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散文 > 《华尔街之狼》观后感精选10篇
2020
12-20

《华尔街之狼》观后感精选10篇

  《华尔街之狼》是一部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 乔纳·希尔 / 玛格特·罗比主演 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传记 / 犯罪类型 的电影 ,特精心 从网络 上整理 的一些观众 的观后感 ,希望 对大家 能有帮助 。   《华尔街之狼》观后感(一):莱昂纳多拼命出演了个精神病 人   看完《华尔街之狼》有一点点遗憾 ,电影对乔丹(莱昂纳多饰演)的第一任老婆 泰瑞莎直到结尾都没另给点讯息 。泰瑞莎在乔丹失意 时不离不弃,始终 信任 和持续鼓励 他,后来他真的富可敌国 了,却也彻底变化 了。她亲眼看到乔丹在车里和后来成为他第二任妻子 的娜奥米鬼混,发疯似地打他,问他,“你爱她嘛”,乔丹嗫嚅着说不出话来,因为他的确觉得娜奥米更有品位 ,不止sex、聊天、相处 等方面 都更加契合,的确呀,二人都是金钱 和欲望 至上的同类 。于是泰瑞莎痛快 地成全了乔丹与他离婚 ,没说一句“我为你付出 那么多,你却如此待我?”之类的抱怨 或者“你有钱 了却背叛 我、我也不会让你好 过”等等的报复 。此后,这个全片 唯一正常 的女人 就此消失了,不知她过的怎么样,看到乔丹荒淫无度、锒铛入狱 又有何感受 ?   反观娜奥米,眼睛 最放光的时候 就是看到以她名字 命名的豪华 游艇,尽管常逮到乔丹放纵 偷吃,还是接连生下了两个女儿 ,待到乔丹财产 尽失、牢狱 之灾迫近的时候,果断地选择 了离开 。这也完全 符合逻辑 ,她本来就是看在钱的面子 上才忍受他,现在一名不文了还凭什么守着他?   我觉得导演 (马丁西科塞斯)似乎故意留着这个遗憾。看似不加道德 评判 ,把一切论断留给观众,但电影结尾处留了个经典 的镜头 来讽喻世情 ,就知其价值 判断 了,时代 和世人 造就了穷奢极淫的乔丹,看电影的我们,若和结尾镜头中充满崇拜 仰慕地望着乔丹的观众一样 的话,那就得赶快警醒反思 下了。   我会 把《华尔街之狼》归结为一部心理学 片。乔丹即是这个天生的有毒瘾、性瘾且受虐狂的心理 缺陷 患者 。他身上没有正常的地方 ,和老爸 高谈阔论 外面的姑娘 多么野,和所谓的朋友 只有利益 ,和老婆只懂重金 买礼,和女儿只知粗暴 占有 ,他是个感情 能力 缺乏者,没有办法 拥有 和体验 真正的亲情 、爱情 、友情 ,及至轮船 将翻、生命 面临危险 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 是让同伴 冒死去拿毒品 ,理由 是它可不想临死时是不服毒品、保持清新 的状态 。当然,生病了就得治,只可惜 有些病无药可治。尤其这种天生的、与生俱来 的、没有缘由 的毛病 。   莱昂纳多在一年半的时间 里,连续拍了《被解救的姜戈》、《了不起 的盖茨比 》和《华尔街之狼》三部不很正常的角色 ,真得好好休息 调整 一阵子了。就像《达拉斯买家 俱乐部 》里的奥斯卡最佳男配,饰演了那个异装癖之后,根本 不敢看自己 演出 的电影。大抵因变态 得超出想象 吧。   我是个好奇 的人,加上对马丁的信赖 和预期 ,一直期待 着剧情的进展 和结尾的处理 ,丝毫不觉得三个小时 的片长长。当然这也和我看的高清版不无关系 。马丁是彭浩翔在处女座 《买凶拍人》里反复致敬的人物 。真想知下彭导此次的观后感。   不管怎样,人首先是万物 之灵,可别为欲望主宰 了大脑 ,搞的禽兽 不如。   《华尔街之狼》观后感(二):不作不死 不知所谓 ——《华尔街之狼》感.   个人 评价 :华而不实 。   起码没有真正触动 到我。   2小时59分52秒的时长 ……通篇的都是香艳刺激 镜头,真正值得玩味的情节 没有几个(几次在公司 开会还是有些印象 ),最后也不知是贬还是褒,真实 记录 故事 化?痛苦 反思过程 呢?莫名其妙 的就浪子 回头了?   小李子 所托非人,不马后炮 的说,这片子 要是能奥斯卡了,奥斯卡真就臭大街 了。   要说华尔街之狼还真的有些侮辱 狼,狼是贪婪 ,但是关键 时候可以下意识 的克制本能 (希望《狼图腾 》的某些情节不是杜撰出来的)。   一切不符合发展 规律 的事和物都难逃厄运 ,   该发芽时发芽、该开花时开花、该结果 时结果,   从这个角度 说,转基因 和跨季节 食物 真的有问题 。   贪婪得有,这是动力 源;克制得有,这是安全 阀。   控制 财富 的数量 跟自我的驾驭能力有直接关系 ,世界 真奇妙 。   ************不知所谓分割线************   三星 。   