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散文 >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情感-同为山水游记,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何不?
2020
11-06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情感-同为山水游记,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何不?

同为山水游记,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何不?

虽然两篇都是山水游记但是因为作者的背景不同,所抒发的情感也不同。

小石潭记是作者柳宗元被贬途中,通过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所以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然而寄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可是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就又会流露出来。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而初至天目双清庄记的作者袁宏道是一个思想解放个性张扬,醉心于寻山踏水,无心于官场仕途的洒脱之人。文中主要通过游双清庄错把溪流冲石的声音当做雨声,游览中友人的情绪从期望到失望又到兴奋的变化过程,反映出尘世的纠缠让我们的听觉也失去辨别能力,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不入尘嚣、宁静高远的情操。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成为名篇的原因是什么?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赏析(成曾)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可以说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这篇游记一共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肖其貌,传其神。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汜潭记》 《钴汜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些作品并称为《永州八记》。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