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
》是一本由丁捷著作
,中共中央
党校出版社
出版
的平装图书
,本书定价
:48.00,页数
:216,文章吧
小编精心
整理
的一些读者
的读后感
,希望
对大家能有帮助
。
《初心》读后感(一):走得再远,也不要忘了来时的路
一个人
一旦失去
底线
,什么坏事
、丑事
都敢干。而,一个社会
一旦失去
底线,什么荒唐
的事情
都可能
发生
。
在《初心》一书中作者
丁捷提到:“常理
比知识
更重要
,良知
比智慧
更可贵
。”其实一个人只要不违背常理、不违背良知,即使有小错或者小毛病
,也不至于会导致自身犯大错和沉沦。而一旦违背常理、泯灭良知,那便是无可救药,当然其下场
也是可悲
的。
得之篇 阿拉伯作家
纪伯伦:“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最近几年很热门
的一个话题
,一时之间很多人都议论纷纷
。其实芸芸众生
未必在一开始
就知道自己
的“初心”是什么?都是在一路走来跌跌撞撞慢慢摸索出来,没有高大
志向
的普通人
,唯有为自己的小家努力
奋斗
,但可能也存在
不知道自己“初心”的状况
,庸碌的一生
过了也就过了。
初心是什么?
作者丁捷在《初心》一书的开头便对我们阐述了他的理解
:初心即自然
,初心即自检,初心即自由
,初心即自重
,说来说去,初心是一切美好
的本愿。守得本愿,方得美好
。追问初心,还是初心。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
的每一天,摆脱着黑暗
,迎接着曙光
,沐浴着春风
,在雨露
阳光
前行,都不要忘记初心。
作者在此,利用
自己对初心的理解告诫人们
,在做任何事,都应带着对初心的敬畏
,勤俭
生活,利用强大
的内心
过简单
的生活,收获
心的自由,自爱
自厉,保有本性
才能
克服生存道路
上的各种困难
,长路漫漫,有心才能不慌。
问之篇 不管是哪个时代
哪个国度
,人心
的变化
会集中于时代的交替口,社会的滑坡又是由精英
的心灵
滑坡来主导
的。人心和社会互为源头
,彼此结果
,形成
恶性循环
。民族
、国家
,从此险象丛生。
作者利用他身边的案例
直接揭示了精英堕落派生出来的腐败
新源头,社会风气
影响
人心,导致平民
百姓
也守不住初心,最终直接残害下一代
,由此揭示了什么才是精英精神
,精英该是什么样的。
精英要独立
,要有一个自由自在
的灵魂
,不被世俗
和功利
绑架
,才能坚定
地保持纯洁
的心灵。
思之篇 从医生
给病人
治病的流程
,升华
到如果一个人的人生
出了问题
,比如言行
不端、道德
败坏、违法乱纪
,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同样的,也需要
像医生为病人治病一样
的进行
准确的望闻问切,对症下药
。
而作家和纪检工作者
,就是人生医院
的“医生”。
诊断人生,先诊断人心;诊断人心,必须排查欲望
。
而欲望又是什么?作者在《初心》中指
出:欲望是肉欲、物欲
、情欲
、寡欲、官欲、权欲。
当肉欲绑架了身体
,当物欲积养成奢靡,都是非
常可怕
的,这是一种心灵的扭曲,也是社会价值
的一种脆弱
,是人心里非正常
欲望的失控
所导致。我们要警惕
和远离这种“低级
欲望”;
当情欲突破
了界限
,有人因情升华了生命
,有人被情猎杀了人生,无论是亲情
、友情
、爱情
、乡情等等,其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该是我们违背初心,违背做人
的原则
去换取的理由
,任何情份只要看不清是非,划不清界限就会很容易
使人跌入混沌
;
当寡欲演变
成了异癖,等待
人的只有无尽的沉沦,直至毁掉自己的人生;
当官欲飙升成了官威,当权欲落脚
在私利,官欲生官威,官威涨官欲,多少人为了有威风
而谋官,多少官因为耍威风而栽倒;同时
当一个人权欲过盛,就会追求
用公权摆布他人和控制
自身利益
的最大化,不正当
地耍官威和运用
手中的权利
会逐渐地将自己吞噬。
悟之篇 初心走失,是欲望绑架的结果。
欲望是从人的本性中派生出来的,欲望是生命的本源。拥有
适度
的欲望是正常人
性。人类
生活、奋斗,或多或少是为了满足
属于人自身的一些欲望。但欲望的边界
必须控制在合情合理
合法
的尺度
内。实施欲望的手段
,也必须是正当的。
学之篇 作者利用自身经历
向人们表达
:小时候
的教化,明辨是非
,识别好人
坏人
,还有言传身教
的重要性
。一个经典
榜样
,在现在这个金钱
注意
汹涌
的时代,是更加必要
、更加亟需的。
生而为人
,把人做好,把事情做好,是一个人最起码的要求
,达到这个要求,才能有资格
去获得别人的认可
和给予。
践之篇 人,不管怎么活,要遵从自己的内心。
因为人越在俗处行走,就越是不能从世俗中自拔。很多人的慵懒
庸俗
,并不是在一事无成
中形成的,而是在小有成就
之后,在沾沾自喜
一番之后发生的。
风雨
兼程人生路
,风雨一路皆有景。
《初心》读后感(二):以匠心 守初心
以匠心 守初心 丁捷以“纪检”的身份
创作
的这本白色
书皮、红色
书名
《初心》的散文
书,讲述