给星标准 :   一颗星——烂、很烂、谁看谁傻逼 (千万别看):三观 扭曲、揭露世界阴暗 及丑陋 的一面 ,强烈 不建议 观看;   两颗星——还行、差不多 (建议别看):矫揉造作 、故弄玄虚 、连故事都不完整 流畅 的垃圾 片子,打发时间可以看,如果你的时间多;   三颗星——挺好的(爱看不看):泛泛之作,平淡无奇 ,看也罢,不看也罢,营养 不多,看起来也没那么恶心 ,如你看到的大部分 片子;   四颗星——我靠真好看 (推荐 观看):值得你拿出两到三个小时来,切断一切通讯 联系 和外界 干扰 ,好好品鉴的好片子,里面肯定 有值得你付出时间的东西 ;   五颗星——不看后悔 (务必要 看):这些电影的存在 就是伪文青们继续生活 下去的理由之一,百看不厌 ,值得反复把玩,每看一次都有不同 的收获 ,电影的制作者 堪称神级,有无数的能量 供你吸收 提高 升华 。   《华尔街之狼》观后感(三):《华尔街之狼》——欲望的密集 恐惧 症   世界上最大的邪教叫金融 ,总部 设在华尔街,无教主 ,信仰 为金钱。教徒 无需教规督促,而自愿地献身于追求 信仰的事业 ,为资本 永无止境 的最大化贡献 自己全部的智慧 以及本就不多的自尊 、廉耻和良心 ,努力 画饼,不懈行骗,每分每秒呈现一个在欲望身后不停奔跑的身影 。   莱昂纳多饰演的乔丹·贝尔福特,有幸生于欲望爆炸 和自由 泛滥的年代 ,并干着一份无中生有 的工作 ——股票 经纪人 ,靠销售 毫无投资 价值的垃圾股票发迹,终至身家 亿万。他把一群混混 、餐馆 服务生 、和老妈 住在一起的窝囊 废,改造 成一支职业 骗子 队伍 ,整日衣冠楚楚 ,坐在仓库 改成的简陋 办公室 里,钻研如何把客户 的钱掏到自己兜里。当那些在除此之外的任何一个年代都注定当一辈子傻瓜 的家伙 ,目不转睛地看着乔丹忽悠客户时,他们朦胧 地感到,自己的救世主 出现 了。他们看见金融和股票,带着一张模糊 又美丽 的脸,散发着祥光落在自己身边,并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改变 他们的命运 。谎言 作为 一把钥匙 ,贯穿了财富诞生 的全过程,它把经纪人变成客户的“投资顾问 ”,把整日和妻子吵架的普通 男人 变成“股东 和客户”,把用自家车库 DIY零件 的作坊 变成“高科技 通讯设备 公司”,过去种种不敢想或敢想不敢做的,在这个时代都轻松 化作一个个五光十色 的泡泡 ,飞上了天空 ,而欲望,则是促成这种改变的终极 动力,哪怕再清高 无知 呆板 颓废 的人,在它面前都会乖得像绵羊 ,任其指使,最终饿得像豺狼 。   金钱,作为交易 工具 而诞生,其本身的价值取决于你所交易之物的价值,而所交易之物的价值,则来自于劳动 。劳动创造 价值,是个亘古 不变的真理 ,可当所有物品 的价值都用金钱来衡量 后,金钱本身,反而成了最有价值 的东西,更好玩 的是,金钱未必要靠直接的劳动获得,因为钱可生钱,这是金钱自身的繁衍和进化。于是,当金钱产生 的过程和劳动创造的过程并不贴合在一起后,金融便产生了,人性 的狡诈 和贪婪也就有了可趁之机。这就是价值的错置,一个人或劳动力 的价值与他所获得的金钱的价值不成正比 ,而金钱作为普遍 的流通手段 又绝对 支配 了购买力,结果就是,勤劳 致富成了一个笑话 。人们 不停追逐 的也不再是某种具体 的劳动、技术 或产品 ,而仅仅是一些彩色的纸片 。当欲望直接与金钱挂钩之后,这世界上最有价值和意义 的工作便诞生了,那就是乔丹贝尔福特所毕生从事的事业。   这是一部有欲望的密集恐惧症的人不敢观看的电影。因为片中大量堆砌的纵欲寻欢镜头,让人眼花缭乱 。马丁·斯科塞斯并不想像以往的情色 电影那样,展现 欲望由盛而衰后的空虚 ,于是他毫无节制 地呈现纵欲和狂欢。他不想回答 人面对无止境 的欲望时该何去何从 之类的问题,他压根就没想让人物从中抽身而出。因为毒品之最大害人之处,在于得不到之后的折磨 ,而你若总能得到毒品,就将一直亢奋 下去,又何谈空虚呢?所以片中人,整日循环 在酒精 毒品女人之间,丝毫不觉无聊 ,其间仅有的空隙 便抓紧用来揽钱,揽完钱便又投入 到新一轮的循环中去。他们把办公室变成了妓院,只要出价合适 ,任何一个员工 都可以交媾;他们用钱铺平了通往地狱 的路途 ,义无反顾 地大踏步而去。你会发现 ,当你沉浸于一种追逐中,无论猎物 如何为人 不齿,无论手段如何卑劣 阴险 ,起码都是一种充满热情 的生活。   片中让人印象最深的,无外乎从办公室上方划过的全角度镜头,把室内无数人的一言一行 尽收镜底:无论是口沫横飞,歇斯底 里地拿着电话 推销的经纪人,还是集体 纵欲的男人女人,都像一颗颗礼花,带着砰砰声绽放 在夜幕 中,而刻意的超慢镜,则让人看清礼花绽放出的每一束光、每一朵小花,这些镜头,不禁让人联想到一些CULT电影中四溅的血浆慢镜,只不过这里飞溅的是酒精和精液 。这些镜头,因细致 得过于真实,却又产生一种超现实 的效果 :一个公司的办公室,突变 为肉欲的角斗场,而衣冠 楚楚的白领 ,则转瞬变为嫖客 妓女 ,这些转变 ,因为过于超出道德底线 而显得不真实,却又因还原欲望的本质 而让我们冲动 和欢乐 。导演迷恋 最大限度 呈现、延长 欲望的最盛时,或对其定格,或用数量的堆砌来实现 感官 轰炸,实现密集的绚烂 。