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著名作家汪曾祺谈美食的散文吗?
一
汪曾祺作品选集有一本《四方食事》,是以他的一篇散文的名字为书名的。全是选的他有关美食和茶烟等作品。比如《豆腐》、《无味》、《罗卜》、《故乡的野菜》、《干丝》、《四方食事》、《口蘑》、《马铃薯》等。
他的散文,语言幽默、活泼、从容又自然,就像跟你聊家常。看到他笔下的美食,常常读着,不由自主地咽口水。恨不得放下书本,恨不得立刻去尝尝这些美食。这是汪曾祺文字的魅力之处。不过,也有些美食,被汪老写得生动形象。我看着直摇头,怎么想象着,也不会好吃,比如龙井茶包饺子,有几个人唱过这种独特的美食的?我想着,无论怎么调制,味道也不会好吃吧。
《五味》在文章的结尾,汪老这样写道:
茶可如馔,制为食品。杭州有龙井虾仁,想不恶。裘盛戎曾经用龙井茶包饺子,可谓别出心裁。日本有茶粥,《俳人的食物》说人小聚,食物极简单,但唯“茶粥”一品,万不可少。茶粥是啥样子?我曾用粗茶叶煎汁,加大米熬粥,自以为这便是“茶粥”了。……曾经吃过一块龙井茶心的巧克力,这简直是恶作剧!
看到这些,忍不住哈哈大笑。可以想象这个面容慈善,穿着好不讲究的小老头,用笔写下这段文字时的表情,有多可爱。简直像个孩子似的,让读着笑得不行,他却一脸无辜。
二
认识汪曾祺的幽默、大度和豁达,在他的文字中随时都可以感受到。比如他的散文《随遇而安》:
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
他说他最初不是右派,是后来“补课”补上去的,因为当时他们系统指标不够。当时汪老是刊物编辑。虽然这篇文章读起来轻描淡写的,其实对他打击很大,差点因血压高犯病。
?
汪曾祺散文中关于美食的散文中,我最喜欢他的《马铃薯》,文章语调看起来轻快、从容,其实文字背后的情感是忧伤的,也很无奈。他被发配到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在那里,他画了成为中国蔬菜图画经典的《中国马铃薯图谱》。特殊的年代造就特殊的成就,就是当初看起来匪夷所思的行动,成为现在的佳话。
在摘掉帽子后的轻松时间里,他开始天天画马铃薯,画马铃薯的叶子,也画马铃薯的花。
三
上个月我外甥女结婚,嫁到泰安附近的肥城县。一路上我们看到整齐的庄稼,怎么也看不出是什么。待下车问正在浇地的农民,才知道一路上茂密齐整的庄稼,是马铃薯,就是我们当地说的土豆。听到他们说土豆时,我立刻就笑了,我想起汪曾祺这篇散文《马铃薯》。
没看过汪曾祺散文而又喜欢写散文的,我觉得应该好好读读他的散文,大有裨益的。
我喜欢汪曾祺的作品,包括文字和小说。汪曾祺的文字风格,有了一定阅历,年龄越大越能体会到他文字的真谛。汪曾祺的人生态度和文字风格,值得现在文人学习。
他的小说的好处,在于文字平淡、质朴,沉静而从容。向你叙述一个不算惊心动魄的故事。他笔下的人物,一般服是生活在社会底层下的小人物。正因此,这些人物更能打动作者的心。
四
文革期间样板戏京剧电影《沙家浜》是汪曾祺的编剧。即便好多中老人不认识汪曾祺,也知道《沙家浜》,虽然是样板,也是经典。可惜,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读传统文学作品,更不会认识汪曾祺了。
还好,还有我们!
?
名家写食物的散文有哪些?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饮食吃食,不光可以填饱肚子,解决温饱,有时候更是人生的一种乐趣。为此,“食物”“饮食”等题材的内容也时常出现在一些文学大家的作品中,让人读起来津津有味。
?
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4本名家写食物的散文书,它们分别是汪曾祺的《万事有心,人间有味》、蔡澜的《碗净福至》、林文月的《 饮膳札记》、蔡珠儿的《红焖厨娘》
?
(1)汪曾祺《万事有心,人间有味》
汪曾祺作为美食圈扛把子,曾用一枚咸鸭蛋向全国人民安利了高邮。细细读过他的作品才发现,老先生的字里行间处处透着对着生活的热情与爱,他写小人物、写美食、写人间草木。
汪老先生写字、画画、做饭,把普通的日常活得有情、有趣、有味,并把他对生活的热爱通过一字一句传达给世人――生活是美好的,人是有诗意的。
透过汪曾祺的独特视角,生活里每一处细小的平凡都变得美丽灿烂。
?
?
(2)蔡澜《碗净福至》
蔡澜先生在他的《碗净福至》中有许多对美食的描写。
他描摹各色风味,趣品百态世相。
写佳肴美食,也是写别样的风土人情和世相人心。
既有对各地美食的悉心记录,也有对生活中常见食材的独特解读。
台湾失传的办桌菜,小樽鱼市的八角鱼,
难得正宗的潮州味,舍命一吃的河豚宴……
食物诱人的香气仿佛能从书里冒出来,
最终又投射在我们的平凡生活里,化作用心对待的一日三餐。
吃,也是一种学问。有时候,吃是一种很个人化的行为。有时,我们吃的不是食物,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乡愁。
?
(3)林文月《?饮膳札记》
翻开书的正文,看到林先生记下的十九道菜,不由惊叹,原来菜谱也可以这样写,这样随心的说着,就象一个优雅的妇人,正在厨房里忙碌着,一边忙着一边轻声说着,看书时,我的脑子里真的一直浮现出这样的画面,这样的画面真的衬得起“优雅”两个字.....
林先生做菜不单是为了填饱肚子,还有精心安排宴客时的喜悦心情,还有看到客人吃得津津有味时满足的心情。
看林先生的书,除了看到她细细记录的这十九道菜的做法,也看到她宴客时的心情,以及对宴客时欢谈的怀念和留恋,更有对早年温馨亲情的怀念。
?
?
(4)蔡珠儿《红焖厨娘》
《红焖厨娘》以汉字下厨,用文字烹饪。它从鲜啖、煮炒、蒸熬、焖烤、挑嘴、外食等方面详述各味美食、各色食材的身家故事、料理方式与作者自己的私房心得。
做厨娘其实是件累人的事情,她却很乐于享受,花好几天准备材料做家乡的粽子,反复不同材料尝试,最后自己吃不上几个,都乐于分给朋友分享了,自己试验积累的秘诀也一一贡献在书中,热爱美食热爱厨房的人最享受的是整个做菜的过程吧。
她把每样食物的热爱写的丝丝入微,俏皮可爱,一点也不觉得繁复,而是愿意一口气看完。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50102.html
- 转载请注明: 散文网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