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命名 > 读徐志摩散文读后感-读徐志摩《落叶》有感?
2020
11-14

读徐志摩散文读后感-读徐志摩《落叶》有感?

《徐志摩文集》“伤双括老人”读后感?

《徐志摩文集》“伤双括老人”读后感答:这个暑假整整两个月我所涉猎的书籍可算颇多,但真正打动我心扉并且至今仍爱不释手的恐怕也只有《徐志摩散文集》了,我惊讶他竟能如此娴熟轻松的驾驭语言,如此真切地将心灵深处的内在情感透过文字的音符浪漫地、自然地抒发出来,并甚至还安排得那么和谐,柔中有力,浓厚中有淡薄,鲜明中存素雅。这该是怎样一个文坛奇子,好奇心驱使我细细品味《徐志摩散文集》,希冀自己能够解开心中的疑惑,感受他如繁星般点缀近代文学的傲人才华。“万种风情无地着’,是你最得意的名句,谁料这下文竟命定是‘辽原白雪葬华颠’。”这句话出自《徐志摩文集》“伤双括老人”,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徐志摩的一篇散文,这章都是怀念人的文章,许多词句都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

读徐志摩《落叶》有感?

读《落叶》有感《落叶》这篇文章是徐志摩一九二四年的在北京大学的讲演稿,后收入《落叶集》,是一篇典型的自剖性文章。由于作品是讲演稿,作者似乎更多的着眼于“鼓动”,因此在行文当中不时大笔渲染。如将枯燥与烦闷比作“不成开的不讲情理的怪物”,而“我们的全身仿佛被一个大蜘蛛网盖住了,”再如讲到人与社会时,说“人类命运是在一架大天平上比着,一个巨大的黑影,那是我们集合的化身,在那里看着………..”。作者用这种泼墨式的皴染,强有力地烘托出文章的气氛。然而,能紧紧抓着读者心灵的,还不在于这种手法,却在于透出文字扑面而来的“真的感情”。作者以真挚的情感写下此文,他与“诸君”同样,对罩在身上的巨网――黑暗社会的阴影――深恶痛绝。他信奉人的感情,誉之为“社会组织的基本成分”,宣称信的“感情”,这同他追求性灵的解脱渊源甚深,所以作者写下此文是情真意切的。除切情真之外,《落叶》的另一特点是态度坦率,作者勇于解剖自己,一旦认定的真理便咬住不放,颇具童之心!他毫不掩饰自身的弱点,所以,他敢道出“我们是与最肮脏的一样的肮脏,与最丑陋的一样丑陋,”敢直接了当的将自己的命运归咎于自身。当然,作品中的一些观点很肤浅,混乱,特别是作者反对从政治,经济,阶级本质上寻求病因,显然是错的。因而作品也缺乏有力量的内容。这与鲁迅先生相差甚远。徐志摩向来不乏华美的词藻,灵秀的彩饰,然而每当人们提及徐志摩,都会第一时刻想到他写下的风情万种,折煞众人的情诗。也许下辈 对深层次的东西挖掘不够,他才会更多的耗费笔墨与精神来揣摩每句语言的精髓,才能让作品尽管流于表面,却也不显臃胀而无意义。因而徐志摩就如同一名剑法轻灵,招式繁多的剑客,尽管内功平平,但凭借一身出众的外功与华丽的剑法,照样可以在江湖中扬名立万,闯下名头。《落叶》这篇讲演稿尽管如大多数徐志摩的文章一般力度不够,又没有过硬的理论依据,却依然有着自己的闪光点。《落叶》的风格好似信马缰,听凭驰骋。开篇下笔沉重,却又透出一丝平淡,接着娓娓道来。一接触到生活中的苦闷问题,小河般平稳流淌的文章旋然泛起波澜,作者完全是以朋友的口气说话,接下去笔锋轻转,开始自我剖析,把无用的落叶比做自己的思想,任凭大家“取舍”,又给人以亲切之感。文章或起或落,似不受任何约束,东淡西扯,跌宕有致,不觉间将读者顺着苦闷一真情一命运这一无形的轨迹,突然引到要紧处:我们周围事实的真相。这里没有一块干净的土地,而且“你即使忘得了外面的世界,你还是躲不了你自身的烦闷与痛苦。”原来人人灵魂里都躲不了罪恶的“大谎”。行云流水的文字猛地激起冲天的浪涛。可惜的是,在作品达到高潮之时,作者苍白的思想显露无遗,至使全篇大为减色。读罢掩卷,能留在脑海里的,只有作者的坦率与真诚,以及他那颗向往光明漂泊无荡的心。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