因此,虽然有无数人会质疑、厌弃、抨击片中人的价值观 ,但没人不承认,他们是充满活力 的,分分秒秒 。他们竭力使自己快乐 ,像狗一样追逐欢愉 ,从而不给空白 一点可趁之机,也不让犹豫 和自疑来破坏 自己的节奏 。这也是导演要让观众感受到的——一个最无道德,一个却又最热闹 、最充实 的时代。没有病病怏怏的上班族 ,没有无病呻吟 的文艺青年 ,没有抑郁症 和空虚寂寞 冷,有的只是一个个上足发条 和欲望赛跑的不倦身影。   影片 的节奏掌握 适当 ,在人们就要对狂欢麻木 时就让故事线继续,叙叙事抒抒情(色情 ),既不耽误进度 ,又用浓墨重彩 的全景镜头、大段落 的演讲 镜头展现了张力 ,故事与情感 无间隙 地融合 ,如此,三个钟头 的片长才一点不让人觉得闷,相反还颇感回味 。   我在片中人身 上不停看到自己,看到那一簇簇过早被欲望吓傻而囿于一隅 的自己。片中人就好像我们在夜幕下被灯光 拉长的影子 ,纯粹 的黑暗 和庞大 映照出我们自身的苍白 与弱小 。他们是斗士,面对欲海无所顾忌 地一头扎入,而我们则从小被反复告知纵欲的结果,被从未见识 过的衰竭和空虚给吓到,从而畏缩不前 。因此,他们是真正的勇士 ,敢于挑战 欲望的极限 ,人生 的荒芜 ,道德的虚伪 ,而我们则是懦弱 的胜利者 ,为自己不曾吸毒、嫖妓、酗酒、胡搞、入狱而庆幸。   影片结尾,一个时代落幕,骗子入狱,自由受限,法律 弥补了自身漏洞 ,证券 业加强了监管 ,而后便是今天的现实:金融泡沫 破裂,骗子们破产、自杀、发疯,华尔街的革命 者打着劫富济贫 的旗号 久久不去,金融已将狡诈贪婪的嘴脸 显露无遗而失去了 迷人 的漂亮 面目 ,但所有这些都无法使人忘却,这个时代曾经 绚丽 地存在过,欲望之下的舞蹈 又曾经如此疯狂 。   《华尔街之狼》观后感(四):我究竟 想看到什么   很诧异 ,当我从网上看到这部电影是根据 真人真事 改编的。我很难想象,会有人生活在完全不同于我的生活 维度 中。但是,在惊讶 之余,我仍想写一写,我看电影究竟想看到什么。   其实一直都没有仔细去思考 这个问题。看电影,本就是娱乐的一种,不带有任何的目的 ,只是打发时间或是放松 压力 。然而,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却开始 想,我从中看到了什么,我到底希望自己在电影中得到些什么,而我又是否得到了?   或许是影片的故事确实离我太远,我无法企及那样的一个世界。里面的暴富、毒品、妓女,一切的一切都让我觉得那样的不真实,没有心灵 的贴近感,只是冷眼旁观 一种生活而已。三个小时下来,我没有丝毫的愉悦 之情,只剩空虚与寒意 。我对自己说,不必太认真 ,本就是一出戏。可就是有一种心灵上的颓废倦怠 一波一波的袭来,让我好不自在 。我突然 明白 ,我想看的,是电影中暖暖 的力量 ,或踏实 的存在感 。哪怕只是那么一瞬间,都足以支撑 我把它看完。可是这部电影,没有。   我不否认,演员 们都很努力。可是,似乎演的太用力 了,所以不接地气 ,没有共鸣 。满眼 的糜烂生活和处心积虑。我没有在主角 身上看到任何正能量,不觉得他积极向上 ,不觉得他知识 渊博 。除了销售要知道对方 需求 之外,没有了任何其他可以让我记住的东西。仅仅凭着好口才 ,就能如此成功 ,不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可笑 么?诚然,或许社会 就是这样的,或许这样的人就能挣到很多钱,无可厚非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 成功。这样的影片播出来,除了带出的消极 影响 ,或许还会误导一些人的价值观。好在,这影片是限制级,孩子是看不到了。   我不想去担心影片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但就我而言,单纯的不喜欢。如果说有什么是我从这个影片中记住了,或许是,我不想成为这样的人,也不想过这样的生活吧。   《华尔街之狼》观后感(五):供需关系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贝尔福和几个大麻贩子谈推销一支笔提到的供需关系,以及最后一幕贝尔福的问题。所以要说感受这部电影可能多在于此的思考。   对于不同的个体,现在所提倡的消费主义将供需关系多样化了,最奢侈的消费如果不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大概也就如贝尔福这般。看了一些人对其的看法,纸醉金迷,荒淫无度,大体上是这个意思。私以为膨胀了,不合理,尽管可能向往着。   而向往着,这种供需关系塑造的就很成功了。慢慢接近贝尔福其人,其意识 形态,在性这一基本欲求上极大的满足了,更漂亮的妻子,更多的做爱,哪怕在语言上,亦如此。而精神 如看客所言,是癫狂的,空虚的,疲惫的。为此工作时嗑药,做爱时嗑药,愤怒时嗑药,休息时嗑猛药,贝尔福在逃避什么,又好似在用药克服着什么。