的是“初心”与“腐败”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是我们的人心与现实
的联系,它很像是在剖析我们“人性
的弱点
”,却也是像人内心歇斯底里的呼唤
。 正如书皮的封面
设计
一样,深红色“初心”二字与绝大部分
白色的书皮形成的视觉
冲击
,给我的第一印象
不仅是初心二字的不易
,更是我们阅读
时时常不容忽视
的明月
,悬挂在上、悬浮在心,飘忽不定,但始终都是我们的定心丸。 在党建
网等网站
的《初心》页面
上,是这样介绍
的《初心》,“作者丁捷,以生动
细腻
的笔触
,分析
社会现象
对于初心的偏离与坚守
,找出时代病变和人心的病灶,雄辩地论证了全面
从严治党,党风廉政
建设
和反腐败斗争永远
在路上,深刻
阐述“不忘初心”为社会主义
新时代砥砺前行提供了坚强
的思想
保证
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这样的描述
这本书还有这位作家,我从自身出发,觉得有所不妥
,的确,作者是以“纪检”的身份创造
的本书,但是我更惊讶
和偏向于这更是他跳出“纪检”的身份所创作的思考
和人生警语,都说初心不易,难在维持,作家的初心也难守,但只有他跳出原有的身份才得以能够看得出隐藏在党政背后的坚守和执着
。 对于书中的内容
,我不敢说详尽,但却最细爱字里行间
中透露出作家的文学
修养
,不仅是从世俗乡村
的俚语,还是城市
小道
的闲聊语言
,都是可以被拿来修饰和表达的文学,只是我一直都没法发现
,这就是丁捷的内心修养。 而书中,得之、问之、思之、悟之、学之、践之,是自我之之,也是我之。连贯的书写不仅彰显的是追问初心的探索
,更是来自你我的追我。 几章节
之中,我最喜的是“思之”,这半百多页码的阐述中,我可以开始追问我自己,是什么会是自己身处混沌,又是什么绑架了自己的身体,是欲望,想书中写的那样,因为欲望的存在,我们才会有这么社会性的表现
,可能是洁身自爱
的生存,也可能是吃喝玩乐
的玩世不恭
,这是我们存在于世间
的不同
和区别
,我可能不太适应,但是我却不得不去适应,因为你作为
人,都会有欲望的存在,只是欲望的表现和形式
不同,显得的你也才不同。 追问之下,我甚喜“上流源于脑,风流
源于心,下流
源于根”,作为个体
,在这生存许久的花花世界
,我们都是在“左和右”“前和后”“上和下”不停的摇摆,外面世界
的不停潮涨潮落
使得我们的内心不断的在摇摆、停泊、再摇摆、在寻处停泊。 是否因为社会的不断摇摆,自身也要随之不停的摇摆,不是的
,丁捷说自己不是的,党政也不是的,我也想再多说一句,我也不是的,我不甘
于社会的枷锁
,不甘于尘世
的束缚
,但虽身不由己
,但还是有溟溟隐隐的亮光
--初心的呼唤。 就如书中所言,我们想要的自由是心的自由,要获得自由,就要先建立自由之心;要建立自由之心,先建立规矩
之心,先盘点自己到底心存多少规矩。酷爱自由的我们,得有这份自由的自悟、自律、自觉
。诚如其所言,作为一名当代青年
,追逐
自由之路中,何须抱怨
身外、心外的框架
,有内心的探索才是我们的自由。 心之自由便是自由,几年前步步高音乐
手机
的广告
语可能在我这边留下很深的印象,“用心
聆听心声音
”,这句话深藏心中,时长作为我自己发声的初心,不受世俗的尘俗桎梏
,一切只听从内心。 最后用《初心》的题记做我内心的呼喊:你是否获得了自己希冀
的人生?时光
改变
了你的容颜
,也考验
着你的心。
《初心》读后感(三):人生路
杳杳,初心贯始终
古语
有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何谓初心? 初心,就是在人生的起点
所许下的梦想
,是今后人
生旅途
中奋进
的力量
。“初心给了我们无尽的力量”苹果
公司
创始人
乔布斯如是说。创造的秘密
就在于初学者
的心态
,初心正如一个新生
儿面对这个世界一样,永远充满好奇
、求知欲和赞叹。 初心是心灵深处
浩渺的呼唤,是对人生和世间的最为纯粹
的顿悟
。 那一年,49岁的桑塔亚纳阔别富丽堂皇
的哈佛讲台
,回到了他远在欧洲的绮丽
的故乡
。数年后,《英伦独语》诞生
了,为世界美学
史增添了浓墨重彩
的一笔。那一年84岁的星云
大师
参透人生:“我出家做和尚
,是自愿的。人生经历这么多挫折
,始终不忘记,最初为什么要出家。生活很辛苦
,只要你不忘记最初为什么开始,就心甘情愿
。不忘初心,就是力量。”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 纳兰性德要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何故秋风
悲画扇”,崔护哀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
依旧笑春风”。回眸
过往
,反思
当下那些被双规的老虎
苍蝇
,“为人民
服务
”的初衷
早已经被利益的雾霭遮蔽,一步错步步错,踏上背离初心的道路,最终害人害己。 勿忘初心,坚守梦想。每个成功
人都有自己的初心,勿忘初心,才能到达梦想的彼岸
。初心,是人生起点的希冀与梦想,是人生开端
的追求与动力,是迷途
困挫中的恪守与坚持
,是事业成功
的承诺
和信念
。 一个人,只有心中确立了最初的梦想
,才不会被各种诱惑
