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扩写散文形式?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荆门是荆门山。李白小时候一直在四川长大,一直到25岁才第一次出蜀。大家知道四川是山地和盆地,往东一直到荆门山,地形才开始变成平原,所以这也是李白第一次见到平原特点的景色,应该会印象深刻。另一方面,李白是沿着长江坐船往东走的(从“渡”字可以看出的),刚刚才经过凶险的三峡,突然转入平缓的荆门山江段,这种强烈的反差,也容易让人对景色有更深的心理感受。所以有了这首诗。读的时候注意这种“第一次见”,会容易理解得多。我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去看大海,是要先翻过一座山(山不高,多石,名为莲花峰)才能看到海的;在快到山顶还没到的时候,就先听到“哗哗哗”的海浪击石声,第一次听到,那声音是极为震撼的,至今难忘。这种体验,对李白来说,也一样吧?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渡远后面应是少了一个“至”字,(我)渡远(至)荆门外。从字,应解释为“跟随”或“参与”比较顺,其中“跟随”是“从”字的本义,“参与”则可参考“从业,从政“这样的词语。可能“跟随”更有可能一点。那么这两句的话意思就是,我跟随着(某个没有写出来的人)坐船到荆门外楚国(故地)来游览。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名句。这两句的句式,类似于“我去北京玩”这种。前一句是说,伴随着平野的出现,崇山峻岭的景色逐渐消失(变成了平原景色)。大荒这个词我比较陌生,按照这里的解释,我觉得应该取“极远之处“ 的意思---- 一开始我以为“江入大荒流”是说长江在一大片平原上流淌,突出空旷,和前面“平野“对应;但查了这个字面意思后,我觉得:1. 它字面是在说长江流到了极远之处,突出的是“远”;王维有“江流天地外”一句,类似。2.如果说你能看到长江流入天际,则你的视线一定也是开阔的,但是李白现在是在江上而不是在高处,则又可推出“江入旷野流“的场景。所以,“江入大荒流”,其实是既表现空旷,又表现远,流到天际之外了。但是,如果单单只有一句“江入大荒流”,则还没这么好,它必须和前面“山随平野尽“放到一起,既形成鲜明的对比,又互相衬托,内在层次丰富,才能达到感染力最大化的效果。万万不可把这两句拆开。另外还有几个注意的,第一,这两句的顺序是随着行舟的前进逐渐变化视野的,所谓移步换景,又好像一副画卷,随着长江的流向慢慢铺开。“随”、“尽”、“入”、“流”都表现这种流动感。第二,要体会景物的突变给作者带来的心理上的惊喜。刚刚还在险峻的三峡里穿行,突然就变成了一望无际的原野,这种感情,明面上没有写,但如果你带着这种感情去读这两句诗,则画面感会生动很多。第三,写到这里,再次感叹一下,“江入大荒流”确实是大家手笔啊,气场真大。顺便的,作为对比,我们再来看下杜甫《旅夜书怀》的第二联: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其中第二联,和李白本诗第二联乍看非常像,都有“平野”,都有“江”“流”,还都有一“大”字。但其实仔细想想,它们还是很不同的。1. 李白这两句突出山势和平野过渡的变化,隐约有初见此景的兴奋,和刚出蜀、入江湖的豪气;杜甫则不写变化,单写一个阔大,和最后“天地一沙鸥”形成鲜明对比,以反衬自己的漂泊孤单。2. 非但不写变化,杜甫诗里虽有“垂”“涌“”流“的字眼,可整个场景是静的感觉(问: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太神奇了),李白诗里则很有动感。但终究,他们的不同选择,都是服从于各自整首诗的主旨的,都是合适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从断句上,我以为应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样上下才对偶。那“月下”就是说“月亮从天上下来“。天镜是说天上的镜子----圆月。”飞天镜“就是”天镜在飞“。这句实际上少说了“水面“和”倒影“这两个词,完整的意思应该是,江面上,月亮的倒影又圆又清楚,就好像天上的镜子(往下)飞到长江上来了。注意要有这个效果,江面非得很平静不可;而这一路从巴山三峡过来,河流湍急,是不会有这个效果的。“海楼“二字,网上很多资料说是”海市蜃楼“,我持怀疑态度。不过如果我们忽略掉“海”字,则”云生结楼“的意境倒是很容易想象 ---- 天上的云很多,且积厚,叠成楼的样子。---- 同样的,也非得视野开阔不可,多山地区不容易有这样的景象。前一联写景的视野很大,这一联的视野相比下就小一些了,难怪有些资料说上一联是远景、这一联是近景。这一联的前一句写晚上,后一句写白天。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如果能体会到这是作者第一次走出家乡,第一次看到这样不同的景色,就能理解为什么这里会出现思乡之情了。把“故乡水”拟人化,巧妙。总结1。 这首诗写的内容还是很丰富的。和之前的《赠孟浩然》相比,要丰富很多,那首实在有点清淡。2。有大气象(江入大荒流),有动态(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瑰丽景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有情感色彩(整首)。3。我还留意了是否有“一气贯注,自然流走”的特点,我自己的结论是:有自然是有的,但是没有《赠孟浩然》多。不知道对不对。4。我是否把这首掰得过碎,从而影响了我对整首诗意境的感悟?我自己的结论是:对这首诗来说,答案是否。我特意用“不掰碎”的思路去念这首诗,可觉得它还没到那种“只能从整体上来感受意境”的程度,(比如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样言简意深)。可能这个和它是李白早作品有关?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53957.html
- 转载请注明: 散文网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