于贝尔福,有几样事格外痛苦,失去 财富,失去如家庭的公司,失去妻子,失去女儿,相较于少做些年牢,背叛似乎也更痛苦些。就像贝尔福所说的,钱能找到更漂亮的女人,越来越多的需要与资本绑票,失去钱,爱情,亲情,友情这些也变得不牢固了,贝尔福是这样认为的,起初也是如此被公司里的上司教育。   而作为自己公司的boss,如此的诱发着伙伴下属的狼性,用性用奢侈的消费刺激着一群本被金钱束缚的“乌合之众”。我要告诉他们不放下电话能得到怎样的生活,贝尔福可谓言传身教的典范。   贝尔福的发家也很戏剧,接受精英教育,用对付那些只着眼为人周知的上市公司的大富翁的方法,忽悠着那些期待一夜暴富投些粉股的散户。除了那些清教徒以外,所有的人都渴望一夜暴富,可以通过一个个的电话交流,讲一个令人信任,实则欺骗的故事,实现贸易。   贝尔福的手段很脏,但无疑其把握了供需关系,熟悉人性。而笔者认为个人需求需要收缩放缓,就像有时奢侈品会变成必须品,不能过快的丰富,而滞后了调节。   《华尔街之狼》观后感(六):金钱,这个时代的信仰   凭借翻拍自港片的《无间行者》一了奥斯卡夙愿之后的老马,拍片风格明显更加肆无忌惮。今年已然八十有二的老爷子,不用再将学院评委的目光看得比自我意识更加重要,而同辈导演的逐渐淡出,也让江湖地位日高的他,有了些许游戏人生的味道。近年来,一贯高产的他,将旺盛的创作精力放在了纪录片甚至电视剧集上,从奥斯卡封王至今的8年里,只拿出了三部剧情长片。《禁闭岛》少见的涉足悬疑烧脑类型,还玩起了流行的结局真假莫辨的噱头。《雨果》致敬影史前辈,用一个并不华丽的故事,承载起老头探索3D技术的雄心野望,虽然双双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与导演,但明显志不在此。而最新作品《华尔街之狼》,尽管回到了老马一贯擅长的人物传记题材,但其荒淫无度的欲望表达、惘然迷失的价值追索,让人实在难以相信,这是出自一名年龄上足够做曾祖父的导演之手。   这样一部影片在上映之后会引起的巨大争议,以老马数十年纵横捭阖的经验,当然早已了然于胸。但无论是他还是主演莱昂纳多,却并未因此有稍许收敛,反而一嗨到底,用数分钟一次的频率,大量性与毒品的场景,还有香车美人、飞机游艇等物质社会成功的标准,不断刺激着观众的G点,让人节操尽碎的同时,又不断从代入感中享受着最本真的欲望。   作为一部根据自传改变成的电影,而且作者本人担任联名编剧之一,首先便决定了对主角的刻画,不可能过于丑化。这部由前华尔街著名金融经纪人乔丹.贝尔福特在狱中所撰写的回忆录,早在几年前就已经传出争抢改编权的消息。最终,作者原名出镜和大量自白的使用,让本片具有了浓厚的自传体风格。而对于那个领域完全陌生的我们,从影片中那些真真假假的华尔街轶事里,读出的是对金融吸血鬼们的深恶痛绝,还是对声色犬马的由衷艳羡,就不得而知了。   金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因为它能够交换几乎一些你想要的东西。它又是世界上最肮脏的东西,为了它,亲人可以反目,情人可以成仇。朋友?对不起,在真正的商人眼中,这个字眼恐怕根本不存在。   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而言,金钱几乎已经取代耶和华、安拉和释迦摩尼,成为我们所崇拜的宗教。当我们的价值被一串串数字所界定,当我们的成功被个人账户上的尾数来衡量,金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物交易的媒介,而成为了,比灵魂更加重要的东西。   金钱的游戏被成为金融,而全世界的金融中心华尔街,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地球上最疯狂的地方。所以,当一场反资本主义的革命被成为“占领华尔街”,美利坚帝国的龙脉何在,就不言而喻了。每天,多少来自全世界的资金在这里化成数字的游戏,有人从一无所有,变得富可敌国,有人却从腰缠万贯,变作阶下之囚。   被称为“华尔街之狼”的乔丹,恰恰走过了这两条相反的人生轨迹。初生牛犊之际的他,凭借三寸如簧之舌,像牛虻般汲取着每一个予以他信任者的血肉。嘴上的天花乱坠和心中的鄙夷同时被投射到电话那头的客户身上。他游走在法律和道德的边缘,用似是而非的概念和精心营造的发财梦想,去打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本片中乔丹和其公司的成功,再次说明了一个真理:世界上的成功,大多数会落入嘴皮子特别利索,演讲特别有煽动力的人手上。影片里,乔丹站在舞台上,用极富激情的声音让一众员工疯狂的陷入所谓“美国梦”的场景,不能不让人联想到那个日耳曼的小胡子狂魔,让数以百万计的纳粹信徒热血沸腾的讲演。不同的是,乔丹用来鼓动大家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国家和人种至上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而是实实在在一夜暴富的憧憬与实现的可能。   