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命名 > 散文如何赏析语言-如何品析散文诗的语言?
2020
11-17

散文如何赏析语言-如何品析散文诗的语言?

如何品析散文诗的语言?

浅析散文教学中语言的品析 散文阅读,是中考的一大考点,也是中考中最不容易拿分的一种文题,因此,注意散文阅读的指导,指导学生基本答题思路和方法,是中考语文成绩提高的一大途经,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谈谈散文阅读教学中的“ 随机点拨,因文入理”的方法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曾经有文学评论家说 :“说到底,散文就是一种味道,精神的味道,以及文字的味道。散文就是通过自己独有的语言方式把它背后的味道传达出来,如果没有语言个性,散文就没有多大的价值。”因此――首先学会品味语言,才是真正走进散文世界。那么,散文究竟在语言上有哪些特点呢?我认为散文语言特点大概分为三类:

1、散文语言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和深刻的哲理蕴涵。

2、散文语言优美流畅、清新自然、富有诗意。

3、散文语言常用多种修辞,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文学性。因此,在品析散文语言是要注意那些1、动人的抒情韵味2、深邃的哲理意蕴 3、优美精当的词语4、巧妙精彩的修辞。因此在指导学生时应该注意(1)将散文中那些哲理性的话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如在分析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分析:句中的路既指地上的路,也指人生之路。它告诫人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是否为之而奋斗。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希望就无所谓有;有希望并为之奋斗,希望就无所谓无。虽然实践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践,就能走前人所没有走出的路,创造前人所未经的生活,鼓励人们为实现新生活而奋斗。(2)从修辞的角度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如: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朱自清《春》)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把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2、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句子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深夜听泉的多种层次。为下文写从泉声中得到的人生感悟作铺垫。不管怎样,我认为,品析句子一定要注意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

散文语言应该从哪些角度赏析?

  散文是一种具有含蓄美的文体,在鉴赏散文时,我们可以从选材、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内容四个方面入手:

  1 从选材的角度去鉴赏

材料为中心服务,是任何文体都要遵循的。有利于中心的材料可泼墨如水,不利于中心的

材料要惜墨如金。因而,材料的典型与否、新颖与否、恰当与否,是决定一篇文章成败的关键。

还是以《六国论》为例,文中论述“弊在赂秦”及“不赂者以赂者丧”时使用的例证,都非常

恰当地论证了观点。

2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去鉴赏

散文中,衬托、对比、象征、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可使文章内涵更为丰富,

行文更具特色,表情达意更熟练、更深刻。因此,需注意散文的表现手法。

3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去鉴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是五种基本的语言表达方式,散文作为一种文学样式

因记人叙事、写景抒情、哲理、政论、寓言等散文体的不同,表达方式又各有侧重。但是,一

篇散文中,一种表达方式贯穿始终的现象基本不存在。所以,从表达方式的角度鉴赏散文,

主要看表达方式是否能运用自如。如《六国论》,作者主要运用议论的方式阐述观点,其中

又间杂运用了叙事的写法。议论记叙运用自如,使文章观点鲜明、论证充分。

4 从内容方面去鉴赏

散文分记人叙事类、写景抒情类、政论、寓言类等内容,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去鉴赏、去把握主旨。记人叙事类要注意人事之间的辩证关系,写景抒情类要注意写景的同时流露的情,政论性散文要抓住作者的观点态度,寓言类要透过表面内容把握实质。总之,要根据散文的不同侧重点去鉴赏。

当然,鉴赏散文时,这几方面不是孤立存在的,要综合评价、综合赏析,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