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命名 > 散文的灵魂和生命什么-散文的三要素是什么?
2020
11-19

散文的灵魂和生命什么-散文的三要素是什么?

散文是什么,谁能和我说一下?

昨天在公众号的后台,看到有一个小妹妹留言,说寒假想读一些散文,问我有没有什么喜欢的作家。

这恍然让我想起中学时的自己。


印象中,许多中小学语文老师都很喜欢推荐学生读散文。

老师们有时推荐学生们订阅的一些杂志包括《读者》、《青年文摘》、《意林》。

或许是因为许多散文与高考优秀作文的标准颇有相似,或许是因为一些散文清新浅近的语言风格易于接受,或许是因为散文的篇幅短小精悍,在课业压力繁重的高中时代,读其他大部头的课外书,不能不说是一种奢侈。

我不大爱读散文,或者说,爱读的散文不是中学应试教育体系里所推崇的那一类散文。比如,我中学的时候喜欢读王小波。后来有一次,跟我男朋友聊起这个话题的时候,他说他中学时的语文老师不建议大家读王小波,因为他的语言「太平了」。

我至今都觉得这种「太平了」的语言非常好,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的作文写得很不好,高考的时候,语文是分数最低的一门课,因为高考作文竟没有写完。待到大学上了中文系,觉得我们全系同学几乎不可能有比我语文分数更低的了。

这说多了都是血泪史……依然非常感谢我曾经的语文老师们。


回到主题,散文的定义一直众说纷纭,我在这里也就不再去梳理从古至今的概念演变、或是厘清各家之言,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暂且定位为:除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文章,杂文亦包括其中。相比于「形散神不散」、「语言优美」之类的特征,我个人比较倾向的一个分类特点是「不很长的小文章」。

以下是我喜欢的一些作家和他们的小文章。在这篇里,主要选择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作家。以我粗浅的文字水平,也不敢妄自大加评头论足,就摘录其中的一些有趣的片段,试着藉以管窥全豹吧:


1. 鲁迅

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的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转得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上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

――《热风 ・ 随感录二十五》


2. 张爱玲

我姑姑说话有一种清平的机智见识,我告诉她有点像周作人他们的。她照例说她不懂得这些,也不感到兴趣――因为她不喜欢文人,所以处处需要撇清。可是有一次她也这样说了:「我简直一天到晚的发出冲淡之气来!」

有一天夜里非常的寒冷。急急地要往床里钻的时候,她说:「视睡如归。」写下来可以成为一首小诗:「冬之夜,视睡如归。」

――《姑姑语录》


3. 丰子恺

我每次剃了头,你真心地疑我变了和尚,好几时不要我抱。最是今年夏天,你坐在我膝上发见了我腋下的长毛,当作黄鼠狼的时候,你何等伤心,你立刻从我身上爬下去,起初眼瞪瞪地对我端相,继而大失所望地号哭,看看,哭哭,如同对被判定了死罪的亲友一样。你要我抱你到车站里去,多多益善地要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回到门口时你已经熟睡在我的肩上,手里的香蕉不知落在哪里去了。

――《给我的孩子们》


4. 周作人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北京的茶食》


5. 汪曾祺

过去上海、南京、汉口都卖油炸臭豆腐干。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因为一个大人物年轻时常吃而出名。这位大人物后来还去吃过,说了一句话:「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

文化大革命中火宫殿的影壁上就出现了两行大字:

最高指示:
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

――《五味》


6. 杨绛

在北京等待上干校的人,当然关心干校生活,常叫我讲些给他们听。大家最爱听的是何其芳同志吃鱼的故事。当地竭泽而渔,食堂改善伙食,有红烧鱼。其芳同志忙拿了自己的大漱口杯去买了一份;可是吃来味道很怪,愈吃愈怪。他捞起最大的一块想尝个究竟,一看原来是还未泡烂的药肥皂,落在漱口杯里没有拿掉。大家听完大笑,带着无限同情。他们也告诉我一个笑话,说钱锺书和丁××两位一级研究员,半天烧不开一锅炉水!我代他们辩护:锅炉设在露天,大风大雪中,烧开一锅炉水不是容易。可是笑话毕竟还是笑话。

――《干校六记・下放记别》


7. 王小波

小时候,有一次我哥哥给我念过查良铮先生译的《青铜骑士》:

我爱你,彼得兴建的大城,
我爱你严肃整齐的面容,
涅瓦河的水流多么庄严,
大理石铺在它的两岸……

他还告诉我说,这是雍容华贵的英雄体诗,是最好的文字。相比之下,另一位先生译的《青铜骑士》就不够好:

我爱你彼得的营造
我爱你庄严的外貌……

现在我明白,后一位先生准是东北人,他的译诗带有二人转的调子,和查先生的译诗相比,高下立判。那一年我十五岁,就懂得了什么样的文字才能叫做好。

――《我的师承》


8. 刘瑜

据说formal hall是牛津剑桥特别自豪的东西,因为它让背景不同、专业不同的人有一个交流的机会,这听上去自然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当谈话进行到 “So, how many grandchildren do you have” 这样明显没话找话说的地步时,我还是开始深深地怀念那种国内小火锅店里吃火锅的情形。想吃什么吃什么,想跟谁吃跟谁吃,想吃多久吃多久,想聊什么聊什么,什么都不想说的时候,往椅子背一靠,伸个懒腰,看大街上的人来人往,那惬意,哪是穿着黑袍子坐在皇宫式建筑里和白人老头子聊卫星手机能比。王怡写过,自由主义者有自由主义者吃饭的方式,追求的无非是低调、简单、随便、温暖、私密、惬意,而formal hall,好像正是这一切的反义词。