如果要在世界上寻找一种与证券经纪公司相类似的组织,除开法西斯纳粹,还有以暴力和鲜血作为筹码的黑帮。对了,就是老马的电影中最善于表达的那个暗夜世界。乔丹与教父们,同样用不法的手段,换来可供自己锦衣玉食的累累财富,同样需要与FBI等官方势力周旋。不过,乔丹不用以收割敌人生命的方式,捍卫自己可怜的势力范围。信息社会的高度发达,让全世界都成为他的版图,金钱变成一个个数字,在从欧洲到美洲、从南半球到北半球的整个地球上飞速流转,而这股洪流的波涛汹涌,足以让其凌驾在传统的国家层面之上,让金钱,变成整个世界最伟大、甚至是唯一的统治者。   声色犬马的男欢女爱,肆无忌惮的沉溺毒品与酒精,在金融之外,电影为我们展示的,是新兴的金融贵族阶级腐朽而堕落的生活写照。你可以将之理解为金钱无法为生活带来积极 意义,从而让这些富可敌国的人失去了精神支柱。但除开这种有些牵强附会的正能量外,本片完全无法体现任何好莱坞的主旋律。没有心灵救赎、没有正邪对抗,甚至没有任何道德上的臧否。老马向来是好莱坞里的另类,但这一次,他另类的有些过头。他用不露声色的冷静视角和完全中立的情感天平,为我们讲述了这位传奇式人物充满争议的金融生涯。唯一有种道德倾向和讽刺色彩的,是搭档对乔丹的背叛,和乔丹孤注一掷的反背叛。而这种人与人之间彻头彻尾的利用关系,又将本片在道德上的苍白更加明显的表露出来。   凭借此片,小李子又一次毫无悬念的被提名奥斯卡影帝,当然,也同样毫无悬念的败北在曾在本片中客串他第一为老板的马修.麦康纳。全球无数舆论为止鸣冤,仿佛将他渲染成继老马本人之后,又一个矢志像小金人冲击,却每每倒在最后一战最后一颗子弹下的悲情英雄。其实李奥纳多一次男配、三次男主提名失利,在奥斯卡煌煌86年的历史上实在不值一提。梅姨18次提名,也不过三次雀屏中选,而去年底刚刚驾鹤西去的彼得.奥图尔,老爷子一生更是创下八次提名影帝却一无所获的另类传奇。   且遑论提名次数,单单以演技本身而论,小李子比起两位老前辈,亦不可同日而语。已臻化境的演出,是随心所欲、是信手拈来,梅里尔.斯特里普能够将掌控家国的一代铁娘子演绎得丝丝入扣,能够把处心钻营的时尚女魔头扮演得令人信服,同时,她照样可以在《妈妈咪呀》里面唱唱跳跳青春不老,可以在《廊桥遗梦》中做小儿女状难舍难分。反观李奥纳多.迪卡普里奥,诚然,他不再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后现代篇》中那个唇红齿白的稚嫩小生,也不是沉船里牺牲自己拯救爱人、风靡世界亿万少女的玉面花美男。与偶像角色一刀两断的行动和略显臃肿的中年男人身材,显示了小李子希望在“演技派”这条道路上一路走下去的决心,但无论是《无间道风云》、《禁闭岛》中的警察,《了不起的盖兹比》、《飞行家》中的豪富,还是《革命之路》、《被解救的姜戈》和《盗梦空间》中的各色人等,虽然能够看出他在开拓戏路方面的努力,可却未免有些千人一面的嫌疑。   好演员的基本要求,当然是能把内心戏放到脸上。但其中一些细节,就能看出水平上的三六九等来。夸张和带些开玩笑的说,能够把死老爸和死老妈在心理上的区别展现出来,这才是牛B。但从《飞行家》开始,小李子的内心戏,总有些套路化和程式化的表演方法。在任意一部影片中找一个他的特写镜头,放入任意另外一部影片中,也找不出太多违和感。作为一位刚刚年满不惑的演员,他正处于演艺生涯中的黄金年代   同样的,老马也凭此片再次入围最佳导演,算起来,这已经是他个人的第八次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虽然马丁作为导演,更活跃的时间应该属于70,80年代,但他的八次提名,竟然有5次在本世纪之内。而本世纪之内,他指导的电影长片,一共也不过6部。是老头逐渐找到了取悦学院评委们的口味,还是奥斯卡一众投票人逐渐学会了尊老敬贤,我们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对于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而言,依然为着梦想而奋斗,这本身就是一件比任何电影都更加励志的事情。放在我国,老马无论如何是要被成为“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摆在“艺术人生”等舞台上供人敬仰的。当然,前提是他没有在60岁退休前担任某制片厂厂长,转战电影行政工作。   祝福老导演,祝福每一个仍有梦想并为之奋斗的人。   《华尔街之狼》观后感(七):《華爾街之狼》有豬才有狼   《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是一部長達三個小時關於Jordan Belfort的傳記電影。雖然節奏不快,但在整部電影細膩的堆疊下,有著近乎完美的結局。