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创业
史》是一本由刘强东 口述
/ 方兴东 访谈、点评
著作
,东方出版社
出版的平装图书
,本书定价
:48,页数
:273,文章吧
小编精心
整理的一些读者
的读后感
,希望
对大家能有帮助
。
《我的创业史》读后感(一):谈谈
刘强东
这本书是我在动车站
偶然碰到的,车还没来,在车站的书店
闲逛,偶然翻了几页,感到非常精彩
。我一向对传记类的额图书非常感兴趣
,特别
是这些人物
的成长
历程
,在重大
问题
面前所作出的选择
,都非常值得思考
。回来后,趁着假期,利用Kindle迅速
的看完了这本书。
(一)
书中的一句话
核心
的话,印象
颇深“走正路、做好人
,靠自己
的智慧
和汗水
去创造
美好
的生活
。”
无论刘强东创办什么企业
,他都坚持
走正道
,不偷税漏税,体恤员工
等等行为
令人钦佩
。人生在世
,很多时候
为了蝇头小利
,会走入歪门邪道
。这样做得后果
走不长远
,而且还会带来许多问题。
“”什么是正道成功
?所有的业务
都完全
是按照国家
法律
法规的规定
,所有的商业
都是符合最基本的社会
道德
,全额缴税,不卖水货假货,不偷逃员工的五险一金,不去行贿,也拒绝
别人向我行贿”
想想
我现在的公司
,都不体恤员工,连个公积金都不缴,入企业要谨慎
啊。
(二)
至于谈到人生意义
,他说“老实说
,我真没觉得自己
跟别人有什么区别
,无非就是坚持,看准路子坚持一辈子,踏踏实
实的,很简单
,希望做点有价值
的事情
。人一辈子也就几十年,生命
也只有一次机会
,我永远
不可能
再回到这个世界
上来了,不能像今天这样生龙活虎
活蹦乱跳
了,那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点有价值
的事情,对得起自己的短暂
生命,仅此而已。”
人的一辈子真的很短,在短短的时间
里,能做出自己感到价值的东西
,也不枉来人间
走一趟。我不知道有没有来世,毕竟没试过。能够找到自己一辈子要忠实
的事业
,是一件很幸福
的事,而且能够朝着这个目标
踏踏实实去学习
努力
,才是一生
应该有的价值。而我,还在寻找。
小米
公司创始人
,雷军
,40岁左右才开始
成立
小米,他也是为了完成人
生最后的理想
。
人生的意义
实在
太复杂
,但是也许很简单。
《我的创业史》读后感(二):读刘强东《我的创业史》
对电商
大佬刘强东熟悉
多缘于奶茶
妹妹
章泽天,我是从他们恋爱
开始关注
他和京东。 刘强东1974年出生,江苏宿迁人,中国
人民
大学
毕业
。 1998年他在北京创立了京东商城,开始主要做光盘,录像,多媒体
方面
。2004年进军互联网
,在同时代
的几个电商大佬里,刘强东起步是最晚的一个,且出生农村
毫无背景
。 京东商城一直走真品路线
,高品质
服务
,自建物流系统
,以此打造核心竞争力
。 2006年,京东想要不断壮大面临资金
问题,银行
贷款
也不够
,有位京东老客户
给刘强东留言,我看你经营
模式
不错
,产品
服务好,你有没有考虑引用VC? 那时候的刘强东还不知道VC是啥,等见到投资
人,他才逐渐了解
到什么叫融资
,什么叫VC和VR,PE。 2006年才只有38位员工的京东,却有投资人投上1000万元,占京东40%股份,如今估值百亿美元,她就是今日资本
的徐新,这是她的第一次投资,可见她的魄力和远见。 刘强东当时说,我只有一套房子
,万一倒闭所有财产
变卖,我也赔不起这些钱,徐新回答
,我们就是做风险
投资,亏了我们认,也不会找你打官司。 2006年刘强东第一次坐飞机
,还是徐新买的机票
,带他去上海见另外的投资合伙人
正式签约合同
。 后来又有很多投资人追着要投钱给他,为什么京东能有如此大的魅力
? 做大笔投资者
必定都不是普通人
,他们查阅京东的财务
报表,客户反响,调查