所迷惑
,偏离人生的轨道
,才能自觉地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和担当。 正如中国
政法大学
校长
黄进所言“勿忘初心”,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记我们出发时的理想
信念。当代大学生
走向
社会不应该是一个精致
的利己主义者
,而应该站在国家、民族、社会、人类未来
的视野
中去思考问题和付诸行动
,应该生活在广阔
而深邃
的时空
格局
中,做“中国的脊梁
”。 “勿忘初心”,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记我们内心的道德法则
。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忘记我们的良知和理性
,不会忘记我们遵循的道德法则,不会忘记我们身上肩负的使命
和责任,而会始终保持追求公平正义
、止于至善的内心。
《初心》读后感(四):岁月
静好,坚守初心
拿到《初心》这本书后,我花了三天的时间
细细阅读。 我很赞同作者所说的话,初心是一切美好的本愿,守得本愿,方得美好。 作者用很简单的话语
讲述了各种关于人生
历程
,关于当今社会现下的风气,昭示社会的种种腐败,甚至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这世间本就有很多不公平
的事,也有很多人拥有着一颗浮躁
的心。 这颗浮躁的心,在看到别人身
上的风光
时,蠢蠢欲动
。 在把持不住自己内心的欲望与野心
时,人本身的一种初心,开始偏离轨道。 人心的欲望也分很多种,什么样的欲望导致什么样的人心,发生怎样的病变。 比如人的情欲,人都有七情六欲,亲情,友情,爱情,乡情,同学
情,战友
情等,本身都是良性的。但任何感情
一旦超过了正常尺度,就会发展
变异成一种过度的情欲,而这情欲会成为心灵的洪水
,总有一天会泛滥成灾
。 把这感情
从自我的欲望里延伸,就成为私情,私情总是在满足自我的需求
,最容易庸俗化,实用
化,畸形
化,也最容易使人动用公权力
,动用不法手段,来满足,来实现
。这就堕入了公权私用的罪恶
。 这种情欲,逐渐偏离了人本身的初心。 当一个人的欲望与野心逐渐扭曲,那么他余生
走的这条路,便是一条不归的路。 如今社会上很多贪官
,因为贪权贪欲
贪财,把不住自己的初心,忘了自己
做官的初衷。 这种,便是欲望与野心已经被扭曲的人。 欲望与野心逐渐膨胀,他已经忘记了来时的路,走上了一条岔路。 这条岔路,是致命
的。 拥抱
着功利,远离着良知,追逐着不该承载过多的欲望与野心。 给了前半生的奢靡,后半生在牢狱中凄凉
度过。 承载过多的欲望与野心,是会让自己付出
代价
的。 人生风险
的种类
也是花样
百出,你纵有八斗才智
,也不可能完全
规避和化解。 但人生风险的源头,是有规律
可循的,无非就是人心的贪婪
,邪恶
和堕落。 人心的正邪决定
着人生的安全
与否。 所以,千言万语
归结为一句话
:管好自己的心,也就赢得了一大半人生安全。 风险永远在路上,但自己要永远谨记着安全。 人活着是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但首先要建立一个有价值
的内心,遵从有价值的内心才是真正的有价值。 就像作者说的,初心即自然,自俭,自致,自由,自厉,自强,自重。 真诚
对待
生养我们的千山万水
,心气平凡
,保持勤俭,质朴
的传统
中国人
的本真,尽自己所能,做好自己的职业
本分
,自食其力
,并努力惠及他人,不越轨,他人给宽余,任何事都要有个度,稳健才能走万步,敬畏使得万年船。 不管走的再久,再远,也不要忘记来时的路,更不要忘记为何出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初心,是一切美好的本愿。 愿所有人,不要辜负自己美好的本愿。 岁月静好,坚守初心。
《初心》读后感(五):曾是昔年辛苦
地,不将今日负初心
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初心
在读《初心》这本书的时候
,经常可以看到《追问》的影子,正如作者在本书结尾答复读者问时所写到:“‘初心’是‘追问’的关联,人生败落是人心败坏的结果。”“你不忘本,本会还愿;丢祖忘宗,面目全非。” 与其在丢失本心后被追问,不如时刻追问自己来时路上是否被花花世界迷了眼,忘了愿。
初心是一个很难具体形容的词语,就好比你无法描述空气和水的模样,但是失去水和空气,身躯会走向死亡,失去初心,灵魂会遗失光明。本书就以生动细腻的文学笔触,梳理个人、政党和国家的初心,讲述初心的建立、践行、摇摆、丧失和回归。就如作者所说,每一个人的初心都是最初的美好,它就在那里,就在所有人出发的地方,就在那些没有成本、无须投资的精神世界里,就在我们善良美好的本愿里。
得之我幸,失非是命。
