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命名 > 山水散文阅读-名家游历名胜山水的散文?
2020
11-15

山水散文阅读-名家游历名胜山水的散文?

求描写“泼墨山水”的现代散文?

泼墨山水   文 / 深谷溪兰 西窗月斜,仍不成寐,忽有一腔情感需要马上诉于墨端,不吐难快!随翻身披衣来到几案前,铺尺余宣纸,调五彩颜色,袂角猎猎,笔走中锋。浓墨淡彩,或急或缓、或轻或重、如痴似醉,恣意狂书:

  

  我要泼山,那是万丈豪情于胸的爆发!不求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之士顾恺之的细腻传神;不求有吴道子的娴熟技巧与行笔磊落挥霍的境界;不求有“如在坝桥风雪中,三峡闻猿时”意境;不求有气象萧疏,烟林清旷的雄伟与苍凉气势;不求有毫锋颖脱、墨法精微的笔法;更不求什么“雨点皴”、“芝麻皴”的技法。我只想把心中的爱寄予大山,把心中的情怀泼予大山,让我的笔在一皴一挥中信马疏狂!我要让心中的山在徊溪断崖中展示出它的果断;我要心中的山在暮云朝雨中的那份坦然与沉静;我要心中的山,在飞瀑落寒泉中的那份激情;我要心中的山在雾霭浮动中的那份缠绵与深情;我要心中的山在云烟风月下的那份峰峦的浑厚与势态的雄强;我要让我心中的山有饮甘露餐云霞,月华中笑倾星斗的豪爽;让我的山充满“垂瀑布青云断,日射沧波紫雾重”的气概去感动满山的柳醉枫红;我要心中的山虽然胸中含纳着千丘万壑,依然是在蓝天下随风谦谦,深沉而邈远…….。

  

  山承载了我太多的情感,在我淋漓的墨韵中,水气氤氲而墨华飞动。在不经意中滴洒了点点赭红,洇染了山谷一角,那就索性把他点皴成一片枫红,像红霞一般近近远远的连成一片。在雾锁天泉,辟石见日的画轴里,赋予了大山在峥嵘里露出了****倜傥,浪漫超脱的本性。

  

  无松不为山。在悬崖峭壁上,在猎猎大风呼啸的山涧,我要用苍辣沉雄的笔触勾勒出盘根错节、状如虬龙的崖松。苍松横空出世,任凭风侵雨蚀、电鞭雷轰,照样是泰然处若而历险不惊,一幅超离尘寰纷扰的高洁气概!

  

  构架在心,豪气胀胸,充盈于笔。或沉墨,或飞白,或中锋,或散毫,一气呵成。面对墨宣,我不禁感叹,虽不居于山中写实,但在这尺余绢宣上不是同样能感受到那“九龙潭月落杯酒,三品松风飘管弦”的情怀吗?这种情怀不就是来自对大山的挚爱吗?

  

  一杯香茗袅袅的散发着它的体恤,一支拙笔悠悠的描绘着心中的情怀。眯起眼睛品着画卷,总觉着少了什么。蓦然间我有了答案,少了大海!一座大山怎能没有大海的陪伴?

  

  凌空崛起的大山应是傍着大海呀,只有山与海的相依相偎,相互映衬,才能构面出奇特壮美的自然景观和抒情诗意:鲸波汹涌的大海只有在山的深情注视下,才能浪花腾雪;只有在与岩岬相拥的那一刻才能爆发出一啸的激情;只有在与山的交流中,才能领略那一碧万顷、海天无际的心胸;只有与山的相随,才能高吟低唱,逗鲸逐鸥,忘却尘世的纷繁;还有守侯在崖岸的雄鹰、远处的碧空帆影、近出泊岸的归舟、晚唱的渔歌、点点的渔火和渔村缭绕的炊烟,这浑然天成的景色,无不见证着山与海的那份缱绻痴情!

  

  醉墨逸素绢,舞笔写冰心,诗苑神游中,眼神迷离,最后的一笔点去,悠然的抬起笔来,手停在半空中迟迟没有落下,保持着最后的那个姿势,眼睛却越过长空,向着有山的方向询问:我是否今日读懂了你的那首朦胧诗?

名家游历名胜山水的散文?

谢邀!自古以来名家游历山水时写下的经典散文如星河灿烂,不胜枚举。

王勃的《滕王阁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前赤壁赋》等等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更有现代名家的山水散文美不胜数,如徐志摩的《香港》、丰子恺的《黄山松》、林语堂的《春日游杭州》、朱自清的《白马湖》老舍的《大明湖之春》、余秋雨的《阳关雪》等等,都是人文山水散文中的经典之经典。

自然山水见证了历史的从始至终,虽然人类书写的历史很漫长,但对山水来说,那只是一瞬间,它默默的记下了人类的过往,静观一切又洞悉一切,它没有四大皆空的幻灭,更没有人类的颓丧,因为它的后面是一个又一个实实在在的时光;它的前面还有无尽的实实在在的日子。它存在,它与无垠的宇宙一样存在着,它和纤如尘埃的百姓一样存在着。它热烈、向上、深情地注视着红尘中来来往往的人群,却默默无语。

我曾有缘在奔腾的长江上游坐船畅游,仰望李白走过的白帝城;我曾有有幸顶着浓烈的秋霜攀登过老舍写下的《泰山极顶》的泰山;还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夜登临那无数名家赞不绝口的黄鹤楼;也曾在辽阔的内蒙古锡林格勒大草原策马扬鞭,我心中再次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

读了这么多山水散文,你一定会在晨钟暮鼓的时侯来到寒山寺听那古老的钟声,走过这千年古刹。看,那是谁?行走在婉转的廊道深处,拿着一块画板寻觅着那经久无散的诗和散文。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