各种数据
,刘强东的经营理念
,卓越
眼光
。 他对员工如同兄弟
,以员工利益
为宗旨
,他不但要把公司做到1000亿销售
额,并立志做一家
伟大
的公司,造福全社会,投资人被这些点滴
所打动,看好他们的实力
和未来
。 在第一轮融资后,京东开始在北上广建立分公司,花费巨资建立物流系统,却成为同行大家的笑话
,媒体同行都说他不现实
,迟早会倒掉,会耗死自己。 没想到几年后,因为自建物流反而成了京东的最大优势
之一,现在我们在网络
上买京东产品,当天就可以直达,逐渐覆盖全国
。 2014年5月22日,京东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打破外界
说要倒闭的传言。 读他口述的自传体式创业史,他现在虽然已是富豪
榜大人物
。但从书中关于他童年
的部分
,可能都是出身农村的原因
,和我小时候
有很多相似
之处,捉知鸟,干各种农活
,学校
破破烂
烂,都是靠家里自带板凳
。 我虽然是80后,我也记得读小学
时,学校窗子
的薄膜都是我们从家里带去,也有下河摸虾,游泳等。 从他的传记里看得出,他从小就与众不同
,是个孩子
王,他知道把大家摸来的鱼收集起来作为
中间人贩卖给收购者,他赚取点差价。 他从一年级
就一直是班干部
,曾被评为江苏省优秀
学生
干部,高考奖励
30分,(他的高考成绩
可以上全国任何一所大学)。是他们学校自成立以来第一个奖励给没有背景的农村娃。 因为他优秀得全校
师生
觉得名额不给他,是真对不起他。大学他又是学生会
主席
。 他在高三
班主任
生病的一个多月里,代理班主任
,并且实行早晚会
制,在他代理期间,他们班各科第一,还得几个运动
大奖。 网络 他提起当年他们这一代
正逢人口
生育高峰
期,他所在
的小学班级
有60多人,而升初中
名额才只有5个,其他人都挡在了门外,只能回家继续走父辈
的道路
。 刘强东回忆
他有个小学同学
,当时学习成绩也很好本来可以进前五,那次小考却发挥失常考了第七,就辍学
没再读书。 2001年当刘强东从北京回老家
时,那位同学已经有五个孩子,18岁时就结婚
,娶的是16岁的女孩
,日子
过得非常寒酸,看起来比实际
年龄
老了十多岁。 见到他总是装着没看见,即便是刘强东主动
打招呼
,他嗯啊一声就赶紧走开。其实那是自卑
,本来学习相差无几
却从此成了两个世界的人。 看到那段,真是感慨万千
,想起我老家有年纪
大的姐姐
们,当年没有升上初中时还躲在门口哭。 刘强东回忆起对他影响
最大的人是外婆
,因为他父母
是开船的,常年不在家,主要由外婆照料长大。 他外婆为人
善良
宽容
,在全村很有威望,他教导
刘强东不管去哪,不能空手,再穷可以是一把花生
,或者几个鸡蛋
。她自己用行动
给刘强东潜移默化
的影响,他外婆的一生是默默奉献
的一生,能多赚钱给晚年的外婆治病也是刘强东创业的原因之一。 对于创业方面,刘强东觉得父亲
给他影响最大,他父亲曾说,你想比别人过得好,你就得多流汗多付出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1994年,刘强东在北京人大读书,从大一就开始自力更生
,不再花家里一分钱,业余靠苦学的编程技术
,最高
使他一个晚上赚五万元 想想现在很多人一年只能赚五万,而他在94年就一个晚上就能实现
。刘强东在大三时,手上已经存款
20多万,已用上大哥
大,是班里
的有钱
人。 原来优秀的人从小就不同凡响
,能看出苗头,而不只是后天
撞机遇
。 大四时,刘强东想去开饭店
,却被坑得很惨,24万转让费,他以为是整个房子都是算他的,不懂啥叫经营权,因为年轻
,他一口价就把定下来了。 每天分
开取五万,几天后拿着一袋钱放在老板
面前,那时他还想到转账。 因为没有朋友
亲戚
做过餐饮生意
,还是学生的刘强东善良没心眼
,对员工给同行两倍工资
,荤菜超过三天全扔掉,生意每天排好长队,却还是亏钱,最后有年长的好心
