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散文 > 关于青藏高原的散文-关于西藏的散文?
2020
11-05

关于青藏高原的散文-关于西藏的散文?

关于西藏的散文?

色彩西藏

到过西藏,色彩是让人无法忘怀的记忆。西藏的色彩是简洁的、强烈的。透明的蓝,圣洁的白,活力的红,神圣的黄,默默的青,饱满的绿……都会令人陶醉到眩晕。

很多时候,湛蓝这个词是滥用的,但西藏的天空是湛蓝色。这蓝比平时看的要更深、更匀、更静、更清,只有这样的蓝才该用“湛蓝”。蓝色,是西藏的底色。这样的蓝,是毫无瑕疵、纯净清透的蓝,有它做底色,云更白了,天更低了,人更渺小了,心胸更开阔了。走在西藏摄人心魄的蓝色天空下,人们通常会忘记自己,眼中的风景夺走了人们所有的心思,经它渲染的山水,无不闪烁着纯净明快的美。

在西藏,雪山是人们崇拜的神,很多雪山都有美丽的传奇故事,白色是雪山的颜色,是最圣洁的色彩。藏族人自古就有崇尚白文化的传统, 认为洁白、无瑕最能表达和象征人的真诚、纯净的心愿,所以哈达一般都是白色的。在山间、在佛堂、在千年的老树身上、在藏族人家的房前屋后,我们都能看到洁白的哈达。哈达缭绕着大地,也飘舞在天空。那一朵朵盛开的云就如哈达在天空中织的如意网,她们有时如花朵,白得厚重而一尘不染,有时又如一条轻纱做的哈达环绕着群山。有蓝天就会有盛开着的白云,就会有飘动的哈达。你会被这种神圣的白色包围着,让你为这种纯净、真诚而感动。

红色在西藏是耀眼而神圣的,无论是僧人穿的绛红色的袈裟或是用圣柳垒成的布达拉宫红墙,还是藏族少女们以红色为主的藏袍,总让人感到有一种凝固的美,让人挥之不去。置身在雄伟、宁静、祥和的布达拉宫,我脚踏着红色的木地板,手扶着红色的层层扶梯,满眼是身着红色袈裟的僧人,还有不灭的酥油灯。你会被这红色包裹着,耳边萦绕着如红色一样浑厚悦耳的梵音。站在宫顶的平台,抬眼望去,看到的就是红色白色的墙和蓝色的天,而红色在这里是那么充满着活力,那是一种只有生命才会有的活力,她像火焰把生命的热情在雪域高原尽情地燃烧。

金黄色在西藏应该是指阳光和佛的色彩,她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金色是一种敬意,也是一种寄托,更是一种光芒,这种光芒可以普照大地,可以普渡众生,她是神的色彩,也是人的色彩。

西藏的色彩,总会使人感到神圣,总能把人变得神圣……


西藏

在离天很近的地方,有着巍峨的雪山,圣洁的神湖,衣着鲜艳的藏民们手摇着转经筒,虔诚的走在通往布达拉朝圣的路上,在没有走进西藏时,这是我对这片圣地的全部想象!


当飞机似神鹰般降落在拉萨机场,我终于站上了世界的屋脊,来到我向往的地方!天,蓝的干脆连一丝云彩也没有,洁净如地中海湛蓝的海水,清澈的拉萨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着滋润万物,路边的行道树在秋日里已渐渐变黄,映衬着蓝天,天地间洁净而纯粹.


前往那木错的那个清晨,阳光轻灵的穿透山坳,洒在念青唐古拉山脉上,雪峰似傲然银龙,屹立生辉,令人感动莫名:那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天神的家乡?一路上,连绵的雪山伴随着直到那木错边,牛羊在湖边静静的吃草,牦牛似点点繁星在草地上闲逛,这是怎样的一片草原啊,蓝天、雪山、圣湖,我屏住呼吸,生怕惊扰了天地间的这份难得宁静. 喝一杯马奶,任酸甜的纯香在口中回味.骑上马儿,流连在这片藏北草原上,阳光下,马儿有些微微出汗了,轻轻的,抚摸着马儿的脖子,感觉着温情与野性在这高贵的灵物身上,结合的那么完美,我流泪了,心中最柔软的一面在这里被深深的打动.


远处朝拜的人虔诚的绕着湖畔,用那古老艰苦的等身长头,丈量着土地,将自己朴实的愿望与天神共享!我真想深深的沉醉下去,不愿醒来,这才是西藏,那个离天最近的地方,我心中的梦想!


去林芝的时侯,天气有点凉了,草垛上还留着夜霜的痕迹。犁羊河水一路跳跃着与我同行,在地表划出优美的弧线,路边的树林、草地也因了水的滋润而生活起来。如果没有高原反应的不时来袭,真的不会觉得这是在西藏,世界的屋脊:青山、湿地、牛羊、湖泊、河流、彩林,原来高原江南胜似江南!

午后,来到了巴松错,山上积雪皑皑,山下繁花似锦,五彩经幡在蓝天下飘动,古寺神圣的守侯千年。湖水静


静的,微微泛起波澜,倒映着雪峰,宁静安祥,红尘的繁事在这儿已渐渐褪去,湖中的溺水,那一瓢才是我心所在?我不知,也无从去想……


天唱


在离天很近的地方,有着巍峨的雪山,圣洁的神湖,衣着鲜艳的藏民们手摇着转经筒,虔诚的走在通往布达拉朝圣的路上,在没有走进西藏时,这是我对这片圣地的全部想象!


当飞机似神鹰般降落在拉萨机场,我终于站上了世界的屋脊,来到我向往的地方!天,蓝的干脆连一丝云彩也没有,洁净如地中海湛蓝的海水,清澈的拉萨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着滋润万物,路边的行道树在秋日里已渐渐变黄,映衬着蓝天,天地间洁净而纯粹.


