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书笔记?
“热爱自然,向往自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先生陪我一起,搭上童年的时光机,感受大自然的美妙。”――题记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读着这些充满童趣的文字,我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卷。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我读鲁迅先生的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处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间,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先生。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在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与玩伴一起捕鸟,但由于性急,总是捕不到很多;在这里,他常听保姆长妈妈讲故事,想起百草园的美女蛇,也会害怕地瑟瑟发抖。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当他读书读得入神时,却没发现他的学生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优质戏,而鲁迅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
如果不是看见这篇文章,谁又能想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可敬的鲁迅先生,也有这样调皮捣蛋的童年时代。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许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真不懂自己怎么会那么喜爱《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充满激情。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现了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那股热情,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着,这正是儿童特有的。曾几何时,我已经远离了童年,进入了少年,每天都在这忙忙碌碌的学习之中,纷纷挠挠的生活之中。
但我自己认为自己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有时还做着甜美的童年之梦。回忆起那些童年琐事,还时常记忆犹新、忍俊不禁。我家原属市郊,附近有一大片田野,小时候,总去那里享受着春日的阳光,秋日的清风,还有那片总被我采得一朵不剩的油菜花,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小时候,每天一吃完饭嘴都不擦就去邻家串门子,和小伙伴一起去吃豆腐花,一起去田野里玩,时不时还跌进泥坑变出个“小泥人”,采了各式各样的花,又生怕主人找来,就把花藏在树洞里,一会儿回去花早就枯萎了,但我仍沉醉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之中。“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
而如今,田野上造起了楼房,我和小伙伴都在为自己的前程努力着,田野,自然,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因此感受不到大自然的亲切,也少了许多自由,但我仍沉醉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之中。这也许就是我和幼年鲁迅的相似之处吧,使我在读过文章后有了这么多感动。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你看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有什么感想?
只有一些杂草的百草园,被鲁迅先生描写得生趣盎然,绘声绘色,简直是孩子们的极乐世界。
夏天,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还有各种昆虫的叫声,颜色丰富多彩,声音此起彼伏,真是热闹非凡。冬天下了雪的百草园也极有趣,和别人学着捕鸟,既学到了方法,又学到了做事要沉稳,不能急躁。由此我想到了我家以前的院子,前院种着一颗杏树,春天开着粉色的花,秋天结了果子,分给左邻右舍吃。家里的三花猫没事就在树上晒太阳。后院养着鸡,有一次我用镜子照它,它就对着镜子一个劲的啄,以为里面还有一只,逗得我前仰后合。童年只是童年,无忧无虑的童年。
文章后面进入三味书屋,是全城最严厉的书孰,书中写到“备着一条戒尺,定有罚跪的规则,但都不常用,通常也只是瞪眼儿,大声嚷道,‘读书’”,由此可见,先生并没有那么严厉。在老先生自我陶醉大声读书时,学生们却在下面自娱自乐。让我想起我上学的时候也搞小动作,一会吃个零食,一会跟别人说说话,但怕老师是真的。
跟随鲁迅先生对儿时快乐的回忆,也想到了自己的童年稚事,往事如烟,一去不复返,童年就像一块糖,苦的时候吃一颗,对自己微笑。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63721.html
- 转载请注明: 访客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