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如何概况?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重要句子含义”题,主要考察学生“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在散文阅读中,能够拿出来作为考题的句子,穆老师认为,它绝非一般句子,句子背后一定深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将这些“深埋命题人心中的秘密”挖掘出来。
穆老师已经带好了“铁锹和铲子”,同学们,快跟上!(●'?'●)
一【哪些句子是重要句子?】
穆老师为了找到那些丢失的重要句子,可谓“煞费苦心”,终于将它们集齐了,如下:
(1)从内容上看
主要是概括句,概括文章旨意或段落意义的句子。
一般有:a.起始句;b.中心句;c.总结句。
(2)从结构上看
a.照应句;b.过渡句;c.铺垫句;d.呼应句;e.对比句;
(3)从手法上看
a.修辞句;b.表现手法句(联想、想象、感官、象征、动静、虚实);
(4)从主题上看
a.观点态度句;b.富含哲理句;c.感情强烈句;d.耐人寻味句。
二【句子含义答题角度】
句子含义大都有着表层和深层双重含义,尤其是深层含义,一般包括“修辞义、象征义、指代义、引申义和语境义”。
思考步骤:
第一步:找手法。
看看句子中是否有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
第二步:看位置。
主要看该句所处的段落位置,开头,中间或是结尾。可以参照“段落作用”题。
第三步:找关键词,词入句分析。
一般情况下,通过前面三步,我们可以找出句子的表层含义。
第四步:句入段、段入文,结合语境和主题分析。
第五步:有时也要考虑作者创作背景和社会背景。
一般情况下,通过第四和第五两步,我们可以找出句子的深层含义。
三【典型试题例举】
老规矩,直接上题,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下图:
同学们,你们掌握了吗?记得勤加记忆哦!
希望穆老师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如何分析一篇散文?
散文分析方法及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一、概括段落大意: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母亲去世后“我”对母亲的态度――深深的思念。)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有时母亲能找到我)//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有时母亲不能找到我)――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母亲在世时“我”对母亲的态度――倔强,及现在的悔恨。)
【概括段意的方法】
1、划出表达作者观点、情感的句子。(多为议论性语句。不应是描写性语句。)
2、如果表达观点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或表达过于含蓄,将其改写为正面表达观点的肯定句。
3、分层,概括层意。再将层意连缀成段意。
特别提示――总结段意时应考虑与文章主题的联系。
二、思考段间关系:
例1: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开启下文)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母亲去世后“我”对母亲的态度――深深的思念。)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承上)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侮,丝毫也没有骄傲。
(母亲在世时“我”对母亲的态度――倔强。)(前后两种态度对比)
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例2:
【段间关系种类】
①并列、②对比、③层进、
④为下文做铺垫、⑤为上文做例证、⑥承上启下、⑦前后呼应
⑧总起下文、⑨总结上文
【段间关系的作用】
三、 思考句间关系 不是……而是……
1、复句关系:
① 并列关系
② 顺承关系:于是、就、首先……然后……
③ 选择关系: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
④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尚且……何况……、别说……连……
⑤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然而……、……只是……、不过……
⑥ 假设关系:如果……就……、 即使……也……、再……也……
⑦ 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
⑧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那么……
⑨ 目的关系:……以便……、 ……免得……
⑩ 取舍关系: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2、所有段间关系都是用于句间关系。
四、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
(一)、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景物描写的作用】
1、烘托了……的气氛。
2、衬托 / 反衬 出作者……的心情 / 感情。
【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高二讲)
【抒情方式及作用】
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以间接含蓄的方式抒情
作用:直抒胸臆――有利于作者直接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便于读者理解。
借景抒情――巧妙地利用景物的……特征,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以间接含蓄的方式抒情――含蓄而深沉 / 隽永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二)表现手法:
对比、衬托、象征、倒装、铺垫、过渡、照应、欲扬先抑、人称、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1、 对比的作用:可以把不同的人物、生活现象、思想感情区分得更加鲜明。
2、 衬托:
①正衬:用相同的事物衬托,突出被衬者的特点(相同之处)。
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例:《我的空中楼阁》写小屋周围的树美,是为了突出小屋更美。
②反衬:用相反的事物衬托,突出被衬者的特点(相反之处)。
例:“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3、象征: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有时母亲能找到我)// 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有时母亲不能找到我)――但这(指代前面两层的内容)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侮,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如何分析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理解句子的含义,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1. 瞻前顾后,找关键词.要求分析含义的句子一般选自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对于选自文章中间的句子,答题时一定要瞻前顾后,找出与题干有关联的关键词.
2. 阐明连贯,编写文字.怎样表述句子的含义,叙述文字要抓住题干的要点,力求简明而有层次.
