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来自东北的女作家萧红和迟子建,她们在写故乡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一个作家的风格形成受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具体到现代文学历史上颇具争议的萧红和当代比较有影响力的女作家迟子建来说,我认为两位至少有以下几点不同之处。
第一,两位女作家的童年经历不同。
萧红是黑龙江呼兰人,迟子建是漠河北极村人,在两位女作家的笔下,东北农村的奇幻风情和无限魅力都被展现无遗,比方萧红的呼兰河传里的火烧云的描写,迟子建的散文中对童年的美好回忆,都带着女作家特有的细腻和对生活的细微感知。但是萧红的作品,总给人带来一种淡淡的哀愁和伤感,无论小说还是散文,都是如此。迟子建的作品,全是温情脉脉,对黑土地,对人性,对人情的美好回忆,令人向往,动容。
第二,对故乡的感觉稍有不同。
以上说过,萧红一生漂泊,经历坎坷,最终死于战乱时期的香港,死后也埋葬在那里,没有实现回归故乡的愿望。迟子建的作品中,无论是长篇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还是短篇的,无论是散文集,还是随笔,都对故乡是无比眷恋的。她写故乡的冬天,过年的习俗,周边的邻居,奇幻美丽的大兴安岭景色,都渗透着浓浓的深情,一句话,她没有离开这片黑土地。
我其实最近正在读迟子建的作品,和大多数读者不同,我更喜欢她的散文作品,虽然她的小说成就可能更高一些。我个人觉得,迟子建应该是当代中国文坛数一数二的女作家,她的文字的温暖,大气,确实给人不小的震撼。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47925.html
- 转载请注明: 散文网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