作者在开篇就一一列举了初心即是:自然、自俭、自致、自由、自厉、自强、自重……作者将这些“自”开头的初心归到了得之篇,很多读者觉得这是高考作文范本,是淋漓尽致的散文挥洒,是引经据典的凑数,但是我第一眼注意到的是“自”,自是什么意思?百度汉语的第一条注释写的是:1.本人,己身。通俗讲,就是“我”。我又回去看了一眼这些文字全部归结到“得之篇”,那么“我”“得”到了什么呢?此时我便对这些散文型文字有了新的理解,不忘初心,就能够感受自然,勤俭自强,自由人生,自尊自重,才能够追求人生的美好,能够发挥自己的所学所长,终身无愧,方得始终。那些沉迷于声色犬马的落马党政官员,不正是因为遗忘了初心,未能做到自俭、自重、自厉、自强、也就失去了自由,失去了自己。得到这些是幸运,失去这些却是自食恶果。所以这开篇的“得之篇”尤为重要,得、问、思、悟、学、践,章章环环相扣是将初心做了一次最全面的剖析和诠释。
中国梦和中国心
不忘初心最早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画弥勒上生帧记》,他告诉我们只有带着初心才能获得本愿。完成你最初设定的情怀和抱负。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10提"不忘初心",2017年召开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以不忘初心开头,以实现中国梦奋斗结尾。梦之所向,心之所起,从作者书中提到的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社会时期的文学经典中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和底层民众的痛苦挣扎,以及上层社会的骄奢淫逸、剥削和压迫,不难看出精神世界对社会的影响和重要性,一个国家、政党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和方向,国民的幸福就变成某些国家当权者选举时的口号,空有回响。中国共产党经历96年的惊涛骇浪、96年的光辉历程告诉世界: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出发的原点,是立党的“初心”。因为她一开始就把“人民”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所以即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们的党一直以人民为基本,为了实现民族的复兴为梦想,不断的净化发展,不断的前进,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时代在进步,中国也在进步,但是中国的步伐更稳更快,不正是因为心更坚定,力量更凝聚吗!可见初心对于我们的重要,小到个人,大到社会,“摸着你的良心说话”并不只是一句网络的笑话,而是真的应该看看你走过的路和你未来的方向。
人有悲欢离合
作者在《初心》这本书里最吸引我的是书中提到的纪委和地方纪检系统的学习班心理辅导课程,也应该是普通
群众几乎无法接触到的新鲜事,心理学家在课程上的发言也使我有了更多的思考,他认为说的难听点这些听课的干部是他的病人。因为他们的职务使得他们获得了很多负能量信息,他们心里的沉重故事太多太多,随便拿出一个故事,就能让一个普通人听得心惊胆战,扪心捶胸,甚至心理崩溃,而他们却要一年365天,去背负越来越多的这类故事,镇定自若的走在雷霆万钧的路上。从心理学的的角度看,他们就是病人,他们需要放松、再放松,放下、再放下,党性固然可以强大他们的内心,但内心超载太多,就难免弯曲,直至破碎。
凡事有两面,人生有阴明,作为党员和官员,并不是坚不可摧的,正如毛主席在讲话中也提醒全党全军时刻警惕敌人的糖衣炮弹。在诱惑的漩涡中保持清晰的头脑和正直的心灵。不在其位不知其辛熬,原来反腐工作
是攻坚战也是攻心战,原来反腐工作的干部们内心曾脆弱再坚强,但这是一条必须走出来的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中国的未来不能让蛀虫塌了根基,也希望如今辛辛苦苦考公务员的同学们,不只是为了找一份安稳的工作,也有一个更正能量的理想抱负。梧桐叶落满庭阴,锁闭朱门试院深。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初心。
住在楼上的格雷斯
2018年4月26日
《初心》读后感(六):《初心》:如果没有了它,看似咫尺却相距天涯
初心是什么? 初心是走过很长一段路后回头望时,没有偏离来时所制定的路线;初心是到达顶峰时无愧于心的感受;初心是大智若愚的表现;初心与你我在咫尺之间,但是如果迷失了方向,它也许与我们相距天涯。 人人都说:不忘初心。那么初心对我们的人生到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作家丁捷在《初心》一书中是这样理解的: 初心让我们回归大自然。一颗干净、无杂念的心来自自然,当然也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并融入自然。自然是伟大的、宽容的,它赋予弱小的人一份力量;赋予自傲的人一份谦虚;赋予邪恶之人一份忏悔;赋予智者一份清明。 初心让我们学会自检。初心的拥有意味着自觉的拒绝了各种繁杂的修饰,让一颗简单而清爽的心超越世俗的枷锁,轻松、自在
