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的著名散文有哪些?
春天里的秋天巴金 春天。枯黄的原野变绿了。新绿的叶子在枯枝上长出来。阳光温柔地对着每个人微笑,鸟儿在歌唱飞翔。花开放着,红的花,白的花,紫的花。星闪耀着,红的星,绿的星,白的星。蔚蓝的天,自由的风,梦一般美丽的爱情。 每个人都有春天。无论是你,或者是我,每个人在春天里都可以有欢笑,有爱情,有陶醉。 然而秋天在春天里哭泣了。 这一个春天,在迷人的南国的古城里,我送走了我的一段光阴。 秋天的雨落了,但是又给春天的风扫尽了。 在雨后的一个晴天里,我同两个朋友走过泥泞的道路。走过石板的桥,走过田畔的小径,去访问一个南国的女性,一个我不曾会过面的疯狂的女郎。 在―个并不很小的庄院的门前,我们站住了。一个说着我不懂的语言的小女孩给我们开了黑色的木栅门,这木栅门和我的小说里的完全不同。这里是本地有钱人的住家。 在一个阴暗的房间里,我看见了我们的主人。宽大的架子床,宽大的凉席,薄薄的被。她坐起来,我看见了她的上半身。是一个正在开花的年纪的女郎。 我们三个坐在她对面一张长凳上。一个朋友说明了来意。她只是默默地笑,笑得和哭一样。我默默地看了她几眼。我就明白我那个朋友所告诉我的一切了。留在那里的半个多小时内,我们谈了不到十句以上的话,看见了她十多次秋天的笑。 别了她出来,我怀着一颗秋天的痛苦的心。我想起我的来意,我那想帮助她的来意,我差不多要哭了。 一个女郎,一个正在开花的年纪的女郎……我一生里第一次懂得疯狂的意义了。 我的许多年来的努力,我的用血和泪写成的书,我的生活的目标无一不是在:帮助人,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每颗心都得着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每个人的发展都得着自由。我给人唤起了渴望,对于光明的渴望;我在人的前面安放了一个事业,值得献身的事业。然而我的一切努力都给另一种势力摧残了。在唤醒了一个年轻的灵魂以后,只让他或她去受更难堪的蹂躏和折磨。 于是那个女郎疯狂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不自由的婚姻、传统观念的束缚,家庭的专制,不知道摧残了多少正在开花的年青的灵魂,我的二十八年的岁月里,已经堆积了那么多、那么多的阴影了。在那秋天的笑,像哭―样的笑里,我看见了过去一个整代的青年的尸体。我仿佛听见―个痛苦的声音说:“这应该终结了。”
朱自清的散文《春》写得好,好在哪?
从语文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春》写得好,主要是作者通过精心构思,让文章的结构与语言都显得精美细致。
首先从结构上来说,《春》的一开头,表现对春天热烈的盼望,而接下来就是“东风来了”,为什么以“东风”作为春天的象征。就是因为东风是温暖温和的,此时冬寒未尽,第一个打破冰雪封锁的就是东风。也正是因为东风来了,“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三个“起来”表现了一个过程,一个改变,此刻改变正开始发生。也正因为余寒未尽,因此小草是“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在人们不知不觉间迫不及待地冲破了阻碍出现,然后就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而人们也被活力感染,从“坐着、躺着”到“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由静而动,表现出昂扬的生命力。接下来,这种生命力体现在花上,“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越来越繁盛,以至于人们已经想到它已经走向成熟的顶峰。而且不仅树上开满了花,野花也“遍地是”,花是无处不在的。花越来越繁盛,春天的气息也在春风中“酝酿”,越来越浓烈。并且鸟儿“清脆”的喉咙、牧童“嘹亮”的短笛,表现出欢快跃动的节奏,也随着春风播撒到四方。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不仅细密,而且晶亮,特别是“细丝”这一比喻,表现出雨的柔软,就如同前文那“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的春风一样温和,滋润着正在生长着的一切。在春雨的滋润下,“绿得发亮”“青得逼你的眼”的树叶小草上迸发出活力来。人们“撑起伞慢慢走着”,“披着蓑、戴着笠的”农夫在工作,这份活力也让他们感动,静静地劳作,去创造新的生活。而此时无论“城里乡下”,人们也争先恐后地出来,但不再是如上文一样去玩,而是创造新的未来。作者以三个比喻为结,而把“有铁一股的胳膊和腰脚”的青年放在最后,就是告诉我们春天要带领着人们去拼搏、去开创一个崭新的、美丽的世界,此刻大家正跟着春天“上前去”。这里也呼应了开头的盼望,人们不仅仅盼望春天的美丽繁盛,更是在盼望着一个美好的未来!
由此可见,作者虽然写了六幅画面,但这六幅画面的内容都是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春天美丽的画卷。并且,他以东风开头,春草图中的“风轻悄悄的”,春花图中草丛中的野花“还眨呀眨的”,春雨图中雨丝“密密地斜织着”,迎春图中飞舞的风筝,都在或明或暗地描写春风,更是把文章联成了一体。作者的匠心独运,就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至于精美的语言,这个各个材料都分析得很详细,我就简单地举有关修辞手法的运用的例子。作者巧妙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不仅写出景物的特点,并且也可以与前后文相呼应。前面提到的有关春雨的例子,“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不仅写出了春雨细、密、亮、柔的特点,其晶亮就让“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而其柔软不仅与上文把春风比喻成母亲的手相呼应,同样也与下文那个“安静而和平的夜”呼应,表现出一种温柔的氛围。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51310.html
- 转载请注明: 散文网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