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名家散文写得好,你认为呢?
写得好的名家散文非常多。
想聊一聊张晓风的《回首风烟》,这是一本张晓风创作50周年美文精选,个人很喜欢。
张晓风说,三月的夜雨能渗出一丝丝的青草味,跟太阳蒸发出来的强列的草薰不同,是一种幽森的、细致的、嫩生生的气味。
读到这里,窗玻后的我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脚步。
于是,在这个近三月的清晨,没有朝露,没有夜雨、没有野溪,有的只是将绿未绿的枝桠、将成未成的初蕾。我说,足够了,这些已经足够我在谎言般的春天里流连,虽然春天可能什么都不是,却阻挡不住我们想要放飞的一颗心,而这颗心在品味了《生命礼赞》之后愈加清晰地想要前行,雨挡不了,风阻不下。
春天有文字无法言说的诱惑,我在张晓风的文字中读到了春姿娆媚。
《初雪》是张晓风写给自己的孩子的。
或许是同为人母的原因,母爱的淡然与伟大在张晓风的文字之下是如此的淋漓。
张晓风说――诗诗,如果我们骄傲,是为你本身而骄傲,不是为你的健康美丽或者聪明。她还说――你是人,不是我们培养的灌木,我们决不会把你修剪成某种形态来使别人称赞我们的园艺天才。你可以照你的倾向生长,你选择什么样式,我们都会喜欢――或者学习着去喜欢。
这一段质朴融入了浓浓母爱的话语,我想是每一位母亲亦或父亲的心声。我们与孩子朝夕相伴,我们指责孩子贪玩、我们纠正孩子陋习、我们期翼孩子勤勉,孩子无法体味我们的浇灌,孩子认为他和自己的父母并不是在一条道路上行走,虽然孩子也曾努力地想要走向父母的身边,可是,抛弃自我意愿的行走让孩子举步维艰。孩子以为父母想要孩子这样,父母给矛了孩子足够的爱,却未能如愿让孩子全部获悉。
孩子学校的年级组长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你以为你以为的就真的是你以为的吗?这话听起来有些绕口,细品之下却道出了许多深意。
如若,我们无法让心中的所思所想清晰地传达给对方,那就用文字来表述吧;如若,文字也难以述清理顺,那就让我们来借用张晓风的作品吧。
我想,散文家张晓风是不会介意的,能够看出碧绿柳树的纯净、能够欣赏耀眼橘红的木棉花、能够捕捉到流浪脚边的桅子花香,欲唤流苏为诗经的女子,如何会介意自己的文字在书笺之外传诉呢?!
国内有哪些著名的散文大家?他们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上周同事买了几本新出的几本余光中的新书,都是在余先生去年年末去世之后陆续出版的,几本书的风格都是这几年的温情风格散文。从散文本身的水准来看,这些散文位于中线以上,但是还无法称得上最好的散文,加上出版商的重新包装,有一些书名基本都看不出作者为谁,对于散文而言,最重要的风格早已不见,完全是一种市场包装的产物,因而就能在市场上看到某个作者的各种编选,书名虽然不同,但买回来一看,却发现所选篇目差别根本不大,顿觉有欺骗之感。单就销量来看,有这么几种散文作品很出名:
1、余秋雨,从九十年代《文化苦旅》火遍大江南北开始,随着余秋雨的多篇散文进入高中语文课本,受到一批语文老师的追捧,他的散文一本接一本地出版,可能加上盗版数量,余秋雨的散文总销量已经超过了千万册。可以说他是目前在世散文销量最高的作家。
2、贾平凹,从前些年一本《自在独行》杀入畅销书榜单之后,贾平凹摇身一变也成为了一个超级畅销散文作家,紧接着《游戏人间》又出版,特别是《自在独行》,长年位于畅销书榜单前列,“废都”的贾平凹,摇身一变,多了些小清新的味道。
3、林清玄,刘墉这两位台湾的散文作者,他们的作品在九十年代末二十世纪初期非常火,风格基本接近,有点不食人间烟火味。近些年随着散文大卖,他们的作品又被拿出来重新包装。
4、《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这是书商做的一本书,把一些名家的作品汇编在一起,重新包装起了这样一个有点“自媒体”式的名字,摇身一变放入市场,成了大热,又有一批书商按着这个套路不断在编出新书来。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47064.html
- 转载请注明: 散文网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