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命名 > 散文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文章写景用虚实结合的好处,要官方一点的回答?
2020
11-20

散文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文章写景用虚实结合的好处,要官方一点的回答?

描写郦道元《三峡》中的一个片段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实就是实写,即对人、事、景、物的直接描写,描写对象直接出现在作品之中,走上前台,定格量相;而虚就是虚写,即被表现的事物没有直接出场,百是借助其他事物来烘托渲染,对象隐藏在描写文字的背后,有时也借助想象、幻想等手段描绘出与现实世界绝然不同的虚拟世界,构成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来表情达意,起到实景描写无法达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作用。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能够达到“超以象外,得其 中”(《诗品》)、“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艺术效果。

刘征的《过万重山漫想》是一篇抒情散文,这篇文章通过自己穿行三峡的所见所闻引起层层联想,在神思飞越、浮想联翩中揣想“第一个穿过三峡”者的艰难,进而想到“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第一个弯了射箭的人,第一个骑上马背的人……”正是这无数个“第一个”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漫想”的目的在于讴歌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的首创精神。

《过万重山漫想》将实写和虚写很好地结合起来。夔门外壮丽的三峡风光是作者眼前亲见,属实写,描写出来是为了作为“漫想”的触发点,以引真情上文。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是谁?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使用什么交通工具?站在船上他会想些什么?这些问题所领起的描写是揣想,属于虚写,层层设想是为了突出首创者知难而进,具有开拓精神为下文议论作铺垫。实写虚写结合,相得益彰,很好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文章写景用虚实结合的好处,要官方一点的回答?

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烘托渲染,突出诗歌中心 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例如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一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全诗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巧妙地结合起来,表达了作者僻进山中的孤寂之情。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例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一年的清明节,诗人去都城郊外南庄踏青,因为口渴,就向一位农家姑娘讨水喝,姑娘给了他一杯水,并倚在桃树旁凝视着他,这情景难以忘怀,第二年,他又来到这里,虽然景物依旧,但姑娘却不知哪里去了,于是在紧闭的门上写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并不在眼前的姑娘的思念之情。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