片,看完她也是很激动
地与我讨论里面的故事情
节。有时候
电影真的反映出深层次的东西
是我们需要感悟
的,我和她都幻想
到我们如果是电影中的维库斯,那是有多么地绝望
与难以自拔,这样想,如果你不被整个现实
社会
所接纳了,你身边的好友
甚至是亲人
都跟你划清界限,自己
却要去寻找寥寥无几
的希望,那是多么无助。贯穿全篇,他身边的人都在回忆
中叙述与他在一起的日子
里,看的出来,主人
公是个正直善良
,有怜悯之心的人,至少对比影片中那个险恶的队长和那群尼日利亚黑帮来说,从他身边的人的表情
来看,显来的对这件事的漠不关心
而感到愧疚,当然,这也在所难免
的,谁处于那个角色
获得的帮助都很少。人性
的弱点在大虾面前无限地放大,感到很悲哀
。
这些是自己的一些拙见,但对我来说是真实的个人
感受
。如果我生活在第九区,或许就会和大虾们一起反抗人类
,不知道此片的续集会这么写么,维库斯以后的故事会
是怎样呢?都那么久了,咋还没出续集呢!
《第九区》影评(二):外星人变形记
看完《第九区》,我有很长一段时间
的胃部不适。倒不是因为电影拍得烂,恰恰是因为电影太过真实,无论是外在造型,还是内在生存逻辑,都真实到让人后脊背窜上一股凉气。为了看起来更真实,电影运用了大量手持摄影机和访谈,让我在电影的前15分钟以为误看了BBC的专题片。这是一部你从来没有看过的外星人科幻电影类型,顶多和《人类之子》有少量共同点。
电影中的外星人形象
经历了
几多变迁,大多被想象成拥有
超强战斗能力
的神秘异形(《星河战队》、《异形》),有时斯皮尔伯格会寄予温情
彼得·潘的儿童幻想(《E.T.》),偶尔也被掺杂黑色幽默
(《火星人玩转地球
》),或者是有求必应
的宝葫芦(如果《长江七号》也算科幻片的话)。
不过,这些都是百分之百
用来造梦的电影,连观众都会认为那是一个遥不可及
的梦。《第九区》则真实得多,一群前来地球寻求庇护的外星人移民,结果
却被丢在非洲的贫民窟。在这个故事框架下,导演本可以讲述一个英雄
拯救
或纯粹恶搞的故事。但《第九区》的野心
显然不是拍一部别人已经拍过的外星人电影,而是打算从《变形记》等不朽名著中吸取营养。
《第九区》在大洋彼岸取得了高票房,这让我很惊讶
,同时
也很尊敬。看来美国观众并不满足
于进电影院吃完一桶爆米花就拍拍屁股
走人。左看右看,《第九区》也不像一部有卖相的电影。除了那张美丽
的结婚
照和片尾的小花,电影本身一点也不美,甚至男主角也似路人甲乙,丝毫谈不上赏心悦目
。那些外星人蠕动黏液的造型,更会让观众再也不想吃虾蟹类食物
。然而,这部电影还是取得了巨大
成功
,因为他开创了一个新类型。它真是一个另类的科幻片,片中所描绘的一切,都让我们想到身处的世界
,如此荒诞,如此弱肉强食
。
《第九区》和其他的外星人科幻电影不一样
,相反倒和其他现实题材电影有很多共同点。如果把外星人替换成普通
人,本片可以剪辑一个较短的版本,名为《探访贫民窟》,或者《贫民窟后的政治
经济
》这类探讨人类社会贫富差距导致的社会问题
纪录片。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很多优秀
电影。他艰难辛酸的逃亡让人想起了《钢琴师》,他变异后的无所适从
让人想起了《绿巨人》(李安版),他和体制的荒诞斗争则让人想起了《汉江怪物》。能让人同时联想起这么多部优秀的电影,而同时不会觉得有东施效颦之嫌,这就是《第九区》独特的、开创性的魅力
。当然,想得最多的还是《变形记》。一个男人
逐渐变成甲壳类生物后,他不但会遭遇卡夫卡所想到的一切,还有可能
被作为研究
对象
而赚取巨额资金
——这个设想很好莱坞,很现实
,也是卡夫卡所没有想到的。
《第九区》影评(三):那一朵盛开的玫瑰
——《第九区》