人透露,是收银和大厨恋爱后合伙骗钱,到关闭时刘强东欠债十六万元。 初次创业失败
,伤心
无奈
下他找到家外企工作
,月薪
三千,他从库房物流干起,业余拼命的接编程,用一年零八个月还掉16万债务
。在日企的一年多里,他学习了很多经营公司知识
,他也明白
了自己当初饭店倒闭的原因,是怪自己没有制定严格的管理
制度
。 刘强东内心
一直燃烧着创业梦,他用仅剩的一万多元,在北京中关村开了个小门店,打算
二次创业。 主要是卖录像带,光盘,刻录,代理索尼等品牌
,那是1998年,也就是京东正式成立的第一年,到上市共用了16年。 2014年5月22日上午9点,京东集团
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美国迎来了中国最大的IPO,京东开盘价为21.75美元,截止14年5月,京东市值超过300亿美元。京东员工已突破11万人。 也是在京东上市前,刘强东结识了小他19岁的网红章泽天,他们同在美国留学经朋友介绍
相识,同是江苏人,同是名校
毕业,一个清华,一个人
大。同是公众人
物,除了年龄他们还真是天造地设
的一对,都是人中之龙凤也。 他们在众人的质疑声里相恋结婚生女,恩爱
如初,常常撒一波狗粮羡煞旁人。 章泽天不仅长相
甜美
,英语好,脑子
好使。她可以是刘强东的私人
管家,也可以是他的理财顾问,仅澳洲一处别墅
投资就赚了1500万。 她是刘强东和京东的一张名片
,也可以是他的左膀右臂
,她是京东的形象
公关大使。 2017年6月,刘强东率京东集团设立人民大学京东基金
,向人大捐赠3亿元。这些年他先后领养了200多孤儿
。 他多次向家乡
宿迁投资捐款,为宿迁引进名校,让农村享受
城里一样
的教育
资源
。为他们村60岁以上老人
,每人一万,宿迁该以他为骄傲
吧!也是宿迁人的福气
,这样的人多出几个更好。 刘强东是真正的从农村逆袭的富一代,创造财富
神话
,迎娶白富美,登上人生
巅峰
,事业爱情
双丰收,给无数屌丝
起到榜样
的作用
。
《我的创业史》读后感(三):成功是自然而然
的馈赠
——刘强东
教育心理学
里分析
,任何个性
品质的形成都离不开家庭
熏陶、生长
环境
的影响和最亲近的人的言传身教
,这些渗透入一个人血液
里的个性会伴随一辈子,未来面对纷繁
复杂的选择、机遇,这些都会决定
一个人命运
的走向
。
看了《我的创业史》,就刘强东的成长经历
来说来说,我觉得家庭影响主要分为两个大块。
在人处世
上的品格
上,他深受外婆影响,所以他诚信
、善良。
或许诚信和善
良两个词真被用烂了而且显得很空泛,但是不得不说这两种品质真正落实去为人处世的价值观
中,却无比有魅力并且有胸怀
,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刘强东从小在家庭的影响下,绝对
不占任何人一点便宜
,多一份付出,多一份收入
,与吃苦耐劳
不想匹配
的收入绝对不要。创业初期,坚持每一笔买卖
绝对开发
票,从不马虎
从不走捷径
。融资期间,财务报表事无巨细
全盘透明
。在他眼里,口碑
是一点一滴
积累
出来的,不放纵
有任何的模糊
。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短期内他真是一个大傻瓜
,便宜白占白不占,对自己如此死磕最终累到的是自己,但是我却觉得,他才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眼光长远,目标明确,对自己狠的人,往往会被世界温柔
以待。因为他的完美
主义
,因为他的诚信,京东从中关村一个小小地摊店,一步步得到越来越多人的信任
,最终慢慢变大,变强。
在京东第三次融资的时候,有一个美国风投专家
叫YURI一上来就愿意投资15亿美元,后来又再次大金额
投入
。当然,京东公司的发展
潜力
