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一、先秦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端,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商朝的甲骨卜辞中,已经出现不少完整的句子。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有的长达三、五百字,记录贵族事功、诉讼原委或赏赐情由等等,记叙的内容已经相当丰富。这些可以看作是古代散文的雏形。
先秦散文是中国散文的发轫。主要保存在《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和《战国策》中。包括《左传》、《国语》等先秦叙事散文和《论语》、《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先秦时期,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还不分明。当时的散文,只能说是与韵文相对的一种文体,基本上是哲学、政治、伦理、历史方面的论说文和记叙文,但由于它们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产生过很大影响,因而被视为先秦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汉代
散文到了汉代,又在国家政权启封建大一统的广阔社会背景之下,继续发展起来,取得很高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汉代散文在前世的基础上品类更加繁多,凡刘勰在《文心雕龙》文体论中所涉及的颂、赞、祝……等三十种散文文体都已独立出现,而每种文体往往又会细分为若干不同式样用途的小类。
三、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分裂时期,在多元政治和政权频繁更叠的同时,思想家于一尊的局面早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玄学、佛学的盛行,以及儒、释、道三家并存局面的出现。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思想相对活跃、开放的时期,散文的发展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四、唐宋
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五、明代
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六、清代散文
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义理”的体现。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史(简短一些)?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
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为本人的著作。
散文的由来?
“先秦”即秦代以前,指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中国以前的历史,包括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早期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中国文学起源,经历口头文学、早期书面文学,发展到成熟的书面文学。先秦文学主要是指周代文学。文学起源于原始社会的人类生活,包括爱情婚俗、祭祀活动和生产劳动等。《淮南子・道应训》中的所谓“举重劝力之歌”,更早见于《吕氏春秋・淫词》,是战国时期的人说战国时期的事,不足以说明文学起源于劳动。文学起源于原始歌谣和神话传说,属于口头文学。原始歌谣和神话传说是中国文学的萌芽,但在流传的过程中多有篡改。
谁能告诉我先秦散文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时代的变革,文化思想的活跃,促成勒散文的勃兴。 1生产工具的进步、促成工商业的发展 -当时,铁器在社会上广泛使用,致成种农业、工艺的器具,也用来制造兵器。同时,生产技术改进了,兴修水力工程,促使农业生产发达、商业进步和都市繁荣。新兴的富商、巨贾和货币制度便应运而生,而商人的势力也扩张起来。 2商人与地主在政治上抬头 -经济的变化影响政治社会,统治以财力武力掠夺土地。各国的互相吞并导致春秋时代的一百余国剩下七国。许多贵族没落了,商人和地主成为当时政治上的新兴力量,奴隶社会几已全面崩溃解体,封建社会逐渐形成。 3思想文化上的百家争鸣 -由于政治制度及社会组织产生变化,知识分子产生勒不同的思想,有守旧的、趋新的、有代表贵族奴隶主的,有代表新兴地主的,有倾向贫民的,产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诸子哲学时代。 4激烈的社会变化 -在春秋战国时代,斗争余吞并兴亡盛衰的历史内容,促进勒历史观念,历史学家记载下人类的史迹,因此历史散文也蓬勃发展。 #摘自中国文学史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65365.html
- 转载请注明: 访客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