我喜欢
这部片子,看的晚了。最近闲了下来,疯狂
的开始看片子,这部电影脑海
中隐约有印象
,看完之后,彻底震惊,这种科幻,真实的好像就发生过一样。真的觉得,在约翰内斯堡存在
一个第九区,里面关着外星人。
有人跟我说我写的影评过于感性,总扯一些有的没的,所以这次在扯有的没的时候,我先来分析一下影片的风格。
整体上来说,影片使用的是伪纪录片的拍摄方法
,看起来像是真实的纪录片,有些摇晃的镜头,还有随时跟镜头后面的人交流都增加了真实感。不得不说,这种用纪录片的方式
做出来的电影凭空增加了几分真实的感觉
。战争
场面拍摄的激烈但是不失紧张
感,多角度
快节奏的剪辑加上类似监控的画面
,让战争场面看起来非常的惨烈
。
很多科幻电影若是有外星人的话,就幻想外星人是来毁灭地球的,但是本片描绘的却是一群来避难的外星人,人类对于弱者标榜的是关爱,但是实际
上这种关爱是建立在人类的自私
和优越感上的。
主人公先开始对待外星人的态度
就像大多数人类一样,傲慢而随性,谈不上坏——比他坏的还有很多,但是却也不能算作好,把他们看作是低贱的生物,直到他开始转变,他所钟爱的一切都不再接纳他的时候,外星人群
体接纳了他,即使他以前并没有很友好
的对待他们。看到这,真的为了自己是一个人类感到羞耻。所以在最后外星人反击的时候,身为人类,真的感到大快人心
——可是收拾你们这群兔崽子了!维库斯最后变成了真正的外星人,但是他还是挂念着他的妻子
,会在垃圾
堆里为她做美丽的玫瑰。真的是一个有爱的结局
,但是这种美好
,却让人心
碎。
想起了一句话
:非吾族类,其心必异。一个种族对待另外一个种族,总是剑拔弩张
的,不管其中一个种族多么的无害,总归不能是全心全意的友好,更何况
片子中,外星人是来避难的,占着地球的资源
,还破坏着地球的规矩。同一件事物
,站在不同
的角度来看,就会有不同的是非,在外星人看来非常有趣
的事情,在地球人眼中可能就是灾难,试想想,你们家住着一个人,经常随意
的用你的东西还不收拾,不管是再好的朋友
,也会有不愉快的
那天,更何况还是外星人!
其实说着很容易
了,做起来实在太难了。你很难持续的对一个人好,但是却很容易持续的对一个人很坏,并会为这种坏找借口,能理解
,因为我们都是不完美
的人类,但是令人动容的是,有些人,他会在在垃圾中为爱做一朵不会凋谢的玫瑰。
推荐指数:五颗星
适合人群:所有人
原文链接http://mijin.lofter.com/post/78fc9_1822c32
《第九区》影评(四):第九区好看
?无病呻吟罢了。
科幻片的人文主义
关怀,好高达上的题材啊,也是好搞笑的题材啊,就跟你觉得野马不让人骑是因为野马有自己的尊严
。但其实说白了
野马懂个P的尊严,就是不想背上莫名其妙
多个几十斤罢了。同样的对外星人搞地球一套的人文主义关怀,因为种族歧视
来映射地球人的不公平
,但是别人跟你不同物种好不好
,你地球的价值观
念,道德
观念
,法律观念跟地球能一样吗???别人外星人凭什么听你的那一套?外星人没脑子
不会思考
?地球人是上帝
?连外星人都必须接受地球人的思想
观念?
别跟我扯什么商业片,文艺片,再文艺你也至少有个基本的逻辑正确
。不能说是文艺片就可以瞎写。那叫YY不叫文艺。
看第九区看玩了说好的无外乎是以下2种人。
首先是某位吧友在别的吧问过的问题
为毛外星人刚一来就会说英语?(这个好理解高科技翻译,互联网
学习
,分析破解语言
,瞬间记忆
等)
为毛主角是个阴险
的人?(找个好人能让导演表达对社会的不满?能表达地球的黑暗
?)
为毛地球来了外星人,国家
会让黑社会进来做买卖?(这个我真不能理解,只能说黑社会老大手腕通天)
为毛外星人会拿自己强大
的武器去跟黑社会换猫粮?为毛不直接杀黑社会拿猫粮(弱智)?
