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20篇名家短篇散文题目?
1. 病榻呓语 冰心
2. 海上的日出 巴金
3. 浮生六计 林语堂
4. 雪 余秋雨
5. 荷塘月色 朱自清
6. 银杏 郭沫若
7. 月到天心 林清玄
8. 对月 贾平凹
9. 月,阙也 张晓风
10.月 巴金
11.清欢 林清玄
12.阳光的香味 林清玄
13.打开心内的窗 林清玄
14.野姜花 林清玄
15.早觉 林清玄
16.行者无疆 余秋雨
17.匆匆 朱自清
18.歌声 朱自清
19.秋雨 张爱玲
20.心愿 张爱玲
21.花拆 张晓风
22.白色山茶花 席慕容 备选的两篇:
23.明镜 席慕容
24.岁月 席慕容 《金色花》 ――泰戈尔
描写“春天”的名家短篇散文有什么?
朱自清 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附加些: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以 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急求10篇名家的短篇散文?
名家短篇散文:
- 朱自清《窗》
- 朱自清《匆匆》
- 林语堂《秋天的况味》
- 鲁迅《秋夜》
- 王蒙《海的颜色》
- 王蒙《搬家》
-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 张爱玲《爱》
- 冰心《笑》
- 史铁生《人间》
排名只做计数使用。
优秀的短篇散文其实是很多的,这些散文都是值得细细品味的,是值得人们去探究和学习的。
扩展:
朱自清《匆匆》节选: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 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 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 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边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 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求名家短篇散文20篇最好短一点?
名家短篇散文20篇:巴金《海上日出 》、朱自清《春》、林清玄《山谷的起点》、贾平凹《落叶》、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窗前的青春》席慕容、《月 》 巴金、《日》 巴金、《一朵白蔷薇》冰心、《花拆》张晓风、《白鹭》郭沫若、《岁月》席慕容、《秋雨》张爱玲、《繁星》巴金、《早觉》林清玄、《匆匆》朱自清、《雪》余秋雨、《毒药》徐志摩、《穿风衣的日子》 席慕容、《影的告别》 鲁迅。
扩展资料:
概念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
散文的线索:线索是作者将材料串联起来的“红线”或“寄托物“。常见的线索有以下几类:
1、以核心人物为线索。
2、以核心事物为线索。
3、以时间为线索。
4、以地点为线索。
5、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56847.html
- 转载请注明: 访客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