――《送你一颗子弹》


9. 马雁

可是只要你辞职在家,做一门手艺活,一样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只是比上班更辛苦,上班的时候我是九点钟上MSN,现在是一起床就上,早晨六点一直挂到夜里十点,不管是工作伙伴还是熟人朋友,统统是七乘二十四小时地在线响应。不简单啊。

但是他说,你不会算数啊,早上六点到夜里十点,那是十六个小时好不好,怎么变成七乘二十四小时了?我说,你就是那个笑话里讲的,大女婿写诗说「一轮明月照姑苏」,小女婿是个写公文的,说是应写做「一轮明月照姑苏及各处」。

――《月亮代表我的心》


10. 最后再推荐一个大家可能比较意外的:俞敏洪

代表作嘛,就是新东方 GRE 红宝书开篇的小文章《美丽的鞭策》了,很多背单词的同学应该都读过。

长久以来,我都认为新东方单词书的这篇序言堪称是中国当代文学里最好的散文之一,这绝对不是开玩笑:

1985年大学毕业后被留在北大当了老师,不是因为成绩优秀,而是因为当时北大公共英语迅速发展,师资严重缺乏,结果把我这个中英文水平都残缺不全的人留了下来。尽管当时我的教学水平不怎么样,但是我却很喜欢北大宁静的生活,准备把一辈子托付给北大,在北大分给我的一间八平米的地下室里自得其乐,天天在见不到一丝阳光的房间里读着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整个楼房的下水管刚好从我房间旁边通过,二十四小时的哗哗水声传进耳朵,我把它听成美丽的瀑布而不去想象里面的内容。

我能从农村到北大就已经登天了,出国留学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奢侈得不敢想的事情,还是顺手拿本《三国演义》读一读更加轻松。但不幸的是,我这时候已经结了婚,我不和别人比,我老婆会把我和别人比。她能嫁给我就够为难她的了,几乎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如果我太落后,这脸面往哪里搁呀?突然有一天我听到一声大吼:如果你不走出国门,就永远别进家门!我一哆嗦后立刻明白我的命运将从此改变。

老婆的一声吼远远超过了马克思主义的力量。从1988年开始我被迫为了出国而努力。每次我挑灯夜战TOEFL和GRE的时候,她就高兴地为我煮汤倒水;每次看到我夜读三国,她就杏眼圆睁,把我一脚从床上踹下。我化压力为动力,终于考过了TOEFL,又战胜了GRE,尽管分数不算很高,但毕竟可以联系美国大学了。于是开始选专业。我平时虽然涉猎甚广,但对任何专业都没有真正的爱好和研究。病急乱投医,我几乎把美国所有的大学都联系了个遍。美国教授一个个鹰眼犀利,一下就看出来我是个滥竽充数的草包,连在太平洋一个小小岛屿上的夏威夷大学都对我不屑一顾。挣扎了三年,倾家荡产以后,我出国读书的梦想终于彻底破灭。

后来呢?后来就有了新东方学校,就有了《GRE词汇精选》这本书。最早写这本书时,中国还没有普及电脑,我就用一张卡片写一个单词和解释,在写完几千张卡片以后,再按照字母顺序整理出来送到出版社,结果出版社不收卡片,我只能又把几千张卡片抱回家,我老婆就在家里把一张张卡片上的内容抄在稿子上,每天都到深夜不辍。书终于出版了,由于用了红色封面而被学生戏称“红宝书”。后来为了不断跟上时代,又几经改版。由于有了电脑,修改起来也变得容易,不再需要任何人伏案抄写。但对我来说,这本书惟一的意义,就是直到永远都留在我脑海中的――我老婆在灯光下帮我抄写手稿时的美丽背影。

――《美丽的鞭策》


写得真是好啊。

拉拉杂杂写了这些、引用了这些,其中有一些片段,可能和我们脑海里对这些作家的刻板印象,有着些许不同。


而这正是我所认为的、散文存在的意义:于生命和语言的无数细小琐碎之处,窥见有趣的灵魂。


期待评论区里的各位朋友多多推荐~

散文的三要素是什么?

  抒情、哲理、内在音乐性是散文诗的三个要素。

  抒情是散文诗的主要职能。作为抒情诗的姐妹,散文诗同诗一样,抒情地反映生活,而不是叙述生活。它也会有叙述,有描写,但更多的是“倾诉”。它的叙述与描写,也是为抒情服务的。

  目前散文诗界在寻求突破。有人断言“散文诗不突破抒情这个框框,就会死路一条。”此言差矣!没有了抒情,散文诗就失去了基本的特征,散文诗这种文体也就不存在了,也就自绝于世了,还谈何“突破”?

  哲理是散文诗的灵魂。再短小的散文诗,也要有思想,有寓意。好的散文诗,就更要有深刻的、新颖的思想。它应有对生活的体验、思索与评价,让读者有所发现,有所启迪,有所惊喜。浸透诗情的哲理,在散文诗中或者不动声色地让人感悟,或者水到渠成地自然流露,或者以警句的形式一字字打进读者的心底。

  散文诗是无韵的诗。它的音乐性是内在的。它用语言本身的和谐,用字里行间蕴藏的韵律来体现它的音乐美。它往往用恰到好处的停顿,空白与跳跃,排句与行的排列,体现出复杂多变的,不很整齐但颇为鲜明的节奏。它用对偶、排比与复沓的手法(即相同或类似的句子有规律性地重复出现),来体现它的旋律感。好的散文诗,有肉眼看不见的音符,有声声入耳的曲调,是“可读的散文诗”。

  正是抒情、哲理、内在音乐性,才让散文诗充满着激情与感染,给人以发现的喜悦与美的回味。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