的游曳与天地之间。学会自检,让我们返璞归真,放下功名与利禄正如卸下身上的重负,会让人走的更洒脱。 初心让我们获得自由。自由是一条小船,载着初心划向广阔的大海,那里可以任由初心呐喊、释放;那里是激发初心天赋的殿堂;那里的辽阔与壮丽带给初心一份难得的感悟。 初心让我们拥有自重。自重自爱才能有心爱家人、爱他人甚至爱民族与国家。自重让个人更优秀,让家庭更和睦,让民族更团结,让国家很富强。 初心让我门拥有自强。一份初心的建立必然会经历一段与懦弱斗争的过程。一次次与懦弱相抗衡,才会让初心一次次变强大,才会不惧更多的困难与挑战,才会屹立于成功的舞台。 初心让我们拥有自厉。自厉让我们常戒常勉,才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自厉如人生的导航,时刻提醒我们避免盲目冲入云端或者跌入谷底;避免偏离轨道或者停滞不前;避免人云亦云或者莽撞前行。 初心在哪里? 初心寄托在浓浓的家风中,它或是家里墙上的一张张宣传海报,或是一张小小牌匾,或是几套连环年画。 初心潜藏在父亲自行车大杠上的家训里,那里有父亲教育拖轮队队长的故事,那里有共产党纪律严明的故事,那里有村干部不顾个人安危抢险救灾的故事,那里有三位尽职尽责的县委书记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的精神永远不会消失。 初心被有智慧的先驱们融入优秀的文化遗产中,毫无保留的留给后代,这份遗产贵于真金重于白银。 《初心》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本书是一篇大散文。分别从得之篇、问之篇、思之篇、悟之篇、学之篇、践之篇来阐述初心的方方面面。“杂乱有序”的为我们款款呈上初心这道盛宴,其中有大气磅礴的认知,也有“诊断”每一个“病症”后的深刻分析与扼腕,还有对父亲那一代
人精神力量的敬仰,更有作者本人在前行中的摸索与“经验”。 本书是指引社会精英和榜样们前行的明灯。它摒弃教科书式的方式去说教,而是从大局出发,用真实案例来解读,用真情实感打动正在偏离或者已经偏离初心的精英和榜样们。 本书有对初心的探究与思考。初心的影响范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小到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大到升华为整个国家的繁荣。所以如何对待初心,作者在探索的路上,我们也要用心接下这枚接力棒,继续探究与思考。 追问初心,只会得到初心! 初心需要尝尝回眸,时时追问,才会在漫长的前进旅途中不偏不倚。 《初心》 丁捷(著)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初心》读后感(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我初步悦读《初心》这本书的第一个感觉。当今社会,初心已经成为了一个主题,不论什么行业,什么工种,初心一直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作者丁捷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作家,他的上一本书《追问》我也看过,分析的很是到位。
《初心》是紧扣时代背景的书
《初心》这本书出版得很是应景。现在社会的主流就是不忘初心。当我们逐渐的适应了社会的节奏,当我们逐渐的被社会牵着走的时候,是否会忘记我们的初心。现在,整个社会都在倡导不忘初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努力的去工作、学习,去努力实现人生的意义。记得士兵突击电视剧里面有这样一句台词,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其实就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忘初心的最根本的态度。只要人人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心,那么我们的工作才有动力,我们的生活才有意义。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个整体,当每个人都到达这个程度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可定会提升一个档次,这是初心最大的功效。
《初心》是唤起人心深处理想的书
人从一出生,就有自己最原始的欲望,这种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慢慢的的变化。但是,我们心灵最深处的渴望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初心。刚出生的小宝宝想要喝奶,上学想要考一个好的成绩,工作了希望升职加薪,退休了希望能够健康长寿,这些都是人的最深处的愿望,但是这些愿望,最根本的集合点就是我们想要过的辛福一点,这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初心》这本书其实是通过对各个阶层的分析,对每个不同种类的群体的人的分析,非常到位,所以说,这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