(在他们眼中外星人,人人
都是道德标兵还是地球标准
,人人都是懦弱
怕死之外星人。搞笑的设定)
为毛外星人有强大的枪却扔在地上任小孩子
去捡?(人家看不起高科技武器呗,哪有地球武器突突突有打击感)
为毛政府
允许小孩
子捡了外星人的武器去玩却不没收?、
(导演SB呗,政府捡了就能研发毁灭武器,小孩子
拿去玩能有多大伤害
)
我靠。这部片有太多不合理的地方
了,为毛评分这么高???求解
1文艺愤青的优越感,他们通过一部伪纪录片看出了所谓的种猪歧视,但是却无力解决,YY自己能干掉政府的同时来主持正义。不过这片子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实话说外星题材凸显种族歧视,我真不觉得好看,你既然是科幻片就有个科幻片外星片的样子
,你真想表达种族歧视你去拍美国平民区,天朝,印度的平困山区,或者非洲的难民都比这个有意义
,人不能活的简单
点?科幻片就是科幻片,人文片就是人文片。非要用科幻题材的片子凸显你人文关怀?自以为多高大上
。其实一开始就篇题目了。要是高考以外星人三个子写一篇文章
,这个剧本估计老师
会以人文主义关怀的心理
给你10分。明明是一步低端的伪纪录片,但是弄得跟真的一样,还自以为是
的真实,真实个P,外星人都能跨光年距离
飞行了,会比一个低端的生命
体系奴役???就跟变形金刚一样,那么强大的武器,想屠杀你就屠杀你,想配合你就配合你,但是我们最多算平等的,那还是因为我心肠好。凭什么你不如或我,我还要诚服你,而你还可以歧视我? 就跟让这SB导演去认一只狗当主人,天天给狗舔脚丫子,你看导演干不干,还有你们这些说第九区好的人,你们干不干。明明是一个逻辑思维
从开始就错误
的片子,你们当神片?自欺欺人
罢了。
为什么那吧友能提出那么多的不明白
,他们又不给解释,因为他们也解释不了。本来很多设计只能针对地球人,但是偏要扯到外星人上面所以只能瞎写,然后就是很多的不合理。
比如
为毛外星人会拿自己强大的武器去跟黑社会换猫粮?为毛不直接杀黑社会拿猫粮(弱智)?
比如这个,如果是非洲难民就能解释,那些人连饭都吃不起,身体
长期营养不良
加上对于法律保护富人
,欺诈难民的长期压迫,导致他不敢也不想也干不过黑社会。因为他们的思想观念是设置在地球这个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的大框架下
但是如果是外星人这个解释就不合理了,外星人没有地球的法律意识
,道德意识。被欺压了不会反抗?都说了强大的武器,别说杀黑社会了,杀军队都是小菜一碟。然而为了把外星人跟地球上的难民映射,就把外星人全部设定成了这种4不像的性格
,我要是外星人来地球,有谁这么对待我早灭了他。我要是去外星我不是却奴役当地土著,去掠夺资源,要么就是去边远山区支教
,当上帝,你让我跨越几光年去当狗,换你你干不?你就算是道德模范你也不会去这么干吧。
2地球人的无知
的自大的优越感,这是导演也是那些文艺愤青最大的BUG,他们把自己理所当然
的想成了这个世界,也就是地球最强的生物,在地球以内我们是无敌的,所以最大的BUG来了。明明是一群连火星金星都去不了的低科技星球,登月也不能批量前往,那么问题来了。凭什么认为你这么低的科技,可以干的过几光年升至几十光年过来的外星人,哪怕别人是飞船坠落,随身的武器至少高你N个级别吧,都不是档次了。能进行光年外飞行的外星人还使用地球这种金属子弹的武器? 是你们太自大还是真的没一点文化
?子弹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是高能量
武器,光线武器一个人屠杀一只地球军队毫无压力
,然而一个能飞越几十光年的外星人用的武器明显
被低等话了,就好像一个外星人明明开的是光速飞船,用的确实石头
绑在树枝上的矛,这不搞笑吗?
