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命名 > 散文笔调特点-林语堂“闲散体”的散文特点是什么?
2020
11-20

散文笔调特点-林语堂“闲散体”的散文特点是什么?

林语堂“闲散体”的散文特点是什么?

(林语堂台北纪念馆塑像)


林语堂”闲散体“的散文,其实应该叫做“闲适体”。

他的散文有两大特点,一是闲适,二是幽默。

林语堂的散文幽默、闲适,在平淡中见深长,充满了闲适之趣,读起来非常舒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林语堂散文的主要精神内涵,就是“逍遥自适,不委屈而累己”。强调个体精神的消遥自适,是历代闲适文人的共同特点,他们推崇个体之精神自由,强调人格尊严,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在三十年代国内政治动荡,时局混乱的时代,林语堂选择了“超政治,近人生”的文学主张,提出了“幽默、性灵、闲适”的创作理念,并且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实践。所在他的散文中形成了明显的“放逸”、“清高”、“遁世”,“欣赏自然”的浪漫风格。其内容也多是以“自我为中心”。


(林语堂手迹)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先把英文“homou”译成“幽默”一词的。林语堂说:“幽默本是人生之一部分,所以一国的文化,到了相当程度,必有幽默的文学出现。”他提倡幽默,并在自己的散文创作中加以实践,与当时的周作人南北呼应,形成了一个“闲适幽默”散文流派。

林语堂的散文提倡精神自由和强调个性,崇尚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有着浪漫和超然的情怀,同时闲适、幽默的风格给人以轻松舒适的阅读体验,这是他散文很好的一个特点,但同时,他的散文 与文学主张也有不值得提倡的地方。比如,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全国上下强调文学与文人的社会职责时,林玉堂却说:”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生活,这是多么明显的事实。”这种只强调个性和自由,唯重个人体验,而完全摒弃社会职责,是不可取的。


(林语堂台北故居)

举例介绍一篇林语堂的散文分析其特点?

提倡幽默、闲适、性灵。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采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论语》前期文章尚能触及时弊、幽默中含讽刺。1934年后,讽刺锋芒日益减弱,幽默也流于说笑话、寻开心。林语堂的散文,在内容上有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特点,除其明显的政治上和观点上的差错外,他的有些思想和主张,如要求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民主的人道主义思想,以自我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等等,这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而在今天看来,特别是联系林语堂个人后来发生的变化,既可以看到他当时的历史的局限性,也可以明显的看到他的反动的阶级实质闲谈体散文:

①林语堂融合了英国散文随笔艺术与中国古代小品文传统,创造了一种闲谈式散文笔调,提高了闲话风散文的文体地位。

②在内容上,取材广泛,“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从战争外交、国运民气,到西装牙刷,无所不谈。

③在形式上,各体并用,不拘格套,“除游记诗歌题跋赠序尺犊日记之外,尤注重清俊议论文及读书随笔”。

④在笔调上,用极自由的散文笔调,谈天说地,庄谐并用,化严肃为轻松,恰如密友攀谈,全无客套,更无八股气味。

你觉得散文的特点是什么?能用6个字概括吗?

意象,意境,意韵。

上面六个字就是散文写作必需具备的要素。

所谓意象,就是作者想要描述的事物,这事物大到宇宙,小到昆虫,不论是美还是丑,是阴暗还是阳光,都在作者描述的范畴之内,也就是说作者的知识储备和视野很重要,也就说,要言之有物,不能于空中楼阁里大发感慨。

所谓意境,就是客观景象与主观感受相互掺和的文字表现,是虚实相生,意与境谐后所产生的语言的魅力,但这魅力不是靠你在文中塞入多少华美辞句。

所谓意韵,就是要有深刻的内涵,于很一般的事物中挖掘出不同凡响的意义来。而不是日记或流水账般的平铺直叙。

散文之所以称之为散文,是因为文散而意不能散,那意就是一条穿珠子的线,只要两头打了结,那珠子不论怎么滚动都不会散落掉的。至于那珠子是否璀璨?取决于作者的思想境界和文字功底。

一个散字为文中腾出好多的空白,那空白就是使读者产生想像或联想的地方。当然想像和联想是要建立在被其文字魅力所感染之后。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