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命名 > 散文阅读意蕴探究-高考散文阅读考什么?
2020
11-22

散文阅读意蕴探究-高考散文阅读考什么?

高考散文阅读考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全国高考语文到底要考哪些内容,高考语文试卷是怎样的构成。下面是高考试卷的卷面构成及分值: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9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4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19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2小题,11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1小题,5分)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5题,20分)

四、作文。(60分)

其中文学类阅读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小说阅读,一个是散文阅读。按照常理,应该每年选其中一个考,但高考语文全国卷Ⅰ这些年来一直都在考小说阅读,所以有的高考复习书在二轮复习的时候,甚至都没有散文阅读的复习。那么2018年高考文学类阅读,是小说阅读还是散文阅读?两者各有50%的可能。因为虽然散文在2012年到2017年间的高考全国卷中都没有考查,但在2017年,全国卷3套试卷中有2套考查散文,按照这个趋势2018年全国卷3套试卷中,肯定有1份试卷会考散文阅读。



第二,散文阅读需要有哪些能力?

散文与小说相比,考题更加灵活,考点更加分散。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归纳起来无外乎4种能力。

1.理解能力: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要求能够

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2.分析综合能力: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3.鉴赏评价能力: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4.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第三,散文阅读会考哪些内容?哪些题型?

因为只有2012年全国大纲卷,2017年全国卷Ⅱ、全国卷Ⅲ考了散文阅读,下面我们就以这三套试卷为标本来探索散文阅读考查的内容和题型。

听朗诵 孙犁(2012年全国大纲卷)

14.作者听朗诵时,“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6.在作者看来,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17.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

窗子以外 林徽因 (2017年全国卷Ⅱ)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5.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

6. 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我们的裁缝店 李娟(2017年全国卷Ⅲ)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6.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综合以上3张试卷,我们发现,三张试卷都考到了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这个考点,另外还涉及筛选与概括,赏析语言,文章的结构特色,探索作者情感态度等考点。而这些考点在高考语文复习书中都有体现,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掌握好这些知识,明确答题格式,就可以得到高分。

如何理解散文阅读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

散文讲究文采,取材广泛,要真正理解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情感,就必须理解和分析言简意赅、内涵丰富、令人玩味又有文采的重要语句语句。所谓“重要语句”,指的是在文章中对于思想内容的表达和结构层次的显示具有重要意义的语句,如首括句、中心句、点睛句、过渡句等。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指的是基本义、象征义、引申义、修辞义等。句子的含义一般有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之别。“体会文中重要句子的丰富含义”,包括三层意思,首先是体会句子的表层意义。其次是体会句子的语境意义(深层含义),即在一定的语境句子中的临时意义。这一方面的理解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第三是体会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在此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各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反语、双关等,表达的往往是句外意义。 那么,如何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紧扣主旨,仔细斟酌 事实上,要想正确理解一个句子的含义,必须要对文章的主旨有一个比较深刻、透彻和全面的了解。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第15题: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2)南方的天气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要想理解这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应紧扣住作者对大西北的赞美这个主旨。(1)句中的“长不大的孩子”是指生活舒适、安逸的孩子,缺乏一种坚强,而大西北的艰苦会使他们重新认识生活,认识自我,从而长大成人。(2)句是用南方与大西北进行对比而形成强烈的反差,说明南方有的只是精致之美,缺乏大西北所独有的壮美与粗犷。参考答案可拟定为:(1)大西北环境的艰苦恶劣、生命的顽强抗争,会强烈震撼来自南方的孩子,使他们学会坚强,早日成熟。(2)南方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远没有大西北粗犷坚韧。 二、联系语境,瞻前顾后 就是将题干中的句子回归到原文中的位置,在此基础之上,联系上下文,既要瞻前,又要顾后,确定答题的有效区间,然后再仔细品读题干的具体要求,精读划定的语段区间,抓出答题的要领,用言简意赅的文字将答案表达出来。如2006年高考第15题: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直射,稻穗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上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这句话的中心是“农夫”,从“强悍的铜色”的外貌刻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强健的体魄。稍一思考。我们便不难洞察作者的真正旨意:“强悍的铜色”正是“阳关”的杰作,正是农夫头顶炎炎烈日、含辛茹苦劳作烙下的印迹,它与金色的稻谷、黄色的土地浑然一体,洋溢着一种阳刚之美。这幅画卷的背景是“稻埕上的稻谷”,“闪耀着金色的光泽”从表层意义上看,是因为阳光的照射,而从深层次意义来看,正是农夫成年累月的辛勤劳作才使得劳动成果如此美好。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句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来看,“稻穗闪耀着金色的光泽”与下文“对农夫决心务农的交代”相互应,上下文的前后呼应,使得文章的行文脉络贯通,丝丝入扣。参考答案可拟为:(1)“稻穗……光泽”一句,渲染阳光下农夫劳动成果的美好;(2)“农夫……铜色”一句,表现阳光下农夫的阳刚之美;(3)与下文晒稻谷、对农夫决心务农的交代等内容前后呼应。 三、解读修辞,把握内涵 对含有修辞格的句子理解,应从修辞格本身特点的角度,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反语的讽刺性等去考虑,特别是含有比喻修辞格的句子理解多次出项,更值得重视。如2006年高考四川卷14题,文中说:“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这道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瓦是童年的底片”是一个暗喻的句子,“瓦”成了生活的底片,自然记录了生活。参考答案可拟为: “瓦”真实地记录“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 四、分析成分,巧抓主干 就是对于题干种所给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划出句子成分,将句中次要的、修饰的成分剔除,而保留主要的、关键的成分。如2005年高考山东卷第20题第2小题:请说明“诗的长江,民族文化的长江,全都在血脉中汇流”在文中的含义。要简答好这道题就要扣住“长江”前的三个定语(诗、历史教科书、民族文化)来理解它的象征意义,“全都在血脉中汇流”则揭示出了“我”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参考答案可拟为:因为传统中,长江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所以当“我”置身长江后,长江所负载的各种意义(历史的、文化的、民族文化的)都唤起“我”的文化认同感。 事实,既是体会“丰富含义”,则具体答题时答题点不可能是一点。因此,在答出句子的表层含义时,一定要把握其“意外之意”,可以从“句子的深刻含义是什么”“表现作者什么观点或感情”“揭示了什么样的哲理”等方面分析。尤其注意不要孤立地分析含义,否则答题要点就会不全面。 总之,因为散文作者总是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蕴含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或事物委婉曲折地表现出来。所以,散文阅读要认真体会语言的特点,通过对语言的辨别、比较、思索,准确地把握语句的含义,进而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