我们的飞船还用的最原始的燃料,连核能都不敢用,连去火星都回不来的,这种科技凭什么来歧视别人跨越光年距离飞行的外星人?你可以暗杀,光明正大
的杀,去偷取别人的技术
,但是你却没资格歧视别人,因为他们确实比我们强。
还有别跟我说光线武器也跟子弹一样有数量限制,首先能量压缩,其实谁说光线武器是一颗一颗发射的?激光这些能练成一条直线,同时具有穿透性,一把激光枪能量大到一个程度
后能切割整个城市
,(横切)这就是激光武器,军人的数量呵呵有用吗?别说那些不可能有这些武器的话,都能跨越光年的距离了,武器还能差到哪?跨越光年距离旅行要多大能量?
地球上没有这个技术,不代表外星没有。虽然是科幻,但是从物理。量子学等科学方面联想都应该知道能飞几光年的飞船质量上肯定不会因为地球重力或者小行星等因素坠落,也不会不搭配不符合他们科技的低端武器,好比明明是开坦克去轰炸非洲难民,到了地方所有士兵统一下坦克拿出刀子,拳套,匕首去跟别人肉搏一个道理,为了所谓的人文关怀去设定这些不符合逻辑的低端BUG。搞笑
真有外星人来地球,美国政府感把他们当狗使唤的,估计早就被屠杀了,整个地球人类,一个连自己比邻行星都去不了的原始社会,凭什么去歧视一帮高他们N倍科技的外星人???你去幼儿园玩,一群3岁小朋友拿刀追着你砍,你很怕。你打不过他们,是不是很可笑,明明一脚能踢死一个的,非要被活活砍死,甚至你手上还拿着一把冲锋枪。你和他们非亲非故。他们要弄死你,你还真的那么高尚?你一个人命死了不存在,因为那是一群人好多命。
最后说个合理的解释,也是第九区的BUG,如果一个美国海军特种部队成员,飞机失事掉落在孤岛,他仅有的武器就剩下一百多发子弹的冲锋枪{弹夹},一把军刺,一把手枪。然后他发现岛上有个原始部落,老弱病残妇女小孩加起来150人,能战斗得就78十个,还用的是石头绑在树枝上的武器。他们对特种兵不友好,想弄死他,奴役他。
那么问题来了。利用丛林地形特种兵能不能杀掉所有原始部落的人?(打游击,利用丛林当掩护)杀了那七八十个战斗力,老弱病残随便杀。第2种可能特种部队打都不打投降被奴役。然后永远没机会报仇,天天被人当猫狗羞辱,含冤而死。你认为哪个现实点。
别人都能开飞行器到地球了,科技会差多少? 第九区的武力,武器,外星科技明显是想当然。严重的低估了外星人的真正水平,或者导演单纯的认为所有外星人都是熊孩子,偷了父母的飞船到地球遇难。没经过一点培训,身体又渣。什么也不懂的人。这样好欺负。或者都是来地球当传教士,老好人的,哪来那么多好人,哪来那么多道德标兵?我跟你们这些人不认识吧,我过来呼你一耳光你气不气,想不想打我?YY片非要弄得多高大上,其实就是凸显你们自卑的心理罢了。
《第九区》影评(五):我是什么?科技是什么?真实是什么?——评《第九区》
前言:《自然辩证法》课程作业,评论有哲学主题的限定,见谅
这部传奇般的《第九区》,乍看之下,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只是一部关于奇怪外星人和人类的故事,但其背后所隐含的,却是一个个,深刻而厚重的哲学问题。
我们的主角威库斯只是个MNU(列国同盟组织)的小官僚,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平常嘻嘻哈哈,喜欢
开开玩笑,直到他的高官岳父给了他一个主管搬迁外星人事务的任务,他的人生也因此而改变。面对那些大虾一般的外星人,他和普通百姓差不多,都并没有很深的好恶,但也不会把大虾们视作完全具有同等人权的人类,因为大部分的大虾愚昧,怪异,行为不拘礼法,和人类具有巨大不同,且很难互相理解和沟通。故而在搬迁过程中,他也只是例行公事一般地不择手段让大虾离开。可是,他又与一心想杀戮大虾的军方有所不同,也迥异于要给予大虾全部人权关爱的人权组织,这种中间位置也暗示了他将被选为故事背后哲学问题的承担者,必将发生某种改变。
△ 人类的身份定位,我究竟是谁
