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朱自清散文的语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绿》节选,完成 1―5题。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 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 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 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 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 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 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 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 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 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 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 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 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 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 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 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 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 好么? 1.句子“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 的潭边了”中的“揪、攀、探身、又鞠躬过了、便到了”与文中哪两个词语相照应?(2 分) 2.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我来讲那醉人的绿可以有怎样实际的用处。(2 分) 3. 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划线句的表现手法,并说明它表现了梅雨潭的绿怎样的特点。 (3 分) 4.选段用形象的比喻从不同的角度来描绘梅雨潭的绿,试仿照例句赏析文中的比喻句。 (3 分) 例句: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赏析:这里把皱缬的水波比喻成少妇拖着的裙幅,表现出梅雨潭绿的清亮的特点。 句子: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 赏析: 5.阅读 下面一段文字,就某个方面说出该段文字与选文的异同点(4分) 早春二月,阳光照着这片复苏的土地。那些沉默了一个冬天的光秃秃的梨树,仿佛变戏 法似的不知不觉地披上了绿装。那是一片怎样的绿啊!层层叠叠,无边无际,像一块硕大的 墨玉。那绿青翠极了,鲜艳极了,仿佛可以融尽一切,浓得像要滴下来似的。微风过处,树 叶沙沙,蕴藏着无限生机。这时候,你会相信:春天,真的来了。(宫明臣《梨乡春色》 有改动) 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招引、追捉。(2 分,1个词语 1分。) 2.可以裁她以为带,赠给轻盈的舞女;可以挹她以为眼,赠给善歌的盲妹。(2 分,一 个 1 分。) 3.用对比、衬托手法表现了梅雨潭的绿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绿得恰到好处的特点。 (3 分,方法 1 分,特点 2 分,特点只要说出其中一个即可) 4.答案:这里把滑滑、明亮的水光比喻成鸡蛋清,表现出梅雨潭的绿柔软、鲜嫩的特 点。(3 分,本体 1分,喻体1 分,特点 1 分。) 5.不设统一答案,参考:相同点,可从修辞 上说,两文都运用比喻的修辞 手法;可从 写作对象上说,两文都围绕“绿”来写。不同点,也可从写作对象上分析,《绿》(选段) 主要写梅雨潭潭水之绿, 而 《梨》 主要写早春土地的梨叶之绿。其它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共 4 分,相同点,不同点各 2 分)散文阅读理解考得最多的是句子的理解赏析,该如何作答才能得满分?
散文语句阅读理解赏析五步法:
一、先找关键词。
二、找手法。
三、解说。
四、换词法。
五、谈效果。
举例:赏析下面句子。“他从小是在艺术的氛围里泡大的”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答题时先找关键词“泡”,是动词;然后指出所用手法,此处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再进行解说,此处把艺术的环境比喻成水,把“他”比喻成浸泡在水中之物;接着用换词法,此处可以把“泡”字换成“熏陶”、“陶冶”等词语;最后,放回原文环境中解释其效果:表达了艺术的环境对“他”成长的重要性。
散文阅读理解赏析五步法,思路清晰,易记易掌握,运用好了答题就能得满分。
如何理解散文阅读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
