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战》是一部由杜琪峰执导,孙红雷 / 古天乐 / 黄奕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 犯罪类型
的电影
,文章吧
小编精心
整理
的一些观众
的影评
,希望
对大家
能有帮助
。
《毒战》影评(一):电影《毒战》:实于毒 赢于战
不记得从何时开始
就没在影院里
兴奋
过了,在此要感谢
杜琪峰导演
感谢电影《毒战》让笔者
在影院
里度过了酣畅漓淋的观影
时光
。杜氏暴力
美学
依旧淋漓尽致
,这次不同
于以往的港式警匪片,《毒战》又将内地警匪片的写实风格
糅合进来,更强调真实
,大量的枪战戏份
残酷
无比,撞车、贩毒、注射死刑
等戏份的以最真实的方式
呈现在影迷面前,触目惊心
、逼真
、震憾。
实于毒、赢于战,这样解读片名可能
会更加贴切
,开场人体
运毒的意外中实实在
在的刻画
了毒品
的可怕
,让真实的毒品呈现于人前。而“人心
比毒更毒”的标语
背后是鹰与枭之间的战斗
,杜琪峰用银河
映像经典
的利落
节奏
亮相,一场警匪的猫鼠游戏
接踵而至
。《毒战》中的角色
,都带着强烈
的坚硬
气场
,带着正邪不两立的干脆
。这种直观
的情绪
更难让人置身事外
,利益
和欲望
,正是最原始
的人类
话题
,抉择
往往无关大时代
,却足以撼动小人物
的命运
。
看过此片后你一定会感慨
,杜琪峰这次触碰了内地最敏感
、最沉重
的话题,并通过写实的细节
,逼真的造型
和丝丝入心的音效,展现当下毒品战争
中不为人知
的残酷与黑暗
。它的精妙
,还正在于它抽离了矫揉造作
的戏剧
冲突
,在数以千计
的类型片里,观众早已厌倦了被迫接受
烂俗而低劣的煽情
信息
。每个人
都有过去,也都有迫不得已
的悲哀
。对于过去的无计可施
,也终将成为对将来的混乱
干扰
。
随着观众代入感的增强,杜琪峰把电影引向了最熟悉
的领域
,用环环相扣
的人物
关系
来层层推进剧情;用片中的小人
物来制造
最出人意料
的巧合,以此改变
故事
的走向
,并逐渐回归到冷峻的叙事风格。杜琪峰导演能把“暴力风”刮到内地已经是个不小的突破
,其次是对人性
的解刨更堪称完美
。警察
的职责
就是抓毒贩,而毒贩就是不惜一切代价
逃之夭夭
,鹰与枭、警与匪的正面
对战简单
粗暴
,直入观众心底
。杜琪峰导演的暴力美学可谓家喻户晓
的,这次微妙
的加入了众多眼神
的刻画,让对白
不多的剧情用眼神来沟通
,不论是孙红雷和古天乐的对手
戏还是黄奕和钟汉良甚至是聋哑兄弟
郭涛和李菁,有很多的眼神交流
戏,运用
的完美无瑕。
很庆幸这部电影能过审,内地警察、注射死刑、吸食毒品过程
等敏感内容
在影片
中进行
了呈现,让我们看到了原汁原味
的杜氏警匪片。真难以想象
,一个连普通话
都说不地道
的香港人把内地警匪片拍的这么地道。不能把《毒战》称之为杜琪峰的经典之作
,但绝对
是上乘之作。
《毒战》影评(二):蔡添明才是最狠的角色
这里面最狠的角色就是蔡添明,有一段删减片段
,里面显示的是他把妻子
和她的两位哥哥
一块炸死的(虽然并没有交代
是什么原因
,这也是我的疑惑
点之一)。后来他不管是说要将功赎罪,还是告诉毒贩对方
是缉毒警,目的
都是为了自己
的逃脱。而他的计谋就是,让警察和毒贩互相残杀,他好浑水摸鱼
,伺机逃走。在被执行
死刑的时候
,他陆续说出了很多毒贩的的资料
,全国
各地甚至缅甸的都有,可见他不是一个小毒贩,但是直到在执行死刑的时候才愿意说出来,可见他的心机
有多深。他一直天真
的认为只要把其他毒贩交代出来他就能够减刑,可是他却不知道中国
自古流传的一句话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管你交代出来多少罪犯
,只要你本身的罪足够大,照样是死刑。
《毒战》影评(三):《毒战》:杜琪峰正式进军大陆
影坛的力作
杜琪峰拍过很多部大陆与香港的合拍片,他的电影风格不一,有如《审死官》、《八星报喜》等具有喜剧