在搬迁过程中,威库斯接触到了黑色的谜之液体,从此身体开始发生变异,他的基因被液体所含有的大虾基因改变了,他开始逐渐变成一只大虾。而他,也逐渐地被身边的人排斥,厌恶,同时由于大虾强大的外星科技武器只有大虾基因携带者才能使用,所以他又被官方视作毫无人权的实验品和巨大利益的化身,在官方的管控和误导下,甚至他最亲密的同事、朋友、家人都会开始怀疑疏远他。他感到绝望,同时依然对大虾群体抱有某种拒斥和鄙夷,可是后来他偶然间得知一只有智慧的红衣大虾只要夺回被官方夺走的液体容器便可以飞回大虾母船从而运用母船科技让他恢复原形,于是,在他和这只大虾合作奋斗的过程中,他渐渐理解了大虾的身份和喜怒哀乐以及那种普世的情感,他的身份也成为了人类和大虾的沟通者和理解者,而最后,当官方、军方、黑帮都为了利益要害他,同时又要杀害红衣大虾时,他终于彻底洞悉和背离了人性的丑恶面,站在了大虾的一面,拼死与这三方为敌,最终成功把红衣大虾父子送回了母星,而自己则彻底变成了一只被搬迁到荒漠的大虾。但是这时他还有着人类的情感,深深地爱着他的妻子
,像以前一样为她制作美丽的工艺品。同时,红衣大虾临走时留下诺言,三年后一定会回来治好他。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是人类永恒的哲学问题之一,而个人身份的异化和改变自现代主义兴起后就被不厌其烦地讨论,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就是卡夫卡的《变形记》,不得不说,《第九区》对于人类异化和周遭对于此异化的看法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变形记》,就连大虾这一形象的选择都和甲虫有着某种微妙的契合感,但该片显然对《变》有所升华,威库斯最终并没有痛苦不甘地死去,而是站在了异化的一面拼死抗争,这种进入异化,认同异化,与异化融合的心路历程正是对人类自我认知的充实和解决。威库斯最初宦海浮沉,対世事的认知肤浅圆滑,唯有经历
了这一段异化才使他更为了解人类,也更了解大虾,从而达成了某种共识,甚至可说,对立的两方在他身上达成了某种统一——人类并不高尚无瑕,大虾也并不肮脏可鄙,从而,为如何与异类共存这一哲学问题做出了一个逻辑自足的解答。
除此以外,该作把故事发生地设定在约翰内斯堡同样有着深刻的含义。众所周知,南非长久以来有着严重的种族歧视现象,如此看来,大虾与人类的对峙,也就不仅仅是片中所讲述的外星种族与人类的对峙那么简单了,而剧中很多细节更是对此有所暗示。这样,群体的异化与对抗,更广义上的人类的问题也凸显出来,成为代表个体困惑的威库斯之外的群体困惑的代表。
△ 科学技术的伦理与边界
广义上的技术,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的全部活动中所应用的一切手段、方法、知识等活动方式的总和”,虽然有人认为科学与技术应该是一种价值
中立的存在,但从当今现实来考量,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往往应该是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价值的,但是,C.P.斯诺所认为科学技术发展可以带给人类幸福,科学家往往有着高贵的追求,真的没错吗?难道科学发展真的可以孤立于人文学术与道德伦理存在吗?《第九区》给出了它的答案——不。当MNU的科学家残忍的解剖大虾,进行活体实验,把他们当做武器靶子,甚至要肢解还是人类的威库斯时,我们不得不发出感慨,即使剧中外星科技的发展会带给人类进步,但是科学家恐怕无权作出逾越传统伦理的行为,更何况这种技术的发展给某些人带来的利益远超给予全人类的益处。这样看来,后现代主义对于科学技术发展背后的政治经济因素的批判不无道理,更非耸人听闻,而索卡尔等人对解构主义者的口诛笔伐则是难称客观。片中MNU的科学家完全是受到官方和大财团控制的,而其中各种超出伦常的实验更主要是为了博得技术发展后的海量收益。虽然这样的故事只是出于制作方某种一贯的左派立场的虚构,但也是合逻辑的自然推演,我们如何确定这样的实验和机构在广袤的地球上从不存在呢?索卡尔等个别科学家的自我克制与道德追求又如何代表和涵盖整个世界的科学团体及其研究?