在電影的最後,主角Jordan出獄後成為一位明星講師講授自己的銷售技巧。而最後一個鏡頭停在一場演講台下觀眾一個個望向Jordan的眼神上。這個鏡頭將Jordan從壞事做盡終究鋃鐺入獄的一代梟雄,更進一步的翻轉到儘管傷天害理仍舊受人膜拜的時代英雄。   電影中Jordan請他的朋友示範要怎麼把一支賣給他,結論是:有需求就有人買。每個人都想發大財過得更好更好、都想過的像Jordan。於是他就成為了這個時代的英雄。在這個沒有信仰的年代,誰不想成為電影裡的Jordan呢?   現代社會裡每一個人早就跟Jordan一樣染上了錢癮,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毒品。錢是給了我們滿足感、安全感是一切力量的來源。在資本主義的社會裡我們早就養成了用錢衡量一下用錢購買一切的習慣。可以買頭等艙的位子、可以買下圖書館的名字、可以做慈善家、可以完成你所有的夢想。每一個人心裡都有富人的夢想,沒有人想成為那個坐地鐵回家的真英雄。   大家眼中的英雄是Jordan,加入他的狼族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誰管別人會有什麼下場。   這就是現實、這就是商業、這就是華爾街?為什麼會有「華爾街之狼」的出現?看看電影的最後一幕就明白,因為有我們這群「資本主義的豬」。   一開始Jordan販賣的是無形的股票,後來他賣的是無形的技巧。但其實都是賣一樣的東西:「錢」。錢是所有人的需求。「有需求就會有人買」為了錢、為了買到錢,我們什麼都可以拿出來賣。所以這是一個什麼都可以賣的社會。《華爾街之狼》用買賣、用銷售來定義這個世界的運行方式。跟名模結婚是買進了最高檔的奢侈品。後來離婚是她選擇賣掉這個即將下市的水餃股。跟FBI的認罪協商則是出清拍賣。當然你賣了別人、別人也會賣了你也是理所當然。買跟賣這就是現代社會的運行方式,沒有什麼不能買、沒有什麼不能賣。要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愛情、忠誠、自尊已不存在。   《華爾街之狼》鉅細靡遺的花了三個小時,讓這個角色不淪為一般刻板的犯罪電影英勇主角。更令人欣喜的是,不同於類似的《神鬼交鋒》,以角色的脆弱面向觀眾博取同情。而是將他的家庭、事業、婚姻、危機、轉機、入獄、新生,全然客觀的攤在眼前。是好、是壞讓觀眾自己判斷,並選擇認同他的方式。   可以說雖然《華爾街之狼》的主角是Jordan Belfort,但在一場又一場Jordan的演說裡,那些跟著他起舞的狼族才是更大的主角。電影呈現著他們對Jordan Belfort崇拜、對金錢崇拜到一個瘋狂的狀態。他們看似是狼群,但前一刻他們也還是「資本主義的豬」。而我們需要從狼和豬之間找到「人」真正的模樣。   大多數的觀眾就像是那位FBI探員,再怎麼不認同Jordan的所作所為,也只能看著Jordan出現在報紙頭條。而自己只能在地鐵車廂裡默默反省自己既普通又平凡的人生。   閱讀更多文章請上   http://robbie-lin.blogspot.tw/2014/02/movie-wolf-of-wall-street.html   《华尔街之狼》观后感(八):·   1 乔丹·贝尔福特:迪卡普里奥 斯特拉顿·奥克蒙特公司创始人 违法 抗拒执法 被捕入狱后和警方合作 出卖同事 入狱三年 出狱后成为一名销售演说家   2 娜奥米:1妻   3 林肯:1的司机   4 马克·汉纳:1做接线员时 其为高级经纪人   5 赫克托:1第一天在华尔街上班的中午 4请1吃饭的餐厅服务 人员   6 特蕾莎:1妻 2之前的1的妻子 理发师   7 本斯:1987年10月19日1通知其 他的一只股票从86块暴跌到了36块 随后 1的公司破产了   8 道温:长岛的一家股票公司(仙股公司)负责人 交易“便士股票”(指因资本不足 不能在纳斯达克上进行交易的公司的股票)   9 多萝西:其的几个儿子在车库里捣腾雷达并成立了一个公司 起名叫“空泰”   10 约翰:1忽悠其买制作 最新雷达探测仪的“空泰国际”的股票   11 唐尼·阿索夫:1同楼的邻居 夸1的车漂亮 从事儿童玩具生意 后追随1成立斯特拉顿·奥克蒙特公司   12 保利:11老板   13 苏珊:11妻 也是11表妹   14 弗兰克·贝斯特:开汽车行 1租用其场地   15 海濑:卖肉和大麻 高中没毕业 阿尔登·库夫堡 奥特   16 切斯特·明:卖轮胎和大麻   17 罗比·凡博:有啥卖啥 主要卖大麻 用五年时间高中毕业   18 布拉德:当地大麻头子 1雇用其和15、16、17   19 尼基·卡斯科夫:1手下中最聪明的 上过法学院 因戴假发 送其绰号“地毯头”   20 丹妮埃拉·哈里森:斯特拉顿·奥克蒙特公司销售助理 1在公司周报喜人的情况下给其钱 剃其头   21 本·杰纳 :斯特拉顿·奥克蒙特公司经纪人 和22在电梯里做 后得了抑郁 症 自杀   22 潘:斯特拉顿·奥克蒙特公司销售助理   23 麦克斯:1父 1雇用其维持公司秩序   