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命名 > 散文形散神不散小说-散文如何做到行散神不散?
2020
11-18

散文形散神不散小说-散文如何做到行散神不散?

散文如何做到行散神不散?

首先,就文学散文而言,“型散神不散”并非其基本特点。比如:写散文,“型不散神也不散”行不行,例如《白杨礼赞》就不能另写槐树,再加棵枣树。

一般来说散文的基本特点主要应包括:自叙为主,表现自我(真实的);情感真挚,不倡虚构(大实小虚);题材广泛,结构灵活等。

在文学散文的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小品文)中,“形散神不散”较适用于小品文的写作。小品文属文艺性论文,观点往往不能实证,因而也就不能要求读者一定认同自己的观点。于是,小品文多以漫说随笔的形式或议论人生,或议论社会与自然。为使读者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写作时大多语气平缓,娓娓道来,散漫自如(散漫开来,意图不变),风格闲适,亦或轻松调侃。中国传统小品文尤善表现神韵、情调、性灵等。小品文作者仿佛在“随便写”,读者确实可以“随便看”。

“型散神不散” 在写议论散文(小品文)时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但写作时仍需着重处理好逻辑与主观、理论与形象、议论与抒情的关系。

给大家推荐张岱的《西湖七月半》。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也是小品文性质。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