3. 对照分值,揣摩要点.考卷中分析句子含义的分值一般在4~6分,答题时要注意根据题目所给的分值揣摩答题要点.
如何理解散文阅读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
散文讲究文采,取材广泛,要真正理解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情感,就必须理解和分析言简意赅、内涵丰富、令人玩味又有文采的重要语句语句。所谓“重要语句”,指的是在文章中对于思想内容的表达和结构层次的显示具有重要意义的语句,如首括句、中心句、点睛句、过渡句等。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指的是基本义、象征义、引申义、修辞义等。句子的含义一般有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之别。“体会文中重要句子的丰富含义”,包括三层意思,首先是体会句子的表层意义。其次是体会句子的语境意义(深层含义),即在一定的语境句子中的临时意义。这一方面的理解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第三是体会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在此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各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反语、双关等,表达的往往是句外意义。 那么,如何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紧扣主旨,仔细斟酌 事实上,要想正确理解一个句子的含义,必须要对文章的主旨有一个比较深刻、透彻和全面的了解。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第15题: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2)南方的天气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要想理解这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应紧扣住作者对大西北的赞美这个主旨。(1)句中的“长不大的孩子”是指生活舒适、安逸的孩子,缺乏一种坚强,而大西北的艰苦会使他们重新认识生活,认识自我,从而长大成人。(2)句是用南方与大西北进行对比而形成强烈的反差,说明南方有的只是精致之美,缺乏大西北所独有的壮美与粗犷。参考答案可拟定为:(1)大西北环境的艰苦恶劣、生命的顽强抗争,会强烈震撼来自南方的孩子,使他们学会坚强,早日成熟。(2)南方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远没有大西北粗犷坚韧。 二、联系语境,瞻前顾后 就是将题干中的句子回归到原文中的位置,在此基础之上,联系上下文,既要瞻前,又要顾后,确定答题的有效区间,然后再仔细品读题干的具体要求,精读划定的语段区间,抓出答题的要领,用言简意赅的文字将答案表达出来。如2006年高考第15题: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直射,稻穗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上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这句话的中心是“农夫”,从“强悍的铜色”的外貌刻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强健的体魄。稍一思考。我们便不难洞察作者的真正旨意:“强悍的铜色”正是“阳关”的杰作,正是农夫头顶炎炎烈日、含辛茹苦劳作烙下的印迹,它与金色的稻谷、黄色的土地浑然一体,洋溢着一种阳刚之美。这幅画卷的背景是“稻埕上的稻谷”,“闪耀着金色的光泽”从表层意义上看,是因为阳光的照射,而从深层次意义来看,正是农夫成年累月的辛勤劳作才使得劳动成果如此美好。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句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来看,“稻穗闪耀着金色的光泽”与下文“对农夫决心务农的交代”相互应,上下文的前后呼应,使得文章的行文脉络贯通,丝丝入扣。参考答案可拟为:(1)“稻穗……光泽”一句,渲染阳光下农夫劳动成果的美好;(2)“农夫……铜色”一句,表现阳光下农夫的阳刚之美;(3)与下文晒稻谷、对农夫决心务农的交代等内容前后呼应。 三、解读修辞,把握内涵 对含有修辞格的句子理解,应从修辞格本身特点的角度,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反语的讽刺性等去考虑,特别是含有比喻修辞格的句子理解多次出项,更值得重视。如2006年高考四川卷14题,文中说:“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这道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瓦是童年的底片”是一个暗喻的句子,“瓦”成了生活的底片,自然记录了生活。参考答案可拟为: “瓦”真实地记录“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 四、分析成分,巧抓主干 就是对于题干种所给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划出句子成分,将句中次要的、修饰的成分剔除,而保留主要的、关键的成分。如2005年高考山东卷第20题第2小题:请说明“诗的长江,民族文化的长江,全都在血脉中汇流”在文中的含义。要简答好这道题就要扣住“长江”前的三个定语(诗、历史教科书、民族文化)来理解它的象征意义,“全都在血脉中汇流”则揭示出了“我”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参考答案可拟为:因为传统中,长江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所以当“我”置身长江后,长江所负载的各种意义(历史的、文化的、民族文化的)都唤起“我”的文化认同感。 事实,既是体会“丰富含义”,则具体答题时答题点不可能是一点。因此,在答出句子的表层含义时,一定要把握其“意外之意”,可以从“句子的深刻含义是什么”“表现作者什么观点或感情”“揭示了什么样的哲理”等方面分析。尤其注意不要孤立地分析含义,否则答题要点就会不全面。 总之,因为散文作者总是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蕴含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或事物委婉曲折地表现出来。所以,散文阅读要认真体会语言的特点,通过对语言的辨别、比较、思索,准确地把握语句的含义,进而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64921.html
- 转载请注明: 访客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