24 斯蒂夫·麦登:其的公司在女鞋领域是领跑者 11上学时的朋友 1想操作其公司上市 以此大赚一笔并打入华尔街   25 克里斯蒂:1公司员工 2朋友 1通过其认识2   26 布莱尔·霍林斯沃:2结婚之前交往的男友   27 海蒂:6朋友 1勾引2时 其试图搅和   28 艾玛:2姑姑 英国人   29 洛基:2的狗   30 尼古拉斯:2结婚后带来的管家 同性恋 偷1钱   31 曼尼·瑞斯金:1聘请的律师   32 巴里·克莱曼:1和2婚礼上的摄影师 未来影视员工   33 瑞科:1长岛别墅的保镖   34 威尼斯:1晚上做梦叫着其的名字 被2听到 1享受被其虐待   35 丝凯乐:1和2生的女儿   36 丹纳:FBI纽约分部探员 发给32一份调查1婚礼录像的传票   37 休斯:36同事 36带着其一同赴1的约   38 让·雅克·苏瑞尔:瑞士日内瓦皇家银行 19法学院时期的同学 1存钱进去 其称1为“美国废物”   39 香特尔:18妻 脱衣女郎 祖籍斯洛文尼亚 出生地瑞士   40 波戴尔:1的私人侦探   41 奇米·贝尔泽:单身妈妈 身无分文 后加入斯特拉顿·奥克蒙特公司 成为公司最早的二十名成员之一   42 阿尔登:证监会调查员 对斯特拉顿·奥克蒙特公司的领导们一一约谈 可他们全都是一问三不知   43 贝蒂:2表妹   44 泰德·贝丞:“娜奥米号”船长   45 青木·洛基:红花餐厅创始人 38为其洗钱   《华尔街之狼》观后感(九):《华尔街之狼》:看点不止于露点   如果要说印象,我不打算隐瞒什么,是的,我的确对影片中数次出现的裸体印象非常深刻,如果观影过程也有点赞功能,我会毫不犹豫点上几个的。为什么不呢?那些曼妙的胴体,多美啊。但很显然,影片并不止于此。   极有可能,你很难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观影时间里保持足够的专注,我的意思是,《华尔街之狼》并非以情节取胜。即便是你憋得慌要出去上个厕所或抽个烟,也不会让你觉得落下了什么。就整个故事而言,它更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变化,而不是故事的发展。何况故事的取材本身就源于真实的人物,在保持真实的基础上,加一些电影的表现方式,也不会偏离太多。尤其对于真实的乔丹·贝尔福特或者熟悉他的人而言,看《华尔街之狼》的重心不会放在故事或情节上,而会更注重电影的讲述方式和表现方式。   所以,当你沉浸在电影某个时刻出现的裸露画面而恨不能来一发时,不要因为注意力的不集中而感到错过了什么。这种电影更倚重于演员的表演,而非故事的表现。颇为欣慰的是,如果你能够观看得够仔细,你会发现,其实小李真的真的用了心。   奥斯卡过多的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将本该放在《华尔街之狼》上的目光放在了他的提名史之上。各种带着强大看热闹心态的盘点、P图将小李在《华尔街之狼》里面的精彩表演冲得比马桶还干净。似乎都只在乎他那饱含热泪的憋屈表情,而不关注他在饰演乔丹·贝尔福特时,那份投入与认真。一个演员,奖项固然重要,因为那或多或少的代表了部分人对他的认可。但有比这更重要的,那就是他在饰演一个角色时,是否能够让观众看到另一个他。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在《华尔街之狼》里让人们看到了另一个他,他几乎复制了一个乔丹·贝尔福特贴在了银幕上。只要你看过这部电影,你就会被他的表演所吸引,尤其是在演绎一个富有激情的演说者、一个狡猾的牟利者、一个不能自拔的毒瘾者的时候,你几乎都要佩服得点赞了。而他在乔丹因药效发作全身痉挛却还要拼命爬到车里那一段的演出,堪称载入史册级的表演。那种姿态、神态以及内心的表现,可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演员能够驾驭好的。就这一点而言,小李的提名无可争议。至于为何拿不到奥斯卡,呵呵,谁会轻易给一个优秀者优秀的最高荣誉呢?   影片当然也体现了更多深层次的思考,对于人性的挖掘以及社会经济的探讨,都非常好的展现了马丁导演的功力。我们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小巧的导演总是能在坚持自我的同时,还能保持如此鲜活的风格特点,还不让影片停留在浮华的层面。或许这便是斯科塞斯令人叹服之处,他或许已经老得白发稀松,但内心的那份狂野不羁和深度思考还是能在影片里淋漓展现。金钱、女人、奢华、性爱,这些东西在他手里就跟转久了的健身球一样,圆润光滑顺手拈来。但这些元素仅仅是思想的表现媒介,流连的金钱奢华与女人性爱背后,都是他对现实的思考——关于人性,关于欲望。   《华尔街之狼》与其说是一个人物的变幻史,不如说是一个心灵的蜕变史。在金钱、女人等交织起来的欲望下面,人的内心究竟会有多少种可能,我们无从而知。