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歌大全 > 哪些作家的散文好看-最美的散文集有哪些,想学习?
2020
11-11

哪些作家的散文好看-最美的散文集有哪些,想学习?

最美的散文集有哪些,想学习?

由于语言上的习惯,我不是很喜欢国外的散文。现代的,鲁迅、朱自清、舒婷等作家的散文就非常不错;但我更喜欢的,是中学时代读过的古代作品,比如《阿房宫赋》、《过秦论》、《岳阳楼记》等等古文……

2017年,本人参加了当时广东最大的水利工程建设,仿用古文,写了一篇小文章。虽然,我知道文章半咸不淡,但自己觉得有些许意义;起码,它是我人生的亲身经历……

新 元 感 怀 (修改)

今四时序乱,寰宇顿挫,汶川地动于前而海地崩于后,屋宇尽倾;印、泰海啸披靡,至则荡然无存。此二者,死伤皆累以数十万计。

近北国雪暴,数洲尽染;南疆泽漫,数土难规,亦皆百载之奇遇者。概言之,全球暖化,冰川消融,极端气侯日甚;天灾频发而人祸又至,前岁之金融横祸突发,列强萎靡,弱国困顿,举世为之颓然;数亿万载之资源几耗尽于近百载,豪强争掠,狼烟四起……是世道之莫测甚矣!

然天意难违,今浩气聚于东方,神州雄狮猛醒,华夏奋跃:“神舟”傲游于九天,高速通途网结,极速轨车风驰,圣火浩然东移,军旅威震四方,神舰扬帆海外,世博沪会在即……大国之望日升,百载屈辱之史已遥不复返矣!盛世之日可待也!

邦弱则民依天,国强则万事兴。今武江昌峡大兴土木,构桥筑道,移山建坝,效禹立业,乃吾神州盛事之一景,诚为韶民久盼之愿也!

某幸参是役,亦步于左右,辟右道于前而筑左道于后,历时两载有余;今右道已然,略饮佳誉,左道即就,应致嘉赞;二者皆为备昌峡建坝之大需;时数历武水之暴涨、乐昌泽谷之惨况。

庚寅年将至,粤厅府令:岁终虽至,然各参役人马新元佳节期间不得停顿,仍需极速奋战!总帅引领,千余人等,日夜兼程,风餐露宿,为尽早解昌之水患而数月罔顾家室,极身心以付;众皆振臂齐应,遂或呼家幼至昌以聚,或致歉亲友请谅。

庚寅年元月初二,恰为某之生日;予携家幼,拾左道而上,途数停顿,逐告幼子昌峡水利之一二;略领武江两岸风光。

新元伊始,乍暖还寒,枯枝茁芽,嫩叶萌动。遥望昌峡峻岭,峰峦叠嶂,绵延千里;沟壑纵横,幽林葱郁;朝雾夕霞,邃深高远!近而观之,其则绝壁屹立,伟峰仰止;叉流蜿蜒,清泉击石;山居烟渺,列寨星布;盘道隐约,阡陌交映;或见樵夫伐薪,渔夫舟行。此乃凡间仙景,何为吾等至此两载有余,曾未有如此之感哉?此或谓之景随心生是也。

至坝址,幼子奇之:两堤遥立,武水顿失,涌流潜岭,机车穿行。遂就观台之图示,告之明日巨坝诸景;即以手机影像示之己丑年十二月九日之冬汛景况。儿骇之,拥吾入怀,轻拍吾背,曰:父苦矣!吾几泪下,久不忍离!

冬汛是日,洪水漫顶,围堰溃决,基坑尽淹!基坑为二局项目,吾等抢险之投入,较其有过而无不及!

呜呼!宇寰广而星际渺,地广袤而山川幻,万载之一瞬,而子夜则漫漫矣!时过,境迁,人来,人往,唯浅笑耳!

或诗曰:

北望磐岩雨雪垓,

古松崖上对危台。

长峰脚下谁奋进,

峻岭南边祝酒回。

越明日,若南岭大地河川色秀、硕坝屹立、韶民安居,则今日吾辈之点滴付出犹何足道哉?!