当然是第一位,但是我觉得很大一程度
因为他信任刘强东这个人。经过几年的接触
,了解刘强东的价值观、追求
、底线
、人品
,才会在这个当时并不大的互联网公司斥巨资投资。在风投行业
顶尖混的人,都是火眼金睛
,知道一个企业的未来走向,和领导人
直接相关,什么人做的大,什么人走得远,一清二楚
。真正要做到卓越,人品还是第一位。
我特别欣赏
京东的企业价值观。刘强东说,他在用人
时,价值观第一,能力
第二。他把人分为四种,价值观符合能力又强的,称为金子
,当重用;价值观不符但是能力强的称为铁锈,能力越强越不能用。因为能力可以培养
,但是价值观是不容易
改变
的,一旦做出伤害
,这种人杀伤力太大;价值观不符合能力又不强的,这种人不能用,因为企业不是慈善
机构
,不能养闲人。价值观符合但是能力不强的,可以用,这个岗位
不适
合,放去其他岗位培养,只要价值观正,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总能找到合适
的地方
。
京东对价值观的重视
真的让我好感
倍增,就因为刘强东对这方面的严要求
,所以京东至今在用户
体验
上、员工素质
上、管理体制
上都是及其出色
的,让人感觉
,这是一家有灵魂
的企业,这是一家人
性化的企业。
前段时间关于善良,我也思考了很多,今天看到刘强东的经历,我觉得他就是诠释
了什么叫做,在经历了
许多不善良,看到许多黑暗
面,吃过了不少亏,看透人性
之后,依旧选择善良。这种善良才是有质感
的,也是有智慧的,更是有光芒
的。
大学期
间,第一次创业,开了一家川菜馆,本着“善待每一个员工”的价值观,他让员工吃得好用得好,管的宽信得过,他觉得自己以最大的善意
去面对你们,你们依靠
自觉
和感恩
,总应该以同样的方式
对我。然而现实狠狠给他上了一课,他们不仅没有更加卖命的工作,反而利用管理的漏洞贪污,在利己主义的驱动下没过多久就让公司亏损了16万——那时的16万简直是天文数字啊。那次以后刘强东很受伤,对人性也产生了深刻的怀疑。
然而,在痛定思痛以后他并没有对人性失望而选择放弃善良,在经历了日本企业的一年多学习以后他明白,如若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依靠自觉和自律,一家公司不可能成功,上一次创业的失败不是人性的错,而是管理者的问题。因此不断吸取教训,如今京东有一套非常精细、透明、有序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之前类似的问题就很大程度被杜绝了。而他现今依旧以最大的善意对待每一个员工,吃的最好住的最好福利最好,他用强大的同理心,也努力去实现工作五年一套房的承诺,不信你看,现在京东员工,真的很幸福
啊。
善良是一种选择,或许中途会有受伤,但是它不应该被放弃。真正能走的远的人,绝对不是自私自利的人,而是懂得双赢,懂得胸怀善意。
至于他在事业上的追求和眼见,我觉得是来自自己的父亲。
刘强东的父亲是一个很聪明也很有勇气的男人,在80年代国家刚开始开放搞个体经济的时候,他就果断辞去单位的工作,四处借钱买了一艘船创业了,也赚了一笔钱。在那个追求铁饭碗的年代,又是一个那么贫穷的山村,有这个头脑创业,并且有这个勇气跳出来,实在是难得。所以潜移默化吧,刘强东从小就有商业头脑,很能发现商机,比如说利用收虾的贩子与抓虾的小屁孩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他在中间做中介,利用互换信息和资源赚取1分钱一斤的差价。比如说在大学期间嗅到了互联网的商机,报名自学了计算机编程,并很快利用编程技术赚了一大笔……
总之他有着超越平常人的商业头脑,并且有与之匹配的勇气排除万难去做,更难得的是,从小农村长大的他吃苦耐劳行动力超强,能够迅速的把脑海中的蓝图用行动去实现,这三者一结合,什么事情做不成?
