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结尾的作用有什么?
1、总结全文:这是内容上收束全文。
2、点明、深化或者升华主题:如果前文没有点出主题,结尾一般就是点明主题,也叫卒章显志;如果前文已经点明了,后边又提,就是深化主题;如果主题往横或者纵的方向有拓展,就是升华主题。
3、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思:一般是没有直接点明主题,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了。
4、呼应题目或开头:这个是形式上的作用。每一点都有联系文章略作展开说明。
5?文章的结尾并写出这样结尾的好处?
你好,我是【ynfnr6991】,很高兴为你解答。
一、是自然收束法 自然收束法常用于记叙类的文章,随着事件的结束自然收尾。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干净利落,没有废话。
二、总结点题法 总结点题法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如《“诚信”漂流记》的结尾写道:“在回去的路上,时间老人指着落水的‘快乐’‘地位’‘竞争’,意味深长地说道:‘没有诚信,快乐不长久,地位是虚假的,竞争也是必然要失败的。’”这就是典型的点题式结尾,讲述道理。
三、抒情议论法 抒情议论式结尾,即在叙事的基础上,利用抒情、议论突出中心,让读者明白你的写作意图,给人清晰的认识。
四、借用名句法 借用名句既可以使文章简洁,又可以增添文采。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巧妙仿用。如一篇题为《花样年华》的文章就引用了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来结尾:“红日初生,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干将发硎,有作光芒。我就是那红日,我就是那大河,我就是那宝剑!这,就是我的花样年华!”
五、意犹未尽法 意犹未尽法这样的结尾,给人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可以收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如一篇谈“逆向思维”的文章《十减一等于……》,它的结尾就是这样的:“十减一等于九。十减一不等于九。十减一等于…… ”更多专业的科普知识,欢迎关注我。如果喜欢我的回答,也请给我赞或转发,你们的鼓励,是支持我写下去的动力,谢谢大家。
散文的最后一段起什么作用?
怎样写好散文呢?让我来告诉你: 散文的艺术特点是情景交融,作者的情感是寄托在具体的景物之中,因而作者在处理这些景物时,常常有多种处理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相应地指导,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对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散文理解散文,作用是非常大的。
现归纳如下,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1、优选 景物各异,其营造的情境自然不同,但选取何种景物应与全文情感基调一致,才能使文章情景交融。
如,《荷塘月色》中的第2、5、6自然段用很多笔墨写路上、塘边的树,但有名称且多次提及的只有杨树和杨柳,而有的却只字不提,或不知道名字。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因为,本文要表露的是作者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的淡淡哀愁和难得偷来片刻消遥的淡淡喜悦,其氛围是静谧清幽,因此选取属阴柔美类的植物杨和柳,用以表现素淡朦胧的意境是最合适不过了。
又如《故都的秋》,由于作者追求的是清、静、悲凉的特定情调,所以作者不写暖色调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公园商场,而偏偏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而且以为花的色彩是蓝色或白色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其余的景,也都以冷色调为主。
由此可见作者的苦心。
2、组合 单一景物的组合当以全景取胜。
如《故乡的榕树》第4自然段,以小溪、鹅卵石、少女、鸭子、石桥、石碑、小石狮子组成了特有的农村风光,充满浓郁的诗情画意。
有的文章以单调的自然景烘托人的活动,如《风景谈》中的石洞雨景用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使促膝谈心的一对男女的内生活得以展现,也使大自然顿时生色。
其实,古诗词中更多此类名句。
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以六个典型意象勾画出乡村东方破晓时分的意境,把早行写的极生动逼真,真可谓诗中有画。
又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0个名词点染出萧瑟苍凉凄怆的氛围,漂泊在他乡异地的游子形单影只、孤单寂寞的形象跃然纸上。
以上诗句不用动词,全用名词组合。
3、设境 即把所绘之景设置在某一特定氛围,用带有特定底色的背景使画面境界全出。
如《天山景物记》中的迷人的夏季牧场,落日、红光给群山、草原、蒙古包、牧群、牧女镀上了金碧辉煌的暖色光芒,表现出千里牧场的富丽安祥和牧民的欢乐。
这里的落日、红光便是黄昏时的背景底色。
《风景谈》中桃林即景选定花时已过却没有一个桃子的特定时段,景物本身平淡无奇、土气十足,但茶社中的青年却使风景值得留恋,这样便表现出人类的崇高精神填补自然的贫乏,突出内生活充实的人对风景的点染和主宰,很好地体现了文章的主题。
4、对比映衬 散文中的景,有时直接描写难以表现出那特有的情韵,因此作者往往借助对比映衬的方法来曲尽其妙。
如《绿》以北京什刹海拂地绿杨的太淡、杭州虎跑寺绿壁的太浓、西湖的波太明、秦淮河的水太暗来反衬梅雨潭之绿的浓淡相宜、明暗适度。
还有《风景谈》沙漠驼铃选取漫漫黄沙、哄哄火响的热空气、驼马的枯骨等极其单调平板的意象与驼阵、猩红的大旗、悦耳清脆的铃声构成鲜明的对比,使境界全活,令人鼓舞。
此外《天山景物记》以日影衬森林枝叶茂密,以水声衬幽静,以鸟鸣衬幽深,以红火光衬幽暗,借以表现天山森林的树高林密,也是异曲同工。
5、想象与联想 有些景物较为平常,也无特别引人之处,画面是静态的,可拓展的思维空间较小,但散文家却可以不囿于狭小的时空,巧为安排以化腐朽为神奇,使画面动起来,活起来了。
这里,想象和联想就成了必要的处理手段。
《荷塘月色》中以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一句将作者和读者一下子由北京清华园带到了遥远的江南水乡,带到了如诗如画的美妙境界之中。
正是凭借着想象和联想,作者营造了诗意般的艺术氛围,读者才能得到美妙的艺术享受。
此外,想象和联想还常常表现为引用神话传说。
因为单纯的景色本身多是静态的,现时性的,而古老的神话传说因其历史的久远更富神奇浪漫色彩而使文章具有历史纵深感,内涵也更为丰富。
如《天山景物记》由天然湖想及哈萨克少女的眼泪,既点出湖的神奇又使不幸和幸福相对比,表现天山牧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长江三峡》中的巫山神女、大鱼驮屈原、《雨中登泰山》的洗头盆、虬在湾也是明证。
散文以景取胜,以情动人,而找到进入散文宫殿的钥匙是准确理解文意所不可缺少的,掌握散文描写的方法其作用也在于此。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73415.html
- 转载请注明: 访客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