《初心》是一本填补人生的好书
人生在世,最为根本的就是要有信仰。所以,当我们有了信仰之后,就会变得充实许多。人生在世,不是在乎谁的钱多,谁的房子大,而是更重要的去感受一下生活带给我们的美好。《初心》这本书就是带给我们最好的礼物,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加全面的分析自己。当我们很正的了解到人生的真谛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的生活真的好美。人心需要自己真正的去感悟,而在这个过程,是需要一些好的帮助工具的。《初心》这本书就是很好的辅助工具。
也许我们生存的社会比较浮躁,也许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但是你要始终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当我们真正理解人生的真谛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觉得,生活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其实,人生就是这个样子,只要不忘初心,努力的过好每一天,就像书中所说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人生理想。
《初心》读后感(八):长路漫漫,寻心不忘!
01
少时读柳永、纳兰词,总不禁想,怎样的翩翩佳公子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呢?
美好幻灭是在学会了百度百科之后......
图为纳兰,源自网络,侵删 嗯,只能说,文字有着多大的迷幻效果啊!
它能在片墨之间就能为你造一个幻境,而且即便你在此事上经过数百次的转折,却依然期待着下一次。期待着在字里行间邂逅那一位妙人。我便是在这样不可逆的惯性中幻想过本书的作者,丁捷。
在看到《初心》的出版社时,虎躯一震—中央党校出版社,心想作者应该像达康书记那样目光灼灼吧?但看完整本书,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满身书卷气、清瘦但目光炯炯的男子来。像陈道明那一类的大叔叔。
直到我看到了如下文字:
他憨憨地走过来,高而胖,那样子就是中国流行的企业老总的范儿,应酬过度,宅过度,皮肤雪白,神智松懈;但一留意,也见有些世故的精明,在眉宇之间坏坏地闪烁。” 子曾经曰过,啊不,王尔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It’s only shallow people who do not judge people by appearances.”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浅薄的人才不以貌取人。”哈,有多少人看到后要把它当座右铭贴在墙上?
一直以来我们总认为关注这些表象是一件很俗的事情。而谁也无法去画一个界限,明确阐述什么是雅,什么是俗。
02
比如古人说琴棋书画、诗书礼乐是雅,可是将一幅幅字画悬与室内是否就是雅呢?吟诗作对考功名是否就是雅呢?攫取那些身外之物的举动当真就是雅么?我想只是因为我们人类太需要这些所谓的浮华表象去丰盈、标榜自身。
真正的雅,定然是不掺杂欲望的。是撇去世间繁杂纷芜,清心寡欲,只求一箪食、一瓢饮时的心所向之!
而这本书就具备着叫人清心、问心的能力!它从人性出发,以高官落马为例,对人性由七情六欲有着深层次的解读。
你尽可以把它当做哲思散文来读,让这把锐利的手术刀,能精准地剥离开缠绕在心间的一层层乱麻,将你的初心展露;
你还可以把它当做反腐纪实著作来读,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行为准则的红色警示牌一定没差了。
03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苍穹大地间,有我一心。 “心”这种东西,在不指胸腔下跳动的那颗红椰子时,实属抽象。而当涉及情丝感悟这些更为抽象的概念便更显得破碎了。
因此有心却未必知心,知心却未必肯随心。
《初心》所述的精英的败落,常在不知常问初心,因而到不了至善的终点。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道理再简单不过,坚持初心尔。
受教育、眼界的限制,普通人在认清本心的道路上比精英们要曲折很多。
这里不妨问一问自己,是否知道,你日复一日努力过着的生活是你原本想要的样子吗?
有没有片刻间觉得纵然提刀而立踌躇满志时,也不知刃向何方?有没有片刻间觉得纵然挥刀仗剑饮马天涯,也不知江湖何在?有没有片刻间觉得纵然挥洒意气、快意恩仇,也不知寄情何处?