写到这儿又想起了他初中毕业以后那次“离家出走”,哦不,文艺点讲可能是第一次“独自旅行”。初中毕业以后,他爸爸本来打算奖励他带他去上海玩的,这对一个从来没出过小农村的刘强东是多么大的激励啊!!简直就是望眼欲穿了好吗,结果爸爸突然说没有时间,不去了。刘强东算是被打了当头一棒。换做一般的小孩子么,大不了哭一通不行就两通伤心个个把礼拜也就没事儿了,但是如果真的是这种性格,那也不是刘强东了。
他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他发誓一定要离开自己的小村子,一定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所以才十几岁小毛孩的他手里攥了50块钱,谁也没说,一个人坐上火车就走了……对一个渴望外面世界的人来说,见识新世界真的就像鱼游进了大海,那种感觉除了新奇,还有浑身被点燃的梦想。离家几十个小时
,经历了不同
人,很多事,他第一次感受到人与人巨大的差距,第一次觉得自己就是井底之蛙,第一次认真思考未来……
虽然那次出走父母急的差点去电视台登寻人启事闹得整个村都知道刘强东丢了……但是也正因为那次的出走,改变了他的世界吧,从此以后他的内心更加宽阔,也更加知道自己要什么。在初中那个小毛孩的年龄,他就有这股对外界的好奇心,就有这股与现实斗争的勇气,就有这一腔孤勇,我真的觉得一个人未来有什么成就,其实小时候就注定了。
现在越来越觉得,所谓的成功,真的不是世俗上的光环,或者可以去追求的高峰,而应该是某些优秀闪光的品质和个性,在做到一定的境界以后,自然
而然的产物。它不需要强求,它就在那里。
就像刘强东,就算今天他没有京东,以他的头脑、毅力、行动力,也绝对会有京西,京南……
一个人如今的地位和成就,是他能力与野心相妥协的产物。成就和地位不可控,但是能力和野心都是既定产物,当两者在一定高度相匹配,那里就是你的世界。
《我的创业史》读后感(四):刘强东和京东的故事
这本书是当年的互联网知名人物方兴东的互联网口述历史的系列中的一部。全书前半部是刘强东口述他的幼年时期、小学、中学、大学的经历,以及成长和几次创业,还有京东的演变,其中不乏一些美化和宣传;后半部分是刘强东展望京东未来。
京东名字是怎么来的?刘强东曾有个女友,名字里有个京,他把两人名字各取一字,就成了京东。
我为什么要看这本书?因为平时网上购物用一些京东。这本书就是京东网上买的。说实话,他们的物流快,但整个购物体验比较同质化,虽然刘强东一直强调这是京东的命根子,与亚马逊、天猫并没有很大区别。
京东是如何成功的?肯定少不了刘强东本人的投入。他从小立志出人头地,大学期间就做生意,上班后不久就辞职到中关村自己摆摊卖刻录机;另外也的确足够聪明,有足够的韧性能百折不挠抗打击。当然,时势造英雄,也是他在正确的时间做里正确的事,中国消费社会的建成也给他创造了大环境。他想出人头地做一番事业,想赚钱的资本家就给他机会。他似乎也很喜欢各种社会名誉,像Trump一样,bad press is better than no press,反正是免费的广告。他利用大量农村子弟做自己的快递,也是在用廉价劳动力在创造自己的价值。
书里也提到了京东的管理(京东集团貌似有十几万员工了)。首先要简单,不能太复杂;流程简化;
团队8150原则:每个高层管的人不能少于8人,少了就砍掉这个职位;不能多于15人;基层管理不能少于50人;
一拖二原则:新来的领导
带的人不能超过两人,如果有,只能在其他部门任职,避免拉帮结派,或者以后这个领导走了,整个部门一下子完了;这个有点意思。
