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命名 > 赤壁怀古改写为散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改写800字?
2020
11-14

赤壁怀古改写为散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改写800字?

把苏轼的《念桥奴赤壁怀古》改写成900字散文?

滚滚的长江向极目远望到的天边逝去,不尽的浪花中我仿佛看得到千年来的风流人物。对面的江岸上我看到了那似乎是古时军队营垒所留下的遗迹,听别人说那就是三国时周瑜指挥赤壁大战的地方。赤壁,那里就是赤壁!一个在我梦中出现了千百次的地方,现在就在我的眼前。陡峭嶙峋的石壁直插云霄,刺破天空,怒涛一层又一层地翻腾奔涌而来击打江岸,似卷起了千堆的雪。江山如画,那时涌现出了多少的英雄豪杰啊。 透过遥远的时空,想到公瑾当年,小乔初嫁的时候,他是那么英气勃发,姿容雄伟。手握一把羽扇,头戴纶巾,谈笑间,曹操的百万大军即灰飞烟灭。这是何等豪壮,激越人心! 这些都只是我神游于这古战场的幻想吧,是不是应该笑我多情呢,斯年已逝,我还是多愁善感啊,过早地长出了花白的头发。我任然坚持着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何时才有机会做一个如此的风流人物呢。罢了罢了,人上就像一场梦,都会像这逝去的江水,又滚滚奔涌向远处消失于视线,唯有斟满这杯浊酒,洒之于地,感谢那始终伴我左右的江水和夜空中亘古的明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改写800字?

直以来我都很喜欢苏轼的词,读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后我很有感触,下面我就诗歌本身,谈谈我对这首词的浅显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撸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首词是苏东坡(苏轼)的代表作,也是引人注目的名篇。这首词的写成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是苏轼当时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他深感年岁渐老,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借周瑜在赤壁之战建立大功的往事以抒发自己的怀抱。词中描写了战地的雄奇景色,塑造了“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风格豪放,被称为“古今绝唱”。后人推尊此词,以“大江东去”、“酹江月”作为《念奴娇》的代名。“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浩浩荡荡东流的长江之水一开始就紧紧地扣住了心弦,那耸入云霄的陡峭山崖又如同一幅广阔的画卷展现在眼前,引人入胜。三十八岁的东坡,站在长江岸边,他触景生情,联想到千古风流人物,心潮澎湃……瞧着那故垒西边,想起三国的赤壁之战,想起当年的英雄周瑜,无限感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从大自然画卷引出了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遥想公瑾当年”,描写了年轻英勇善战的周瑜形象。“雄姿英发,羽扇纶巾”,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的装束儒雅,风度翩翩,临战从容镇定。“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写了火攻水战情景,火烈风猛,飞埃绝烂,曹操万艘船只“灰飞烟灭”。用“谈笑间”三字,赞美周瑜这位谈笑自若指挥水军的卓越不凡。“故国神游”后,东坡思路又回到了现实,想到他报国的抱负无法实现而不免自笑多情善感,感叹光阴虚度。“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无可奈何,只能举杯对江月了。颇引人深思。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