诚然,解构主义者和索卡尔们并不是使用库恩所说的同一个“范式”来对话,解构主义者对科学的基础学科数学、物理缺乏基本理解,故而其言论或有偏颇,甚至会让索卡尔们觉得可笑。然而,他们对于人类良知与道德的诉求,是无可指摘的,科学界更应该引起警觉,对伦理和边界问题给予足够重视,不要让虚构的影视作品真的再现现实。
△ 纪录片式的镜头,虚拟与现实的界线
本片虽然是故事片,却采取了独特的纪录片式镜头来表现,还有大量的现场新闻播报和采访场景。这些都大大加强了故事背后哲学暗喻的真实性,这种模糊了虚拟和现实之间界线的艺术手法同样是一种哲学体现,到底什么是真实的,什么又是虚假的?现实中当然没有出现大虾状的外星人,但电影所反映的社会内涵和哲学思考
确实真实无疑的。现实中也会出现像影片中那样的仿佛客观的新闻报道和现场采访,可是当我们看到那张实际上是拼贴产生来污蔑威库斯的照片公然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并被引作所谓证据时,我们一定会对当下的许多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产生极大地怀疑,同时思考媒体的实质与其背后到底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
总体上来说,这部《第九区》在给观者提供了充分的视听享受背后,也为观众建起了一座丰富的哲学宝库,笔者所书写的,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但毕竟不是过宝山而空手回,也算是有了自己的一番思考,增加了对哲学的认识,这实在是令人喜悦的。但当真正面对这些问题时,又不禁感慨万分——人类发展之路,实在是充满坎坷。
《第九区》影评(六):第九区
quot;暑假的时候我就把这部电影下载好了,一直囤在电脑里,本以为中国不会上映该片的我,直到上海的各大影院档上布满了《第九区》的名字时,才恍然记起它的存在。
由于早前就听说该片采用相似于《苜蓿地》的拍摄手法,向观众讲述了一个类似于卡夫卡《变形记》的故事,使我兴趣倍增。毕竟《苜蓿地》是部值得一看的影片,卡夫卡我也相当推崇。
从初中开始,我对于外星文明题材的作品就很有爱。而《第九区》这种另类的科幻电影,摆脱了惯有的强势入侵的外星人形象,用伪记录片手法,讲述种族之间的斗争。虽然是人类与地外文明的碰撞,却深深影射了现实中长久以来的种族主义问题。
在故事里,贫民窟的外星人倍受虐待,沦为地球难民,而那位“拆迁组组长”主人公在其无比自负、虚伪的镜头里,异变成人类口中那带有蔑视色彩的“大虾”,体验外星人在地球上的水深火热。剧情就是这样无以复加的简单,却可以使所有人忽略整部影片的科幻背景、缘由始末以及诸多细枝末节的问题。对于科幻电影的质疑似乎不存在于这部影片,故事剧情彷佛真实般合理、有序的发展开来。我们就像傻瓜一样从看电影的立场,逐渐沦落为心甘情愿被耍的大笨蛋。
这才是看电影的乐趣,不是吗?
当然,许多场景真的忒恶心~~~~~~~~尤其是对于我这种边吃午饭边看片的胃病患者来说。(彼得,你还可以更恶心点!)"
《第九区》影评(七):伪纪录和伪伪纪录
很多人念叨片里的伪纪录,并与cloverfield和blair witch相提并论。
在我看来此片是伪伪纪录。该片的纪录段落一没有言明出处,二很多视频的被纪录不具有合理性,三不是同一个拍摄者拍摄的。
而纪录片出处和合理性不言自明,也大抵由一个或一群作者拍摄而成或者组织而成。伪纪录片一般事先言明出处(顺带证明合理性),也通常由可被感知的拍摄者拍成。
这些条件造成了两个特征,一是真实,通常由出处和合理性建立(片段本身质地也有作用)。二是有限,这是建立在有限能力的拍摄者身上的。
而回过头来看《第九区》就会发现,纪录段落来源极为繁杂,作者也不愿其有可追溯性。所有的段落均是为了带出某种信息,来补充叙事。这在事实上构成了一个无限的叙事者,是虚构的强化而不是弱化。