恶搞风格的影片,也有《瘦身男女
》、《高海拔
之恋2》等爱情
片,但是最令观众印象
深刻
的要属《夺命金》、《毒战》、《盲探》等警匪题材
的电影。为什么说《毒战》是杜琪峰导演正式进军大陆影坛的力作呢?之前杜导也拍过一些香港与大陆的合拍片,但是场景
、演员
都以香港人为主,这次拍摄
毒战,主要场景发生
在津海,这其实是天津的化名
。演员也启用了孙红雷、黄奕等大陆演员。在影片中形成
了两大阵营,一个是以大陆演员为主的警方
,一个是以香港演员为主的毒贩方。这两股势力
的对立也可以影射出香港与大陆两股演绎
势力的对抗
,最终并没有谁输谁赢,双方
惨败,就算是唯一存活的古天乐也面临了安乐
死的命运。
《毒战》没有颠覆杜琪峰导演以往的拍摄风格,银河风格依旧,叙事紧密却并不复杂
,文戏与武戏分离,场面
爆破激动人心
。古天乐可以说是杜琪峰的御用演员,杜琪峰导演的很多重要
作品
都是古天乐完成
的。在这部影片中,古天乐饰演的角色十分有特色
,依旧是香港电影最擅长表现
的小人物,怕死、胆小
、谎话
连篇。明哥这个角色就是这样胆小嗜命,为了保全自己出卖朋友
,甚至连自己的干爹也出卖,但是最后竟然摧毁了警察的窃听器,反而告诉干爹要一举歼灭警察。在这一部分
很多观众都以为是明哥讲义气
的,却不料他是为了跑路才故意这样说,以让双方枪战,造成两败俱伤
。就连在执行安乐死的时候,他也喋喋不休
地把自己知道的说给警察,这样设置
出来的人物是鲜活
的,即使不被观众认可
,但是反派
形象
瞬间树立了。
从艺术
表现上来看,影片的风格很真实,并不是说特效妆和穿着
打扮
,而是镜头
的运作合理
自然
。在一些很混乱的场面中,比如大巴
车经过
津海的收费站,警察抓捕车上的毒贩,此时是摄影师
手持摄影
机跟拍、摇移,画面
晃动,体现
了当时的慌乱
,让观众内心
躁动不安
,同时
增加
了影片的真实感。还有让从大巴车上抓捕的罪犯蹲在地上拉屎的画面,相信
如果不是杜琪峰,这个部分应该不会这么直白
的展现。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杜导在细节上的处理
,粤江禁毒队的两名警务人员
在跟踪贩毒货车
的时候,吃喝拉撒全在车上解决
,路过津海收费站时,镜头以黄奕的视角
看到车上的零食
和一个装着尿液的水瓶
。杜导的细心令人叹为观止
,或许刚开始观众还不明白
为什么车上会有这些东西
,导演为什么要这样表现,但是后来在张队与他们的对话
中便可以解决方才的疑问
。可以说,杜导设计
的这个细节不仅有效
地展现人物身份
和扫毒行动
的激烈
与辛苦
,更加为影片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悬念
,并且在悬念解开时大快人心
。
聚焦故事本身,影片最为有创意
和奇妙
之处就在于张队扮演哈哈哥与标哥见面,又扮演标哥与哈哈哥见面。在这两方面
中都遇到了一些困难
,尤其是在面对标哥的时候,屡次受到刁难,先是标哥逼迫他吸食冰毒,后来又让他将港口
的船全部调动起来。每一次的刁难都让观众十分紧张
,但随着张队的迎刃而解
也暂时输了一口气
。最精彩
的是影片濒临结尾的时候,也就是影片的高潮
。明哥为了保命出卖了警察,上了小学
的校车,并且让毒警双方激战。最后两败俱伤,所有人都死了,双方中都有被明哥打死的,杀警察是为了逃命,杀“标哥”是为了灭口。观众都以为影片最后的赢家
是明哥,这个最应该处以极刑的、没义气没人性的家伙
。但是就是这个聪明反被聪明误
的人在杀光了警察和毒贩之后也没能逃命,被代表
着正义
的手铐拷住了脚踝
,最终判处死刑,执行“安乐死”。
影片以正义为宗旨
,贬斥那些不讲仁义
道德
、自私自利
的小人。电影《毒战》无论是故事本身的独创性还是导演的艺术感觉
与特色,亦或是演员对于角色的解读都首屈一指
。《毒战》这部影片不仅在金鸡百花
等国内著名
电影节上为导演和剧组
赢得了荣誉
,也问鼎了很多国际
奖项
,可以说这些荣誉对于这样一部内地与香港风格汇总的合拍片来说是实至名归
的。
《毒战》影评(四):最毒不过那颗被欲望腐蚀过的心
