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适合中学生读的名家散文?
中学生读的优秀名家散文可以去找一下朱自清先生的散文。
重点是应该知道朱自清的散文创作有两个时期:
第一段时期是朱自清先生早期在北平工作,亲眼目睹了军阀混战和镇压进步青年的事件,也亲历了亲朋好友的离世。所以这段时期的散文表现出一种凄苦、郁闷。如诗和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第二段时期是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朱自清先生生活稳定,家庭幸福,足迹也遍布祖国大地和欧洲五国。这一时期创作出来的散文文笔清丽,构思精巧。非常值得当代中学生好好读一读。如《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你我》等。
推荐几本适合中学生读的【名家散文】?
其实这种散文见仁见智吧,每个人喜欢的风格不一样,因此推荐的也会不一样。这里推荐几种类型吧,每种类型把名字给你列一下,并从中摘录出我认为不错的段落,做个参考吧。
抒情类―――――― 川端康城 《花未眠》
“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昨日一来到热海的旅馆,旅馆的人拿来了与壁龛里的花不同的海棠花。我太劳顿,早早就人睡了。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有葫芦花和夜来香,也有牵牛花和合欢花,这些花差不多都是昼夜绽放的。花在夜间是不眠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可我仿佛才明白过来。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叙事类――――――三毛《逍遥七岛游》 出自《稻草人手记》
“荷西与我离了车站,往一条羊肠小径走下去,两边的山崖长满了蕨类植物,走着走着好似没有了路,突然,就在一个转弯的时间,一片小小的平原在几个山谷里,那么清丽的向我们呈现出来,满山遍野的白色杏花,像迷雾似的笼罩着这寂静的平原,一幢幢红瓦白墙的人家,零零落落的散布在绿得如同丝绒的草地上。细雨里,果然有牛羊在低头吃草,有一个老婆婆在喂鸡,偶尔传来的狗叫声,更衬出了这个村落的宁静。时间,在这里是静止了,好似千万年来,这片平原就是这个样子,而千万年后,它也不会改变。
我再度回想到那幅令我着迷了的油画,我爱它的并不是它的艺术价值,我爱的是画中那一份对安详的田园生活的憧憬,每一个人梦中的故乡,应该是画中那个样子的吧!荷西和我轻轻的走进梦想中的大图画里,我清楚的明白,再温馨,再甜蜜,我们过了两小时仍然是要离去的,这样的怅然,使我更加温柔的注视着这片杏花春雨,在我们中国的江南,大概也是这样的吧!
避秦的人,原来在这里啊!”
哲理类――――余秋雨 《江南小镇》 出自《文化苦旅》
我躺在垫着稻草的地铺上,默想着100多年前英国学者托马斯・德・昆西(T.De Quincey)写的一篇著名论文:《论(麦克白)中的敲门声》。昆西说,在莎士比亚笔下,麦克白及其夫人借助于黑夜在城堡中杀人篡权,突然,城堡中响起了敲门声。这敲门声使麦克白夫妇惊恐万状,也历来使所有的观众感到惊心动魄。原因何在?昆西思考了很多年,结论是:清晨敲门,是正常生活的象征,它足以反衬出黑夜中魔性和兽性的可怖,它又宣告着一种合乎人性的日常生活正有待于重建,而正是这种反差让人由衷震撼。在那些黑夜里,我躺在地铺上,听到了江南小镇的敲门声,笃笃笃,轻轻的,隐隐的,却声声入耳,灌注全身。
再给你推荐几本书吧
三毛《万水千山走遍》 《撒哈拉的故事》
余秋雨《文化苦旅》 《行者无疆》
《最美的散文 世界卷》 房龙等 著
梭罗《野果》
这些都是我看过真心觉得还不错的,但还是那句话,文学类的东西见仁见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只能推荐这么多,看你的需要在延展吧。
中学生适合看的散文集?
1.《心灵百合》,毕淑敏2.《林清玄散文》,林清玄3.《川端康成散文选》,川端康成4.《先知》,(黎)纪伯伦著,冰心译5.《瓦尔登湖》,(美)索罗著,徐迟译6.《灵魂独行》,周国平7.《各自朝圣的路》,周国平8.《缘缘堂随笔》,丰子恺9.《我与地坛》,史铁生10.《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11.《贾平凹散文选》12.《我选择,我向往》,张炜13.《蒙田随笔》,(法)蒙田14.《周作人散文》,钱理群选编15.《看世纪末向你起来》,龙应台16.《收起落叶好过冬》,林达17.《像自由一样美丽》,林达18.《一个人的村庄》,刘亮程19.《身后的田野》,一平20.《守望的距离》,周国平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47527.html
- 转载请注明: 散文网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