但这种全知的组织方式并不是完全不可取的。在影片开头,行动还没开始之前,男主的同事就提到他背叛了他们云云。让我嗅到神话叙事常见的预言味道,事实上前半段影片信息之铺排,是足够进行全知叙事,并用预言加强其史诗感的。但显然地,到了影片后半段,为了照顾悬念,又回到了经典线性叙事。最后的几段采访更像是亡羊补牢。
看得我揪心哪。
《第九区》影评(八):一个拒迁科学怪人的故事
用记录片形式拍的科幻片。
简介里男主是一名特工,就我看来更像是兼职记者的低阶政府行政人员(拆迁办或者城管)。
在收集外星人拆迁同意书的时候,这位拆迁办员工带着手下雄赳赳气昂昂,无上光荣,还指挥镜头的方向。
一些所谓的评论声音提及地球人要游行示威要保障被拆迁的人权,多像吃饱了撑得的网友们啊,只会在人群里大喊,真的生活到外星人身边的时候,就咒骂他们是大虾。这就是人之伪善,借用某位领导说的,外星人要权利,臭不要脸。
拆迁办优秀员工威库斯因工伤变成了半外星人,显然上面不给按工伤处理,还企图灭口,于是威库斯就加入了被拆迁的队列,而上面开始造谣,这个威库斯真不是个好同志,他利用特殊身份向外星人索取性 服务。这下子,威库斯的老婆也不干了,威库斯的丈人也要向他下手。
外星人红马甲带了个小孩,他是个科学怪人,连他的儿子也是天才,啧啧啧,那么大的飞船都给他开得嗖嗖的。红马甲说,这地球是没法呆了,我得带这些被拆迁的同胞回去。拆迁办优秀员工沦落至此也没办法,甚至激发出惊人的潜力,变身钢铁人。
:卖猫粮的哥哥是来乱的吧,这就跟西游记似的,要是一抓到就来一发,额,是来一刀,绝对可以吃到的。
《第九区》影评(九):我只能说,我无法理解,我是无知的。
这么多年就没有看过在这么脑残的电影,为了外星人无情地向人类开火,对外星人充满了同情,对自己人却是冷酷,主角就因为求生和自己的利益,可以杀害那么多的战士。那么多的战士也是有家有孩子的啊!以暴力来制止暴力,从这部片子里,没有反映出任何美感的东西,也没有任何有意义
的东西,只想我们说明人类是可以在特定的情况下,很容易背叛的。还有就是猪脚的被外星人耍的,让人心里看着虐心啊~说好的三年呢?可能在三年以后,外星人如期而至,但不是为了给你治病,让你回到原来人类的样子,而是带来了整个人类的灭亡和地球的毁灭。也有可能电影说的是一种真实的情况,只是我无法接受,只是习惯接受外星人在地球被消灭的游戏。是我无法理解,是我无知。
《第九区》影评(十):再也回不去了。
最近几天在看大刘的《三体》,然后看了这一部《第九区》,第九区开始是以一个伪记录的形式出现,开始播放了几段访谈的画面。和一般的外星科幻非善即恶的描述不同,片里的外星人是逃难来地球的难民,有先进的武器,从开始我就在想,拥有如此先进武器的外星人占领地球一定轻而易举吧,但影片描述的外星人完全不是这个样子,他们喜欢吃猫粮,他们冲动,他们就像没有开智的动物,或者可以说是智力只有几岁的孩子,而外星人的迁徙,则更像是天朝的拆迁。可以说完全与我们想象中睿智或邪恶的外星生物的形象不同,反而更像处于社会底层的阶层,受到人类的欺压。文明最后的发展会不会都转变成同一种形式,《三体》中的三体人,不会说谎,没有奸诈,全部都是为了生存。片中的外星人是否也是因为这样的呢,只是九区外星人更缺少一种为了灵性。而更像是一种动物。而整段故事的转折,就在那一瓶具有神秘力量的流体,故事中的主人公因此开始向他讨厌的‘大虾’转化,并且要被抓去解剖。最后开始了逃难人生,感受最深的就是他在逃难中打给妻子的那个电话:“请不要放弃我,因为我也没有放弃你”,瞬间我感觉到他那种被整个世界遗弃的感觉。从那时开始我就知道,他再也变不回人类了,或者说他被抛弃了。
片中出现的一个组织就是MNU,一个武器制造企业,似乎没有看到政府的影子,或者可以说,这个组织其实就是一个政府的存在。果然在任何地方枪杆子出政权还是不变的。
最后结尾,与一般的美国科幻片也差不多,只是给了一种悲凉的感觉。主角在人性的召唤下,最终还是帮助两个大虾回到了飞船,自己却成为了大虾。孤独的坐在一堆废墟中……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