为什么要制毒卖毒就是想要它们背后的钱财
,对钱财的过度渴求
心也变成了黑色
。其实我对老杜的片子
并不熟悉,但是看了毒战之后对老杜是路人
粉。老杜这一次尝试
拍内地的警匪片。大胆
求突破,运用了写实的拍摄手法
力求逼真。作为
观影者的我也感受
到了真实的警匪之战。反应
基层
人民警察
与匪徒们的斗智斗勇
。
警察的艰苦朴素
从我郭伟军身上体验
到了,为了跟踪追寻
匪徒三天不离开
车子
,说的更通俗
点就是吃喝拉撒睡都是在车子里完成的。试想象,车子的味道
会是怎么样。从而更能体会
作为一个人民
police的艰苦
。为了跟踪追寻匪徒继续出发时,队友
问,你们还有钱
么?凑钱给郭伟军的时候,那些零碎
的,折叠不堪的,小额纸币出现
的时候,监视器的另一端
,匪徒们大把大把的烧钱,那些钱不是零碎的,折叠不堪的,小额纸币,而是一叠一叠崭新的百元大钞
。如此强烈的对比
,刺激
了我。不知郭伟军他们是否感到心酸
。
除了艰苦朴素
,作为一名优秀
的人民police要懂得演戏和伪装
。张队长
为了能够一举擒获贩毒组织
,伪装成哈哈哥。那段是极其妙的。算是戏中戏。张队长那个皮笑肉不笑的哈哈大笑
的表演
确实让我看的挺过瘾
的。小贝是个干练
的女强人
女警,但是伪装成哈哈哥的老婆
时,立马变得妖娆
,圆滑
。
印象中的警匪片结果
最终以警大获全胜
结束
的,没想到老杜心那么狠,最后就剩下一个奄奄一息
的小贝了。
最残酷的是张队长死了,还被人拖来拖去。
最心疼
的是,郭伟军中枪后还要一手开车稳方向盘
最追逐
匪徒,可惜
被一枪爆头,但是那低头的那个瞬间,我看到他脸上的坚毅
和从容
,死了也被人一手推下车。
如此的惨烈
,终究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匪徒或歼灭或落网。
如此的惨烈,也说明了
现实
的残酷,警察是一个有着生命
危险
的职业
,没有侥幸。随时随地都可能死去。
是不是这样的结局
,才会让人深刻。总之,杜导和编剧
们你们做到了。
《毒战》影评(五):杜琪峰。。。。。
毒 战。。。。。夏利居然能拦下别克。杜导你应该看看〈毒案35集〉制造什么毒品需要
锅炉?看完了感觉白痴
到居然化100看这么烂烂烂的电影。。。。无语了
《毒战》影评(六):只能说超越
普通
的合拍片
合拍片总是有很多漏洞
,不如杜琪峰其他的纯正
港片严谨
。一帮警察,有钱开几十万的别克君威GS到处追人,却没预算
带几只千把来块的79 冲,以至与歹徒
火并居然无法火力压制;古天乐抢了师爷苏的54,这枪弹夹也就7发子弹
,哥们
压根没其他弹夹,却重头到尾最少开了15枪,难道是无限子弹;警察围攻大小
聋,明明有镜头显示警察带了冲锋枪,人多枪多的情况
下,从头到尾却被歹徒双手
枪压制,其中还有64式的,这个······,难道我公安
素质
烂到这份上。
其实现
实中,边境的缉毒警察的确有装备
不如毒贩的情况,竟人家
有钱。不过俺想深一层,难道这也是杜导在讽刺
大陆——我们赚的钱,纳的税,似乎都没有用
在改用的地方
,哈哈
《毒战》影评(七):不是只有坏人
逃掉才叫现实,才叫好的电影
又看了一遍。
影评里不少人怀疑
结尾是不是被广电改掉了。
广电改掉的有结尾,但这个结尾绝对是导演和编剧安排
的。
好的电影不但能讲好一个故事
,更重要的是还能塑造出鲜明
的、完整
的人物。
蔡添明如果逃掉,那么他这个人物就只能说是鲜明,不能说是完整。
导演和编剧想塑造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是一个为了钱而罔顾良知
,是一个自知被抓就是死,所以毫无感情
、自私
自利、为了自己随时可以背叛
和出卖任何人的贩毒、制毒者。
他为了活路,可以出卖买家
,可以出卖徒弟
,到最后,可以出卖他的干爹、出卖他的义兄弟,为了活命,他可以让小孩子
站在校
车的窗口,在他已经可以逃走的情况下,他可以冷血无情地把重伤
的徒弟、警察一一射死,可以说,他这个人已经没有了一丁点的人性。
那么,在影片对此已经有了一个充分
表现的情况下,可以不可以让他最终逃掉?