庚寅(2010)年元月初五于乐昌

2017年7月9日修改


中国当代散文写得好的作家是是谁?

当代散文大家于坚。大家都认为于坚是当代杰出的诗人,往往忽略了他的散文成就,他的散文也非常棒,大气磅礴、气吞山河。

于坚,1954年8月8日,出生于昆明。14岁辍学,当过铆工,电焊工,搬运工等。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1984年毕业云南大学中文系。1985年与韩东等人合办诗刊《他们》。1986年发表成名作《尚义街六号》,1994年长诗《O档案》被誉为当代汉语诗歌的一座“里程碑”。曾获《联合报》十四届诗歌奖、《人民文学》诗歌奖、首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5年出版5卷本《于坚文集》。 

中国作家中,难得有将具象和抽象完美结合的写作。于坚以世俗化、平民化的风格为自己的追求,其诗平易却蕴深意,是少数能以丰富的意象和喷薄的思绪融合,从而表达出自己对世界哲学认知的作家。读于坚散文,找到那种看三D电影的新奇感,于坚将散文之散以及散文的自由与洒脱写到了极致。由于坚可知:对文人来讲,有否诗人的功底,其散文的成色大不一样。与于坚素不相识,可我这么认为,云南的文化有了于坚和于坚的诗文,便有了底气。    

于坚对事物的认定,你很难用单纯的颜色来界定他的世界观,他的赞美与批判,全由事物本身来决定,而非先入为主,概念先行。比如对抚仙湖的描写,他在极尽赞美之后,说:我在湖岸附近像鱼一样梭巡,把头闷到水里看,水还清,还可以看见两米以下的情况,但与我二十年前见到的湖底不一样了,这是一个战后的废墟,废弃的酒瓶,长满暗黄的毛,像是浸在防腐液里的胎儿,沉沦的塑料袋,沉船,沉没的电视机、那些大红大紫的节目无影无踪……

于坚散文可以看作是他的诗歌精神的延伸和发展。他的散文和诗歌写作一脉相承,是另一种文本的实践。于坚认为,诗性精神不再是英雄式的传奇冒险,而是隐藏在普通人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底下的个人心灵的大海。因此,他的散文传达给读者的是作者真实的生命体验、内心历程的探险。和以往的散文风格不同的是,作者并没有为自己的生命戴上人格面具,只展示给读者崇高和伟大。他裸露给世界的是普通、平常甚至卑俗、变态,然而是却真实具体的灵魂。真正从写作实践上体现诗的翅膀如何“从天空回到大地”。他的长篇散文“住房记”“装修记”,展示给读者的都是小人物的庸常人生,人在现实利益面前无法逃避的卑微琐碎。而在从前被文字所制造出来的幻像中,诗人们似乎都是长发飘飘,浮在空中,只会说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崇高话语。恰恰在有意无意间忽视了脚下自己赖以生存的大地,和大地上那些具体、生动、可感的事物。于坚的散文,重视的是日常生活的真实和可视性,他说:“重建日常生活的尊严,就是重建大地的尊严,让被遮蔽的大地重新具象、露面。”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前提下,他的散文视点与众不同,他追求的似乎是返朴归真的美。他的民间写作立场,他的“在场者”的身份,使他的散文在貌似粗砺的外表下,透视出日常生活的纯朴、细致。翠湖边一个牵狗的女人,或者一只从天而降的蜻蜓,校园里的几个水泥树桩,都能在他的散文中闪烁出异样的光泽。

于坚的散文以其执着的创造精神,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在散文中对诗性精神的追求和建立,使他的散文超越现实功利,不是在观念和流派的制约下写作,而是自由开放心态下,心灵对大地以及大地上朴素事物的抚摸。作为一位诗人,他“拒绝再与那些少得可怜的所谓高尚人格面具认同”,坚持民间写作立场,为当代散文提供了新的审美内容,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