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改写记叙文800字?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漂流到各处,越过那茫茫的江面。前进时就好像凌空乘风而行,并不知道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在这时喝酒喝得高兴起来,敲着船边,打着节拍,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做的船棹兰木做的船桨,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我的心怀悠远,展望美好的理想,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依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怨怼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流逝的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又何尝盈亏。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被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把苏轼的《念桥奴赤壁怀古》改写成900字散文?
滚滚的长江向极目远望到的天边逝去,不尽的浪花中我仿佛看得到千年来的风流人物。对面的江岸上我看到了那似乎是古时军队营垒所留下的遗迹,听别人说那就是三国时周瑜指挥赤壁大战的地方。赤壁,那里就是赤壁!一个在我梦中出现了千百次的地方,现在就在我的眼前。陡峭嶙峋的石壁直插云霄,刺破天空,怒涛一层又一层地翻腾奔涌而来击打江岸,似卷起了千堆的雪。江山如画,那时涌现出了多少的英雄豪杰啊。 透过遥远的时空,想到公瑾当年,小乔初嫁的时候,他是那么英气勃发,姿容雄伟。手握一把羽扇,头戴纶巾,谈笑间,曹操的百万大军即灰飞烟灭。这是何等豪壮,激越人心! 这些都只是我神游于这古战场的幻想吧,是不是应该笑我多情呢,斯年已逝,我还是多愁善感啊,过早地长出了花白的头发。我任然坚持着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何时才有机会做一个如此的风流人物呢。罢了罢了,人上就像一场梦,都会像这逝去的江水,又滚滚奔涌向远处消失于视线,唯有斟满这杯浊酒,洒之于地,感谢那始终伴我左右的江水和夜空中亘古的明月。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58587.html
- 转载请注明: 访客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