并不是只有让坏人逃掉的影片才是好的影片、才是所谓的“现实”的影片,事实上
,好的影片、“现实”的影片应该是人物形象生动
、饱满
的影片,如若只追求
让好人
死掉、让坏人逃掉,这和每一次都让坏人死掉、让好人逃掉有何区别
?也是一种偏激
,且是一种坏的偏激。
有的影片可以让坏人逃掉,但有的却不必要
。
放到这部影片来说,如果让蔡添明逃掉,那么就会少点东西,少点“灵魂
”。蔡添明在出卖了买家、徒弟、干爹、义兄弟,在为了一己之活路而使得那么多警察因他而死,在他已经被绑在了死刑架上,甚至已经开始被注射药物
的情况下,在他自己来说,他肯定
也清楚
地知道他不可能再有活路了,可就为了那么一点点虚无缥缈
的求活的妄想,他居然还在不停地说,还在不停地出卖。
这个场景、他的这种表现正是他这种极恶人
性的最终体现。
有了这个场景,蔡添明这个人物的性格
才饱满、完整起来。
他这个人物虽然死了,但他留在荧幕上的形象却一下就活了起来,有了灵魂。
这才是饱满的、生动的,也是现实的恶的人性之一。
近期因吸毒被抓的名人不少,这些名人在被抓后大多表现出了忏悔的一面,只有宁财神却公然表态毫不后悔,并鼓吹大麻合法化,丝毫不在意他作为一个知名的公众人物说出这种话会起到怎样的一个坏作用,某种程度来说,他和这部影片中的蔡添明有相似之处。
不过,宁财神吸食的毒品正是影片中的冰毒,看看那两个运货司机在吸食冰毒后的状态,似倒也可以理解宁财神为何大放厥词了。
仅2010年至今年六月,伤亡在禁毒前线的人民禁毒警察就已1100多人,几乎每天都有一人,就在你写一条微博、看一篇影评、或者看一部电影的时候,也许就有一个缉毒警察伤亡在禁毒的前线。
向光荣的人民缉毒警察致敬。
《毒战》影评(八):贪念至毒
在我几乎要把它给忘记的时候,才想起来还有这么一部十分期待的电影没有看。
正因为很期待,所以,所以满意度自然有所下降。
看到电影之初,古天乐那么顺从,就一直认定,一定不简单,剧情绝对不止如此,所以当看到后面古天乐的大爆发时,甚至没有觉着惊喜,反而觉着还不够过瘾。正因为我是古天乐、杜琪峰以及孙红雷的粉丝,才搞得我没办法完全毫无负担的欣赏电影,悲哀!
我觉着电影中,要表达的观点之一可能就是——贪念,想想,如果孙红雷扮演的警察不是因为贪念,不想着通过古钓出更多的幕后黑手,而是早早的收手、适可而止,可能就不会有后面那么悲烈的结局;如果古天乐不是那么贪恋生存或是自由,也不会那么不择手段,出卖朋友、徒弟吧?那些香港大佬也是各种贪,才会在地下停车场现身,最后客死他乡,被人全窝端。。。。。。。。
结论就是:贪念至毒!