24小时原则:下属交上来的申请上级24小时内必须明确批复,不能拖。
人事决定由上级和N+1决定,HR只是辅助。
价值观与能力原则:价值观第一,能力第二。
333原则:ppt不能超过3页,开会不超过30分钟,同一议题争论不能超过3次。
备份原则:每个职位必须有备选方案,否则不能提拔。没有人有所谓的安全感。
加拿大读书会微信号:careaders
《我的创业史》读后感(五):3星|《我的创业史》:刘强东奋斗史,京东做大前的故事比较有意思
2015年年末刘强东分两次口述共计8个小时,方兴东整理成文。不知为何要拖上2年才出版。内容从刘强东小时候淘气到2015年年底。部分内容有2016年和2017年的数据。
京东做大前的部分比较有意思,内容没怎么在媒体上看见过,冲突与转折也比较多。京东做大后的部分读起来不如前面有意思了,因为事情都是公开的,曲折也很少。
刘强东老家在宿迁,看书后发现这个地方我有点熟悉,穿越小说《大明武夫》里主人公就是在这一带崛起的。
总体评价3星,有一定参考价值。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我们家运输过很多东西,连苹果都运过。但是我爸妈说,你吃可以,我们花钱买,但不允许偷,一个苹果都不可以偷,一个棉花粒都不可以偷,一个蚕茧都不可以偷。#318
2:我们是村办小学,国家财政不给教师发工资。每次开学的时候,每个学生背着一小口袋粮食,都放在操场上,校长带着十几个村民,给老师们分粮食,这就是老师们这一学期的报酬。#538
3:冬天的时候,外面下大雪,刮着大风,教室没有门,窗户也没有玻璃只有窗框。老师一喊:上课,女孩子呢,都从门跑进教室;我们男孩子如果从门进那是丢人的,都从窗户翻进去。#545
4:人大是文理皆收的。当年人大只有26个系,其中22个系来江苏招生,看了半天我想社会学应该最能当官,国际会计、国际金融……都不行,当不了官。#642
5:为了找女朋友,除了社会学之外,我还要学一门最高深的技术。当时问了所有人,每个人都说最高深的是计算机。我一想,如果女孩看我,居然会电脑,多么的高深啊。#686
6:基本上我可以用一个月晚上的时间,大概赚到5万块钱,给人编一套系统。那个年代因为程序员实在太少了,计算机刚有。到了大三下半学期,基本上我应该是我们班里很有钱的。#711
7:我说这台电脑20000多块钱。老板说怎么这么便宜?然后正在给我装电脑的业务员学生说,没办法,人大的学生,这台电脑就赚他2000块。#722
8:我上大四的时候已经赚了不少钱,于是就盘下了一家川菜馆,后来管理不善,亏了,就在海淀造纸厂旁边。#754
9:一家餐厅从赚钱到巨亏16万元,用了不到一年。大学毕业的时候,我身上就背了16万元的巨债,我姨父跟着我爸驶船,两人驶了几十年攒的余钱,全被我借光了。#842
10:我在那家日企陆续做过电脑担当、销售担当和库管担当,把管理核心摸得很熟之后,我才恍然大悟,用我的那套方法经营餐厅是必败无疑的。#874
11:我去中关村的时候只有1万多块钱,租不起中海市场、硅谷、太平洋之类的,太贵了。最后我租的是海开市场。#906
12:我坚持做好两件事:一是明码标价,薄利多销,二是做好服务。但初期很难得到客户认同,很多客户砍不下价格,扭头就走,但三个月后情况好了很多。#939
13:三个月之后,我的柜台天天加班加点,排队购买我的东西。那时候,我们没有核算制度,是按月核算的。第一年,不多,大概赚了有十万元吧,第二年全被人骗光了,那时候中关村骗子很多。#974