但有一点可以知晓的是,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能超越对生活的渴望的。乔丹·贝尔福特在被好友出卖之后,很迅速的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以反出卖的方式救赎了自己,由此获得更多的自由以继续拥抱生活。而那些曾经让其沉迷的金钱、女人、毒品,甚至比不上出席一个销售技巧讲座时的那份安然。   有人抨击影片的价值观,这蛮有意思的,一个真实的人物所发生的故事当然不具备完美的标准,因为只要是真实的,就必然有瑕疵。人家再怎么夸张和粉饰,都是有发生的事实作为支撑。相比之下,那些顾里生活的小时代,他们的价值观呢?   你可以不认同一部电影,但你至少应该给予创作者一份尊重。   《华尔街之狼》观后感(十):小李的又一个土豪秀   《了不起的盖茨比》奢靡之风还没消散,小李的又一场土豪秀开始席卷世界。改编自美国传奇股票经纪Jordan Belfort自传的《华尔街之狼》,将Leonardo DiCaprio重又捧到了世界之巅。同时这也是小李和导演Martin Scorsese继《纽约黑帮》、《飞行家》、《无间行者》、《禁闭岛》之后的第五次合作。   影片由《海滨帝国》编剧Terence Winter担纲剧本创作,根据Jordan Belfort自传改编。故事主要围绕Belfort在上世纪90年代就职于一家证券投资银行,后因卷入华尔街一起臭名昭著的证券诈骗案而过了近一年的牢狱生活而展开。   这不是一部揭露美国华尔街幕后肮脏交易的现实影片,而是小李和马丁两人激情四射的个人秀。影片中小李扮演的Belfort过着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成为富翁之后,游艇豪车飞机,美女左拥右抱,同时还沉沦毒海。一向青睐深度角色的小李格外钟情这种拥有跌宕起伏人生经历的传奇人物,自毁形象卖力的奉上了不少大尺度表演。而为了这些大尺度表演,本片也一直沉浮在风口浪尖上,美国电影协会(MPAA)曾对马丁发出警告,如果他不对片中的性爱和裸体场面进行删改,影片则会被定级为NC-17级。而本片在奥斯卡高德温戏院放映后,许多奥斯卡评委表示出强烈失望和不满,甚至有一位编剧冲到老马面前大吼“Shame on you!”   不管怎么说,这部长达3个多小时的小李个人土豪秀没有冷场,笑料给力,就是单单为了片中小李每一条花哨的领带,价值不菲的套装,也是十分值得观看。   披着西服的华尔街之狼   西服、领带、皮鞋向来是华尔街金融才俊的不二装扮,作为华尔街传奇股票经纪的Jordan Belfort自然也不例外。不论是藏蓝色条纹西装,还是宝蓝色西装,小李演绎的股票经纪人职业、干练,只是脖下系的领带从蓝色波点,到黄蓝条纹,再到夸张的红黄抽象画,显露出Belfort急速膨胀的野心。近年来演技大爆发的Matthew McConaughey也在片中与小李有着精彩的对手戏。藏蓝色粗条纹西服套装,红色点状装饰领带,相比Belfort更加张扬,把西服套装穿出了一股子土豪风。两个彪悍的男人,两匹同样对金钱与成功充满渴望的野性生物,飙起戏来火花四溅。   olo衫也可穿出土豪风   elfort有能力在三分钟内赚取1200万美元,年纪轻轻便拥有亿万家产,自然有资本过着纸醉金迷夜夜笙歌的土豪生活。驾游艇、开飞机、开派对,不赚钱的时候Belfort变着法儿的烧钱。脱下一板一眼的西服套装,小李穿起了轻松随意的各种polo衫、休闲衬衫。不论是红黄蓝鲜亮的海魂polo衫,还是简单的白色polo衫随意在领口挂着副墨镜,发福的小李演绎起挥金如土的土豪十分带架儿。曾凭《点球成金》中精彩表演而入围最佳男配提名的演技派Jonah Hill在片中饰演Belfort的好基友,从开始攀附小李,到后来形影不离,再到朋友反目,从基友到损友,小胖儿夸张的肢体动作在小李面前抢尽风头。小胖儿的装扮也不含糊,由最初的廉价衬衫、牛仔裤到后来的大版西服套装,再到休闲衬衫、粉色毛衣,小胖儿发迹后大走土豪文艺 风。   粉红色“芭比”性感炸弹   然而这部影片回避不了的,还有充斥其中的性和毒品,这也是《华尔街之狼》中最吃重、也是最刺眼的两个元素,连小李自己都说“这是当代版《罗马帝国艳情史》”。90后妹子Margot Robbie扮演的性感女郎,在片中与小李有不少大尺度香艳场面。粉红色毛衣裙下修长的美腿,一头飘逸的金色长发,欲拒还休的撩人姿态,在这个雄性世界中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情。相信包裹在湖蓝色露背包臀短裙下饱满的胴体,会让所有男性心跳加快,大脑空白。只是与这颗性感炸弹相配的小李已不是当年那个在泰坦尼克号上的英俊少年,缀满赘肉的肚子,着实有点碍眼。   :本文为《风尚志》杂志独家约稿,请勿转载,如约稿请与本人联系。 本文作者的文集 给他/她留言 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