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的《一生》?
《一生》是莫泊桑第一次尝试的长篇小说。讲一个贵族妙龄少女的一生,从憧憬未来,到以为自己真的幸福,到失落,被欺骗,到缅怀,最后重新拥有生活的希望。全书平平淡淡的展开,节奏缓慢,仿佛局外人冷眼旁观,只是在以一种平淡的口吻讲故事。
不得不说,作者和译者的功力都是相当深厚,除了故事情节,科西嘉的美景,白杨山庄的阴郁气息,约娜的少女情愫,以及老年之后面对旧时光的顾盼留恋伤感之情,描写的丝丝入扣,不禁想,就是这样,一点也没错。
一个善良单纯的少女,为何一步步走向不幸,被丈夫欺骗及背叛,儿子赌博成性,债台高筑。除了时代给予女性的桎梏,除了痛骂于连的贪婪自私,约娜的软弱也是悲剧的一部分。
莫泊桑白描似的手法呈现出这样的一个故事,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没想清楚。看到全书的最后一句话,我想,也许就是这句话吧――人生从来不像意想中那么好,也不像意想中那么坏。
《一生》主要讲了什么?
《一生》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作品。小说描绘了贵族少女约娜幻想破灭的凄惨的一生。故事发生在1819~1846年间,正是法国历史上波旁王朝复辟及七月王朝时期。这一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巩固与发展,资产阶级的实利主义及其道德渗透到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之中。在资本主义势力的冲击之下,贵族庄园经济解体,贵族资产阶级的文化道德传统也随之趋于溃灭。莫泊桑透过约娜贵族家庭的败落,她悲苦的个人命运,她同丈夫、儿子的关系,显示了这个时代的某些特征。 少女约娜出身于衰落中的贵族家庭,她从父亲那里接受了贵族文化及启蒙哲学的影响,从母亲身上继承了浪漫主义的伤感情绪与好幻想的心性,再加上修道院的教育及悠闲的庄园生活,使得她心地纯真,对未来的爱情、婚姻、家庭抱有种种美好的憧憬与幻想。但客观现实却使她的幻想一个接一个地破灭了。在少女时期,她幻想纯洁美好的爱情,结婚之后,她渴望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婚后不久,她发现自己理想中的丈夫于连竟是一个粗鄙、贪婪、吝啬、极端自私自利的无耻之徒。他一次又一次地欺骗她,在他到她家做客的第一夜就奸污了她的使女。这种爱情生活中的欺骗行为,使她对丈夫的幻想破灭了。 约娜历来以虔诚与圣洁的爱去对待自己的父母。觉得在他们的一生中,无论行动思想和愿望素来都是正派的。但当她在母亲的停尸床旁从母亲旧日的信件中发现了母亲的“风流韵事”时,痛苦撕裂了她的心,也更增添了她的孤独感。“她最后的一点信任连同她最后的一点信仰,一齐都消失了。” 对丈夫的幻想破灭后,约娜又将自己一生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她一心盼望他成为世界上一个有地位的人。但她儿子已完全蜕变为一个冷酷无情的资产者;在商业的投机与冒险中,在奢侈糜烂的私生活中,大肆挥霍她的财产,致使她倾家荡产,不得不卖掉她心爱的白杨山庄。而她对儿子期望的幻灭则使她完全麻木了。只是在从前的使女萝萨丽的帮助下,才得以苟延活命。 在约娜的一生中,虽然在残酷命运的打击面前,她曾不止一次地“重新幻想,重新希望,重新期待”过,但“无情的现实生活”,却使她的“梦想一再幻灭,希望一再落空”。在约娜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中,作家同情怜悯约娜,谴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虚伪、欺骗及道德堕落。而约娜那带有浪漫诗情的幻想,实际上不过是在当时法国现实中已经逝去了的、以封建宗法制为基础的田园生活的理想。莫泊桑在小说中流露出他对这种生活、对溃灭中的庄园贵族文化道德的依恋、惋惜的情绪。 在《一生》中,莫泊桑通过约娜一生的悲剧,虽然也反映出了在资本主义经济和资产阶级道德风尚的冲击之下,土地贵族生活方式的必然崩溃与瓦解,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这在法国社会生活中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变化多端的伟大历史运动过程。 在《一生》中,莫泊桑将这个过程仅只表现为一幅贵族生活衰落的静止的画面。在小说中我们看不到这场社会运动的历史过程,看不到这场运动对人物及人物关系的深刻影响。因而小说中有些人物的心理及一些现象就缺乏坚实的历史和社会基础。小说中对大自然的描写别具特色。作者善于把对客观大自然的物象的描写与传达人物内心世界的感受交融在一起,抒情性极强。这样的景物描写既写了景,又抒了情,给作品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同是古老幽美的白杨山庄,在作品的开头,作者着意描绘它沐浴在柔和的月色里,它的草地、林阴道、灌木丛,以及远处微波荡漾的海面,掠过天空的大鸟,嗡嗡作响的飞虫……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诗境”。这些景物是通过少女约娜的眼睛与感受描绘出来的,与约娜那少女快活幸福的心情交融在一起。而到了作品的结尾,当约娜来到已被卖掉的白杨山庄时,落在她连衣裙上的枯树枝,她的脚在草地上踢到的烂木头……她一个人在静悄悄的邸宅里“就像在墓园里一样”。这时庄园景物的色调与被冷酷的现实社会所毁灭了的约娜绝望的心境完全吻合。《一生》中的景物描写带有莫泊桑的特殊色彩与独特风格,显示了浪漫主义文学对他的熏陶。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74425.html
- 转载请注明: 访客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