《毒战》影评(九):《毒战》:论短促突击
红军反围剿,林彪写了著名的《论短促突击》,跟李德同名文的互文关系暂且不提,文中讲的步兵作战原理颠扑不破,四野从东北打到海南岛,短促突击的法宝没有丢。
和谐社会不打仗,但导师说过,“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毒品的利润率是多少?足够发动一场战争了,英文片名叫“Drug War”,“毒战”者,毒品战争也。
警察抓毒贩,相当于城市特种作战,近身肉搏,短促突击仍然适用。于是我们看到,银河铁三角在《毒战》创作中从头到尾都(不自觉的)贯穿着“短促突击”的美学思想:从交通肇事引出制毒工厂爆炸,进而引出毒品交易,然后一步步顺藤摸瓜,一直追到最后的幕后黑手,这场惊心动魄的“毒战”过程被展现得密不透风,连个“气口”也不留。
港片美学终于与内地质感融合得恰到好处,毫无违和感。虽然片中还是出现了香港毒贩的角色,但故事始终没有离开大陆,所有的美术、场景设计都接通了大陆地气,大陆演员拿捏起“自家”角色也更加驾轻就熟,也使得全片都透射出源自日常生活的真实感——孕妇也是毒贩,拿枪拒捕,你杀不杀?当然还有片中大胆直击的那些犯罪手法,包括制毒、藏毒、吸毒的场景,警察吸毒后毒瘾发作的痛苦,以及血腥的街头火并,乃至执行死刑的过程,都被冷酷的呈现在了大银幕上。
影片对警察形象自始至终都无“高大全”的描摹,而是将其“放逐”在一刻也不得喘息的追踪中。短促突击,战事胶着,来不及煽情,死前也没空交党费。
杜sir说了,拍电影要“政治正确”,想公映,这是真理。所以,坏蛋要伏法,警察要胜利,但这胜利很惨烈——事实
上,警察被毒贩耍得团团转,若不是最后无厘头的犯罪分子两车相撞,警察死光,毒贩就赢了(从流出的剧照看,展示毒贩更狠毒、更狡诈的情节在成片中被删减了)。
算人命,毒贩赢了;算利润,毒贩也赢了——但输赢不能这么论。
重要的是,《毒战》短促突击的过审给国产警匪片的生存撞出了一条裂缝。
《毒战》影评(十):真实的蔡添明
相信看过影片介绍的朋友都会被编剧的思路所影响,认为蔡添明是一个足智多谋的老毒枭,最终罪有应得。可是没有任何先前了解的我,在看过此电影后,有自己的想法,或许荒唐,或许有道理,请不要乱喷,互相讨论一下而已。
在我看来,蔡添明作为一个大毒枭,害人无数,最后自己的锅炉爆炸,炸死了自己的亲人,最爱的人,自己也差点因此死亡,对此,内心有了些许善良的因素在影响,使之改过,因此极力配合警方,将功补过。从他提供的线索里看都是真实、全部的。可是张雷却一再怀疑、指责他(也是情理之中的),最后因为那个地道的事,我认为蔡添明是真的不知道,那俩徒弟留的一手,张雷对蔡添明的积极配合更加怀疑指责,像蔡添明这样的大毒枭以前哪里受过这种气,因此,向善改变的心里有了逆反的苗头,策划了后面的一系列自己不主动露面,而让警察与毒枭们的针尖对麦芒的枪战,达到了自己消灭毒枭团伙的向善改过之念,也完成了警察对自己有心改过而怀疑指责的报复。最后临死时他还供出那么多毒枭,其实我感觉他是真心的,想再多弥补一下自己的过错,可是没有机会了。
看完后我的体会是:坏人坏的太久了想改好不是立马就成的事,毕竟有以前那么多陋习、坏习惯、坏脾气等,蔡添明就是受不了张雷的盛气凌人的呵斥、羞辱而又走向了歧途,这和他以前的大毒枭身份是有关系的,从他俩徒弟烧真钱给师母就能看出来蔡添明以前是绝对高高在上的,受到张雷的对待一定会报复的。而作为缉毒警察的张雷,对毒枭恨之入骨,对蔡添明的这种态度、呵斥也是人之常情。
题外话:本人感觉古天乐演不了坏人,这个影片中,多处他的表情和眼神能够看出他向善的一面,不像骨子里就很坏的人。古天乐演技很到位!赞一个!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