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史记》给史学发展带来了什么深远影响?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中国古代最著名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历史。与后来《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那么《史记》具体在哪些方面对中国史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和深远影响呢?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史学编撰方式方面:开创了“纪传体”体例,创造性的将“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裁融为一体。纪,指本纪,即皇帝的传记;传,指列传,是一般大臣和各式人物传记。司马迁在前人基础上,在《史记》中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构,创造性地探索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历史编纂学方法。 “本纪”按年代顺序记叙帝王的言行和政绩;“表”按年代谱列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书”记录了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世家”载述诸侯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业绩;“列传”记载各种代表人物的活动。司马迁创造性地把这五种体裁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系。
二、史学记录的原则方面:忠于历史,秉笔直书,客观表达,以信史闻名于世,对后世史学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史记》忠于史实,既不溢美,也不苛求,按照历史本来面貌撰写。《史记》明确表示反对那种“誉者或过其失,毁者或损其真”作法。 即使对于先秦法家和秦代暴政,感情上愤恨,但能做到不因憎而增其恶。相反,对法家改革和秦代统一中国的历史作用,都予以充分肯定。其史学记录的客观原则规范,使得《史记》一直以信史闻名于世。
三、史学记录的内容方面:拓展了历史学的研究范畴,涵盖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合。规模宏大、贯通古今、内容广博,类似百科全书的通史。历史上司马迁第一个为经济史作传:《平准书》、《货殖列传》;又第一个为少数民族立传:《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还第一个为卑微者列传:《刺客列传》、《游侠列传》。第一次把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包容在历史学研究范围之内,开拓了历史学研究新领域,推动了我国历史学发展。
四、史学的价值观方面:注重个体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并且能够做到结构化分析社会各层次人的历史价值,这点比以往单纯的记录和强调帝王的史学记录要高出一个层次。强调人是历史的中心,写帝王将相的同时、注意为社会上的各种人立传,尤其是把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放到与王侯功臣以及封建社会的圣人孔子同等的地位来写,所以司马迁的《史记》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对后世价值判断的一种规范引导。
五、通过通史研究的影响力巩固了史学在中国文化领域的独立地位。以往史学是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的,没有独立地位。如在刘歆《七略》和班固《艺文志》里,史学都是附在《春秋》的后面。自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专门史学著作才不断涌现。到晋朝的荀勖根据历史发展需要,最终将历代典籍分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记诸子兵术,丙部记史记皇览,丁部记诗赋图赞,至此史学一门,才在中国学术领域取得独立地位。 六、建立了史学的文学传统,使得史学更加丰富。司马迁文学修养深厚,艺术手段高妙。化简为繁,用词机妙,加以视线远,见识高,文字生动,笔力洗炼,感情充沛,词气纵横,形象明快,使人“惊呼击节,不自知其所以然”。 故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基于以上六点的贡献,司马迁以其进步的史学思想和严谨的治史方法,使得《史记》成为我国史学史上一座巍峨的里程碑,其本人也赢得了“中国史学之父”的美名。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66582.html
- 转载请注明: 访客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