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命名 > 散文作家-哪些名家散文写得好,你认为呢?
2020
11-16

散文作家-哪些名家散文写得好,你认为呢?

哪些名家散文写得好,你认为呢?

写得好的名家散文非常多。


想聊一聊张晓风的《回首风烟》,这是一本张晓风创作50周年美文精选,个人很喜欢。

张晓风说,三月的夜雨能渗出一丝丝的青草味,跟太阳蒸发出来的强列的草薰不同,是一种幽森的、细致的、嫩生生的气味。


读到这里,窗玻后的我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脚步。


于是,在这个近三月的清晨,没有朝露,没有夜雨、没有野溪,有的只是将绿未绿的枝桠、将成未成的初蕾。我说,足够了,这些已经足够我在谎言般的春天里流连,虽然春天可能什么都不是,却阻挡不住我们想要放飞的一颗心,而这颗心在品味了《生命礼赞》之后愈加清晰地想要前行,雨挡不了,风阻不下。


春天有文字无法言说的诱惑,我在张晓风的文字中读到了春姿娆媚。


《初雪》是张晓风写给自己的孩子的。


或许是同为人母的原因,母爱的淡然与伟大在张晓风的文字之下是如此的淋漓。


张晓风说――诗诗,如果我们骄傲,是为你本身而骄傲,不是为你的健康美丽或者聪明。她还说――你是人,不是我们培养的灌木,我们决不会把你修剪成某种形态来使别人称赞我们的园艺天才。你可以照你的倾向生长,你选择什么样式,我们都会喜欢――或者学习着去喜欢。


这一段质朴融入了浓浓母爱的话语,我想是每一位母亲亦或父亲的心声。我们与孩子朝夕相伴,我们指责孩子贪玩、我们纠正孩子陋习、我们期翼孩子勤勉,孩子无法体味我们的浇灌,孩子认为他和自己的父母并不是在一条道路上行走,虽然孩子也曾努力地想要走向父母的身边,可是,抛弃自我意愿的行走让孩子举步维艰。孩子以为父母想要孩子这样,父母给矛了孩子足够的爱,却未能如愿让孩子全部获悉。


孩子学校的年级组长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你以为你以为的就真的是你以为的吗?这话听起来有些绕口,细品之下却道出了许多深意。


如若,我们无法让心中的所思所想清晰地传达给对方,那就用文字来表述吧;如若,文字也难以述清理顺,那就让我们来借用张晓风的作品吧。

我想,散文家张晓风是不会介意的,能够看出碧绿柳树的纯净、能够欣赏耀眼橘红的木棉花、能够捕捉到流浪脚边的桅子花香,欲唤流苏为诗经的女子,如何会介意自己的文字在书笺之外传诉呢?!

在鲁迅生活的时代,散文成就最高的三位作家是谁?

鲁迅生活的时代,各行各业人才辈出,尤其在文学界,涌现出了许多大师级人物。现代文学六大家,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曹禺的文学成就已经形成定论,自不用说。仅仅在散文创作领域,就涌现出诸如周作人、林语堂、梁启超、梁遇春、梁实秋、朱自清、沈从文、汪曾祺、钱钟书、丰子恺、季羡林、张爱玲、冰心等散文大家。

要说谁的散文成就最高,确实是一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因为每个人的阅读口味、习惯、关注点等不尽相同,肯定在评判时会加入自己的个人喜好。

通过近些年的阅读比较,我个人也认为鲁迅能把周作人和林语堂排在自己前面说事,非常公正和客观。足以说明这两位在散文上取得的成就。

周作人(1885――1967),是鲁迅先生的弟弟,长期研究日本文化,超过50多年,在文学理念和写作风格上深受日本文学影响。他的散文语言非常注重营造意境,注重语言言外之意的延伸,具有诗歌般的意境和内涵,耐人寻味,这比当时其他人的散文在格调上要高出不少。周作人的代表作有《苦雨》、《乌篷船》、《故乡的野菜》、《喝茶》等。

林语堂(1895――1976),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尤其对新道家研究颇深。他的散文雅俗共赏,往往能以冷静的旁观者的心态来关注世相百态,形成了一种既庄严又轻松的闲适笔调,文字流畅自然,诙谐幽默。林语堂的代表作有《中国人之聪明》、《论解嘲》、《秋天的况味》、《读书的艺术》等。

上述两人的散文完全称得上大师手笔,是人们学习的典范,我认为他们完全有资格排进20世纪散文大家前两名。

另一位大家在我看来,梁遇春、朱自清、沈从文都有实力角逐。综合来看,朱自清的散文成就要高于梁遇春和沈从文两人。

朱自清(1898――1948),他的《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等散文,我们在中小学课本里已经读过很多遍了,他的散文也深入人心了,不必在此赘述他的散文成就和风格了。

因此,我认为,周作人、林语堂、朱自清是上世纪前半页(既鲁迅时代)伟大的三个散文大师,是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