那么这时候,不妨静下心读一读这本《初心》,它可能会给你一个大致的参考。
04
不论是寄情山水的自然、返璞归真的自检、竭尽全力的自致、自觉自悟的自由、天下为公的自重、克服懦弱的自强还是常戒常勉的自厉。你总该有自己的心,这颗心,于光明处安身,阳光雨露共沐之!
寻到初心,方能不忘初心,必果本愿也!
愿你在朋友圈、博客等社交账号中写“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时候,能踏实地摸到你滚烫的赤诚!
05
去年有部叫《人民的名义》的电视剧大火的时候,本书作者的另一力作《追问》也一直在热销榜单上盘踞。
我想很多朋友都还心心念念着那些痛快的反腐故事吧?此书,就像是《追问》的续集,书的前半部分,就像一部匿名的反腐纪实栏目。
体制内的朋友们不妨看看你们的同行、老前辈们的故事,也是个警示吧!
非体制内的朋友们,只要你愿意,也可以做一个安安静静的吃瓜群众,八卦一番。
我在看到这本书的案例是,觉得十分触目惊心。尽管深知其中混沌,却在书中看到这些赤裸裸的写时案例时,不由得心头一凉。
一是为着这些放肆的欲望;
二是为着我所不知的黑暗而感到不知所措的恐慌;
三是为着坐着见怪不怪,稀松平常的语气,觉得冷漠了一些。不知是不是作者本人在官场里浸久了,还是所有公职人员都有着同样冷酷而颜色的面貌。这让我怀疑是否是我们世俗的认知里,将“权力”、“官位”这样的字眼过于妖魔化了。
06
书的后半部分,作者回忆了诸多与父亲在一起的经历。作者的父亲代表的是老一辈的共产党人的属性,他们无疑是带着伟大光辉的存在。
作者本人在书中多处提到“世风浇薄”这样的字眼,可见在他心中很多人的党性上是不如上一代的。我总想着时代的变,总会让这些形式上的东西有些变化吧。我乐观地希望和认为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班子还是一如既往地优秀而怀有对这个时代奉献的初心!
因此读者在看到书中那些黑暗的心肝被扒光了拷问的时候,不要灰心,客观一些方是正理。不妨去想一想,那些乱其心智的人,是否更为可憎?他们更是逼良为娼的可恶之徒!纵然在那个位置就得接受那个位置带来的一切。
只是,“那个位置”是谁镀上的荣光?
07
我们说,初心走失,是欲望绑架的结果。
我们说,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
所以欲望的滋生,一定是看到了一丁点闪光的“饵”。
是否每一个普通人对上位者的敬畏与仰望就是这个饵呢?是否就是这些世俗的等级划分,让我们有了太多的仰望,从而助长了上位者们澎湃的欲望和虚荣呢?所以纵然是批判,也默认了他们的更高身份呢?这么说来,“敬畏”才更危险几分啊!
所以,打碎那些“王冠”,再去谈灭欲好像更合乎时宜。普通人有着更多的平和,没有将自己压得很低去仰望别人;上位者亦是拥有更多的平常心,和芸芸众生
共有悲悯心与同理心!如此,高出不寒,低处不卑。相携共进,同守初心!
《初心》读后感(九):人心
黄灯亮了。前面两辆汽车抢在变成红灯以前加速冲了过去。人行横道边出现了绿色的人像。正在等候的人们开始踩着画在黑色沥青上的白线穿过马路,没有比它更不像斑马的了,人们却称之为斑马线。司机们个个急不可耐,脚踩离合器,使汽车保持紧张状态,近一近,退一退,像一匹匹感到鞭子即将从空中抽下来的马一样躁动不安(出自若泽·萨拉马戈 《失明症漫记》)。如果车速超出了限制速度,司机们可以以踩刹车的方式对车子进行减速;如果一个政党内部出现了腐败,那么又需要以怎样的方式去遏制腐败与腐败扩散呢?作家丁捷以“纪检”的身份创作的这本白色书皮、红色书名《初心》的散文书
,讲述的正是“初心”与“腐败”之间的内在联系。
著名的伦理学思想实验之一“电车难题”,考验的正是“人心”;假设一下,如果让你做出“电车难题”的抉择,你会选择让一个人牺牲?还是让五个人死去?我相信,大多数情况下,你可能会选择拉杆,碾向那一个人,保全另五个人;那么,又假设一下,那一个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而那五个人只是普通群众,你还会有同样的选择吗?其实,无论你怎么选择,你都逃不出“伦理陷阱”,因为你没有权利去决定一个人或五个人的生死,即使整个电车内的人将你这种“权利”赋予于你。
但是,为什么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却是“神圣、不容侵犯”的?法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属性呢?仅仅是法律保障了人人在生命面前平等?或者说法律本身就有这样的属性?这些解释起来太多复杂了,我们先在这假定法律所赋予的权利是“神圣、不容侵犯”的。
丁捷,省直属某单位纪检书记,他以法律、人民、政党所赋予的权利,去追问“精英”们的落没,审视着他们的内心。比如,被肉欲绑架了身体的马塘信用社会计唐兰英(P67);比如,当物欲积养成奢靡的辽宁省某市的政府原副秘书长黎某(P70);比如,当情欲突破了界限的市委书记李立青(P72);比如,当寡欲演变成异癖的海南省东方市委书记戚某(P84);比如,当官欲飙升成官威的正厅级大学校
