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一篇散文?
散文分析方法及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一、概括段落大意: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母亲去世后“我”对母亲的态度――深深的思念。)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有时母亲能找到我)//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有时母亲不能找到我)――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母亲在世时“我”对母亲的态度――倔强,及现在的悔恨。)
【概括段意的方法】
1、划出表达作者观点、情感的句子。(多为议论性语句。不应是描写性语句。)
2、如果表达观点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或表达过于含蓄,将其改写为正面表达观点的肯定句。
3、分层,概括层意。再将层意连缀成段意。
特别提示――总结段意时应考虑与文章主题的联系。
二、思考段间关系:
例1: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开启下文)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母亲去世后“我”对母亲的态度――深深的思念。)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承上)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侮,丝毫也没有骄傲。
(母亲在世时“我”对母亲的态度――倔强。)(前后两种态度对比)
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例2:
【段间关系种类】
①并列、②对比、③层进、
④为下文做铺垫、⑤为上文做例证、⑥承上启下、⑦前后呼应
⑧总起下文、⑨总结上文
【段间关系的作用】
三、 思考句间关系 不是……而是……
1、复句关系:
① 并列关系
② 顺承关系:于是、就、首先……然后……
③ 选择关系: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
④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尚且……何况……、别说……连……
⑤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然而……、……只是……、不过……
⑥ 假设关系:如果……就……、 即使……也……、再……也……
⑦ 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
⑧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那么……
⑨ 目的关系:……以便……、 ……免得……
⑩ 取舍关系: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2、所有段间关系都是用于句间关系。
四、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
(一)、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景物描写的作用】
1、烘托了……的气氛。
2、衬托 / 反衬 出作者……的心情 / 感情。
【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高二讲)
【抒情方式及作用】
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以间接含蓄的方式抒情
作用:直抒胸臆――有利于作者直接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便于读者理解。
借景抒情――巧妙地利用景物的……特征,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以间接含蓄的方式抒情――含蓄而深沉 / 隽永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二)表现手法:
对比、衬托、象征、倒装、铺垫、过渡、照应、欲扬先抑、人称、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1、 对比的作用:可以把不同的人物、生活现象、思想感情区分得更加鲜明。
2、 衬托:
①正衬:用相同的事物衬托,突出被衬者的特点(相同之处)。
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例:《我的空中楼阁》写小屋周围的树美,是为了突出小屋更美。
②反衬:用相反的事物衬托,突出被衬者的特点(相反之处)。
例:“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3、象征: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有时母亲能找到我)// 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有时母亲不能找到我)――但这(指代前面两层的内容)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侮,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赏析散文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
一:内容。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取决于内容的好坏。作者是通过内容来叙述自己的观点、思想、感情、故事的,所描写的场景,所要表达的意境,全在文章内容!
二:结构。如果文章像一座建筑,它的结构就决定的建筑的大小和内容了。耸天高楼和简朴农房就是很好的对比。结构是最能看出文章特点的地方,结构不同,作用和利弊也就不同。
三:手法。一篇文章成品你最先看到的是内容,但最初着笔时是用手法开始的。手法很关键,看的是在处理文章细节和整体文章的修剪雕刻!
四:背景。写作的时间、年代、原因,这些都是赏析文章的关键。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64910.html
- 转载请注明: 访客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