散文讲究文采,取材广泛,要真正理解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情感,就必须理解和分析言简意赅、内涵丰富、令人玩味又有文采的重要语句语句。所谓“重要语句”,指的是在文章中对于思想内容的表达和结构层次的显示具有重要意义的语句,如首括句、中心句、点睛句、过渡句等。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指的是基本义、象征义、引申义、修辞义等。句子的含义一般有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之别。“体会文中重要句子的丰富含义”,包括三层意思,首先是体会句子的表层意义。其次是体会句子的语境意义(深层含义),即在一定的语境句子中的临时意义。这一方面的理解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第三是体会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在此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各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反语、双关等,表达的往往是句外意义。 那么,如何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紧扣主旨,仔细斟酌 事实上,要想正确理解一个句子的含义,必须要对文章的主旨有一个比较深刻、透彻和全面的了解。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第15题: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2)南方的天气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要想理解这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应紧扣住作者对大西北的赞美这个主旨。(1)句中的“长不大的孩子”是指生活舒适、安逸的孩子,缺乏一种坚强,而大西北的艰苦会使他们重新认识生活,认识自我,从而长大成人。(2)句是用南方与大西北进行对比而形成强烈的反差,说明南方有的只是精致之美,缺乏大西北所独有的壮美与粗犷。参考答案可拟定为:(1)大西北环境的艰苦恶劣、生命的顽强抗争,会强烈震撼来自南方的孩子,使他们学会坚强,早日成熟。(2)南方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远没有大西北粗犷坚韧。 二、联系语境,瞻前顾后 就是将题干中的句子回归到原文中的位置,在此基础之上,联系上下文,既要瞻前,又要顾后,确定答题的有效区间,然后再仔细品读题干的具体要求,精读划定的语段区间,抓出答题的要领,用言简意赅的文字将答案表达出来。如2006年高考第15题: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直射,稻穗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上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这句话的中心是“农夫”,从“强悍的铜色”的外貌刻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强健的体魄。稍一思考。我们便不难洞察作者的真正旨意:“强悍的铜色”正是“阳关”的杰作,正是农夫头顶炎炎烈日、含辛茹苦劳作烙下的印迹,它与金色的稻谷、黄色的土地浑然一体,洋溢着一种阳刚之美。这幅画卷的背景是“稻埕上的稻谷”,“闪耀着金色的光泽”从表层意义上看,是因为阳光的照射,而从深层次意义来看,正是农夫成年累月的辛勤劳作才使得劳动成果如此美好。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句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来看,“稻穗闪耀着金色的光泽”与下文“对农夫决心务农的交代”相互应,上下文的前后呼应,使得文章的行文脉络贯通,丝丝入扣。参考答案可拟为:(1)“稻穗……光泽”一句,渲染阳光下农夫劳动成果的美好;(2)“农夫……铜色”一句,表现阳光下农夫的阳刚之美;(3)与下文晒稻谷、对农夫决心务农的交代等内容前后呼应。 三、解读修辞,把握内涵 对含有修辞格的句子理解,应从修辞格本身特点的角度,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反语的讽刺性等去考虑,特别是含有比喻修辞格的句子理解多次出项,更值得重视。如2006年高考四川卷14题,文中说:“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这道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瓦是童年的底片”是一个暗喻的句子,“瓦”成了生活的底片,自然记录了生活。参考答案可拟为: “瓦”真实地记录“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 四、分析成分,巧抓主干 就是对于题干种所给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划出句子成分,将句中次要的、修饰的成分剔除,而保留主要的、关键的成分。如2005年高考山东卷第20题第2小题:请说明“诗的长江,民族文化的长江,全都在血脉中汇流”在文中的含义。要简答好这道题就要扣住“长江”前的三个定语(诗、历史教科书、民族文化)来理解它的象征意义,“全都在血脉中汇流”则揭示出了“我”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参考答案可拟为:因为传统中,长江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所以当“我”置身长江后,长江所负载的各种意义(历史的、文化的、民族文化的)都唤起“我”的文化认同感。 事实,既是体会“丰富含义”,则具体答题时答题点不可能是一点。因此,在答出句子的表层含义时,一定要把握其“意外之意”,可以从“句子的深刻含义是什么”“表现作者什么观点或感情”“揭示了什么样的哲理”等方面分析。尤其注意不要孤立地分析含义,否则答题要点就会不全面。 总之,因为散文作者总是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蕴含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或事物委婉曲折地表现出来。所以,散文阅读要认真体会语言的特点,通过对语言的辨别、比较、思索,准确地把握语句的含义,进而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76330.html
- 转载请注明: 访客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