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命名 > 散文笑的赏析-冰心的《笑》的点评?
2020
11-20

散文笑的赏析-冰心的《笑》的点评?

写一段关于,冰心《笑》的200字赏析?

《笑》通过展现三幅笑影:从图画里的安琪儿的微笑,联想起五年前的田野道旁看见的一个孩子的微笑,又联想起十年前在海边茅屋前看见的一个老妇人的微笑。三幅笑影都有花相伴,美丽而温柔,亲切而和善。作者由此表达了世间的美好。而当三幅笑影在作者的似梦似幻的想象中“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她将对于”爱“和”美“的呼唤转达给了我们。笑》是冰心较早的一篇散文,是新文学运动初期有名的一篇用白话写成的美文。1、情美。《笑》可以说是冰心“爱的哲学”的诗意盎然的文学表达。2、景美。在每一个微笑出现之前,总有一幅清美的自然景象映衬着,这样景与人互相交织、辉映成趣。3、语言美。《笑》作为一篇有名的美文,不仅仅因为其情美和景美,还在于其语言的优美。郁达夫也曾评价说: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从《笑》这篇美文我们就可以略窥一二了。

冰心的《笑》的点评?

笑》这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在语言的锤炼上,无论是调音选词,还是择句上都城充分体现了“冰心体”语言的风格和文艺语体的形象性与情意性。但并不是在玩文字技巧,而是一切围绕着文章中心,为准确有效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和作品的主题服务,语言典雅而不华丽,活泼富于变化而又遵循一定的法度。充分体现了杰出的散文作家对语言材料的驾驭能力。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以及“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等等,不仅显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爱,还体现了其“冰心体”的文字风格,语言典雅秀逸、清丽淡远。 阅读题中的“列举题型” 冯余广 阅读题在中考语文试卷中仍是主要题型。阅读能力的考查包括现代文和文言文两部分,文言文的考查大部分语段都来自课内,现代文阅读语段多来自课外。现代文阅读所选材料文质兼美,具有较强的人文性、思想性,语言清新活泼,司读性强,比起教科书上的课文来也不逊色。阅读题注重考查学生的感受、领悟、运用的能力,试题在设置起点上注意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最终以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归宿。近年来,在阅读试题中出现了一类新人耳目的题型列举题。这种题型,或扣住语段内容设题,或由此向外迁移;或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或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或考查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或考查学生关注时代、社会的能力。开放性是它的最大特点,它的答案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纵观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卷的阅读题,我们可以发现列举题有如下几种类型: 1. 列举成语 例:本文开头引用了车胤“囊萤夜读”的成语故事。其实,在我国历史上有关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还有许多。请再写出两条类似的成语。 (2001年湖北宜昌市中考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课外成语的积累。学生只要在课外认真学习成语,注意分类掌握它们,这道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如:头悬梁、锥刺股(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孙康映雪等。 2. 列举人物及作评价 例: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时刻在鞭策着我们,现实生活中具有白求恩这种精神的人是很多的。请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加以说明(要求:先叙后议,60字以内) (2001年青岛市中考题)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现实生活事例的理解、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明确要求,举例要有典型性、代表性,要先叙后议,语言表达要简明准确。 3. 列举名言或古诗词句 例:你积累了哪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或诗词名句,写出两条(不得照抄选文) (2001年江苏宿迁市中考题)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人名言或诗词名句的积累。应该说,学生对有关读书的名言或诗词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答案可拟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4. 列举措施或建议 例:海洋富饶而辽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二空间,但由于工业废水、废渣、生活污水、垃圾的大量倾入,使海洋环境日益恶化……请根据自己掌握的环保知识,针对上述污染源,选取其中一个,提出治理的建设(不超过30字) (2001青岛市中考题) 解析:环境污染是世界公害。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时常受到污染的危害,学生对此肯定是有切身体会的。因此,让学生就其中的一个谈建议,学生肯定会举出很多很好的建议的。 5. 列举喜欢的句子并述说理由 例:你喜欢或不喜欢文中的哪句话?请说说理由。 (2001年江西中考题) 解析:这种题目比指定某个句子让学生分析有较强的开放性,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更能考出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本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不论选句是否恰当,只要言之有理,就应给分。 6. 列举事例证明观点或作文中的论据 例①请你从自己的生活或读书实践中举一个例子,表明你对“尽信书不如无书”一语的理解。 (2000年广西中考题) 例②围绕选文所阐述的论点,再补充一个典型事例,用简要的语言表述出来。 (2001年烟台市中考题) 解析:这两题都是考查学生列举事例的能力。例①只要紧扣“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举例恰当,要说明既要“信书”,又不能“尽信书”的道理(言之成理即可),但要防止举例失之偏颇,只强调“信书”或“不信书”;例②要针对选文中论点“不节俭就会影响工作”来举例,这样的例子还是不少的。当然所举事例要能紧扣论点,有典型意义和 说服力。 7. 列举理想中的物品并作解说 例:你理想中的书籍是怎样的?请设计一种并简要说说这种书的特点。(50字左右) (2001年哈尔滨市中考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想象及创造能力。同学们在《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中已经熟悉了多种形式的图书,再根据自己对最新科技的理解程度,就能很好地完成这样的题目。 8. 列举文章的欣赏点 例:对冰心的这篇散文,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可从构思、意境、语言等方面选取一个角度来谈,50字左右) (2000年浙江宁波市中考题) 解析:冰心的《笑》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这题主要考查学生感受、领悟、赏析文章的能力,开放性较强。答这样的题目,也有规律可循。结合这篇文章,答案可这样考虑:构思精巧,从联想、画面的联接、插叙的运用等方面考虑;意境幽美,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方面考虑;语言优美,从炼字、修辞的运用、诗化的运用、诗化的语言、表达的效果 等方面考虑。 总的来说,像上述题目在近两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还有不少,可以预测,这类题型在今后的中考试卷中会愈来愈多。这启发同学们学习语文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内,而应向课外和社会、时代生活扩展,要加大课外阅读量,树立“大语文”观点,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以及“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等等,不仅显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爱,还体现了其“冰心体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