长(P87);比如,当权欲落脚在私利的“我”的校友加文友(P91)。这些案子被丁捷以初心的各种角度“串联”起来,深刻而又真实地揭示了“初心”与“腐败”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初心的丢失是欲望绑架的结果,而腐败的起因又是初心丢失的结果。但我们不能说欲望必然会导致腐败。有时候,适当程度的欲望反而更能激励人们更好地生活、生存,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去掌握欲望的“程度”。
也许,丁捷太执着于纪实体文学《追问》带来的成就,想要在《追问》之后作出进一步的成绩,以至于一年不到的时间
便出版了这本散文《初心》,以至于读者在通读全文时,有一种摸不到作者所表达的内容究竟与初心有什么联系;也许,丁捷从阐述初心丢失的方面太过于离散,这样会导致一种现象:每篇散文都具有相互独立的特性(当然这是散文本身的特性),但每篇散文对于初心的解释,实在太过薄弱,这样散文总体的主题就体现得不是那么明显了。
当然,这些并不能影响这本《初心》成为具有一定可读性的散文书,它的大多数篇章,不仅使读者能通过它知道“精英”落没的“背后故事”,而且能体会出“纪检”这份工作的“酸甜苦辣”;其中蕴含的哲理,也很值得我们延伸到生活中去。
《初心》读后感(十):不管怎么活,都要遵从自己的内心
临近毕业,即将走向社会的我,始终被焦虑与茫然困扰着。每每审视自身,都会切实的感觉到自己实力不足,为了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总想利用现有的时间学习点什么。
为了缓解这种焦虑感,多掌握几项有用的技能,我在网上买了大量的技能类书籍,AE,会声会影,PS,甚至汽车基础维修我都买了一本。本以为借助现实的压力,我能把这几项技能研究透彻,然而事实却是,每当我翻开其中一本书时,我都感觉看的太慢了,这是在浪费时间,进而想到如果自己没有几项技能傍身,那么工作时会不会举步维艰。就在这样的焦虑中来到了傍晚,而睡觉前又会悔恨自己怎么浪费了一天时间,之后下决心明天一定要快一点。然后周而复始,第二天在焦虑与嫌慢中虚度。
不知不觉,半个月的时间浪费了。发觉读书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后,我开始疯狂地向已经工作的学长请教经验,询问公务员的考试技巧,打听如何才能尽快有车有房有股票,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的职场潜规则……这些零零碎碎的信息,有的让我乐观,有的让我悲观,但就是不够客观,反而让我更加迷茫与恐惧。
我被自己的不断加速弄得身心俱疲而又一无所获。我突然发现自己进入了一种刹不住的颠簸无助的状态中。我不由得思考:我是不是弄错了什么?
偶然间读了丁捷老师的《初心》后,我明白自己的问题出在了哪里。
现在的我功利性太强,以至于认不清现实,看不到真实的自己。而丁捷老师告诉我们,不论怎么活,都要遵从自己的内心。我似乎在一瞬间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依据。
面对毕业和找工作,我着急,焦虑,恨不得马上就把所有事情都准备妥当,但这没有给我造成任何改变,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我试着按照书中所说,静下心来,将自己的节奏慢下来,不再追求速度,不再好高骛远,踏踏实实的做好手中的每件事情。慢慢的,我先是学会了会声会影,然后学会了一部分PS,虽然汽车维修与AE最后也没看,而且也不知道学会的这两门技术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现在回想这段努力奋斗,提高自己的时光,依然感到很充实很满意。
“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我一直奉为圭臬,在生活中总想又快又好的完成每一件事情,总想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收获,贪得无厌而又诚惶诚恐。读完《初心》后,细想一下,自己的做法是否过于功利了一些,以至于都忘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每天被恐惧与贪婪弄得疲惫不堪。
不管怎么活,都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不要着急,不要焦虑。我还很年轻,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或许确实充满荆棘,但只要做好当下,进了自己全力,无愧于心,那么,生活或许不会很平坦,但应该会很精彩。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