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三毛的作品都是小说类的吗?
三毛主要以写小说为主,也写出不少的散文和游记。大多数以爱情为题材,里面没有华丽的词汇,没有很多的成语,都是广大读者熟悉而又容易看得懂的句子,她的语言筒明,扑素,直白。就好象跟一个老朋友在述家常往事,可亲可爱。
三毛,原名陈平。中国现代作家,‘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 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 三毛坎河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尤其是在爱情的道路上。 四十多岁后回到熟悉的土地台湾后,找到了一个温暖家。
三毛活着的时候,曾多次自杀,都没成功。于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 三毛坎河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尤其是在爱情的道路上,几段恋情都以悲剧而收场。
三毛的 主要代表作有: (1),《雨季不再来》这是三毛17~22岁之间所发表的文章,真实地呈现出从青涩敏感蜕变为智慧成熟的三毛的成长的过程。从中透露的纯情和美感,可以清楚地里有清涩的爱恋,纯真的情感。朦胧中显露出一丝丝迷茫,沉寂中渴望着一点点冲动。在这本书里可以寻觅到三毛成长的足迹,感受到少女对未来的憧憬和企盼。(2)《撒哈拉的故事》是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 因为一本地理杂志的吸引,三毛背着行囊走进了荒凉单调的撒哈拉沙漠,在沙漠中寻找感受生活的真善美,书中每个故事都充溢着一种浪漫、浓情的异域情调生活。
三毛一生写了二十三本书,大多数是小说。 有《稻草人手记》 , 《哭泣的骆驼》 《梦里花落知多少》 , 《万水千山走遍》 ,《送你一匹马》 《滚滚红尘》 等等。 家常,讲述一个又一个爱情的故事,当年在全国曾掀起一股“三毛热”,深受广大读者的好评。好可惜,她只活了四十八岁。
三毛的作品销量之大,有好几部作品还拍成了电影,三毛赚的稿费之多,连三毛自己都没想到,在当年是一夜成名的暴发户,按现在的说法三毛在写作里是头号“土豪”。
三毛一个著名的小说作家,我们怀念她,愿她在天堂里过的好。
跪求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内容概括长一点详细一点?
《撒哈拉的故事》主要内容:《撒哈拉的故事》主要描写了三毛在撒哈拉沙漠零散的生活细节和生活经历:沙漠的新奇、生活的乐趣,千疮百孔的大帐篷、铁皮做的小屋、单峰骆驼和成群的山羊。书中无论是荷西把粉丝当做雨来吃,还是他们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婚礼、去海边打鱼、白手起家建立他们沙漠上最美丽的房子,都渗透着彼此间浓浓的温馨的爱意。《撒哈拉的故事》是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 因为一本地理杂志的吸引,三毛背着行囊走进了荒凉单调的撒哈拉沙漠,在沙漠中寻找感受生活的真善美,书中每个故事都充溢着一种浪漫、浓情的异域情调,字里行间反映着大沙漠独有的地形地貌与风土人情。
1、创作背景三毛在外留学、工作于1970年回到台湾,受张其昀先生之聘请,在文大德学系、哲学系任教。后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余,再次离台,回到西班牙。在1973年,她禁不住撒哈拉沙漠的诱惑,与深爱着她的西班牙青年荷西来到这片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结婚,白手成家。在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了她潜藏的写作才华,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了很多情感真挚的作品,她的文学创作生涯从此开启,并受到时任《联合报》主编平鑫涛先生的鼓励,三毛开始把她的作品集结出书。她的第一部作品集《撒哈拉的故事》于1976年5月正式出版发行。
2、作品鉴赏《撒哈拉的故事》中的语言是具有三毛特色的。她的散文语言自然、清新、朴素。她能真实而具体地感受到写作对象所感受到的一切,对其行为动作进行白描,或用精炼的对话来还原场景,以她细腻、敏锐、准确的感知力,准确把握住写作对象的特点并注入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三毛的文字就有了一种令读者忘我而入境的感染力,读《撒哈拉的故事》仿佛是在与三毛进行一次心灵对话,好似在听朋友讲述动人的故事、深刻的感悟、时而无羁的快乐,令人如入其境。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59446.html
- 转载请注明: 访客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