前往那木错的那个清晨,阳光轻灵的穿透山坳,洒在念青唐古拉山脉上,雪峰似傲然银龙,屹立生辉,令人感动莫名:那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天神的家乡?一路上,连绵的雪山伴随着直到那木错边,牛羊在湖边静静的吃草,牦牛似点点繁星在草地上闲逛,这是怎样的一片草原啊,蓝天、雪山、圣湖,我屏住呼吸,生怕惊扰了天地间的这份难得宁静. 喝一杯马奶,任酸甜的纯香在口中回味.骑上马儿,流连在这片藏北草原上,阳光下,马儿有些微微出汗了,轻轻的,抚摸着马儿的脖子,感觉着温情与野性在这高贵的灵物身上,结合的那么完美,我流泪了,心中最柔软的一面在这里被深深的打动.


远处朝拜的人虔诚的绕着湖畔,用那古老艰苦的等身长头,丈量着土地,将自己朴实的愿望与天神共享!我真想深深的沉醉下去,不愿醒来,这才是西藏,那个离天最近的地方,我心中的梦想!


去林芝的时侯,天气有点凉了,草垛上还留着夜霜的痕迹。犁羊河水一路跳跃着与我同行,在地表划出优美的弧线,路边的树林、草地也因了水的滋润而生活起来。如果没有高原反应的不时来袭,真的不会觉得这是在西藏,世界的屋脊:青山、湿地、牛羊、湖泊、河流、彩林,原来高原江南胜似江南!

午后,来到了巴松错,山上积雪皑皑,山下繁花似锦,五彩经幡在蓝天下飘动,古寺神圣的守侯千年。湖水静


静的,微微泛起波澜,倒映着雪峰,宁静安祥,红尘的繁事在这儿已渐渐褪去,湖中的溺水,那一瓢才是我心所在?我不知,也无从去想……

鉴赏《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由张千一作词作曲的一首雅俗共享的通俗民族歌曲。

  1997年,歌手李娜的演绎,把通俗的演唱风格与藏族的民间演唱风格结合在一起全曲调式;节拍以四四拍子为主,间插以四二、四三拍子,引子为散板;曲式结构为有引子、前奏的二段体。  引子开始,唱出一个明朗、高亢、山歌风的衬腔,把人们带入到辽阔的青藏高原的意境之中。接着,由器乐演奏深化了这一音乐主题。  A段由起承转合的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作为全曲音乐主题的集中体现,具有秀美、明亮、亲切的特征;第二乐句继续承接着这一特征,切分节奏的运用使之更具活力;第三乐句作为一个转折,主要在前半句的音区和旋律音调上发生了变化,较低的音区和较为低回委婉的旋律,使感情表达更显真挚;第四乐句开头出现的后半拍起唱的节奏,使之既富有变化,又富有动力,后半乐句的旋律与第二乐句的结尾相同,使之具有“合”部的特征。  B段以宽广的衬腔开始,接以和引子相同的五度跳进为特点的藏族山歌音调,并以此贯穿于B段的各个乐句,使歌曲的明朗、高亢的山歌风格得以更为鲜明的体现。在第二段歌词的最后,还以扩充节奏和提高音区、扩展旋律的手法,变化重复了结尾乐句,把音乐情绪推向高潮,尽情地抒发了对青藏高原的赞美、热爱之情。  《青藏高原》旋律深情而高亢,表达了对青藏高原的无限神往和极力赞颂。这首歌曲无论是词还是曲,都渗透着长调的韵味。这首歌曲以独特的问天形式,用长调音乐的表现手法向人们描绘了纯净、圣洁的雪域高原。歌曲高亢嘹亮、婉转悠扬,不仅给人们带来听觉上的享受,更触动人的心灵,震撼人的灵魂。歌曲使人仿佛看见了蓝天、白云、雪山、清净透明的空气。歌声感受到某种接近于生命真实的精神内涵。  这首歌曲吸收了藏族民歌高亢嘹亮的唱腔,又加入了一些现代音乐的动感元素,使每个字、每个音都有一种原始的生命活力,听起来不仅有很强的时代感,又保持了西藏民歌质朴、清新的韵味。歌曲旋律跌宕起伏,尤其是第二乐段变化拍子的交替使用使音乐时时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音乐充满了生命与灵气。歌词渗透深刻的人文性。它以拟人的手法直抒“青藏高原”的情怀,千百年来,青藏高原巍然矗立在祖国海拔位置最高的西藏,它对着苍天唱着无言的赞歌,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呼唤上苍普照天下百姓,期盼世界和平,人类安康。这首歌不仅能让人们得到美的享受,更能使人心情趋向平和、宁静。

以青藏高原湖泊为题,你能作首诗发在头条上吗?

《高原湖》

让我感觉,惊艳的高原湖

象极了睡美人,天生丽质

让每位游客,心悦诚服

这里是西藏,在离天最近的地方

月亮大又圆,星星更明亮

空气稀薄,夏天晚上

高原湖,你可在乎

寒酸的民间诗者,我守你身旁

那副穷游拔涉的模样?

《高原湖》

草原东方红

眼前这片最干净的地方

水天一色,白云朵朵

高原湖,倒映着你

比油画还美的身影

多想让自己变成鱼儿

游在靠近你取景摄影的地方

用一个切换的特写,拍下

你的笑容,和插在秀发上的

那朵高原小红花

蓝天下,草原辽阔

神鹰天上飞

前方是牛羊

雨后山清水秀

约你一同前往

看草原日出辉煌

(文/刘涛)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