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散文的特点是什么?能用6个字概括吗?
意象,意境,意韵。
上面六个字就是散文写作必需具备的要素。
所谓意象,就是作者想要描述的事物,这事物大到宇宙,小到昆虫,不论是美还是丑,是阴暗还是阳光,都在作者描述的范畴之内,也就是说作者的知识储备和视野很重要,也就说,要言之有物,不能于空中楼阁里大发感慨。
所谓意境,就是客观景象与主观感受相互掺和的文字表现,是虚实相生,意与境谐后所产生的语言的魅力,但这魅力不是靠你在文中塞入多少华美辞句。
所谓意韵,就是要有深刻的内涵,于很一般的事物中挖掘出不同凡响的意义来。而不是日记或流水账般的平铺直叙。
散文之所以称之为散文,是因为文散而意不能散,那意就是一条穿珠子的线,只要两头打了结,那珠子不论怎么滚动都不会散落掉的。至于那珠子是否璀璨?取决于作者的思想境界和文字功底。
一个散字为文中腾出好多的空白,那空白就是使读者产生想像或联想的地方。当然想像和联想是要建立在被其文字魅力所感染之后。
什么是散文式电影?有什么特点?
“散文电影是一种经典而又充满艺术性的艺术流派和电影样式”。
它于20世纪20~30年代在欧洲出现,萌芽于苏联,苏联散文电影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尤特凯维奇、格拉西莫夫等,代表作品有《夏伯阳》、《列宁在十月》、《马克辛三部曲》等。他们认为电影艺术的中心任务是塑造“能够使观众喜爱的主人公”;影片中主要的是“人、他们的行动、他们的相互关系”;“形像只有通过与其他人们的相互关系、与事件的相互关系,才有可能创造出来”。主张电影“向散文学习”,这就是所谓的散文电影。
后期,20世纪 40年代,散文式电影以美国影片《公民凯恩》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为开端。这类影片不遵循传统的戏剧结构形式,不采用贯串完整的情节冲突,而是通过多种叙述手段,用多侧面、多层次、多声部的手法,使作品更加接近生活的本来形态,以造成亲切可信的艺术效果。
散文式电影与“戏剧电影相对,但是这类影片并不排斥戏剧性”,而且从自然的日常生活与松散的散文结构中表现现实生活中的戏剧性因素。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67142.html
- 转载请注明: 访客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