14:2001年我就转型了。1998年到2001年的时候,我已经垄断了中国差不多60%的刻录机市场,还有压缩卡,那时候我已经不装系统了,因为那时技术已经没有什么门槛了。#1027
15:原来只有我一家代理,结果现在变两家代理了,双方就开始打架。打得最厉害的时候,台湾那个小青年,20多岁跟我年龄差不多,反正很嚣张,他扬言要把京东耗死。#1047
16:一夜之间,我把在整个中国光磁的代理权全部卖掉,这在中关村也是第一个人这么做的。有些人原先是我的下家,现在位置颠倒了,他们真的搞不懂,想不明白。#1076
17:“非典”结束后大家就上班了,生意又开始火起来了。我就把李梅从柜台调过来专门做线上销售。我带着李梅,就我们两个人专职做。#1144
18:2004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又面临另外的抉择,就是决定关店的问题。基于种种判断,到最后我还是说服员工全部转到线上来。#1246
19:所以我认为毛利率对零售来说是没有意义
的,做零售比拼的是运营效率和运营成本,如果每个人都在追求40%、50%的毛利率,商业模式就不会进化,也不会给消费者带来价值。#1255
20:所以最早的时候,我们这样定位京东的核心竞争
力:前端用户体验,后端成本、效率。#1269
21:我就去谈了,对方觉得挺好,就跟我们签了一份协议,给我们投500万元人民币,占我们40%的股份,#1322
22:徐新为人很爽快,我们跟她签协议后不到三天就把200万美元打给我了,从这点来说,确实不得不佩服她的魄力。那个时候京东只是一家仅30多个人的小公司。#1363
23:据我们统计,中国每一件商品从走出工厂大门,到送达消费者手中,中间要搬运5到7次,耗费了很多成本和时间。而京东物流,追求的是减少商品的搬运次数,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只搬运两次,这才有巨大的社会价值。#1408
24:我发现,用户体验好的关键是品类多不多,如果到京东只能买IT数码,想买食品没有,买件衣服没有,买台冰箱没有,这没有那没有,只有IT数码,这样的话很危险。客户一年能买几台笔记本电脑?用时髦的话说,叫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太低。#1493
25:2012年4月份,李国庆公开说京东可能会倒闭。TCL的李东生也在微博上表示质疑。看到李东生的微博后,我立马就跟陈生强说,研究上市吧。#1768
26:比如当时所谓的攻击当当图书,其实是当当让出版商二选一,和出版社签署了所谓的“超级战略协议”,你敢给京东供货,那当当就不给你卖书了。逼得我们没办法了,跟他们打供应链,打不过啊。#1978
27:苏宁急了,就跟当当一样,跟各个家电厂商说,你要敢给京东供货,我就把你的货从我1700家店面全撤了。#2002
28:这是中国企业竞争很残酷的一面,美国企业不敢这么做,因为法律不允许,但是在中国屡试不爽,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掐你的货源,没有货卖,你肯定起不来。#2005
29:所以2012年“8·15”之前,我会为了公司知名度发微博,但“8·15”之后,我觉得知名度已经够了,就把微博关了。#2044
30:我们的护城河就是用户体验。只要任何一个竞争者其用户体验不如我,我就没什么可担心的、没什么可忧虑的,剩下都是时间问题。#2274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